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从“半卖半送”到30%复购 人工莫桑钻如何在TikTok上爆单

施忆 2025/04/11 17:31
施忆 2025/04/11 17:31

邦小白快读

深圳莫桑石制造商喜荟天成通过TikTok短视频策略实现跨境转型,以“半卖半送”经典款切入市场,打造30%复购率,借助精准投流和内容创新登上行业第一,探索从供应链到品牌化路径。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讲述了深圳莫桑石制造商喜荟天成如何通过TikTok从B端供应商转型为跨境C端品牌,并在3个月内成为平台行业Top1的实战经验。文章重点解析了其策略与关键路径:

1. **产品定位与市场教育**:以“半卖半送”的30分小克拉莫桑钻作为体验款降低用户试错成本,快速积累用户认知,随后通过复购(30%)推动大克拉产品爆发,契合北美消费者对夸张设计的偏好。

2. **TikTok运营方法论**:

- **内容策略**:强调“网感”与痛点挖掘,通过短视频框架测试(如防水场景)和用户反馈优化内容,注重高频迭代(素材生命周期仅7-15天)。

- **付费投流**:坚持“素材决定命运,消耗改变人生”,重仓付费流量(ROAS从1:1.3提升至1:3),70%预算投向TikTok闭环生态,依赖GMV Max等工具实现精准投放。

3. **阶段性战略**:从短视频投流切入,逐步拓展达人合作与直播布局,计划通过本土化直播和品牌升级(如活动赞助)深化市场渗透。

4. **行业启示**:通过TikTok直接触达消费者,重新定义合成珠宝的日常属性,为制造业转型品牌提供“用户教育-供应链优化-品牌塑造”的参考路径。

**关键数据**:年销售额1.5亿(2023),复购率30%,目标2024年增长至3亿。品牌商可重点关注其“低价引流-复购转化-内容驱动”的组合拳,以及合成珠宝品类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

【卖家必读】从B端供应商到TikTok跨境TOP1,莫桑钻品牌喜荟天成的爆单策略揭秘

**核心亮点**

深圳莫桑钻制造商喜荟天成,凭借TikTok平台3个月登顶跨境饰品类目TOP1,复购率从3%跃升至30%,2024年目标销售额翻倍至3亿元。本文提炼其成功路径中的关键策略,为跨境卖家提供实战参考:

**1. 破局策略:低价体验款打开认知**

- **产品定位**:放弃初期定制款,主推30分(0.3克拉)经典款饰品,以"半卖半送"策略(单价约10美元)降低用户试错成本,单链接销量超2万件。

- **用户教育**:通过低成本体验装打破消费者对人工钻石的偏见,积累超10万用户后复购率飙升至30%,带动高价大克拉产品(如13-15克拉耳钉)热销。

**2. 平台选择:TikTok闭环的爆发力**

- **渠道对比**:传统独立站日销上限2-3万美元,TikTok通过短视频投流实现日销30-40万美元,ROAS(广告回报率)从1:1.3优化至1:3。

- **内容为王**:坚持"纯付费+强内容"策略,重仓编导/剪辑团队,快速迭代素材(生命周期7-15天),利用"痛点前置框架"(如防水测试视频)提升转化。

**3. 运营方法论:数据驱动的三板斧**

- **短视频投流**:瞄准25-35岁人群,通过GMV Max等工具精准定位,前期不计ROI测试产品与人群。

- **达人矩阵**:爆款验证后批量寄样(数千件),借达人背书推动指数级增长。

- **直播布局**:计划复制国内"短视频→小网红→大网红"路径,探索本土化直播场景,强化供应链分级(流量款VS利润款)。

**4. 未来布局:全球化与品牌升级**

- 拓展英国、新加坡、日本等TikTok新站点,计划线下活动赞助提升品牌调性,目标打造"日常化轻奢珠宝"心智。

**卖家启示录**

- **新品类突围**:通过低价体验款快速建立用户认知,反向推动高价产品复购。

- **平台红利捕捉**:TikTok闭环的爆发力+数据精准度(尤其iOS隐私政策后)成新品牌冷启动利器。

- **内容即转化**:"素材决定命运,消耗改变人生"——高强度内容迭代与付费投流缺一不可。

(本文案例来自36氪出海,完整策略解析详见正文。)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讲述了深圳莫桑石制造商喜荟天成如何从国内B端裸石供应商转型为跨境品牌,借助TikTok平台实现快速崛起的过程。通过短视频内容营销、付费投流和精准产品策略,喜荟天成在3个月内成为TikTok跨境饰品类目Top1,复购率提升至30%,并计划进一步拓展达人合作与直播布局。文章重点拆解了以下关键点:

1. **市场定位与策略调整**:以“半卖半送”的小克拉经典款切入北美市场,降低用户试错成本,通过体验装建立信任后推动大克拉产品复购。

2. **TikTok运营方法论**:依托“短视频+付费投流”快速起量,强调“素材决定命运”,通过数据回传优化投放效率(ROAS提升至1:3),并布局达人种草与直播矩阵。

3. **供应链与品牌升级**:基于用户反馈调整产品设计(如夸张的大克拉款式),从工艺、款式到品牌故事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4. **未来规划**:拓展多国市场站点,探索本土化直播,计划通过活动赞助等方式强化品牌认知,推动合成珠宝的消费普及。

喜荟天成的案例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跨境品牌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参考,揭示了TikTok生态下“爆品打造-用户沉淀-品牌升级”的增长逻辑。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讲述了深圳莫桑石制造商喜荟天成从B端裸石供应商转型为跨境品牌,借力TikTok平台实现爆单的历程。通过“低价体验款引流+高复购转化”的策略,喜荟天成在3个月内跃居TikTok饰品类目Top1,复购率从3%提升至30%。其关键经验包括:

1. **产品策略**:初期以“半卖半送”的30分小克拉经典款降低用户试错门槛,积累认知后主推大克拉设计款,契合北美消费者偏好。

2. **内容与投流**:依托“素材决定命运,消耗改变人生”的理念,坚持纯付费投流,通过痛点挖掘、用户反馈优化短视频内容,ROAS(广告回报率)提升至1:3。

3. **平台生态布局**:采用“短视频+达人+直播”三步走策略,先通过短视频测试爆款,再拓展达人合作与本土直播,计划进军英国、日本等新市场。

4. **品牌愿景**:推动合成珠宝的消费认知升级,从“永恒的象征”转向日常流行饰品,未来拟通过线下活动强化品牌形象。

喜荟天成的案例揭示了传统制造企业如何借短视频平台突破行业天花板,通过精准用户教育与供应链打磨,在海外市场开辟品牌化新路径。

【核心摘要】深圳莫桑钻制造商喜荟天成通过TikTok实现跨境转型,3个月登顶平台行业Top1,年销售额达1.5亿,复购率提升至30%。其核心策略包括:

1. **产品定位调整**:从定制款转向经典款,以小克拉"半卖半送"降低用户试错成本,积累口碑后主推高客单大克拉产品,切中北美用户偏好。

2. **内容与投流打法**:

- **素材迭代**:坚持"网感"驱动,7-15天更新内容框架,挖掘用户痛点(如防水测试视频);

- **纯付费策略**:重仓内容团队,ROAS从1:1.3提升至1:3,70%预算投TikTok,利用GMV Max等工具精准扩量。

3. **用户教育突破**:通过低价体验装打破合成宝石偏见,以"饰品化"逻辑(款式优先)重构消费认知。

4. **生态进阶布局**:

- 短视频→达人建联→直播三步走,已寄样数千件启动达人背书;

- 筹备本土直播及多市场(英、新、日)拓展,计划升级品牌故事与线下活动。

**启示**:传统制造转型需借力TikTok爆发式流量,以极致性价比产品打开认知,结合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实现品牌跃迁。

###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以深圳莫桑钻制造商喜荟天成为案例,剖析其从传统B2B供应商转型为跨境DTC品牌,并通过TikTok实现爆单的核心策略与经验。以下是关键要点:

---

#### **1. 市场定位:从“钻石平替”到消费认知重塑**

- **产品特性**:人工莫桑钻(碳化硅晶体)凭借接近天然钻石的硬度与更优火彩,以“高性价比饰品”切入市场,瞄准北美消费者对大克拉、个性化珠宝的需求。

- **市场痛点**:消费者对合成宝石存在“非珠宝”偏见,需通过品牌教育改变认知。喜荟天成提出“买款式而非保值”的消费理念,强调实验室合成珠宝的纯净度与设计美感。

---

#### **2. TikTok爆单策略:低成本体验驱动复购**

- **入局逻辑**:选择TikTok闭环小店,利用短视频立体展示珠宝特性,通过爆发式流量突破传统电商增长瓶颈。

- **产品策略**:

- **初期低价引流**:主推30分小克拉产品(单价约十几美元),以接近成本价“半卖半送”降低用户试错门槛,单链接销量快速突破2万单。

- **复购转化**:积累用户信任后,复购率从3%提升至30%,大克拉产品(如13-15克拉蛋糕耳钉)成为爆款,契合北美市场对大尺寸饰品的偏好。

- **成本投入**:前期战略性亏损,通过规模化订单与后续复购实现盈利模型。

---

#### **3. 内容与投流:精细化运营方法论**

- **内容法则**:

- **网感与迭代**:团队强调“素材决定命运”,通过高频测试(5-6个视频框架/产品)捕捉平台趋势,以“痛点前置型框架”(如防水测试视频)提升转化。

- **付费优先**:放弃自然流量,100%依赖付费投流,ROAS从1:1.3优化至1:3,目标人群锁定25-35岁女性。

- **工具应用**:利用TikTok广告产品(如GMV Max、Smart+)提升数据精准度与扩量效率。

---

#### **4. 三步走战略:短视频→达人→直播**

- **阶段一(已验证)**:短视频投流建立基础销量与用户认知,同步优化供应链(区分引流款与利润款)。

- **阶段二(进行中)**:通过寄送数千件样品建联达人,借助网红背书实现指数级增长。

- **阶段三(规划中)**:探索本土化直播,复制国内“短视频→小网红→大网红”路径,加速品牌渗透。

---

#### **5. 成果与展望**

- **业绩数据**:2023年TikTok销售额达1.5亿元,2024年目标翻倍至3亿元;国内裸石业务年销售额5亿元。

- **未来计划**:拓展英国、新加坡等新站点,升级品牌故事与线下活动,推动合成珠宝市场普及。

---

#### **启示:传统制造商的跨境转型路径**

喜荟天成的成功验证了“供应链优势+平台红利+用户洞察”的组合拳:

- **选对赛道**:切入高增长、低渗透的细分品类(合成珠宝);

- **渠道创新**:利用TikTok短视频与闭环生态实现冷启动;

- **用户思维**:以低价体验装突破认知壁垒,通过复购模型提升LTV(用户终身价值)。

该案例为制造业出海提供了从B2B转向DTC品牌、借力内容电商重构价值链的参考范式。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碳化硅(SiC)是半导体行业的热门材料之一,还因其耐磨、硬度高、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光学、机械、化工、航天等多种领域。

但换一个行业,这种材料也可以是美学的化身。

碳化硅晶体有一个别称——“莫桑石”,因其硬度接近钻石、火彩超越钻石,人工莫桑石也被用作钻石的“平替”。

喜荟天成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莫桑石制造商,在国内主要生产和供应莫桑裸石。从去年开始,喜荟天成也开始尝试跨境领域,打造自己的莫桑钻饰品品牌,在下半年入驻 TikTok 后,用3个月成为平台行业Top1。

从国内供应商到跨境品牌,喜荟有了不错的阶段性成绩。但这一拓展包含着市场和模式的转换,不是简单的决策,国内制造业链条上也有大量的商家仍对此望而却步。喜荟天成集团董事长徐永帅和喜荟天成国际CEO 宁红亮,和36氪出海聊了聊他们的经验和想法。

制造钻石“平替”

在深圳水贝,珠光宝气令人眼花缭乱。从早期的珠宝加工产业带,到孕育出多家珠宝上市品牌,深圳水贝已成为国内黄金珠宝企业聚集地和交易市场。

喜荟天成也于2017年在深圳水贝成立。创始人徐永帅聊到,读书时他在山东大学学材料学,也学过珠宝鉴定,对材料和宝石的交叉产生了兴趣。2017年徐永帅从上游材料公司离职,成立喜荟天成,进一步尝试商业应用和市场推广。

几年发展下来,目前喜荟的裸石莫桑钻产品已经销往海内外,据公司介绍去年销售额达到5亿人民币。

2024年初,公司开始涉足跨境,开启消费端业务的尝试。“从裸石到流行饰品,我们希望做出一个莫桑钻的品牌。”

至于原因,徐永帅表示希望用 C 端品牌,尝试打开更大的行业天花板。莫桑钻在珠宝领域的应用还在新兴阶段,市场上尚没有成熟品牌。而当下消费者面对人造宝石,也仍然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影响了消费和使用。

“珠宝的定义是稀有性,不可复制性的才叫珠宝。过去大家对合成宝石实际上是有偏见的,认为天然钻石是钻石,合成钻石是一种仿制品。但从物理特性上来讲,无非是一个从地里挖出来,一个是实验室合成。从材料本身来讲,我们认为实验室合成的更纯洁、无瑕,更完美,也更能展现美感。大家买人工合成的珠宝,可以和买衣服一样,是为了款式好看、流行。”

但这是 B 端制造商无法靠自己解决的问题,更多需要品牌端去潜移默化改变消费者的具体认知。“如果让消费者先看到我们的设计、款式、应用,会不会对市场更有促进作用?”

从“半卖半送”,到30%复购

做跨境在深圳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喜荟团队之前也做过服饰的跨境独立站,成绩不错。“我们做过服装品类的独立站,规模也比较可观,能做到一个月三四百万美金,那时我们也已经在 TikTok 上尝试站外引流。”徐永帅谈到。

但在开始做饰品品牌、尤其是转向 TikTok 闭环小店之初,团队在策略上也经历过磨合。新品牌的产品打造上,不仅要考虑海外用户喜欢什么,还要考虑到渠道特征和品牌发展阶段。

相比平面电商,短视频直播平台对珠宝行业是优质的宣传和销售渠道,可以更立体地展示珠宝,在国内也为珠宝行业带来一波增长。而基于服装类目的经验,徐永帅认为 TikTok 也很适合做莫桑钻饰品这类市场还不够熟悉的新品。

“传统投放平台每天的转化很稳定,也就意味着爆发力没那么强。比如服装门类,我们当时做独立站,一天也就卖到2~3万美金,想扩大也扩大不了。但做 TikTok 的时候,依靠站外引流一天可以卖到30~40万美金的体量,爆发力非常强,可以有10倍差距。传统平台稳定,作为产品的基本盘还不错,但想做新产品、新类型的话,我们更看好 TikTok 的爆发。”

立体的产品呈现和爆发式增长的可能,都是他看好 TikTok 平台机会的原因。“基于国内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短视频平台,特别是 TikTok 的快速发展,是当下出海最大的机会。”喜荟团队也提到,这个过程里也有 TikTok 平台的伙伴充分了解他们对扩大规模的痛点和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顺利入驻。

但从国内 2B 到跨境 2C,喜荟团队也经历了对海外消费者喜好的反复摸索。新品牌在新渠道,应该先推有特色的定制款,还是四爪、六爪等经典珠宝样式?先推大克拉产品,还是小分数产品?

喜荟团队先尝试了款式更独特新颖的设计款,但反响平平。“一是在大家对莫桑钻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推出定制款,消费者对新事物的购买冲动比较小,推流短视频模式下,消费者可能就停留十几秒,第一印象很重要。二是定制款的东西价位偏高,不具备入门款的属性。”

“做了一定时间后,我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内部调整,改成主推经典款的模式,以单链接、大流量、多订单的模式去做。我们选择了30分的产品,像体验装一样,相当于半买半送给消费者。很快,一个链接就可以做到2万单左右。客户买到小分数的产品后,他们对产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就会再复购,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产品。”

从小分数的“半卖半送”体验开始,喜荟很快就做到 TikTok 平台内跨境饰品类目第一;而做了半年、积累了十几万消费者后,喜荟的复购率从3%逐渐增长到30%,迎来了更多大克拉产品的畅销。

“前期小分数莫桑钻的销售,很多情况下我们是贴着货品成本销售的,同行和平台方一开始都不太理解,认为是以低价策略去出海。而我们认为,产品在北美市场没有经过大量的人群教育,必须让用户先认识。前期想法很简单:就是花钱送,能不能送出去?短视频投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产品后,会不会要?从用户认知来讲,前期要克服消费者的心理障碍,最好是以体验的形式去做,用户十几美金能看到产品到底是什么,试错成本不高。当然这也考验公司,愿不愿意花这么多的成本去做。”

“后期复购率比较高,也因为小分数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北美人群倾向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喜欢夸张、大克拉的产品。比如我们的爆款蛋糕耳钉,主石加上碎钻镶嵌,要用到13克拉到15克拉的莫桑钻,非常夸张,和国内的供应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素材决定命运,消耗改变人生”

在初期从独立站和半闭环引流开始,喜荟去年8月才开始正式入驻 TikTok 做闭环。据介绍去年销售额大概在1.5亿人民币,今年的预期能翻倍增长,达到3亿的规模。喜荟天成国际 CEO 宁红亮介绍到:“我们的目标是小店业务做到70%以上,独立站在20%到30%。”

多平台跑通业务后,喜荟团队积累了不少对不同平台的内容制作和付费投流经验, 徐永帅和宁红亮也和36氪出海聊了聊他们的观察。

“做传统投放平台,一个素材的生命周期是很长的,可能也不会非常注重内容。但是 TikTok 上,一个内容的生命周期可能也就在 7 到 15 天左右,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内容创作,才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流量爆发增长点,形成波形向上模型。”负责多个跨境平台运营的宁红亮介绍道。

怎么做出好的内容?或者说,什么才是平台上好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出海商家发现很难标准化、策略化的一点。

宁红亮则将其总结为“网感”,要求内容团队不断把握平台上变化的内容趋势和流行特点。“就TikTok 来说 ,我们的感受是每一个阶段好的内容框架是不一样的,当下爆了的视频框架,后续不一定会爆。这就要求内容团队不断的在 TikTok 上面浏览内容,遇到好的内容点赞、收藏,由编导总结成内容框架。比如说我们选到一款产品,就会用5-6个视频框架去测试,测试哪一个适合当下的内容推荐逻辑。”

他举了个“痛点前置型框架”的例子——从内容热评里挖掘用户痛点,再反哺视频制作:“比如有用户问‘这个防水吗?’, 我们就针对性地做了一些防水的视频,比如把产品丢水里或者用水冲洗。很多灵感其实来源于用户本身,通过痛点的挖掘,以视频的形式再呈现给大家,就爆了。”

好的内容,借助投流可以进一步放量。

从独立站到 TikTok 小店类目第一,徐永帅分享了一些团队在投流上的经验数据:“我们团队之前做独立站,投流比较专业,但一开始在 TikTok 上做短视频投流也不太适应,仅能投到 1:1.3。但从决策上来讲,一开始也没有对转化上有太高要求,主要是通过投流测试产品、定位人群。后来我们逐渐瞄准25-35岁的目标人群,通过团队和投流机制的磨合,比例逐渐上升到了 1: 1.5, 1: 1.8,现在可以做到 1:3左右,体量在、利润也在,形成了良性的商业模型。”

宁红亮则分享了一个有些“粗暴”的经验总结——“能付费就不要白嫖”。

“同行交流有个说法是‘素材决定命运,消耗改变人生’,我们做 TikTok 板块以来,从来没有做过自然流,是纯付费。同时也注重内容为王,注重从直播到短视频的内容输出。我们从一开始就重仓了内容团队,包括编导、剪辑、运营。TikTok 闭环越来越成熟之后,我发现对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初期就打造了内容团队让我们走得更稳重。”

操盘多个跨境平台,宁红亮表示目前团队大约70%的投放预算给到 TikTok。一个原因是观察到在 iOS 14 隐私政策更新后,数据丢失对独立站影响较大,TikTok 闭环内的数据精准度优势相对凸显。“比如像TikTok for Business的广告产品 GMV Max ,数据回传和精准度非常好。还有独立站板块的 Smart +, 这个产品很适合新手起量,ROAS 可控性很高。不过在投手动出价放量时,需要注意扩量的差异。”

视频、达人、直播三步走战略

喜荟团队谈到,从平台生态和商业模式上来说,做 TikTok 的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短视频+达人+直播”三步走,三步有递进、也有并行关系。目前喜荟更长于短视频投流,对后面两项还在摸索进程中。

“前期我们也尝试过跨境直播带货,现在反过来看,其实是本末倒置的问题,我们应该先通过短视频投流带货的方式,了解大家的喜好,再做好深层次的供应链建设。比如什么样的货品是流量,让大家快速认知?什么样的货品是利润款,也就是复购款?据此把供应链建起来。”这是徐永帅对三步走策略的思考。

目前喜荟也在积极拓展达人建联、并展望直播布局,希望进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没数据之前,建联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通过自己的测试和推广,现在有些链接已经是2、3万件的爆品,所以我们在年前就建立了网红团队,发出去了数千件样品,目前短视频和反馈开始陆陆续续回来了。有了产品、再加上达人的背书,希望能让销售有一个指数级的增长。”徐永帅表示。

直播,甚至是本土直播,则是下一个阶段的决策。徐永帅谈到目前也在考虑直播形式和场景的设计,以及未来是自营店播还是拓展达人直播、是否要拓展本土等等,这些方向性的决策还要取决于团队接下来做出的规模。

但他也认为在海外有希望更快复制国内成功经验。“国内成功的路可能走了有几年间,从短视频到小网红,再从小网红里培养出大网红。如果成功的路复制到北美,速度会加快很多,现在我们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筹备下件事。”

从更全盘的品牌和市场拓展角度,他对接下来的市场拓展、品牌策划,也都有不少想法正在“筹备”。市场方面,喜荟计划在 TikTok 平台上,继续开展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市场的站点;品牌上,也计划逐步传递更完整的品牌形象。

“现在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用在货品工艺、款式上,还需要对品牌调性、品牌故事、品牌包装等等进行全面升级。我们也希望在做好品牌策划之后,再做一些线下宣传,比如在北美市场,做一些活动赞助等等。”

作为莫桑钻裸石供应商,徐永帅希望也可以带动更多商家加入,扩大整个莫桑钻乃至合成珠宝的市场,让消费者更能接受这类产品,成为平凡生活中的闪耀点缀。

从“永恒的象征”,到日常的流行饰品,喜荟希望在 TikTok 平台上找到大范围触达消费者、重新定义产品的可能性。

对于希望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的企业来说,喜荟从国内供应商到跨境品牌的探索也颇有借鉴意义。在一条条视频中,喜荟深耕平台和内容,直接对话海外消费者,对用户喜好和人群定位、供应链和品牌策略的理解都更加清晰,开启了打磨自己的品牌“钻石”之路。

注:文/施忆,文章来源:36氪出海(公众号ID:wow36krchuhai),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36氪出海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