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抖音在2025抖音电影奇遇夜上宣布,将于暑期档陆续公布电影用户评分。届时,用户可通过抖音平台内电影相关视频、热点、搜索电影名或直接通过电影详情页对原片打分和评价,查看其当前评分水平、口碑评价情况等。
Tech星球独家获悉,抖音已上线电影评分功能。目前,抖音院线电影已公开披露包括《酱园弄》《侏罗纪世界:重生》在内的数部电影评分,其中,《酱园弄.悬案》《侏罗纪世界:重生》抖音评分分别为:6.2分、5.9分。
至此,抖音在电影领域已先后尝试过投资出品、票务平台、电影宣发、评分等多个行业上下游业务。
虽然电影行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但一年票房收入也有500亿元左右的规模,依然是巨头不容错过的重要战场之一。
只是,问题在于,对于抖音来说,电影梦有这么容易实现吗?
抖音上线电影评分
抖音电影评分上线速度比想象中要慢。
从官宣公布评分至今,目前用户可以直接看到的电影评分并不多。抖音院线电影榜单中,可以选择查看的电影类型有三种:全部、热映、待映。热映榜单下,正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只有《酱园弄.悬案》《侏罗纪世界:重生》两部有评分。
抖音电影评分带有抖音天然的视频特色。《酱园弄.悬案》电影页面显示,这部电影有4.4万人评分,打分类型分为“全部、好评、中评、差评、视频评论”五种。其中视频评论,展示的文字评论底下,带有“来源于视频”的功能链接,点击可以跳转到某个相关视频。即,用户在观看某个视频底下的评论,可以直接同步为电影的视频评论。
此外,抖音电影还对影评长短作出了特别标注,长篇大论的影评被标注为“长影评”,一般的短评则没有特别标注。
某种程度上,抖音电影评分的出现,稀释了豆瓣评分的含金量。因为,用户基数更大的平台评分,似乎离真实的观众评价也更近一点。《酱园弄.悬案》电影在豆瓣评分为5.7分,比抖音评分低,《侏罗纪世界:重生》豆瓣评分为6.1分,则比抖音评分高。
不过,跟豆瓣相比,抖音电影评分参与人数还存在一定差距。豆瓣打分人数更多,目前《酱园弄.悬案》电影在豆瓣上有13.5万多人评分,同样一部电影,抖音参与评分的人数为豆瓣三分之一。《侏罗纪世界:重生》在豆瓣上有8.5万人评分,抖音参与评分的人数为2.2万人。
抖音电影评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的入口,但其在电影宣发领域拥有不容置疑的影响力,需要多长时间缩小与对方的差距,能否超越豆瓣,成为电影评分第一大平台,尚未可知。
对于目前开分电影比较少的问题,抖音电影方面向Tech星球透露,抖音电影评分以“来自大众”“来自观众”“有理有据”“一视同仁”为原则。抖音希望提供给用户公正、客观和有价值的用户评分,在此之前会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用户评分计算,计算后结果若满足要求即会公布。
按照抖音方面的规划,未来是希望评分覆盖所有电影。抖音电影方面称,抖音希望通过评分助力用户发现好电影,也带动更多观众参与到好电影的讨论和传播,让真正有价值的“观众意见”成为电影口碑传播的主力军。当前抖音上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用户愿意在抖音留下评分评价,接下来抖音评分会逐渐覆盖新热、历史电影。
4年投资51部院线电影
抖音在电影赛道布局已久。
抖音主动参投电影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那一年,抖音成立了一家跟电影业务相关的公司——抖音文化(厦门)有限公司。在此之前,抖音年初斥资6亿买下了徐峥的电影《囧妈》,免费请全国人民看电影。
从出资金额以及动作来看,抖音对电影赛道的野心不可谓不大。
成立第一年,抖音文化便参投了4部电影,总票房近50亿元。之后三年,抖音文化分别参投了16、13、18部电影。四年时间,抖音文化出品以及联合出品电影累计达51部,总票房高达554.58亿元,押中了包括《我和我的家乡》《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消失的她》《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内的多部爆款电影。
2023年,抖音文化甚至还投资出品了一部网络电影《抬头见喜》,该影片累计分账票房1937.3万。
不过,抖音参与这些电影的方式基本是联合出品,每年出品电影比较少,最多的时候,2021年一年出品电影4部,投资额度排名上都不是很高,话语权比较小。
2022年,抖音在电影赛道继续开疆扩土,收购了票务平台“影托邦”。影托邦背后的主体公司为“天空之城(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平台覆盖全国8000+影院,支持在线选座,支持多种在线支付及兑换方式。
收购初期,影托邦与猫眼、淘票票等在线购票平台在抖音App内的购票小程序中并列显示,现在,影托邦已经变成了抖音电影票,目前该业务挂靠在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下。
电影票务业务的利润还算可观,猫眼娱乐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4全年总收入为40.82亿元,净利润为1.82亿元,期内经调整净利润为3.10亿元。不过,抖音票务业务一直未能撼动行业头部公司猫眼与淘票票,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在线票务行业市场规模、市场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显示,在线票务市场份额由猫眼及淘票票占据,二者合计市场份额为95%,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
也就是说,3年时间,手握短视频充沛流量的抖音,没能在票务业务上分得更多蛋糕。
在线票务业务难以大力出奇迹,投资出品电影业务也不是很顺利。2024年起,抖音不再做电影投资出品业务。为电影而成立的抖音文化,今年发生了多次工商变更,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今年2月份发生变更,从1000万缩减至200万元。高管人员李飞退出,陈都烨为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
此前,高调入局电影赛道,业内对抖音的预想是,成为猫眼、淘票票之外的“第三极”。但从结果来看,电影赛道对抖音并不友好。
发力电影宣发,成抖音最大筹码?
投资电影铩羽而归,票务业务边缘化,抖音也需要明确它的能力半径。
抖音介入电影行业的最大优势在宣发场景。
电影宣发的利润空间也很大,一般占一部电影制作成本的10%-20%左右。以《流浪地球2》为例,电影制作成本10亿左右,宣发1亿+。有些头部电影项目,宣发费占比可高达30%-50%。
抖音电影宣发的地位已经不言而喻。一位电影出品方公司员工向Tech星球透露,抖音日活、月活、用户量规模已经是行业不可绕开的一环了。在他看来,2023年暑期档,抖音电影宣发让行业看到了它的重要性。
另一位电影宣发人员小刘同样表示,抖音不仅是绕不开的一环,现在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平台。一部电影做宣发,主要投放抖音、微博、视频号,视频号少一点,小红书要看影片情况。电影宣发投流预算比例,抖音占到60%左右。
抖音投流预算不限,可根据片方预算来定。与抖音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宣发费合作,50万起;另一种是联合发行,不需要支付宣发费,后面参与票房分账。
电影宣发王明表示,抖音宣发跟预算有关,他们与抖音合作起始合作金额是50万。抖音会根据与宣发公司合作深度来决定平台介入深度。深度合作的项目会给出一些建议,流量扶持,或者像春节档那种大档期的影片会资源,抖音在这种大档期也有自己的活动,还有抖音自己的综艺,都可以聊,只签起始金额的那种,一般不太参与。
一位电影出品方公司的员工称,每个电影项目,抖音团队都会提前看片,给到建议,会对如何做抖音热点给出一些方案,包括是否沟通明星艺人配合,做哪些传播点、抖音旗下哪些矩阵可以配合等等。
抖音在电影宣发方面话语权比较大,与抖音合作,片方可以选择一部分宣发内容在抖音独家或者全网,独家内容在抖音可以得到更多资源。
随着所有电影项目涌入抖音,这个赛道变得内卷非常严重。抖音宣发变得越来越贵,小刘表示,抖音原来10万元的投流费,现在得50万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和抖音合作,就是感觉越来越贵。
电影宣发预算在缩紧,效果开始打折扣。王明称,因为通常宣发费用的多少是根据预估票房倒推出来的,现在市场不好,之前卖10亿的电影,现在5亿都卖不了,市场不行了,票房预期肯定要大打折扣,宣发费也随之缩减。正常来说,宣发效果也会随着宣发费缩减会打折,现在电影宣发的渠道费用还是挺贵的,尤其像抖音这种平台现在也不给影视内容扶持了,现在同样的预算想做到前几年那种效果是不太行的。片方肯定希望花出去的每一笔钱都有效果,但现实情况不太可能。
电影宣发变得越来越难。王明表示,比较明显的感触有两点:一是宣发失灵,感觉好像所有的宣发方式都不起效果了,观众好像对电影不关心了。二是舆情危机,现在明显感觉到电影上映面临的舆情压力很大,电影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在网络上发酵。但一个电影怎么可能没缺点呢,吐槽类的影评在网络比较受欢迎,骂电影和电影行业似乎成为了网络上的政治正确。感觉现在网友一方面不关心电影,另一方面又热衷于骂电影,挺分裂的。
抖音作为最大的电影宣发平台,上线电影评分,或许可以为艰难的国产电影增加一个有效宣发场景,但对于抖音的电影梦来讲,规模还是太小了。此外,电影评分也很难获得大众认可,因为每个平台都有它的局限性。真正客观的电影评分,有可能还会拉低电影的口碑和上座率,这与宣发场景可以说是左右互搏。
注:文/翟元元,文章来源:Tech星球(公众号ID:tech618),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Tech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