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媒体行业是大模型的主要应用场景。
在内容生产方面,媒体行业经历了PGC、UGC两种方式,目前进入AIGC阶段。大模型对媒体的内容生产、编辑、分发都进行全方位提升,而AI工具也从原本的AI辅助变为AI原生,“它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原创内容主体。”新浪微博COO王巍表示。
新浪微博是国内的头部内容平台之一,在大模型应用方面,新浪微博一方面与国内头部AI公司合作,通过基础模型+精调的方式,将新浪微博的企业数据与基础大模型相结合,训练适合新浪微博的大模型;另一方面,新浪微博注重适合落地的AI应用,提升微博服务质量。
在5月9日阿里云AI峰会上,新浪微博COO、新浪移动CEO、新浪AI研究院院长王巍介绍了新浪微博在大模型方向的主要探索。
作为全民吃瓜阵地,新浪微博目前推出三款AIGC应用:评论机器人、虚拟角色模型、星座大模型。
评论罗伯特是新浪微博联合阿里云推出的评论机器人,它的功能很简单——跑到各个网友的微博底下评论。
王巍介绍,利用新浪微博数据加阿里云的基础模型,新浪微博训练了一系列评论机器人,包括评论罗伯特、吃瓜罗伯特、性格测试等评论机器人账号,利用微博生产的数据精调以后,这些自动机器人自动生产回复,活跃微博生态和用户氛围,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当然评论罗伯特本身也面临挑战,在内容管理、内容安全方面有待加强,为网友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内容服务。
新浪微博的第二个大模型应用是虚拟角色模型,可以通过剧综数据构建本地知识库、优化提示词、指令微调等工作,生成虚拟角色模型,并开通微博账号。虚拟角色24小时在线,为粉丝提供个性化评论回复、私信聊天等功能。
比如去年的热播剧《长月烬明》的男主角澹台烬与女主角梨苏苏人气颇高,于是@澹台烬入魔中 、@梨苏苏逆转未来 微博号悄然上线。
四大名著中的角色也有相应的虚拟账号。比如孙悟空、沙僧,他们会针对一些时事娱乐热点去点评,受到微博用户的认可和欢迎。
新浪微博在大模型方面的第三个应用是一个垂类精调大模型——星座大模型。
新浪微博联合了星座领域大V陶白白进行充分合作,运用他的行业经验、技术经验、一些专有数据,训练出一个星座大模型,能够跟网友进行充分互动。
“我们的网友很有意思,每个月的月底、月初,都要跟陶白白的星座大模型、星座小秘书做有关运程、生活、工作方面的星座咨询。陶白白的铁粉量在推出大模型之后,一周之内大概翻了三四倍。”王巍表示。
在商业化方向,王巍指出,新浪微博利用阿里云的多模态模型、通义星辰(个性化智能体)、通义万象(文生图),在广告领域做图像生成、视频语音理解、个性化广告生成和分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巍密切关注大模型、多模态、具身智能等方向的发展趋势,也关注AI如何模拟人类行为,大模型如何让机器更自然更人性化的交互,希望能够重新定义用户与应用之间的沟通体验。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