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AMIRO觅光高大山:旺季来临,DTC品牌如何以营销制胜?

周昕怡 2023/11/01 15:25

【亿邦原创】11月1日消息,在日前“发现独立站新价值”广州闭门研讨会上,AMIRO觅光出海业务负责人高大山发表了题为《黑五旺季爆单潮来袭,DTC品牌如何以营销制胜 》的演讲。

他指出,从To B转到ToC赛道的商家做独立站,遇到的核心痛点是如何让增长飞轮滚起来,保持持续而稳定的流量。

“圈内有个流行说法叫,YouTube做转化,Facebook和Instagram做曝光,TikTok做素材和KOC合作。因为YouTube有清晰的ROI、深度种草;Facebook和Instagram做宣传,做活动的露出比较不错;TikTok和KOC合作,产生丰富的素材,通过素材的堆量对撞平台。”高大山表示。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来分享一下一些出海心得。

在正式开始之前有一个小的前沿、一个问题:2023年的跨境好做吗?你们感觉怎么样?

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目前的国际形势、营商环境,都要发生一些变化。我们怎么在这样一些快速的变化之下调整策略,做更好的方案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一个话题。整个分享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全球品牌趋势洞察和旺季展望,第二块是全域营销的实操心得,第三块是AMIRO品牌出海营销策略的分享。

01旺季展望:消费者信心下降,机遇与风险并存

我们回顾这几年品牌出海方面的变化,发现有几个趋势:

第一块是国际市场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当今世界各国在跨境这方面,排在最前面的依然是中国。整个跨境大盘里,中国占比接近40%,接近四成的盘子,是全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和东南亚也好、中东、拉美、非洲这些新市场跨境潜力还是非常大。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个趋势——中国在和美国渐行渐远。我们从7月份、8月份、9月份整个中国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能看出一些端倪来,后面具体可以沟通一下。

第二块是技术的创新催生了全新的玩法。我们经常分享一个概念叫全力拥抱AI,因为我们看到了AI对于各行各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跨境行业里面。比如跨境领域内的物流、社交、短视频、图片制作上,都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成为了一个效率工具,目前来说,整个AI还更多像一个效率工具,而不像一个效果工具,它没法直接帮你解决某一个问题,但是可以帮你变成一个解决这个问题更好的效率工具。

第三块是法律法规越来越规范。同样,也问大家一句话,你有没有按时交税、周转税、消费税。不做合规,如果未来你要上市,你可能面临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即使你不上市,未来海关和税务局也可能会有一些影响,所以这块合规要趁早。

第四块是ESG概念渐入人心。在环保、保护动物、工艺、节省能源、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比如我们最近看得比较多的,一个是LGBTQ、少数族裔,第二块是肤色、特别的人种以及印第安人,这些方面我们都看到有更多企业参与到这样一些活动里面。

关于旺季展望,第一块我们看下美国Q4的消费前景。美国咨商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息指数有些下降,是5月份到现在最低的水平,得有个心理预期,消费者的信心下降是全方位的,包括了低收入人群,也包括了高收入人群。

所以我们得出来三个结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第一是高筑墙。什么是创业,创业是细分垄断,什么是细分呢?找一个利基市场,这个赛道足够垂直,可能机会更好一些,竞争相对少一些。

第二块是垄断,什么叫垄断呢?就是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护城河是否足够高和深,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今年,TEMU、SHEIN平台做全托管后,很多品牌过得不太好,为什么呢?他们的优势是供应链优势,但在全托管模式出现后,价格就很难成为真正的核心壁垒。这里就需要我们高筑墙,逐渐来培养品牌核心的竞争力和竞争壁垒。同时,这块也要品牌广积粮,渠道布局更趋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第三块是缓称王,要适应一些高举高打,重营销、重费用来冲刺营收的模式,因为未来可能意味着很难把投出去的费用再回收回来,因为整个营收环境并不是特别乐观。

从2023年9月份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来看,今年同比去年滑落。在整个进出口这块,今年除了澳大利亚、俄罗斯,还有新加坡,其他的板块都在下降,其中排到最前面的就是美国。就销售额单一国家来说,美国是最大的板块,但恰恰它下滑是最多的,这也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未来跨境的鸡蛋不要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面,我们需要多元化的布局。

关于合规这块,我只强调几个点,第一块是税务合规,在欧洲,所谓的VAT也好,很多板块变得比较合规,因为没有这个合规,你做不了生意,但是独立站这块还有一点点空间。

在营销合规,也着重强调一下,比如Facebook操作层面,买账号之类的,导致很多品牌的主页找不回来了,造成比较多浪费,这块也是希望大家来做合规经营。

关于客户隐私合规这块,顺便一提,很多公司是有APP客户端,这块可能更多牵涉到信息泄露方面问题。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整个TikTok这边受到国会的质询,就是因为在隐私这块出了问题。

再顺便提一下ESG,展开就是关键词,环保、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词,我们看到很多公司都已经在这块上做布局或者宣传,比如环保家居品牌Vesta就使用环保材料,他们做的所有包装、生产工艺,整个环保绿色化。

这个概念更多时候真的是一个概念。我们很难探究说,美国消费者在环保这个事情上有多大的决心和诚意。如果真的要环保,首先你就少吃牛肉,因为牛肉是很不环保的,第二是少用燃油,因为燃油是很不环保的。所以这块更多时候是一种概念,但也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理想。

未来如果品牌布局在欧洲,这块可能更重要一些。因为欧洲很早就出现能源危机,他们受到能源涨价的一些影响,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他们其实对环保这块有更深的一些理解,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以如果有这样一些概念,人们更愿意为更加环保的、更可持续发展的、更长期主义的品牌来买单,所以如果我们的一些品牌或者产品很难造成创新上的差异化,不妨在情感上做更多差异化,也是一种营销壁垒。

02聚焦全域营销,构建流量增长飞轮

我接下来讲一些全域营销的实操心得,主要是围绕着投放来说。为什么会聊到投放呢?也是因为很多的品牌、很多的工厂从一开始就有供应链优势或者有ToB贸易的优势,然后想切入ToC生意。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说独立站我想做,但是发现不怎么好做。产品都上架好了,怎么没有流量呢?有了流量以后ROI不高。

很多时候,商家在独立站中完成了完整的店铺搭建,比如产品上架、上线包装、仓储、物流、售后,以及支付链路,同时确认引流链路,确保流量进得来,也能承接得住。其中的核心痛点是该如何让增长飞轮滚起来,保持持续而稳定的流量进来。

当今独立站引流依然是依靠Facebook、谷歌这些核心主流社媒平台。我们顺便来盘一盘付费媒体的一些优势,这块可能就帮Facebook做个广告。它整个用户量、性价比、拓量能力都还是排在最前面。所以如果你的Facebook在独立站这一环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瘸腿,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Meta的月活超30亿,占全世界人口的36%,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它覆盖比较完整的年龄段,年轻、年长也涵盖。具体而言,它有两个平台,一个是Facebook,一个是Instagram。Instagram人群更年轻一些,18到24岁的更多一些。

一般来说,圈内有一个流行说法叫,YouTube做转化,因为有清晰的ROI、深度种草;Facebook和Instagram来做曝光,因为做宣传,做活动的露出是比较不错的;TT做素材,当然这个说法就很果断了,TT可能更擅长来跟一些KOC合作,产生丰富的素材,通过素材的堆量去对撞平台的大库。

来说些旺季的实操心得,可能相对来说大家都有了解。

第一块是理解用户的行为和兴趣。市场《营销管理》这一本书的作者菲利普·科特勒说“什么叫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就是发现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这叫市场营销的定义。而定义里最核心的是企业要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特点、喜好,更好地来满足他们。

1.0阶段,很多时候我们有了合适的货,去研究说该怎么找用户,这块是属于我有了货,去找人。而2.0阶段,基于用户需求洞察,开发对应的产品。类似于个性化,基于一定的人群的特点,运用相应方案和产品匹配。再接着到3.0,做品牌阶段,同样一批人,卖不同的货,他们都认可,这是更高阶的方案,暂时不展开。

那到底怎么做好用户洞察?这里有三种方案,是目前我们常用,也在做的。第一块是挖掘用户的评论,这块是安克一开始从做亚马逊的思路转到DTC的思路,他们最核心的一个没有放弃的地方,就是不断地与用户沟通,从用户的评价中,从用户的一些反馈中来发掘用户新的痛点和痒点,从而开发更好的产品。

第二块是不断地利用好客服板块,我们在平台和用户沟通触点中,每个触点都可能会反馈带来一些信息,不断地满足产品的不足,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块是做用户调研。我相信很多公司里面根本没有做或者做得比较儿戏化,而我们形成了流程和机制,因为我们人手相对不多,现在用户调研是每季度做一次,非常规范、非常标准的一个流程,全员一起来同步说调研结果,包括定性和定量全部是我们in-house团队来做的。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交给外部的团队没有30万,都拿不到一个准确真实结果。这块我们在做,而且做得还比较顺利。这块上,也建议大家来形成这样一个意识,我们叫DTC品牌出海,什么叫DTC?如果我们天天跟用户打交道,却不研究、不了解用户,那这个事情就做得比较表面一些了。

第二块是优化好广告的素材和内容。我们有时候会说Facebook叫7分素材,3分运营。如果你的素材能够比较好地打动用户,你的CPC也好、CTR也好都还不错,结果相对来说不错,因为相当于把用户引进来了,而且成本性价比更高,这块上要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怎么辨别素材的好与坏?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投手来上班了,调一下数据,圈一圈人群,加一加费用,这个事情就结束了,我们觉得这样的投手有点摸鱼的感觉,更希望的是他把更多精力放在素材优化这块、用户洞察这块,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块。

所以我们就会要求优质素材每周至少产×两条,什么是优质素材?评分至少85分的,这些优质素材你给我产两条,一个月有八条,一个季度就是32条,而这32条往往就决定了你未来的ROI是怎么样的,基本是这样的考核方式。提醒大家,不要光看着ROI,别光看着CTR,它是一个结果,而往前推,素材做得好不好,整个用户洞察做得好不好,也是比较关切的。

第三块是运营好数据的分析和A/B测试。这是毋庸置疑的,有时候我们会问一个好的投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特征,我们后来总结有三点,第一点是一定要具备用户思维,这个事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在找投手的时候忽略了这块,只看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属于术的层面,不属于道的层面,道的层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术的层面上一定会打折。第二块是数据思维能力,这块也是希望他们能看到数据,不光看到数据,而且对数据有感觉,他们能从数据里面挖掘出一些问题来,然后如何持续不断地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很核心的一个技能。第三块是耐心和细致,这块就不展开说了。

第四块是做好跨平台的整合营销。目前整个流量玩法还是比较丰富的,我看到有些是Facebook负责种草,谷歌负责收割的,我看到有些是TT负责种草,通过谷歌的端口来收割,我还看到有很多是把种割这个事完整地放在一个平台上,这可能是更多卖家的选择。在这块上如果有一些多平台整合策略,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以活动来举例,5月份,我们举办一场母亲节,销售额大概90万美金。流程是这样的,4月底,在YouTube端做了一些深度种草,一共产出20个产品深度的测评和种草,主要是腰部的一些网红,粉丝量大概是5万到100万之间。

第二块是我们会在5月1日到5月12日把红人这20条素材里面再混剪一下,剪个三四条,重新投放到Facebook去,形成密集的广告覆盖,来打认知。

第三个阶段是我们会在5月7日发布母亲节活动的TVC,这块可能会讲说我们为什么会发起这样一个活动,比如用户可能是一个母亲,她代表了什么样的角色,她是否要对自己好一点?那就多买一点产品,类似这样一些TVC。整个TVC的CPM相对低一些,所以整个性价比还不错。

最后一个环节是在5月8日、5月12日再发起一些Giveaway的活动,顺便让社媒涨粉,同时来做活动的宣传,这样的话,整个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我们这个策略可能也是裁剪了局部,完整的会更丰富些。

03 AMIRO品牌出海:拥抱AI,转化为王,深耕本土化

Q4依然是全网最热的一个月,因为Q4,包括10月份的万圣节、11月份的黑五、12月份的圣诞季都有非常丰富的活动配置。同时很多人在10月份产品不太适合做圣诞,只加个南瓜、帽子元素,就碰瓷万圣节,也不合适。所以很多品牌在10月份会策划自己的周年庆来做一个活动。整体而言,Q4依然是蛮重要的月份,我们利用好这样的销售高峰期有望实现销售的爆发。

这一块的经验分享主要是三块,第一块是在运营端全力拥抱AI,给运营进行效率赋能。

我目前至少有三个环节已经充分利用到了AI来提效,第一个环节是利用AI来进行问题的分类,就是用户的评价也好,我们亚马逊的一些评价也好,通过AI的工具来进行数据的分类和归因,这块AI做得还不错。

第二个环节是独立站产品详情页和站内的blog的撰写。我们市场部已经用AI工具来进行服务。同时有一个问题是AI写的文章是否能被谷歌检索和收录,是否会被谷歌降权,这块我们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测试,结论是很清晰明确的,不会。因为谷歌这边只认好内容,AI产的内容如果是好的内容,它就一定会被检索,所以这块也客观帮助大家来提高更多的效率。

第三个环节是做竞品的分析和调研。关于品牌在几年累计的销售额、销售额里不同产品线的占比,他们的主打策略,AI会告诉你一些相对不错的答案,基本是毕业一到两年以后的市场人员水准。而恰恰你是做运营的,你可能不懂市场,而它懂。所以经常跟ChatGPT4来对话,能帮助我们来做一些事。还有流量这块,主要是创新流量打法,AI来精细化运营你的流量。

第二块是转化环节,从流量为王变成转化为王,来全域提升你的转化。流量红利有个趋势。我们看到从搜索的红利,即谷歌的红利到平台的红利,再是亚马逊的红利到社媒的红利,最后到短视频红利,我们发现整个红利期在发生一些变化。当然,我们也不用着急说,红利没抓住,就落伍了。很多时候你可以让这些跑在前面的人,像Y.O.U、Ulike让他们先去蹚路,如果路蹚清楚了,你们很快跟上,这对新的、小的企业来说是更合适的,避免了踩大坑。

目前来说,并不是每个都过时了,而只是它红利渐渐降下来了,很难乘风而上,但是仍然是我们很重要的抓手,不管是做谷歌、Facebook、社媒,还是做亚马逊,都还是挺重要的。

当然不要只盯着ROI,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广告的ROI,另一个则是NPS(净推荐值),是用户口碑的一种呈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做一些调研,会问说用户有多大的可能向朋友同事推荐品牌或者产品。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个相左的情况,A产品ROI很高,NPS不行,第二款产品的ROI很低,但是NPS很好。

如果从长期主义的策略来看,我们推A款还是推B款呢?肯定选B款,它意味着更好的品质、更好的产品,未来有更强的产品爆发力,而A款可能就是产品质量或者产品的需求,很难满足用户,导致他们不愿意向自己的朋友推荐,产品本身是有问题的,你推着推着就会发现这款产品的爆发力没有了,可能覆盖了前期新人这一波。

在这里还要再跟大家聊一聊卖货和品牌的两个模型,中国的跨境卖家分为两类,一个是叫品牌型卖家,第二类叫贸易型专家,贸易型专家专注短期的销售额和利润,品牌型卖家专注的是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我们也会看说这两类是怎么选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怎么样的,在这里也顺便跟大家同步一下它的模型。

卖货型卖家是一个AIPL的模型。这个模型大家在做广告的时候都很清楚,一开始做认知,后来做兴趣,再做购买,再做忠诚,这块是到了下单购买以后就不管了,基本上类似于我把流量进来了,有了转化率,然后成交了。

第二块是品牌的模型,品牌的模型不是一个倒金字塔的模型,更多是一个沙漏模型,为什么呢?是因为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实用户,品牌即可沉淀粉丝,而未来,这波粉丝可以源源不断地贡献价值,即复购、品牌资产的沉淀。

第三个板块是讲一下本土化,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叫跨境的终局是本土化,什么叫本土化呢?你只有更好地了解用户,知道其诉求才能生产对应产品。

有家平台曾问我一个问题“你们在出海的时候,遇到的共通问题是什么”。我说,第一个是人才,这个人才是在中国具备跨境思路、品牌思路的人依然非常少。不说这些大的,说小一点的,找一个优秀的投手难不难?依然很难,整个行业的人才沉淀需要时间,这是很难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本土化,一群中国人在考虑海外用户在想什么,这个问题很大。如果想不好,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们就不下单,转化率就很差。而且我们讲不好品牌这个故事,品牌是什么?品牌看似是说很多人在做品牌,美国人也好、欧洲人也好,往里面一看,说中国人没有在做品牌,安克是品牌吗?一个做充电宝的有什么品牌?会发现概念完全不一样。

品牌是什么呢?品牌可能是一种情感,一种社群,一种信仰,可能是一个务虚的东西,它甚至可能是一个好的故事,人们是愿意为这个买单的。至于供应链的优势也好,至于卖货的优势也好,不是说把货卖得很多,我就是一个品牌了,这块是有一些误区的,我们很难赚到品牌这部分的钱,这是中国这一代出海人未来需要补足的一个短板,我希望未来更多人能够赚到这个板块的钱。

至于其他的,比如营销的本土化,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前段时间跟一个品牌负责人聊天,谈到很有趣的话题。我问他们去年做了二三十条TVC、视频,哪条视频表现最好,能不能教教我?他告诉我一个事实是什么呢?确实花了几百万、上千万,但最好的一条素材是亚马逊免费送的。

我们就很纳闷,说有这么神奇吗?看了下,真的是一个白底背景,两个地道美国人说了些话,简单的一些互动。我就纳闷了,说为什么这条素材好,完全看不出花了钱,他们告诉我说这就是本土化,这个事情也说明了这块的重要性。

其他的,比如服务的本土化、人才的本土化、管理的本土化,后面的这些,在开拓线下的时候,以及在做多国家策略,来开设当地的一些子公司的时候可能也会需要用到。

大概就是这些内容,最后再引用一下大卫高德的一句话“为未来布局,你才可能赢。为现在努力,你才可能活。当前活着而不考虑未来,未来你可能活不好。”这就是我们品牌做长期主义的一个理念。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