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去年中国生物制造IPO仅5家 创近年新低|《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龚作仁 2025/01/23 17:01

近日,创业邦旗下创新及科技企业投资价值数据分析平台睿兽分析发布《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占据全国融资份额近七成。中国初步形成三大城市群为主导,中部和北部为辅的生物制造产业格局。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创新资源丰富,区域协同构建了生物制造“研发—转化—产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获得融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68%。中部地区,依托原料、人力及市场优势,重点布局医药、食品等特色产业化项目,获得融资企业占全国的17%。东北、西北地区,依托气候、能源、原料等优势和发酵产业基础,重点布局大型产业化项目。

2024年投融资事件降幅达40%-50%。自2022年以来,生物制造领域一级市场融资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寒冬”中投资更趋向理性,2024年完成融资事件270个(同比下降39.3%),披露融资金额157.1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3.5%)。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占五成。2024年医疗健康领域完成135个融资事件,融资事件最多。细分赛道上药物合成、mRNA药物/疫苗、细胞治疗、生物基材料融资热度较高,完成融资事件均超20起,融资总额超10亿元。

并购市场相对活跃,大额交易较多。自2021年以来,并购市场相对活跃,2024年并购事件达25个,披露总金额3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倍),发生4起超50亿元并购事件。国际巨头、上市公司、产业集团寻求生物制造新增长曲线,国有资本投资引领,将加速产业投资、并购和整合。

产业发展与市场格局

生物制造,助力产业升级,有望改变世界工业格局

生物制造是一种先进工业模式,通过改变生产原料、制造工艺革新物质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公共卫生、农业效益和安全效益。未来有望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产业浪潮,改变世界工业格局。

生物制造企业进入了产品应用期,规模化生产落地成为竞争核心力

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提升,资本市场对合成生物企业的重金投入,中国的生物制造企业正在临近形成商业闭环的关键点,从技术突破走向实际应用。

中国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为主导的产业布局

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依靠人才与原料资源,与城市整体科研实力的助推。目前形成了以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为主导的格局,以山东、山西、安徽、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为中坚力量,其次分布在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以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三省,以新疆、内蒙古为代表的西北地区。

投资热点区域为江苏、北京、广东、上海,其次为浙江、山东、湖北、四川、安徽等地。长三角城市群生物制造产业呈现明显的聚集效应,投融资热度较高,获得融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38%。

企业集中在医疗健康、化工能源与生物基材料、生物农业领域

据睿兽分析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已注册并获得公开融资的生物制造企业1994家(侧重统计应用层),其中一级市场获得融资企业有1805家,上市企业有189家。

一级市场获得融资的企业,集中药物合成(392家)、基因工程(246家)、细胞治疗(182家)、mRNA药物/疫苗(106家)、基因治疗(90家)、生物基材料(83家)、生物育种(67家)等赛道。

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药物合成(86家)、mRNA药物/疫苗(19家)、基因工程(14家)、精细化工品(11家)、细胞治疗(9家)等赛道。

创投市场

二级市场:IPO进程受阻,上市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自2021年以来,全球和A股IPO市场整体放缓,生物制造IPO数量也逐年递减。2023年9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59%),2024年有5家企业IPO上市(同比下降44%),仅有硕迪生物、锦波生物市值为100亿以上。

并购市场相对活跃,大额交易较多

自2021年以来,并购市场相对活跃,2023年生物制造并购事件达36个,披露总金额72.44亿元人民币。2024年并购事件达25个,披露总金额360.4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莱士、亘喜生物、普米斯、复宏汉霖均发生超50亿人民币并购,并购企业赛道集中在药物合成(10个)、基因工程(3个)。

一级市场:近年融资事件逐年下降,以早期融资为主

睿兽分析数据显示,从2017到2021年,生物制造融资事件稳步增长,2021年融资热度最高(530个,588.88亿人民币),2022-2024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寒冬”中投资更趋向理性,2023年披露融资金额338.1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9%),2024年完成融资事件270个(同比下降39.3%),披露融资金额157.1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3.5%)。

2024年以来的融资事件以早期阶段为主,早期(A轮及之前)融资事件187个(占69%),其中A轮融资事件136个,为投融资最频繁的轮次。成长期(B-C轮)融资事件72个,后期(D-Pre-IPO轮)融资事件11个。

热点城市:上海、北京、苏州、杭州投融资活跃度较高

2024年融资事件上,上海以47个融资事件、34.09亿元融资总额超过其他城市。北京、苏州融资事件均超过30个,融资总额超20亿元;杭州、深圳融资事件均超过20个,融资总额超10亿元。

热点赛道:集中药物合成、mRNA药物/疫苗、细胞治疗、生物基材料

2024年融资事件上,产品应用层的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化工能源领域融资事件较多;细分赛道上药物合成、细胞治疗、mRNA药物/疫苗、生物基材料融资热度较高,均完成20个以上融资事件,融资金额均超10亿元。

投资机构:顺禧基金、启明创投最为活跃

2024年生物制造融资事件,有410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其中VC/PE(含国资背景)有374家(占91%),CVC有36家(占9%)。其中顺禧基金、启明创投位列前2名,投资企业为8家以上。在前11名活跃机构中,国资背景的机构和基金占33%,顺禧基金、深创投、粤科母基金较为活跃。活跃CVC机构中,联想创投较为活跃。

现有10家独角兽,集中在生物医药领域

2023年新晋3家独角兽(成立在10年内、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博锐生物、蓝晶微生物、云舟生物,3家存量独角兽获得最新融资。2024年无新晋独角兽,仅有鹍远生物获得最新融资。

目前生物制造领域有10家独角兽(斯微生物进入破产程序,未统计),集中在mRNA药物/疫苗(2家)、药物合成(2家)、基因治疗(2家)、基因工程(2家)赛道。

基于以上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如下:

生物制造产业目前正向原料利用多元化、生物转化体系高效化、全链路和多元化产品等方向发展,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细分领域应用加快,生物制造产业生态将更加完善。

以上内容摘自创业邦《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更多详细内容、数据分析,请登录睿兽分析获取完整版报告。

注:文/龚作仁,文章来源:Laborer,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Laborer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