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趋势和格局被重新构建,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这一年有变革、有突破,有老牌企业焕发新活力,亦有后起之秀迅速崛起。
新年伊始,《联商网》对过去一年商超领域发生的事件进行了盘点,盘点出超市十大事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仓储店爆发
2021年,仓储会员店迎来爆发期,山姆、Costco等外资企业开疆拓土的同时,盒马、永辉、物美、华联综超、人人乐、北国超市、fudi等本土玩家纷纷入局。
不过仓储店火热的背后,也带来诸多问题,新入局者面临着不少挑战。家乐福曾发文痛斥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开业首日遭遇“二选一”困境,矛头直指会员店的老牌玩家山姆。无独有偶,自开出首家盒马X会员店以来,盒马方面也一直面临着“二选一”困境。
仓储会员店遭遇“二选一”难题,背后透露出零供关系之困。
在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上佳看来,企业行为的背后是商业利益,对会员店这种小风口业态来说,今后有许多升级空间,企业需要应付眼下的竞争,但更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在当前国家大力要求自由公平竞争的情况下,“二选一”绝不应该是企业的首选,有些动作看似聪明,实则短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回归到商业本质价值中才是正解。
社区团购遇冷
近两年,最火的生意,无疑就是社区团购。无论是区域零售企业还是各类电商巨头、互联网公司,甚至是资金雄厚的地产企业,都纷纷涌入这个赛道。然而,不正当价格行为已成为社区团购行业的普遍“潜规则”,并给众多实体超市带来业绩冲击。
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针对社区电商、社区团购等业态常见的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特别提出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规则,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在监管收紧的同时,社区团购也在降温,同程生活宣布破产,橙心优选转换新赛道,十荟团开启裁员大撤退。背靠5000亿资本,曾一路高歌猛进的宝能生鲜,也不断被曝出欠薪、裁员、关店,在试水不到一年后,也只能“折戟”拼团。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柳二白表示,社区团购不应成为社区商业的主流,未来社区团购的最佳定位应是社区商业的有益补充。在现有商业格局下,社区团购见缝插针,补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才是社区团购应有的地位。社区团购也不要期望成为主流,社区团购无法承担商业主流的责任与义务。
人事变动
过去一年,不少企业做出了重大人事调整。
2021年6月,中国大陆全家执行长林建宏离职。业内猜测,林建宏的离开或与国内便利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关。对此,全家回应称,对林建宏执行长基于个人原因所做的决定表示理解与尊重,执行长的继任人选正在慎重考量当中,执行长相关的职责暂由中国全家董事长魏应行代行。
2021年8月,据宝洁公关部最新公告,现任宝洁大中华区副董事长、销售暨品牌运营总裁许敏(Jasmine Xu) 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出任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成为宝洁史上第一位中国本土培养的CEO。现任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Matthew Price,正式领导宝洁全球家居护理事业部。
2021年9月 ,美赞臣中国宣布正式成为本土持有、本地化管理、服务本土、独立运营的业务集团,并同时宣布任命朱定平为美赞臣中国业务集团总裁,其也是美赞臣近20年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管理者。
2021年11月,蒙牛乳业通过公告发布了董事会的一系列变更,其中包括蒙牛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蒙牛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这也意味着牛根生自此彻底退出了蒙牛。公告中,将牛根生的辞任理由归结为“退休并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原因”。伴随牛根生的彻底退出,蒙牛将进入中粮时代。
2021年12月,娃哈哈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命,宗馥莉出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与其父宗庆后一同为娃哈哈的稳健发展注入长青活力。此次任职,是自2018年宗馥莉入主娃哈哈品牌公关部后,娃哈哈内部交接班上的又一大动向。
生鲜超市融资
生鲜超市的出现,革新了传统大卖场的盈利和商业模式,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也一直受到资本关注。
2021年3月,社区生鲜品牌康品汇已完成近1亿元B+轮融资。本轮由香港SBI集团领投,棋盘资本、严明、陶云等老股东跟投。通过线上渠道的探索投入,康品汇已经在上海社区生鲜店的基础上,扩宽生鲜服务半径至江浙沪地区。
2021年7月,生鲜传奇完成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主要来自政府方面投资。生鲜传奇业态组合上既有大店(市集店),也有小店(标准店)和超mini店型(小鲜店)。此轮融资后,生鲜传奇计划用3年时间,在合肥布局门店超500家。
2021年12月,T11生鲜超市宣布完成一亿美元B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鸿为资本、和玉资本(MSA Capital)跟投,汉能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业务的服务升级、电商建设、供应链赋能、零售科技投入等方面。
业内人士认为,资本最终是为了盈利,想要吸引到资本投资,就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差异化才是未来生鲜企业竞争的重点。
破产倒闭
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反复、线上冲击,零售企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2021年一些零售企业没能度过寒冬。
2021年8月,云南喜玛特因资金链断裂,停止营业。公司关闭了15家超市及子公司、DC物流中心,终止营业。
对于停止营业的原因,公告提到,自2019年以来,受经济形势下行,公司一直持续亏损经营,特别是受2020年疫情冲击,公司出现严重亏损。疫情后,消费减弱,各大互联网及社区团购资本运作,无底线补贴亏本销售冲击市场,顾客流失无发回流,门店销售严重下降,销售和利润平均下降50%以上,双重冲击下,雪上加霜,公司经营十分艰难。
2021年9月7日,据日经中文网消息,永旺旗下便利店企业MINISTOP于9月6日宣布解散青岛迷你岛,预计店铺将于10月15日结束营业,并在相关手续完成之后进行清算。
据悉,MINISTOP与辽宁省当地企业的区域特许经营合同还将继续。报道称,青岛迷你岛是MINISTOP于2009年与同属永旺集团旗下的青岛永旺共同出资成立的,但由于当地的竞争激化,收益出现恶化。对于此事,青岛迷你岛便利店方面工作人员称,不方便回答。
便利店区域整合提速
目前,国内便利店发展格局还是以日系品牌全国布局、区域龙头割据为主,而随着品牌连锁便利店收购当地区域品牌,逐步向二三四线市场扩张下沉,便利店区域整合正在提速。
2021年5月,天福便利店完成对湖南怀化当地最大便利店连锁企业好伴便利店近200多家的并购。双方联合成立怀化好伴天福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天福出资认缴600万元,占股60%,好伴认缴400万元,占股40%。
据悉,天福一直挖掘新的增长空间,将继续深耕广东和湖南市场,并向福建、广西、江西和海南市场渗透,计划2024年,在线运营门店总数超过10000家。
2021年12月,天虹股份发布公告,披露挂牌转让天虹微喔便利店(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进展,确定罗森(广东)便利有限公司为天虹微喔100%股权的受让方,成交价格为3.1亿元。2021年12月29日,天虹与广东罗森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
据天虹股份财报,截至2021年9月30日,天虹微喔共有214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不过,靠百货起家的天虹股份,拓展便利店业务并不顺利。
事实上,便利店业务在天虹整体业务结构中占比较低,天虹股份的战略重点主要在购物中心和百货、一体化超市等较大的零售业态。有专家表示,天虹此次出让是为了把优势不明显的资产剥离出来,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聚焦重点战略的发展。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罗森来说,接盘天虹微喔能迅速打开华南市场,并实现快速扩张。预计至2028年,罗森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开设1500家门店。
大卖场业绩承压
在疫情反复、新租赁准则、社区团购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1年超市大卖场的业绩持续承压。
从前三季度财报来看,13家超市上市企业中仅有5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为新华都,而新华都的主营业务已经转向互联网营销;此外的8家企业全部出现营收同比下滑。
净利润方面,有6家企业出现亏损,仍然是永辉亏损最多,高达21.78亿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有11家企业出现净利下滑,且下滑幅度均超两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严峻的形势,超市上市企业也纷纷调整了门店扩张计划,开始更加关注开店的质量而非数量,同时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速度,线上业务增长明显。
战略转型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一些零售企业开始进行战略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
2021年11月,新华都发布公告称,为了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聚焦互联网营销业务的战略转型,同时为了让零售业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拟出售零售业务板块的全部资产(商标除外)和负债。
新华都指出,本次交易如能顺利完成,新华都将剥离经营业绩承压的零售业务,聚焦于以互联网营销业务为主业的业务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的战略转型。
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新华都互联网营销业务是新华都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新华都互联网营销业务实现营收11.28亿元,占营收比重达39.08%,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25.23%。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出售零售业务,新华都甩包袱意图明显。同时,互联网营销业务竞争也较激烈,新华都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尚不明确。
快消品“涨价潮”来袭
2021年,快消品市场“涨声”不断,从旺旺、洽洽、好丽友、可口可乐等休闲食品品牌,到海天、李锦记、厨邦、加加、恒顺醋业等多个调味品品牌,再到三全、雀巢、涪陵榨菜等食品品牌,再至安琪酵母、金龙鱼等其他品牌,快消品牌扎堆发布涨价通知。
对于涨价的原因,多家企业均表示,受经济市场的宏观影响,成本上涨,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对价格进行上调。
业内人士分析,快消品行业步入涨价潮,不排除近年来疫情之下全球市场的经济变动影响,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将给企业带来挑战,但无论提价与否,关键还是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迎合消费需求。
业态跨界
零售的江湖充满变数,竞争无处不在,未来颠覆传统,挖掘客户潜力,零售企业跨界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2021年1月,蒙牛冰品事业部首家“冰激凌+火锅食材”超市“冷冰器”开业,该店为蒙牛冰品事业部首家社区生态店。店内主要经营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蒙牛本身已经有的冰激凌系列产品,另外一类是火锅食材类商品。
蒙牛表示,这是一个由冰品事业部销售管理中心发起的社区生态店创新项目,从筹划到落成营业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意在破局创新,颠覆传统,构建一个依托于冰品冷链的新零售业务平台,直接服务消费者。
拥有2000多家门店的便利蜂,跨界开起了卖奶茶和咖啡。2021年,便利蜂以店中店模式推出了饮品站“不眠海Sober Hi”,在便利店里辟出6—7平米的空间做饮品站,售卖手工精品咖啡和新式茶饮。
据悉,便利蜂此次推出不眠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原有门店业务延伸,而是利用便利店孵化新的饮品品牌。内部人士透露,不眠海日卖最多能达300多杯,未来一旦测试成熟,将成立独立的饮品门店。
目前,不眠海饮品站已经进入到北京、天津、上海和南京等多个城市。
注:文/西泠雪,文章来源:联商超市家,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超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