广告
加载中

TikTok美区收购案“生变”?风口浪尖下平台推进Plan B 卖家突围求生

冬青 2025/04/18 14:47
冬青 2025/04/18 14:47

邦小白快读

本文分析了TikTok在美国面临的政治风险与商业机遇:美政府以数据安全为由持续施压,收购案搁置但封禁期限延至2025年,平台在用户增长和电商爆发(年销售额90亿美元)的同时推进"Plan B"战略,加速布局东南亚(泰国单季GMV达30亿美元)和欧洲市场;跨境卖家则面临关税、封禁双重压力,通过供应链优化、多平台布局及"中国工厂"式内容营销突围求生,在政策不确定中构建抗风险能力。

**核心内容总结:**

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TikTok美国业务面临监管高压与潜在封禁风险。尽管特朗普政府延长了“不卖就禁”法案的执行期限至2025年6月,但TikTok在美核心条款谈判仍陷僵局,政策不确定性持续笼罩。与此同时,TikTok美区电商业务逆势高速增长,2024年GMV突破90亿美元,并加速布局本地生活服务。然而,地缘政治风险、关税压力及平台封禁威胁迫使跨境卖家在“高增长与高风险”间寻求平衡。

为应对变局,TikTok推进“Plan B”战略:加码东南亚市场(如泰国季度GMV增长217%)、拓展欧洲及拉美站点,并开放西班牙、德国等新市场以降低对美依赖。中国工厂卖家则通过TikTok掀起“反向出海”风潮,直连海外消费者。文章建议品牌商建立多平台、多区域布局,强化品牌心智与本地达人合作,以分散风险并提升抗压能力。最终,灵活应对政策变量、主动构建风险防御体系,成为跨境生态参与者的生存关键。

**核心内容总结:**

面对TikTok美区收购案的搁置与政策风险,跨境卖家需在“高增长与高风险”中寻求平衡,同时关注TikTok的全球化战略调整。文章核心信息包括:

1. **政策风险未减**:美国对TikTok的监管高压持续,封禁威胁悬而未决,关税压力叠加,卖家需应对成本上升和供应链调整。

2. **TikTok美区现状**:尽管风险犹存,美区GMV高速增长(2024年达90亿美元),平台加速本地生活业务布局,流量红利吸引卖家坚守。

3. **卖家突围策略**:

- **主动转型**:中国工厂以“反向出海”模式直连消费者,打破传统外贸路径;

- **分散风险**: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多平台(如亚马逊、Temu)及新市场(欧洲、拉美、东南亚)。

4. **TikTok的Plan B**:

- **东南亚主攻**:泰国成增长最快市场,平台投资88亿美元加码数字基建;

- **欧洲与拉美扩张**:开放西班牙、德国等站点,巴西、日本即将入驻,降低对美依赖。

5. **长期生存建议**:构建“多平台+多区域”抗风险架构,强化品牌心智与达人合作,确保政策突变时用户粘性不流失。

卖家需在不确定性中抓住增长机遇,灵活调整策略,避免单一市场依赖,为潜在危机做好全面准备。

**核心内容摘要:**

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TikTok美国业务面临监管高压与潜在封禁风险。尽管白宫将收购案移出议程,特朗普政府延长封禁期限至2025年6月,但TikTok仍处于政策不确定性中。与此同时,平台美区电商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GMV突破90亿美元,本地生活服务加速布局。

**卖家挑战与应对策略:**

- **风险与机遇并存**:美区卖家面临关税上升、供应链调整等压力,但流量红利与市场潜力驱动其坚守阵地,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缓冲风险。

- **工厂卖家突围**:中国工厂通过TikTok“反向出海”,以“中国代工厂”标签直连海外消费者,打破传统外贸路径,形成新销售模式。

**TikTok的全球化Plan B:**

- **东南亚市场加码**:泰国成增长最快市场,TikTok计划投资88亿美元推动当地数字基建,并扩大东南亚中小企业的电商扶持计划。

- **欧洲与拉美扩张**:开放西班牙、德国等欧洲站点,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市场加速本土化布局,分散对美依赖。

**未来建议:**

卖家需构建“抗风险架构”,包括多平台运营(如亚马逊、Temu)、拓展新兴市场(欧洲、拉美)、强化品牌心智与达人合作,以应对政策变局。平台封禁风险警示行业:长期竞争力需基于品牌吸引力与灵活战略,而非单一红利依赖。

**关键词**:TikTok封禁风险、美区电商增长、工厂反向出海、东南亚市场扩张、多平台抗风险策略。

【核心摘要】在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TikTok美国收购案因数据主权等核心条款分歧被搁置,封禁期限虽被延至2025年6月,但监管高压与封禁风险仍未解除。尽管TikTok美区用户超1.7亿、电商年销售额达90亿美元,并加速拓展本地生活服务,但卖家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关税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平台通过加码东南亚(如泰国市场季度GMV增长217%)及欧洲新站点开放分散风险,而跨境卖家则采取多平台布局、供应链优化及“中国工厂”直连海外消费者等策略突围。文章强调,构建多区域、多模式的抗风险架构及强化品牌心智,成为在政策不确定性中寻求生存的关键路径。

【核心摘要】在中美博弈持续升级背景下,TikTok美区收购案因核心条款分歧陷入停滞,封禁政策虽延期但风险未减。尽管TikTok美区用户超1.7亿、2024年电商GMV突破90亿美元(同比激增650%),平台仍在加速本地生活业务布局,但卖家面临地缘政治高压、关税成本攀升与潜在封禁的多重夹击。与此同时,中国工厂型卖家通过TikTok掀起"反向出海"浪潮,直连海外消费者,而TikTok也通过"Plan B"战略加码东南亚(如泰国市场Q1增长217%)及欧洲/拉美新站点,分散风险。商家需构建多平台/多区域抗风险体系,强化品牌心智与达人绑定,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最坏情况"。

【核心内容摘要】

在中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TikTok美国业务的命运悬而未决。尽管美国政府以“不卖就禁”法案施压,但字节跳动在数据主权、算法控制权等核心条款上仍与美方存在分歧,导致潜在收购案被暂时移出议程。尽管封禁期限被特朗普两次延长至2025年6月,TikTok仍面临监管高压和封禁风险,其美国市场的高增长与高风险形成鲜明对冲:TikTok美区月活用户达1.7亿,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90亿美元,但若禁令实施将直接冲击用户生态和业务布局。

跨境卖家在“夹缝中求生”,一方面抓住美区流量红利(2025年Q1 GMV达30亿美元),另一方面需应对关税压力和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供应链优化、多平台布局及品牌化转型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工厂借TikTok掀起“反向出海”浪潮,以直连海外消费者的模式重构传统外贸路径。

TikTok自身则加速推进“Plan B”,通过加码东南亚市场(如泰国季度GMV增长217%)和拓展欧洲、拉美站点(开放西班牙、德国、巴西等新市场),降低对美依赖。文章最后警示商家需构建抗风险架构,强化品牌心智与多平台协同能力,以应对潜在变局。

(关键词:TikTok封禁风险、中美博弈、跨境卖家策略、东南亚市场扩张、多平台布局)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尽管 TikTok 在美国的商业版图正高速扩张,但随着中美博弈持续升温,其在美的生存轨迹和发展预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内部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以及字节跳动在数据主权、算法控制权等多条核心条款上仍与美方存在重大分歧,TikTok 美国资产的潜在收购案当前已被正式移出政府议程。尽管特朗普对外回应道,剥离 TikTok 美国资产的潜在交易在被搁置几天后仍“在讨论中” ,“我们与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一些非常富有的公司达成了协议,他们会做得很好,但我们将不得不等待,看看中国会发生什么。”“协议仍旧摆在谈判桌上。”

然而,随着中美博弈的升温,TikTok 在美国的生存轨迹和发展预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此前在 TikTok 美国“不卖就禁”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特朗普于当地时间 4 月 4 日,通过社交平台宣布,将原定于 4 月 5 日到期的“不封就禁”法案宽限期再次推迟执行 75 天,新的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9 日。这已是自拜登政府签署法案以来特朗普第二次延长执行期限,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沃纳于 4 月 7 日表示,特朗普延长短视频平台 TikTok“不卖就禁”最后期限的决定违反了法律。

尽管收购案被搁置,封禁期限被延长,表面上看似乎延缓了 TikTok 的封禁节奏,但实际是特朗普为美国收购 TikTok 业务预留谈判时间。事实上,美国对 TikTok 的“围猎”并未真正停止,而 TikTok 所面临的监管高压和潜在封禁威胁,也并未因此缓解半分。

高增长与高风险并存

在这个变数丛生的关键节点上,TikTok 美区业务仍在高速增长中。

在社交影响力层面,TikTok 当前在美国坐拥 1.7 亿月活跃用户,占比超过美国人口的 50%,成为继Facebook、Instagram 和 YouTube 之外,在当地占据一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而在电商领域,其内容电商生态正在加速渗透美国市场,2024 年 TikTok 美区销售额突破 90 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650%,成为 TikTok Shop 销售额最高的地区。

与此同时,TikTok 也在美国市场加速拓展本地化业务,据 AXIOS 披露信息显示,TikTok 正计划在美国拓展本地生活业务,为 TikTok 美国提供本地生活服务优惠券,涵盖餐厅、酒店等多个场景,鼓励用户在平台内完成交易。在 linkedin 领英平台上,TikTok 发布了将近二十多个岗位,为本地业务的扩张招兵买马。

在持续增长之际,一旦禁令落地,对 TikTok 来说将是根本性冲击,不仅面临用户流失、广告商撤退、品牌商观望,也将被迫中断跨境电商和本地生活等业务布局。

对于大量深耕 TikTok 美区的跨境卖家来说,这是一场夹在高增长与高风险之间的拉锯战。

一方面,TikTok 美区电商业务仍在加速发展中,流量红利和销售爆发也让其成为东南亚之外增速最快的市场。在 2024 年突破 90 亿美元 GMV 后,2025 年 TikTok 对美国市场信心大增,为其定下了接近200% 的增速目标,据 EchoTik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Q1 美国市场 GMV 达到了 30 亿美元。不可否认,作为 TikTok 电商和本地生活业务的重点扩张市场,美国市场始终是 TikTok 全球化战略中很关键的一块拼图。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监管不确定性和潜在封禁始终是悬在卖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频繁变动的政策也不断考验着卖家的应对能力与业务韧性。

与此同时,在封禁风险之外,美国对华频频增加的关税也成为压在卖家肩上的又一重负,在这反复变动的贸易政策背后,大量跨境卖家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被压缩、供应链调整等实打实的经营压力。尽管这样,大多数 TikTok 美区卖家并未选择撤退,在他们看来,现阶段美区市场带来的流量与订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不确定带来的风险。有卖家坦言,现阶段关税政策对业务影响并不算很大,也有卖家第一时间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局部提价等方式缓冲政策风险的冲击。

TikTok 的高歌猛进与卖家的持续应变,仿佛在一场无声的“倒计时”中竞速前行,留在局中的每一个商家,都必须为“最坏的情况”构建“最强的准备”。

与此同时,在美国持续加码关税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原本利润就微薄的外贸工厂卖家意识到等待不是出路,开始主动突围。在 TikTok 平台上,一场名为“中国工厂”的风潮悄然掀起,越来越多“坐不住”的工厂型卖家主动涌入 TikTok,自称是海外奢侈品牌的中国代工厂或采购代理,以接地气、甚至略带“自爆式”的方式展开另类营业。

一时间,“Chinafactory”“Chinese supplier”等关键词在 TikTok 平台上的搜索热度迅速攀升,平台逐渐成为中国制造展示实力,对话海外消费者的新橱窗。一些美国用户甚至在 TikTok 上主动发布“China Factory List”,列出涵盖服饰、运动鞋、化妆品、3C 配件乃至奢侈品等多个品类的中国供应商网址和联系方式,为更多想跳过中间商、直连源头的海外用户提供“攻略”。

这场由中国工厂主导的“反向出海运动”,正在打破传统外贸工厂的销售路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以及海外市场渠道的加速重构,中国工厂的出海姿态将变得更加主动,而 TikTok,也将成为他们走向全球舞台的重要踏板。

TikTok的Plan B:加码东南亚与欧洲市场

在面对这些政策变量与潜在冲击时,TikTok 也在加速推进其“Plan B”计划。

一方面,TikTok 正持续加码布局用户活跃度和下载量都大幅增长的东南亚市场。根据 EchoTik 发布的 TikTok Shop 2025 年 Q1 报告显示,泰国市场以 25-30 亿美元的GMV和惊人的 217% 季度增长率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一,成为 TikTok Shop 2025 年 Q1 增长最为迅猛的市场。TikTok 也于日前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 3000 亿泰铢(约 88 亿美元),推动泰国数字基础设施和 AI 发展。

除此之外,TikTok Shop 近日宣布与东盟基金会及东盟商务咨询委员会合作,扩大其“SOAR Together计划”,计划旨在帮助东南亚地区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掌握电子商务、直播销售、数字营销等关键技能,并有效利用 TikTok Shop 平台拓展业务。

另一方面,TikTok Shop 将全球化布局不断外推,向拉美与欧洲市场发起新一轮攻势,试图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3 月 31 日,TikTok Shop 正式面向跨境商家开放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市场,为进一步助力更多跨境商家参与欧盟市场,TikTok Shop 欧盟跨境 POP(自运营)模式面向多平台商家开放,在满足欧盟相关法规及本地发货要求的前提下,将接受有亚马逊、eBay、Wayfair 等第三方平台运营经验的商家入驻,以及支持符合条件的已运营 TikTok Shop 美区跨境的商家入驻。

最新消息显示,TikTok Shop 巴西站点将于 4 月正式向本土卖家开放入驻,继墨西哥站点之后进一步巩固拉美阵地,日本站也将在 6 月开放入驻。未来拉美和欧洲两大市场将成为 TikTok 电商的新增长极,越来越多跨境卖家也有意“去美国化”,计划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欧洲、拉美、日本等市场的持续开放,分散平台风险的同时,也为跨境商家释放出新的红利窗口。

写在最后

此次 TikTok 美区收购案的暂时搁置,是一次风向的转折,也是一记警钟,它提醒所有在 TikTok 生态中奔跑的商家: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平台、一个政策、一种红利上。真正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品牌,从来不是追风者,而是能在风口消散后依然稳步前行的那一类,面对高压监管与不可预知的市场环境,卖家不应心存侥幸,而要主动出击,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对于那些仍深耕 TikTok 美区的卖家来说,需尽快建立多平台、多区域、多模式的“抗风险架构”,包括拓展如 Amazon、eBay、Temu、Shein Marketplace 等平台,提升多平台协同能力,形成流量闭环与销售互补;同时,也应关注 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 等内容平台,为内容导流寻找第二战场;根据自有条件判断是否入驻 TikTok 开放的欧洲五大国站点、墨西哥以及即将开放的巴西等站点,借助新流量红利转移风险。

加快品牌心智打造与达人绑定,提高用户粘性。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最坏的结果是平台易主或封禁,但真正能够留住消费者的,依旧是品牌本身的吸引力与影响力,通过与本地达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推出独特产品线,维系粉丝社群,建立深度心智认知等等方式,也是卖家突破平台限制,不被政策因素所制约的“保险”。

注:文/冬青,文章来源:白鲸跨境,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白鲸跨境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