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Kimi联姻小红书 大模型六小龙不端着了

kiki 2025/05/12 15:24
kiki 2025/05/12 15:24

邦小白快读

Kimi与小红书合作推出对话转笔记功能,用户可通过官方账号跳转使用

1.功能体验:目前入口单一且功能有限,仅支持深度思考且存在幻觉问题

2.流量策略:Kimi停止大规模投流,转向内容合作(如财新传媒)和社区建设

3.行业现状:大模型六小龙竞争白热化,智谱AI启动IPO,多家企业调整业务方向

AI+内容社区成为品牌营销新场景

1.合作案例:Kimi与小红书联合推出「AI新手村」营销活动,联动AI博主提升品牌声量

2.用户洞察:用户可通过AI对话直接生成种草笔记,创造新UGC生产路径

3.行业趋势:小红书自研「点点」搜索产品功能迭代,反映平台对AI交互的持续探索

大模型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蕴含新商机

1.合作模式:Kimi与财新传媒的版权合作验证内容付费新路径

2.风险警示:行业人士预测初创企业最终仅存1-2家席位

3.平台机会:小红书搜索产品功能滞后,存在第三方服务商介入空间

4.政策动向:月之暗面调整流量投放策略,转向精细化运营

AI技术落地催生产业链新需求

1.产品需求:Kimi需要整合专业媒体内容提升可信度,催生内容结构化加工需求

2.技术对接:阶跃星辰聚焦多模态技术,预示图像/语音交互硬件配套机会

3.生产转型:小红书「语音气泡框」功能显示语音交互模块开发需求

大模型企业战略调整带来服务新机遇

1.行业痛点:Kimi存在幻觉问题,需要更精准的内容审核解决方案

2.技术需求:企业转向垂直领域(如百川智能聚焦医疗)需要行业知识图谱服务

3.数据服务:OpenAI式媒体版权合作模式催生内容确权与分发技术服务

内容平台与AI工具融合面临多重考验

1.入口管理:小红书仅开放官方账号入口,反映平台对第三方服务商的谨慎态度

2.数据壁垒:双方深度合作需解决数据打通与商业化分成机制

3.运营挑战:小红书「点点」搜索功能迭代落后豆包等竞品,急需技术升级

大模型产业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

1.技术分化:阶跃星辰坚持基础模型研发,月之暗面深化应用技术

2.商业验证:智谱AI启动IPO为行业提供估值参考标准

3.政策启示:Kimi与财新合作模式涉及新闻版权合规性研究样本

4.行业重构:零一万物退出底层模型竞争,反映创业公司战略调整必然性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继此前灰度测试内容社区产品后,Kimi(月之暗面)又有新动作了。

「硅基研究室」观察到,今日,Kimi官宣与小红书最新合作动态,打开Kimi智能助手小红书官方账号,点击Kimi ai可直接跳转Kimi对话,用户选中对话内容可一键生成笔记。

从具体形态来看,目前Kimi仅作为内嵌于小红书旗下账号的一个搜索对话入口,功能并不新鲜,而且和小红书其他入口的融合度也并不高。

这并不是小红书和Kimi第一次「联姻」。

早在2024年,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的10亿美元A轮融资中,就有小红书的身影。去年12月,Kimi联合小红书,共同推出「AI新手村」文档,这是一个联合AI博主的营销活动。

将自家产品入口搬上小红书,既是Kimi继续向外寻求流量的体现,也是小红书利用AI提升产品体验、优化商业生态的尝试。

更为关键的是,这也代表了以月之暗面为代表的首批大模型明星公司的现状——放下姿态,落地为王。

kimi拓展小红书入口,谨慎又大胆

「硅基研究室」实测Kimi小红书入口发现,其体验还存在诸多改进之处。

一方面,仅从入口来看,用户目前想要与Kimi聊天,只能从「Kimi智能助手」小红书官方账号入口进入,包括小红书搜索等其他入口并没有提供权限。

另一方面,就实际体验来看,对话仅提供深度思考功能,「硅基研究室」实测发现,对话过程中,并不会显示实际来源,从部分用户体验来看,甚至出现幻觉现象。

这也体现了Kimi将入口搬到小红书的谨慎——目前来看,双方产品整合力度和决心似乎有限,Kimi只是将小红书作为主产品体验的「阉割版」入口,更多是为了缓解自身的「流量焦虑」。

从去年年末开始,月之暗面就转变了其「大开大合」的流量投放打法,据AppGrowing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Kimi第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1.5亿元,相较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5.3亿元大幅收缩。

去年11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曾谈到:“投流不是当下考虑的重要问题”。

此前Kimi曾灰度测试内容社区产品,今年4月,还宣布和财新传媒达成合作,用户使用Kimi提问财经相关内容时,Kimi宣称可以“结合财新传媒旗下专业报道内容,通过模型生成答案,为你提供及时、可信、可证的高质量财经信息”。

不难看出,告别大手笔买量逻辑后,Kimi的用户增长转向两个维度:一是转向构建和丰富优质内容,这和OpenAI与《卫报》等传媒企业的版权合作类似;二是通过尝试内容社区,以社交关系增强用户黏性。

但在谨慎之外,这又是Kimi一次大胆的尝试,原因在于它与小红书的微妙关系。

小红书本身就是内容社区,自身也有「点点」等独立搜索产品,因此如果双方未来加深合作,小红书势必要开放更多的入口,这之中涉及的是数据、商业化等多方面的打通和博弈。

「硅基研究室」了解到,目前小红书旗下独立搜索应用「点点」自今年2月底推出「深度思考」功能,但目前已下线该功能,最新的一次产品功能是上线了「语音气泡框」,加强语音AI交互,但这些产品功能迭代明显落后豆包们。

大模型六小龙,各自为战

大模型竞逐迈入第三年,随着通用基础模型的竞争收敛,DeepSeek浪潮后,曾经的明星初创企业「大模型六小龙」也经历了一场集体祛魅。

智谱AI是国内大模型赛道中商业化最为激进的玩家,目前也已成为率先启动IPO的大模型创业公司。

零一万物和百川智能在经历人事动荡后,目前采取聚焦策略,百川智能聚焦医疗,零一万物在主动退出底层大模型的竞速后,目前也尚处于业务调整期。

以模型技术优先的则是月之暗面和阶跃星辰,重新确立技术和产品战略的Kimi则频发技术报告,深化模型技术;被称为“大模型卷王”的阶跃星辰则以多模态技术为突破口,创始人姜大昕则表示:“依旧会坚持基础大模型的研发,追求智能的上限”。

不止一位行业人士曾提到,大厂之外,包括大模型六小龙在内的初创企业,未来的竞争席位只会有1-2个,不断试错的Kimi也印证了,竞争和淘汰都在加剧。

注:文/kiki,文章来源:硅基研究室,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硅基研究室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