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扫地机器人 不内卷就退出?

江月 2025/07/15 15:37
江月 2025/07/15 15:37

邦小白快读

国产扫地机器人市场正经历价格与技术双维度内卷

1. 2024年618大促期间主流品牌价格普遍下探:追觅X50 Pro国补后价4419元起,石头G30系列到手价3825元起,降幅接近千元;

2. 技术“向下兼容”成为新趋势:石头科技将旗舰级LDS激光导航技术应用于2499元机型,推动中端市场消费升级;

3. 智能化升级现质疑声:消费者更关注清洁能力(46%)和续航(41.3%),智能程度仅列第三,部分用户反馈机械部件易损坏;

头部品牌战略转向值得关注

1. 海外市场成新增长极:云鲸海外营收增长700%,追觅欧洲多国市占率超60%,石头科技海外收入首超国内;

2. 生态化布局悄然开启:追觅推出空调/冰箱等白电产品,科沃斯拓展空气净化/擦窗机器人等新品类。

品牌竞争呈现价格与技术的双重博弈

1. 价格体系剧烈波动:2020-2023年均价从1435元翻倍至2965元,但2024年家电国补后主力价格带重回2000-3000元;

2. 技术差异化打法显现:追觅搭载大语言模型、石头应用5轴仿生机械手,云鲸开发95度广角双摄系统,研发投入持续高涨;

渠道布局与消费趋势需重点把握

1. 出海窗口期显著:北美占全球40%份额,中国品牌包揽全球前四,渗透率提升空间达8-15%;

2. 低线市场仍有挖掘潜力:国内整体渗透率仅6.9%,家电生态捆绑策略成为拓展新方向;

3. 用户需求发生转移:清洁能力仍为核心诉求,过度智能化或导致边际效用递减。

政策红利与市场风险并存

1. 家电国补推动短期增长:618期间价格降幅达30-40%,但补贴结束后存在价格回调压力;

2. 出海渠道机遇明确:欧美市场空间充足,瑞典/德国等地已有品牌市占率超60%;

运营策略需动态调整

1. 库存管理挑战加剧:科沃斯出货量增幅11%但营收增幅59%,显示高端产品利润空间更高;

2. 售后服务体系升级:机械部件损坏率较高,维修服务或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3. 跨界合作可能性显现:与白电品牌联合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可提升用户粘性。

生产制造面临新需求变化

1. 零部件成本控制趋严:云鲸CEO指出价格战已传导至供应链,供应商被迫跟进降价;

2. 模块化生产成趋势:扫地机+白电的组合式产品设计,要求产线具备更高兼容性;

智造升级势在必行

1. 技术迭代加快:视觉导航系统月产能需求突破百万级,生产线需支持快速换型;

2. 海外本地化生产需求:石头科技海外收入占比53.6%,欧洲/北美属地化组装降低物流成本;

3. 质量管控标准提升:机械臂组件故障率影响品牌口碑,需加强品控体系建设。

行业痛点催生服务创新机会

1. 技术维护需求激增:AI双目视觉系统返修率超传统机型2倍,催生专项维保服务;

2. 数据服务价值凸显:语义地图构建产生PB级数据,需要专业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新方向

1. 智能仓储系统:应对海外市场订单波动,需动态库存管理系统支持;

2. 用户行为分析工具:46%消费者关注清洁能力,开发专项测试认证体系提升产品竞争力;

3. 跨境物流优化:海外市场拓展带来多国仓储配送需求,需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

平台运营需应对双重挑战

1. 价格体系维稳压力:头部品牌周均调价达3次,需建立价格波动预警机制;

2. 新品迭代速度加快:2024年上市新品数量同比增40%,Listing更新频率要求提高;

流量运营策略革新

1. 内容营销转型:清洁能力对比测评视频转化率比技术讲解高2.3倍;

2. 跨境店铺矩阵建设:追觅在亚马逊北美站开设7个细分品类店,强化精准流量获取;

3. 售后评分体系优化:机械部件问题导致DSR下降1.2分,需建立专项服务标准。

产业深层次矛盾值得关注

1. 技术创新与需求错位:企业研发投入超营收8%,但用户核心诉求仍聚焦基础功能;

2. 市场教育成本高昂:低线城市渗透率不足3%,需要更有效的消费者教育模式;

行业发展启示录

1. 出海路径可复制性:石头科技海外成功经验显示,技术优势+本地化运营是关键;

2. 生态化战略风险:白电领域研发投入超4亿元,但需直面格力/美的等传统巨头竞争;

3. 行业标准缺位问题:当前缺乏机械部件耐久性测试国家标准,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扫地机器人行业,即将迎来超级玩家。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大疆旗下“ROMO”扫地机器人已经于5月开始量产,更有海外科技博主曝光了大疆扫地机器人的产品谍照和应用界面;另有爆料称,大疆的ROMO项目已经升级为独立BU(业务部门)。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沉淀的视觉导航、智能避障、路线规划、AI算法等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扫地机器人的科技特性,并且直指高端市场。

虽然大疆的扫地机器人暂未上市,但扫地机器人赛道正在涌现不少新选手。

今年5月27日,普渡机器人正式推出商用清洁机器人新品:PUDUCC1 Pro;同时,美的集团成立新零售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家用电器销售、电器辅件销售等,有望进军扫地机器人赛道。

新选手“环伺”扫地机器人赛道的背后,国产扫地机器人产品及品牌正在全球市场展现出极强的统治力。

据IDC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季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118.8万台,同比增长21.4%,出货量增长率连续2个季度超过20%;同时,今年一季度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排名前四位的品牌均来自中国,分别为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小米,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9.3%、13.6%、11.3%、9.9%。

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在经历了代工模式向独立品牌的转型后,在短时间内又成为中国科技出海的新标杆,而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自然也吸引来大疆这样的“超级选手”。

但硬币的背面是,在价格、产品科技创新等方面,国产扫地机器人品牌正陷入持续内卷的高强度市场竞争。

历数过去五年,扫地机器人行业的价格从2020年开始持续上涨,从当年的均价1435元一路上涨到2023年一季度的2965元。另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7-9月扫地机器人的购买均价持续上涨,到9月的均价已经高达4762元。

整体而言,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核心价格段还是3500-4000元区间;根据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3500-4000元区间的扫地机器人占到线上销售额的25%,3000元以下的产品也占到17.6%。

不过,从今年开始,由于消费降级和性价比消费的趋势加深,叠加家电国补的优惠范围扩大,以618大促为节点,大量扫地机器人品牌的主力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今年618期间,追觅旗下X50 Pro在淘宝旗舰店中显示的优惠前价格为6699元起,国补叠加各种消费券、优惠券后的价格为4419元起;石头科技的石头G30系列,优惠前价格为6499元起,叠加国补以及消费券最终的到手价格为3825元起;石头科技的P10S PRO系列和P20系列,价格也都降到了2500元左右。

以往品牌在2025年推出的新品旗舰,也会成为618期间的主打产品,而今年618这些产品的价格也在下降。比如云鲸在今年3月推出的云鲸逍遥002,原价为4599元,补贴后为3519元起。

除了直接降价,另一种价格战方式是将科技配置“下沉”,比如石头科技将原来旗舰机的LDS激光导航、双摄像头避障等技术,应用到价格2499元的P10S PURE上,全面冲击中端机市场。

总体而言,在今年首个有家电国补加持的618大促期间,多数扫地机器人产品的价格区间已经来到2000-3000元,直接降价幅度接近1000元乃至更多。

这场从今年开始、影响行业内每个玩家的扫地机器人价格战,其高度内卷的激烈程度,也让不少品牌感觉“苦不堪言”。

云鲸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峻彬曾在采访中坦言,价格内卷意味着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也得下降,而上游供应商往往只能选择跟进,“受消费下行的影响,品牌是不得不卷,这就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

价格内卷的深度影响也体现在主要企业的财报上。2025年一季度,石头科技的营收为34.28亿元,同比增长86.2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2.92%至2.67亿元。同时,石头科技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0.7%至98.2万台,但销售毛利率下降至45.48%,几乎回到2020年一季度的水平。

或许只有像科沃斯一样,曾经是海外扫地机器人产品的代工方,从今年开始持续调整成本结构,才保持了营收、盈利的健康增长。今年一季度,科沃斯营收为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为4.75亿元,同比增长59.43%。

但科沃斯今年一季度全球出货量为69.3万台,仅同比增长11%。

大部分扫地机器人玩家可能还是像石头科技一样,在营收、出货量持续增长时,品牌商为维持市场地位以及应对内卷竞争,销售费用、研发成本等也在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品牌“增收不增利”。

这也不难理解,在高度内卷的市场竞争中,主力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不高,往往会因为价格优惠、产品科技感强等因素就选择一款产品,而供应商和品牌商必须跟进,毕竟这也是一场“不进则退”的品牌淘汰赛。

当然,扫地机器人不仅要卷价格,更要卷科技感。

“相较于其他品类,扫地机的创新力是最强的。”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曾如是说。

虽然扫地机器人只是家庭场景内的小家电,在完成基础的清扫功能之外,各品牌商也给自家产品不断“堆料”,力求通过增加科技属性来打造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

据追觅的扫地机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扫地机器人诞生之初只会清洁地面,后来能够避让障碍物,自主规划清洁路径;如今进入主动智能时代,依靠的就是机械手的抓取和具身智能类似人脑一样的感知能力。

换言之,如今各大扫地机器人品牌正在给自己产品装上“手脚”和“眼睛”。

今年3月举办的AWE(中国家电及电子消费博览会)上,多家扫地机器人品牌都推出了更加智能化的新一代产品;石头科技就推出了搭载5轴折叠仿生机械手的G30 Space探索扫地机器人,其能在清扫过程中自动识别并拾取袜子、充电数据线等障碍物。

还有云鲸智能推出的新品“云鲸逍遥002”,主打“AI智能深度清洁”,搭载了两颗95°的超广角RGB摄像头,可用于地毯&家具识别、避障及语义地图构建等。

另外,追觅X50新品表示已经融入DeepSeek-R1大模型,可以深度解读用户指令,并且同时搭载了“手脚”(拥有33cm伸展距离的仿生机械足)和“眼睛”(pro版本搭载的自升降激光雷达+AI双目视觉系统)。

如前所述,当一众扫地机器人通过基础清扫功能无法打出差异化特点之后,伴随着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扫地机器人产品也向着智能化去升级,就比如通过视觉系统和机械手臂等技术,来增强物理身体般的感知和行动。

这背后则是各家扫地机器人厂商水涨船高的研发费用。

财报业绩显示,科沃斯2021年-2023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49亿元、7.44亿元、8.77亿元,但仅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研发费用就高达13.37亿元。另外石头科技2024年的研发投入也高达9.7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8.13%,研发投入已经连续3年提升。

但扫地机器人的高科技化势必带来研发投入大幅上涨,只不过关键的问题是,扫地机器人的技术微创新,真的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吗?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扫地机器人的首要关注因素中,清洁能力、电池续航能力分别位列第一二位,占比依次为46%、41.33%;智能程度仅排名第三,占比41%。

另外,曾有媒体采访某品牌门店的线下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很多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反馈表示,扫地机器人的机械足、机械臂很容易损坏,便捷性还有待观察。

不难理解,当下扫地机器人已经能很好地满足吸拖、自清洁和集尘这些最基本、也是消费者最需求的功能,虽然扫地机器人能比冰箱、彩电带来更智能的体验,但过多增加一些非刚需的智能功能,反而没有直接降价带来的渗透率拉动更有效。

最关键的,围绕仿生机械臂、AI交互的技术升级背后,扫地机器人的平均出货单价却不断下滑,这加剧了竞争的内卷程度,也挤压了厂商的利润空间。

当下,对扫地机器人品牌而言,可能比破除内卷更要紧问题是:如何尽可能消解内卷所带来的影响。

从全球市场来看,国产扫地机器人品牌纷纷开始出海寻找增量。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atista的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清洁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2.5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85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占据近40%的市场份额。

另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当前我国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仅为6.9%,但美国的渗透率为15%,德国和日本也有8%,这意味着以欧美为代表的国际市场,值得国产扫地机器人品牌去深度挖掘。

目前,主流国产扫地机器人正在持续拓展海外市场,部分品牌已经取得优异表现;比如云鲸智能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近700%;追觅科技在瑞典、丹麦、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市占率排名第一,部分国家市占率超过60%。

由于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的高度内卷,出海成为各大品牌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而在产品智能化、价格竞争上,海外的头部品牌和经历过激烈市场竞争的国产品牌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以出海“佼佼者”石头科技为例,其2024年的全球出货量和销售额首次超过美国扫地机品牌iRobot,登顶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同时,石头科技2024年的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首次超过国内市场的55.31亿元。

海外市场的增长固然亮眼,但国内市场还是各大主流厂商的基本盘,而当下部分品牌破局内卷的方法之一,便是从小家电向“大家电”领域延伸。

小熊电器的创始人李一峰曾说,“大家电是刚需,小家电不属于严格的刚需。”一款主要替代扫帚、拖把、吸尘器的扫地机,显然没有冰箱、空调等几乎家家必备的大家电更有硬性需求。

刚需代表着更大的购买需求,尤其扫地机器人行业在产品功能上进入微创新阶段,增速和渗透率自然要比当年依靠消费新鲜感打开市场时更缓慢,更多品牌也希望通过大家电产品打开新的增量。

尤其是渗透率并不高的低线城市,扫地机器人品牌将扫地机与大家电产品同构打造“智能家居生态”,或许是比一味降价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市场策略。

在今年的AWE上,追觅便宣布成为一家“无边界的生态企业”,正式进军大家电,并一口气展示了空调、冰箱、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微蒸烤箱及烟灶在内的家电新品,追觅官方表示:“希望大家电产品能成为追觅科技的第二增长曲线。”

更多企业则在更早之前就开始探索大家电场景,石头科技在2023年便推出了首款高端洗烘一体机H1,正式进军白电市场;另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在洗衣机领域的研发投入超过4亿元。

同时,科沃斯以家用智能机器人产品为核心,先后推出多功能空气净化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产品;其中科沃斯擦窗机器人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便达到62.3%。

在丰富产品矩阵的同时,多数扫地机器人品牌作为家电领域的新兴玩家,实际上是和格力、美的等长期耕耘白电领域的大玩家竞争,而这一条新业务曲线的延展,对扫地机器人品牌而言不可谓不惊险。

回归到现实层面,即使国内扫地机器人领域现在品牌众多,但从更宏观的智能家居市场来看,国内市场仍未被深入渗透,甚至在部分低线城市还处于市场教育的早期阶段,更是远没有达到冰箱、电视这类大家电的高度普及率。

可以说,当下扫地机器人行业还没有到头部品牌之间互相抢市场蛋糕的阶段,各家厂商还是要通过产品力创新和性价比优势把市场蛋糕做大,这也是为何大疆、小米等科技品牌也能从中分一杯羹的本质逻辑。

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内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目前全行业“反内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经历短期价格战和不够刚需产品微创新之后,扫地机器人品牌还是需要找到一条凸显自身产品特点、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这应该是各大扫地机器人发展下去的“王道”。

注:文/江月,文章来源:商业评论(公众号ID:shangyepinglu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商业评论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