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供应链是一张网 亿邦智库《产业带数智化跨境发展报告》摘要

胡镤心 2025/04/15 10:58

【亿邦原创】4月12日,在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上,亿邦动力董事长/亿邦智库院长郑敏发布了《2025产业带数字化跨境发展报告》并进行案例解读。

以下为演讲摘要,经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大家上午好,我是亿邦动力郑敏,这是我们亿邦智库与脉链集团联合研究编写的《2025产业带数智化跨境发展报告》,本次聚焦在五金工具领域,接下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最新思考。

1、产业带缺乏终端用户感知,只靠营销做不出品牌,供应链应该是全球化生态网络

首先,我们看看当下产业带出海的大背景。

根据统计口径不同,中国产业带数量在281-1100个之间,有超600万家制造企业,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35%,产能出口刚需强。按照海关总署重点商品统计口径,2024年我国以省域为单位测算货物出口规模超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共有35个,合计出口6.3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量的24.96%。正是由于这些产业带的存在,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供应链资源。

虽然出口量巨大,但是我们的产业带工厂依旧面临三大困境:缺品牌、缺渠道、缺感知。

在品牌方面,我们发现工业品品牌是质量、服务、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工业品品牌不止靠营销。营销不过是向所有人展示商家在质量和服务上的承诺,并且接受客户的检验。

在渠道方面,关税战已经清醒地告诉我们,供应链不能只是一条链,应该是一个全球化的生态网络。

在感知方面,中国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强,但对终端用户感知弱。接下来我们应该加强对用户需求的感知,以强大的生产能力为依托,实现以快打慢、以新打旧的创新竞争力。

2、产业带出海的机会在“品牌化和集约化”

在产业带出海的进程中,“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增长迅速。按照去年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们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其中出口同比增长9.6%,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4.9%和6%。同时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一带一路众多国家增速在30%以上。

那么,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全球市场,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能清晰看得机会出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牌化,一个是集约化。这是我们当下最有可能突破的。

3、产业带出海五种创新模式有什么新突破

过去,中国产业带出海主要靠ODM/OEM代工、阿里巴巴国际站和中国制造网等经典B2B形式。近年来,亿邦智库观察到,产业带出海出现了五种具有特色的创新模式。包括:

l 以TEMU、SHEIN、TikTok Shop为代表的全/半托管B2C模式。突破性解决产业带企业获取电商流量的投入风险。

l 以亚马逊企业购为代表的DTB 企业直采模式。突破性解决产业企业为海外企业及机构供货的供应商资质问题。

l 以1688为代表的高小采模式。突破性解决内外贸同平台一盘货问题。

l 以大健云仓、泛鼎、国联等为代表的跨境供应链全渠道分销模式。以仓为载体突破性解决本土化难题。

l 以脉链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品牌跨 境服务平台模式。以集群品牌载体,突破性解决品牌化向上生长的外贸难题。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来自哈萨克斯坦的Rustam 先生。在上次跟他的交流中,我问他,从哈斯克斯坦进口的五金工具类里面,品牌的市场份额是什么样?他说,从数量上看,三分之二来自中国。从金额上来讲,三分之二是欧美的一线品牌。

从数量上来讲,三分之二都是中国商品,避免打价格战,不向下内卷,就要选择向上生长,抬高产品标准水位线,支撑品牌突围。

4、集群品牌模式的增长公示:品质分级+品类扩张

接下来,我们通过脉链这个典型案例,看看如果通过集群品牌模式向上突围。

集群品牌将品牌授权给合作工厂、海外渠道,变成了一种合作共生的透明关系。我们在看集群品牌的时候,可能会有朋友很自然地想到消费品领域里的品牌授权模式。但集群品牌和品牌授权不同。

第一,集群品牌背后,有更高的生产质量标准。

第二,集群品牌背后海外成体系的销售网络,把这张3.5万家门3.5万家门店的网络开放给你。

第三,成立合资公司,一起来运营和推广品牌。

我们再看集群品牌的增长逻辑。按照我们总结,增长公式是品质乘以品类。品质可以细分成家庭性消费级、半专业级、专业级和工业级。品质层面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分得更细,所以品质细分乘以品类延展,就是集群品牌。

它为什么可以有更大的增长的空间?因为它可以在跨境两端形成大范围的生态协同。

5、产业带工厂有一颗做高品质产品的心

这种大范围协作,一定是要通过平台方式来实现。这个平台重点在于整个生态的中枢协同。

因此集群品牌的平台模式,是数字化加上重服务,将各类数字化服务通过平台高效协同和运转起来。

在集群品牌作用下,产业带跑出很好的实践案例,比如铭普。当我走进铭普时,一进门就能看到“研发成就高品质”的字样,后面还跟了一句“十五年风雨兼程”。这也是中国产业带工厂的心声——大家内心就是想做高品质,就是想做有品牌的产品,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找到品牌的突破模式。

在生产端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产业带的方式已经实现集约化,但在海外市场,市场比较分散,需要有集约化的纽带。这个集约化的纽带,就是我们的海外区域合作伙伴。否则生产端高度集约,一出去全部分散,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还是上不来的。所以本地化服务是品牌出海和产业带出海的桥头堡,甚至是海外的集约枢纽。

我们看脉链发展四十多年来,从外贸工厂走向产业互联网,这也是千千万万中国工厂正在走的路。中国企业,也正在从生产者走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组织者,正在进行这样的一个角色变化。这个角色的变化背后,也一定会给各国的朋友、合作伙伴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大的利润。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非常感谢领导和朋友出席今天的峰会。

点击此处阅读《2025产业数智化跨境发展报告》全文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