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高冷的赛道,在2022、2023年里频繁获得过一些VC/PE的青睐,形成了局部的小风口,甚至还冲出来几家融资节奏很快的公司,成为潜在的独角兽——
它就是“合成生物学”。
懂它的人,会关心下它在2024的融资情况,IT桔子今天就针对“合成生物”领域做个统计、情况介绍。
以下这段是个简单科普,懂行的朋友可以划过: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也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最富前景的领域之一。
合成生物学是指通过工程化的手段设计和构建生物系统或改造现有生物系统,使其具备新的功能或特性的一门学科。它建立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传统生物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生物元件(如基因、蛋白质等)进行标准化设计、组装和优化,实现对生物系统的理性调控和改造。
在应用领域上,合成生物学已经渗透到了多个重要行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它可用于开发新型药物,如通过改造微生物或细胞来生产具有独特疗效的生物药物;在工业领域,可用于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燃料等环境友好型产品;在农业领域,能够培育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转基因作物;在环境领域,还能用于污染治理和碳捕获与利用等方面。这些应用不仅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合成生物学领域。
根据IT桔子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合成生物学领域内获得投资的仅有31家公司,共计发生了88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80亿元。
如图所示,2015 年到 2017 年期间,国内该领域的融资事件每年仅有1起。2018年和2019年融资事件数量上升至6起,2020年进一步上升到7起,2021年出现了井喷式增长,达到23起。
2022年融资事件数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仍高于2015年至2020年的水平。2023年和2024年,融资事件数量保持在15起左右。
这个领域的投资,一直比较小众。
根据这31家公司近十年融资事件发生的次数,将他们划分为三个梯队:融资次数达到5次及以上的企业划分为第一梯队;融资次数为3-4次的企业划分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融资次数为1-2次。
可以看到,融资次数超过5的第一梯队仅有四家企业,分别为蓝晶微生物、酶赛生物、士泽生物、柯泰亚生物。这些企业经过多轮的融资积累,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较多经验,能够相对稳定地获取资金支持。
蓝晶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10月,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特别是通过微生物编程技术制造多种不同种类的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所生产的 PHA 材料被应用于包装(如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和医疗(如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载体等)领域。
根据介绍,其CEO张浩千是北大毕业的合成生物学资深专家,任合成生物学委员会委员及编委。李腾,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清华毕业,负责 BluePHA 研发。此外,公司的核心团队还包括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员,如COO马一鸣(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物材料方向博士后)等。
自成立起,蓝晶微生物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目前已完成8轮融资,在合成生物学赛道远超其他企业。截止到2024年12月,据估算其融资总金额超20亿人民币。
2016年12月,蓝晶微生物就顺利获得清华 x-lab创业DNA基金、启迪之星、泰有投资和峰瑞资本等4家投资方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2018年-2020年,其进行了3次A轮融资,共获得了数千万人民币,吸引了前海母基金、中关村发展集团和松禾资本等6家机构。
2021年蓝晶微生物进入B轮及后续融资,融资金额大量增加。当年2月,开展了光速光合、高瓴创投等8家投资机构参与的2亿人民币B轮融资。在之后的几年,蓝晶微生物拿到了3次B+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达到了近17亿人民币,占总融资金额的85%,投资方包括碧桂园创投、腾讯投资、元生资本、国家混改基金等二十多家。
目前公司的盐城工厂已经试车生产成功,PHA 管线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其PHA材料通过了中国食品可接触认证。
酶赛生物成立于2013年,酶是能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酶赛生物”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生物合成的酶制造各式各样的中间体,通过开发新酶和改进现有酶的性能,以服务于工业生产并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并且以此为基础搭建合成生物学平台。
酶赛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黄开勇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在国际知名合成生物学企业Codexis和药企巨头默沙东任职。2013年和原 Codexis新加坡研发中心科学家陈海滨博士以及原Codexis新加坡研发中心总监孙保国博士组建了“酶赛生物”,如今团队内已经聚集了14位来自各个国家不同领域的博士,专业背景涵盖酶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发酵学等。
酶赛生物自成立以来,经历了6轮融资。公司在2015年3月完成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由宁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宁波东方智创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随后2018年1月,酶赛生物获得了东方富海、达晨财智和宁波赛生投资中心三家投资方参与的A轮融资,金额达到了数千万人民币。
2020年9月,中科海创、磊梅瑞斯和草之星创投联合参与其B轮融资,此次金额达5000万人民币。
2021年内酶赛生物顺利完成了B+轮和C轮融资,抚州高新区基金、鄞工创投、宁波知识产权基金以及康君资本等投资方加入。
2022年1月,公司进行了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数亿人民币,吸引了元生创投、普华资本等6家机构的参与。
目前酶赛生物已成功商业化20款绿色生物制造的产品,应用在制药、精细化工、营养品等行业。其研发服务客户囊括了全球 Top20药企和全球Top10精细化工企业。
士泽生物成立于2021年2月,致力于研发新型的干细胞疗法,针对像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尝试从细胞层面进行修复和治疗,同时搭建了一系列先进的研发平台,能对细胞进行精准改造和培育。
士泽核心团队来自于海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在“干细胞+基因”方向平均专业从业达十年以上。其创始人、董事长、CEO&CSO李翔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师从国际权威科学家邓宏魁教授,曾担任美国帕金森病基金会研究员、美国Sana Biotechnology公司高级科学家、中国上市药企总助及干细胞研发负责人等。
士泽生物成立不到四年便进行了6轮融资,2021年6月进行了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峰瑞资本、泰达科投、元生创投。同年9月,启明创投等9个投资机构共同参与了士泽生物的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金额达到了数千亿人民币。
随后2022年1月,又获得了数千亿的红杉中国Pre-A轮融资,吸引了红杉中国、礼来亚洲基金的启明创投的参与。2022年11月的A轮融资金额达到2 亿人民币,投资方涵盖了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等11家机构;2023 年4月,紫金弘云对他进行了A+轮投资,此次金额为千万级人民币;2024年10月,士泽生物拿得了1亿人民币的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泰珑/泰鲲资本领投,七晟资本及天汇资本共同投资,峰瑞资本、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红杉中国等老股东追加投资。
2023年,士泽生物自研的全球首发研发管线临床级iPS衍生亚型神经前体细胞治疗渐冻症,获得美国FDA认证授予孤儿药资格、并享有获批上市后7年市场独占权等,为中国首个自主iPS衍生细胞药获得FDA认证并授予全球孤儿药资格。
柯泰亚生物成立于2021年9月,专注生物基材料与生物燃料领域。一方面,研发新型生物基材料,用微生物发酵把生物质变为高性能、可降解材料,例如制作环保袋、一次性餐具的生物降解材料;另一方面,借助特殊生物技术,将农林废弃物转化成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供汽车、发电机使用。此外,还能用生物技术为食品领域提取、加工功能性原料助力健康食品生产。
创始人兼 CEO赵立山博士,曾任职于美国合成生物学开拓者 Amyris公司14年,担任其研发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此外,柯泰亚生物的团队成员还来自梅花生物、德国赢创、Amyris等海内外大企业,核心成员平均拥有 10 年以上工业界经验。
2021年11月,夏尔巴投资对柯泰亚生物进行了天使轮投资,获得了数千万人民币,随后,在2022年5月,柯泰亚生物迎来数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吸引了路源码资本、食芯资本BitsxBites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同年11月,A+轮融资成功实施,融资金额同样为数亿人民币,斯道资本(富达亚洲)、红杉中国、源码资本等投资方加入。
2023年9月,柯泰亚生物2.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落地,由恒旭资本、斯道资本(富达亚洲)、食芯资本 BitsxBites、河南汇融等机构联合投资。
2024年4月,柯泰亚生物拿到了恒旭资本的B +轮融资,具体金额并未透露。目前柯泰亚已拥有“DBTL”(“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平台能力,覆盖数据科学、发酵工程等核心环节,合成生物平台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全流程数据化和自动化。
融资在3-5次的第二梯队包括ChemicalAI智化科技、恩和生物等10家公司,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完成了部分技术研发和产品初步开发工作,但相比第一梯队,还需要进一步的融资来扩大规模、完善产品和拓展市场。例如 ChemicalAI 智化科技主要专注于化学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在部分重点客户中的应用,还在努力拓展市场份额和扩大业务范围。
所处第三梯队的公司较多,大多处于早期创业阶段,包括合生基因、景杰生物等17家公司,主要依靠初始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概念验证、产品原型开发等基础工作,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融资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依赖天使投资人、早期风险投资机构或政府的科研扶持资金。融资金额通常较小,一般为数百万或数千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合成生物领域正逐渐成为投资的热点,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如基因编辑技术优化、合成代谢途径精准设计等,市场对可持续、环保产品需求增加,为其提供广阔空间,且各国政策支持、产业协同效应显现,都利于企业融资。但也存在着技术商业化有难度,从研发到生产的过渡需大量资金等问题。
注:文/睿洁,文章来源:IT桔子(公众号ID:itjuzi521),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IT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