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产业互联网投资“防坑”指南:别迷信规模和毛利

张睿 2022/03/16 16:36

毛利不是“卖”出来的,是“买”出来的,最终的利润来源是上游的规模经济环节。

【亿邦原创】2022年开年,“下沉市场第一股”产业互联网公司汇通达在香港上市,带动了产业互联网新一波的投融资热度。

实际上过去几年,投资界关于产业互联网的诸多讨论,比如,如何理解产业互联网不同表现形式?自营B2B电商与贸易商的区别是什么?SaaS在产业互联网中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

成功投资了国联股份、汇通达的资深投资人彭志强,对产业互联网有深刻的洞见,作为盛景网联董事长、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他管理的股权投资母基金和直投基金规模超过120亿,投资组合已经覆盖近200家上市公司。

亿邦动力日前与彭志强进行了深度交流,他分享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及关键要素:

1.真正值得VC投资的公司,一定是要用某种形式实现较低的风险、极高的周转,这也是产业互联网公司与贸易商最大的区别;

2.拼单集采,从需求端拉动采购,效率远高于传统分销,是工业品产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

3.产业互联网公司自营形态下的毛利,应该从服务费的角度理解,关注毛利额的增长而不是毛利率;

4.毛利水平不是“卖”出来的,是“买”出来的,上游是有规模效应的,下游往往是规模不经济的,所以产业互联网要去上游议价,给下游让利;

5.抓住中小企业客户,地面的服务和赋能团队投入有多少,是衡量产业互联网公司潜力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6.对于产业互联网公司来说,SaaS是起点,SaaS在中间状态时作用不明显,但是SaaS最终是护城河。

图片

盛景网联董事长、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

亿邦动力: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上市,起到了示范和参考作用,您觉得上市对于to B公司意味着什么?现在资本市场对这些公司上市的态度是怎样的?

彭志强:我们认为,to B公司,上市才是发展的起点。

因为它没有上市的时候,影响力是不够的,成为上市公司以后,往上游要到更好的条件和利润的概率就会加大,同样的,往小b端拓展的信任度也是不一样的。

原来供应商给你10天账期,现在可能给你30天账期,银行原来给你1亿贷款,现在可能给你10亿贷款,它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美股特别典型,to B公司上市后的市值持续增长是比较确定性的,而to C公司会出现波动,有的甚至往下掉得比较惨。

美国的上市公司当中,to B的公司是占到半壁江山的,市值超过千亿美金、百亿美金的有几百家。相比之下,中国VC市场这方面的投资总体还是偏少的。

一二级市场的人天天在算PE多少倍、PS多少倍,归根结底,高估值的公司都要有高增长,这点都躲不过去。国联之所以能够到现在的估值,是因为它连续11个季度都是高速增长的,它一次一次地验证了,资本市场对它的预期是可以实现的。

亿邦动力:VC投资产业互联网,却踩到了贸易商的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彭志强:其实很多创业者对产业互联网赛道理解有误区,很多投资人也在反思,产业互联网跟贸易商,估值天上地下,到底怎么去区别?是不是存在新瓶装旧酒的情况?

从财报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贸易商既有着相似的进销大框架,但也有着明显的关键差别。

按照自营模型的财务逻辑,F2B跟b2f都有采购与销售,有毛利率,从大的财务框架上看是一样的,但一些关键细节指标以及它的经营理念是完全不同的。b2f模式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它的周转快、库存与应收较小、经营风险较低。

对于传统贸易商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是低周转、库存压力大、应收高,只能通过引入供应链金融来做生意,这样的后果就是贸易商做的越大,风险越大。

所以说,如何透过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关键数据,对它业务的本质和底层逻辑进行分析,还是非常挑战的,包括我们投资的企业,他们很多也需要不断去迭代模型。

总体来说,真正值得VC投资的公司,它一定是要用某种形式实现较低的风险、极高的周转这样一个财务结果,否则的话,它是个贸易商的概率比较大。

亿邦动力:如何理解b2f模式?

彭志强:我们特别强调b2f的模式——小b到供应链,而不是传统的F2B,从上游工厂往下分销压货。

目前市值近400亿元的国联股份是典型的b2f模式,它们的财务关键数据跟传统贸易商完全不同。比如国联股份的库存周转0.72天,应收周转2.62天,毛利率也比较稳定,它是一个高周转低风险的新物种。

在财务报表中,你要关注次终端的采购占比,比如国联有最终的工厂客户,也有做贸易加服务的次终端客户,我们要看这种客户的占比,还要看它能不能把这些贸易商转型为服务商。

因为最终的工厂客户是需要很多本地化服务的,这个平台肯定是做不了的,自建成本太高,所以一定需要有服务商,最好的状态是把原来次终端转变为服务商,而不是单纯把货卖给这个次终端。

汇通达财报里显示人员费用的投入是很大的,大概有6000多员工,其中有将近3000人是地面服务赋能团队,这是汇通达做赋能服务的抓手和载体,也只有做赋能服务的公司才会有这么多的地面投入,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指标,当然这些地面服务与赋能团队的人员效率、效能、质量还有一个长期提高的过程。

亿邦动力:盛景投资的国联股份和汇通达,都成功上市了,它们作为产业互联网公司的特点是什么?

彭志强:我们投资国联的时候,它是三个多亿的估值,现在是400亿市值。

国联在早期的时候,市场上也认为它是个贸易商,市值也不高,到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专业机构认为它是A股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领军企业,市盈率大概80倍左右, 我们认为它还能够持续增长,未来可能到100亿美金,甚至到千亿人民币的市值。

但仍有人质疑它的毛利率为什么那么低,是不是表明竞争力不够。

国联的核心模式是“拼单集采”,现在最主力的业务叫涂多多。拼单集采,我们认为是做工业品产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它的本质是反向采购,从需求端拉动的采购。

国联小b资源丰富,它做了20年的黄页,常年有五六百销售服务人员,接触积累了上10万家的小b(工厂和次终端)。所以国联可以一上来就做反向集采模式。我们称之为基于隐性资产进行创新,风险小、速度快。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产业互联网模式,不同于传统贸易商中央集权式的分销逻辑。

传统分销的逻辑是中央集权式的,先来判断什么货好卖,能卖多少,然后去采购,甚至要囤货,再批发给下游的经销商或者卖给客户,一层层往下压货,又是仓储,又是运费,资金流转效率非常低。

所以产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工业品这种相对大金额的品类,要达到极致周转,这个模型才是ok的。

如果公司压的库存比较大,或者应收账款比较大,这些都证明业务逻辑还有优化空间,甚至是有bug的。这样的公司去上市的时候,资本市场就倾向认为你是个贸易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一定会越来越看到本质。

今天国联已经是一个典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了,汇通达处于产业互联网的成长阶段,它已经把“地网”给架起来了,3000人地面服务团队,在今天这个阶段其实是高配的。

尽管家电这个品类,拼单集采可能没有钛白粉市场那么好做,但是汇通达有6大品类,我相信也会有相当部分会转到这个形态。

亿邦动力:国联股份和汇通达,我们去看他们的财报时,会发现毛利率并不高,市场上关于毛利率低的挑战,应该如何理解?

彭志强:我们的理解是,不要把毛利当作一个差价逻辑,而要当成一个服务费逻辑。

基于中国整体的商业环境和征税要求,国联在财务上采用了自营模式和全额法结构,导致它的毛利率比较低,有人会挑战国联的模型是否有竞争力。

同样赚到一笔钱,承担的风险差别大小,导致钱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在市场价格上行的时候,国联的毛利率是这么多;市场价格下跌的时候,毛利率同样也是这么多。能够大规模低风险地获得4个点毛利(服务费),其实是一种很舒服的业务模型,最终它的收益率是很可观的。

那么汇通达的毛利率水平能增长吗?其实比起毛利率的增长,我们更关心毛利额的增长。从财务角度看,你的毛利额减去你的成本与费用,净利润也会可观,净资产收益率也会很不错。

我们的核心观点是,毛利不是“卖”出来的,是“买”出来的。

在传统产业链里,存在大量的错配或者是浪费现象,产业链的降本增效存在巨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这就需要一个产业链的链主或者平台,把产业链里头的浪费和错配消灭掉。

国联有一个利润池的概念,通过努力提高全行业全链条效率,把产业链中的错配和浪费部分变成一个产业链的利润池来进行分配,上游、下游、平台各得一块。平台要向上游买出利润来,就需要有更大的规模,更长时间的积累,更大的话语权,更高效的数字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发展的阶段。

所以平台型公司要有更高的视野,应从上往下去看整个产业,俯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最终的利润来源是上游的规模经济环节。

上游是有规模效应的,下游往往是规模不经济的。做产业互联网平台,一个特别核心的逻辑是,坚持做规模经济的事,规模不经济的事,要交给小b、小f去做。

所以,公司有规模集采以后,企业就有了上游议价权,比如独家代理、定制款,或者孵化新的差异化的产品,它的利润是在这个地方产生的。

要向上游买出利润来,就需要有更大的规模,需要更长的时间的积累,需要有一个发展的阶段。

亿邦动力:关于SaaS模式有两派观点,一派主张只做产品,收取SaaS订阅费,另一派主张SaaS免费,叠加交易服务获得收入,您持哪种观点?

彭志强:我们内部叫SaaS和BaaS,BaaS包括交易。

我们认为如果是做中大型企业服务,只能做SaaS,不存在做交易的机会;但服务小微型客户,只做SaaS一定死路一条,因为小微型客户关心的是产品要买得便宜卖得好。

关于SaaS与交易的关系,我们是这么认为的:SaaS是起点,但是SaaS在中间状态时作用不明显,但是SaaS最终是护城河。

产业互联网平台,SaaS是个起点,这也是跟贸易商的区别;但到发展中期,SaaS又无法在交易中给客户带来显著降低成本的价值;而未来当SaaS形成一个完整的基础设施网络的时候,营销行为和采购行为都会自动化,SaaS基础设施的价值最终会凸显出来。

很多美元背景VC对于纯SaaS是比较有感觉的,它还是对标美国市场的Salesforce,看NDR,看正向现金流,我们认为这套逻辑对中大型企业是成立的。

反过来说,但凡跟交易有点关系的,美元VC就有压力了,因为一涉及到交易就涉及到税点的问题,很多项目只要一规范开票,企业利润就大幅下降甚至没有利润了。所以美元背景的VC更关注纯SaaS企业。反观人民币基金,又没有纯SaaS的视野。

我们对这种涉及交易的、有中国特色的架构的理解,可以说比绝大多数VC都更深入。

亿邦动力:盛景是如何给产业互联网企业重度赋能的?

彭志强:盛景和国联、汇通达母公司五星控股联手主办的产业互联网研习社,就是我们深度赋能的一种体现。盛景是有一套独特的赋能方法论体系的。

2015年,盛景为国联股份做了深度投前赋能,辅导它的商业模型由单纯的商业信息黄页SaaS服务1.0模式向工业原材料集合采购交易2.0模式转型;2016年盛景以不足4亿估值成为国联股份首家机构投资人;2019年国联股份成功上市后,盛景又助力其完成了24.66亿人民币的定增。同时辅助开展国联云工业数字化3.0模式,进一步释放工业原材料产业互联网模式的想象空间。盛景与国联陪跑赋能7年,以早介入、抓节点、重结果的赋能方式最终结出了丰硕果实。

由此,盛景总结出了一套有自己独特基因的赋能方法论:重结果、早介入、长周期、全方位、抓节点、平台化。

重结果,是引导企业持续增长,用结果说话,不仅帮助企业上市,上市后还要实现企业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和市值的持续提升,实现商业与资本同步。

早介入,是能尽早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给到企业更好的发展建议。盛景介入要比VC、券商等机构更早,不仅在商业模式、战略、投融资等方面通过培训或关键咨询提升创业团队认知水平,同时,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投资机构、上市板块、券商和项目团队。

长周期,是从企业初创到上市,盛景根据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给予不同的赋能路径。如初创企业重点在战略设计和融资方向,成熟企业重点在业务模式创新和上市路径,上市之后企业的第二曲线创新、CVC和产业生态建设等成为赋能新重点。

全方位,则是基于“木桶理论”,企业发展必须有明显的长板,但同时短板不能太短。通过锻长链补短板,以资本线和业务线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组织建设、营销等全方位的赋能培训。

抓节点,是坚持做关键性决策咨询。如抓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找什么样的投资人、如何估值、是否签对赌协议等重要节点进行咨询。

平台化,是打造一个新经济赋能平台,把投资机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营销机构等赋能机构纳入进来,将赋能培训的收益让利给合作伙伴,通过资源整合和精准对接,为创业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赋能。

未来盛景将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投融资网络服务平台,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多的赋能服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