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3日消息,亿邦动力获悉,仁和药业公布2020财年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仁和药业营收达41.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5.81亿元下降10.37%;净利润达5.6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38亿元上涨5.74%。本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8.71亿元,相比去年去年同期的6.94亿元上涨25.53%。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我国医药行业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等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行业,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关系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医药制造行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特点,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医药行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朝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空前重视下,医药行业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1、医药产业是我国政策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
医药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空前重视下,医药行业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我国医药行业政策频出,国务院、原国家卫计委、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相继颁布多项政策法规,一致性评价、两票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等政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速医疗改革,行业格局加速重塑,中医药政策颁布,弘扬中医文化。以上各项政策和规划的提出,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同时为我国大力推进医药工业国际化水平、产业集约化定下基调。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及扶持下,未来我国医药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人口老龄化、卫生费用持续增长预计共同作用推高居民用药需求
近年来,我国社会居民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中国人口老龄化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急剧加大。同时中国政府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将加速“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是“三医联动改革”的重中之重,医药行业、医药市场或发生重大变革。未来中国医药行业面临洗牌,在政策的调整中不断的规范、完善市场制度,提升市场供给。
3、2020年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近几年来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终端规模持续上升,医药行业持续高增长。中国药品领域“供给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均未达到均衡。一方面,高端的好药新药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低端的仿制药过剩,供给远远超出市场总需求。目前中国仿制药整体水平不高,准入门槛不高,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基础又比较薄弱,药品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医药行业制定了一些政策,近两年政策制定更加系统、执行力更强,从药品审批、生产、流通、支付各环节,政策直指痛点。医药行业的改革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真正的医药分家做最后的准备。《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相继出台,医改力度持续加大,未来医改将进一步加大医药行业的格局分化。
“营改增”政策的出台,有利于直接简化药品流通的步骤和环节,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两票制”与“营改增”的施行,对于医药行业正常健康发展无疑有着正面推动作用,制度改革对医药行业中鱼龙混杂、不合规运营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了彻底清洗。
随着两票制的深入推进,流通环节的灰色空间逐渐减少,很多药品的销售费用由经销商转移到了生产商,生产商的销售费用增加。并且在一致性评价政策、带量采购政策等推动下,药品的收购价格远低于原本的市场价格。除了受政策影响,原料药涨价也是导致药企利润下滑的另一大原因。另外,全球大批“重磅药物”的专利集中到期,中国制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中研普华预测,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全文
总产值将达到十万亿,位居全球第二。发改委拟放开基本药价,药价管理模式迎来变革,医保收支约束下的药价难以迎来普涨,医保药价管控模式变更,低价药、非医保药、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实质性受益。
(二)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投项目,公司的资金需求
2021年,公司资金需求将主要在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攻关、细分营销渠道、工业基础建设、拓展新型业务领域以及并购业务等方面,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募集资金和年度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医药健康产业具有非周期性特点,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
公司为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生产、销售中西药、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包括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外用洗剂、搽剂、栓剂、软膏剂等剂型药品以及健康相关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和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营产品: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大活络胶囊、闪亮滴眼液、清火胶囊、正胃胶囊等。公司“仁和”、“妇炎洁”、“优卡丹”、“闪亮”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经营的“仁和可立克”、“优卡丹”、“妇炎洁”等产品是国内同类产品中的知名品牌。公司建立和巩固了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销售网络。公司秉承“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宗旨,遵循“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企业理念,“天地仁和、和合共赢”的经营理念,弘扬“精诚团结,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不断拓展公司产业链,丰富公司产品群。
公司主要产品及适应症 (功能主治)如下:
类别 功能主治/治疗领域 药品名称 适应症 (功能主治)
化学药 呼吸系统-咳嗽和感冒制剂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可立克)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化学药 心血管系统-抗高血压药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本品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高血压的控制是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的一部分,综合管理措施可能需要包括:血脂控制、糖尿病管理、抗血栓治疗、戒烟、体育锻炼和限制钠盐摄入。
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均增高心血管风险。在更高的基础血压水平上,每毫米汞柱血压的升高所带来的绝对风险增加会更高。降低血压获得风险降低的相对程度在有不同心血管绝对风险的人群中是相似的。严重高血压患者,略微降低血压就能带来较大的临床获益。
对成人高血压患者,通常而言,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主要是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的风险。
2、冠心病(CAD)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全文
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力衰竭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建术的风险。
化学药 牙科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用于急性智齿冠周炎、局部牙槽脓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化学药 呼吸系统-咳嗽和感冒制剂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优卡丹)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化学药 眼科-减充血药及抗过敏药
萘敏维滴眼液(闪亮) 用于缓解眼睛疲劳、结膜充血以及眼睛发痒等症状。
化学药 眼科-减充血药及抗过敏药
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闪亮)
用于抗眼疲劳,减轻结膜充血症状。
化学药 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糖尿病用药-降血糖药物
格列齐特缓释片 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2型糖尿病。
化学药 呼吸系统-咳嗽和感冒制剂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化学药 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维生素类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 核黄素补充剂。用于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及阴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化学药 呼吸系统-咳嗽和感冒制剂-镇咳药与祛痰药的复方
复方甘草片 用于镇咳祛痰
化学药 全身用抗感染药-全身用抗病毒药-核苷及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恩替卡韦片 恩替卡韦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代偿及失代偿期肝病患者)。
也适用于治疗2岁至<18岁慢性HBV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儿童患者,有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的证据或中度至重度炎症和/或纤维化的组织学证据。
中成药 内科-治风剂-祛风通络剂
大活络胶囊 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萎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行走不便,胸痹等症。
中成药 内科-治风剂-祛风通络剂
大活络丸 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萎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行走不便,胸痹等症。
中成药 内科-清热剂-清热泻清火胶囊 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晕目眩,口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全文
火剂 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中成药 内科-活血通络剂 颈康胶囊 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血瘀所致的颈椎病,症见:颈项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头晕耳鸣等。
中成药 皮肤科 湿毒清片 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
中成药 内科-扶正剂-健脾益气剂
肾脾双补口服液 补肾健脾。用于脾肾两虚之体倦食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中成药 骨伤科-活血通络剂 腰息痛胶囊 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活血驱风。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中成药 内科-扶正剂-滋阴剂-滋补肾阴剂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中成药 耳鼻喉科-咽喉病 小儿咽扁颗粒 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用于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症见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中成药 内科-扶正剂-气血双补剂-补肾养血剂
参鹿补片 益气养血、补肾。用于肾阳虚衰,气血不足,畏寒肢冷,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中成药 内科-开窍剂-清热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中成药 内科-清热剂-清脏腑热剂-清利肠胃湿热剂
正胃胶囊 清热凉血,健脾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治疗胃热烧灼,脘腹刺痛,呕恶吞酸,食少倦怠,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四)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06亿元,同比增长-10.37%。实现利润总额8.48亿元,实现净利润6.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了5.74%。
公司所属医药制造业,行业细分则是一家以OTC类产品、大健康类产品为主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公司产品较多,种类丰富,就产品生产公司来区分,公司产品分为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公司自有产品是发展根本,OEM贴牌产品是有益补充。目前从收入来看,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基本各占一半,但毛利方面,自有产品的毛利高于贴牌产品,公司深知公司自有产品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保障,也是发展根本,但贴牌产品是公司产品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互不排斥。
(五)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政策调整风险:医药产业是一个受监管程度较高的行业,其监管部门包括国家及各级地方药品监管部门,它们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整个行业实施监管。药品招投标政策的不断变迁对各个制剂药品生产商的市场销售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正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有一个逐步制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此将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面临行业政策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关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关于行业政策的发布或调整,结合自身特点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相关措施将行业政策调整的风险降到最低。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目前国内医药零售市场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众多企业加快布局非处方药和医药大健康领域,产业资本深度融合,医药互联网加速发展,行业竞争激烈。随着进入医药行业的企业数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全文
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应对措施: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将加大新产品研发的力度,商业积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巩固传统核心产品销售的同时,加大创新品种的销售。
3、产品降价风险: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管制。药品价格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其他政策、法规的调整或出台,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正式实施,地方增补目录的修订、地方启动基药招标等,随着医药产品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招投标方式采购药品的方式得到推广,受医保支付压力的影响,招标采购降价成为普遍趋势。
应对措施:公司以销售OTC产品为主,但部分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司产品的招标价格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公司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等方式提高产品性价比,对销量较大核心战略产品加大工艺改造以及研发创新。
4、药品安全风险:公司生产的化学原料药产品和中成药品种较多,生产工艺较复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存储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偶发因素,引发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同时,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对公司的品牌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制订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了《供应生产销售内部控制实施细则》《质量管控制度》《异常物料处理管理规定》等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制度,通过了GSP、GMP的认证,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执行。
对比近一年的的表现业绩,仁和药业公司,2020中报、2020三季报、2020年报的营收分别为19.48亿、29.58亿、41.06亿,营收表现欠佳,已经连续3个季度的复合增长率为负数。从公司盈利表现来看,净利润分别为2.42亿、3.70亿、5.69亿,同比增长率为分别为-25.21%、-15.80%、5.74%。2020年报,净利润为5.69亿,同比增长5.74%。
2020年报 | 2020三季报 | 2020中报 | 2020一季报 | 2019年报 | |
营业收入 | 41.06亿 | 29.58亿 | 19.48亿 | 8.82亿 | 45.81亿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 -10.37% | -16.79% | -20.54% | -25.89% | 4.04% |
净利润 | 5.69亿 | 3.70亿 | 2.42亿 | 1.03亿 | 5.38亿 |
净利润同比增长 | 5.74% | -15.80% | -25.21% | -27.73% | 6.19% |
扣非净利润 | 5.43亿 | 3.65亿 | 2.38亿 | 1.02亿 | 5.29亿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 2.56% | -15.14% | -24.60% | -27.69% | 7.32% |
近期仁和药业公司财务状况明细
以下附财报原文,可下载参考。
【本文来源:Ebrun Go。亿邦开发的自动化写作机器人,第一时间以算法为您输出电商数据情报,这只狗还很年轻,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或留言帮它成长。】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