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亮亮视野如何让AR眼镜成为生活必需品?

胡镤心 2022/12/23 09:47

【亿邦原创】9月23号晚上9点,亮亮视野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创始人吴斐和同事们凑在电脑前看着8点刚发布的新产品售罄、售罄再售罄。

9点一刻,吴斐听到咣咣的敲门声,大厅里传来急促的询问声,“我这个下单成功了没有?”原来有用户担心自己抢不到眼镜,在发布会结束后开车直奔四环外,来敲亮亮视野的大门。

这个新产品是吴斐当晚8点发布的一款AR眼镜“听语者”,可以实时将声音转为文字信息,并通过AR技术将文字显示在用户的眼前,辅助听障人士“看见”周围的声音。

在AR创业大潮里,2014年成立的亮亮视野不高调,但很有存在感。

在发布听语者之前,亮亮视野已经深耕B端7年,为南方航空、优信二手车、三一重工、施耐德电气、中石油、中广核等超5000家企业提供AR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亮亮视野完成了光学显示器件、超低功耗芯片、AR知识渲染、AR跨模态交互算法等技术打磨,同时具有完整的“硬件+服务” 体系,打造了ARISE企业平台。

目前亮亮视野已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蓝驰创投、亦庄国投、国彤创投、东方嘉富等。

1、

在什么情况下,消费者会非AR眼镜不可?

对消费者来说,什么功能是非AR眼镜不可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吴斐。

亮亮视野每次推出新品,吴斐都会带着团队在各种场合实验AR眼镜的适用性。2020年底LEION Pro发布,这是一款企业级的双目波导眼镜,可以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设备的数字信息等直接呈现在作业人员的眼前,帮助他们高效安全地工作。2021年,亮亮视野决定为LEION Pro增加多语言的实时翻译功能,帮助企业解决疫情下跨国协作的困难和挑战。

很偶然地,吴斐将LEION Pro交给一个听力受损的小姐姐,她是清华博士生,交流的时候需要很努力地看别人口型。

吴斐记得,“戴上眼镜一瞬间,她突然很放松地躺在沙发上说,‘我终于不用看你们了,你们都接着说话吧,我可能真的以后要依赖它了。’说着她流下两行泪。这对我们的震撼非常大。”

帮助听障人群交流的工具很多,从手语、唇语到手机翻译、人工耳蜗。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手术加耳蜗的费用动辄30-50万。手机翻译成了一个常用选项,只不过交流时非常被动而且必须一直低头看屏幕。

受到清华小姐姐的启发,2021年上半年,亮亮视野与清华经管学院、北京聋协合作调研AR眼镜对听障人士的使用效果,有将近2000名听障人士参与调研,收集问卷1397份,用户体验数据5000小时。

有志愿者提到:“以前在商场遇到主动来沟通的导购,我一般会选择回避,说我不需要你的服务之类的,其实是因为我听不懂她说的话。带上眼镜之后,我就会愿意和她聊一聊,听听她讲商品的价格、商品有什么好处缺点,和对比别的产品有什么优势之类。带上眼镜之后我和导购就聊得特别好。”

还有志愿者提到:“我最主要是戴着眼镜去医院。以前和医生交流,全程不知道他说什么,就是‘嗯嗯’,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个检查、做那个检查,现在这个眼镜会把医生说的内容翻译得很清楚,告诉我因为什么导致了什么。以前出门总要和同伴一起,现在有了眼镜,就不太需要找人陪着去医院,我可以独立完成这个事情。”

调研显示,AR眼镜可以帮助听障人群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中获得不同程度的便利,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主性、归属感和自我认知。

“AR眼镜不仅能帮助他们方便沟通,还能让他们的认知能力能提升50%,我们都惊到了。”吴斐回忆。

2、

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建立足够好的口碑

李奇曾经参与过LEION Pro的两周试戴过程。

在短暂的试戴中,李奇首先感到的是交流上的便利:“能看着表情交流而不是低头看手机,这个感觉让我很珍惜。”

AR眼镜还帮李奇改善了人际关系,“一般我不会和同事主动交流,因为对方如果说一句话,他需要再重复好几遍我才能听懂,我觉得同事可能会对我产生厌烦感。戴这个AR眼镜,能够沟通多一些,理解得更好一些。尤其是现在大家都戴口罩,看口型又看不了。”

拿到新品,李奇熟练地在“可译”APP中完成基础设定,例如字体、语言、亮度、背景色、无线网络设定。长按电源键开机,短按右镜腿上的“功能键”,直接进入转写功能。

“转写时间最多可以支撑2个小时,足够开一次会或者购一次物。当然,如果电池能更久一点就更好了。”李奇补充。

然而,为了在79g的机身里装进电池、芯片、显示模组等所有部件,亮亮视野的产品设计师们掉了不少头发。

作为一个消费类的产品,体积和重量一直是AR眼镜长期难以普及的“卡脖子”难题。从业者们的看法都很一致:“一个又大又沉的头盔,怎么看都不像C端产品。”

为了减重,听语者在外框材料上选择先进的ULTEM树脂材质(该材质比碳纤维还要轻),螺丝全部换成钛材质,还用了两个新材料——石墨烯散热与气凝胶隔热混合技术,这是亮亮视野和新材料公司合作的成果之一,在AR眼镜上首次使用。

续航是另一个难点。“产品刚刚拿过来的时候,续航也就几十分钟。当时我们做系统开发的负责人天天在这薅头发。”亮亮视野产品总监刘天一回忆,“那会儿正好又赶上疫情隔离,优化功耗那段时间,我们就开着视频,后边放一个白板,开着飞书,一条一条去排查通路。”

听语者还具备亮度1500nits的屏幕和轻薄、明亮、不漏光的镜片,这背后是自研的“八面体”阵列光波导。“我们有很多去解决量产和成本的方法,但是不是很适合透露,我只能说,成本和量产不是制约我们的因素。”吴斐和刘天一不约而同地表示。

为了让交流更便利,字幕有多大、放在眼前什么位置、什么时候断句、如何能够特顺畅地一目了然、什么时候弹出来、什么时候消失、人的记忆是多久?这些显示细节都被团队一而再再而三地测试。

“在思考听语者的时候,我们还是回到它的第一性原理,AR眼镜要解决的是交互问题——你和现实如何去交互,你和身边的人如何交互。我们换一个词,叫做‘沟通’。听语者就是个沟通工具,我们怎么服务好沟通这件事情?沟通是面对面的,是很多微表情、手势、眼神叠加在一起,一个沟通工具一定要尽力去还原这一切,而不是去阻挡它。”吴斐总结。

因为足够刚需,才会有消费者在新品发布会后担心抢不到产品,半夜开车冲到了亮亮视野总部。

在产品规划上,吴斐希望先解决一部分刚需的人群——在2~3年内解决百万人的沟通问题。同时,听语者的出海规划也在进行中。

这是一个足够稳当的立足点,“我国的听障人群超3000万,全球听障人群超4亿,这个市场能够在我们的预期时间里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出货量,获取足够多的用户,建立足够好的口碑,这是我们迈向泛C的一个基础。”吴斐说。

3、

下个时代的门票,并不好抢

在工作之余,吴斐和同事们也在畅想未来的XR世界,在什么情况下,用户会不愿意摘下AR眼镜?

“比如你喜欢玩恐怖游戏,你回到家或者和朋友们约到线下,戴上眼镜,它已经自动把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叠加成一个AR游戏的玩吧。或者今天上班我觉得夏天太热了,我打一个响指,就看到周围变成了满天飘雪。可能到这个程度,大家才会觉得不愿意摘AR眼镜,才有替代手机的可能。”刘天一指出。

但这样的AR体验是一个体系的成熟,比如硬件的小型化、内容的丰富度以及交互方式的更新。

“举一个例子,AR眼镜的体验不好,是因为引擎不达标,引擎不达标是因为引擎底下的芯片还没有针对3D做优化。等到引擎和芯片都达标了,市场角太小,体验还是不达标。等到这些都达标了,边缘计算和交互不达标也不行。你看,它其实是一条产业链,哪个环节都很重要。”吴斐指出。

也有从业者抱怨,XR的交互界面还是APP,这就很奇怪。“大家都在讨论硬件、软件、内容、游戏等等,但大家很少讨论这些东西形式上的载体是什么。我觉得这个东西恰恰非常关键。在手机时代,我们形式上的载体是一个个方块的APP,在PC时代是一个个exe文档以及word操作程序,它有完整的变化。所以我非常不理解,Oculus的VR界面竟然也是APP,至少我用起来是非常不爽的。”

刘天一认为,这是因为所有人都被手机屏幕限制住了思维。“手机屏幕其实是在模拟实体纸张,用Ted Nelson的话来说,我们今天的屏幕叫‘四方监狱’——Square Prison,我们习惯了二维屏幕,其实屏幕是可以有深度的,向空间的各个方向去交互。”

刘天一曾和微信团队交流AR交互的未来,微信团队也设想过,未来的微信红包可能就是面对面扔一个虚拟红包过来,接受者直接接住红包,这种趣味性和效率是碾压二维屏幕的。

2017年,张小龙也曾在微信年会上也表示,未来的微信是什么样子,应该是消费者走到公园的门口,微信小程序直接弹出来问,这个公园的票要不要买?然后一键点击,而不是点开手机去买票。

“未来需要的是这种移动化的AR硬件和智能推荐能力,让应用和信息去找人,而不是人去多层级地翻找信息。”刘天一认为。

回到当下,现在的AR硬件还没有一家能做到Oculus在VR里做出的体验,比如home启动、应用商店、游戏手柄、3Dof和6Dof交互、一整套低延时算法等等。

“Oculus给自己构建一个技术版图,它在一块一块往上拼。AR硬件还没拼上几个,所以AR体验也会有几个方向同时推进。”刘天一分析。

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在性能上,芯片算力的增长可以预期;在显示上,显示屏分辨率的增长、光学进展也可以预期。到2025年,设备性能还会有所增长,生态上各种游戏大厂也会进来。

不管是吴斐还是刘天一,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更多从业者加入进来,推动AR生态的探索。“我们希望好产品足够多,有人落地了,有人找到方向,有人跟上了,都是好事。手机的使用体验还是很优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点一点,用完之后快速收起来。这个优秀体验还是AR短时间内难以取代的,AR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迭代,但取代手机是早晚的事。”

站在这个节点眺望未来,就像50年前,年轻的乔布斯在施乐研究中心看到了个人电脑的雏形。他感慨:“不到十分钟,我就意识到,显而易见,未来所有的电脑都会变成这样。你可以争论这需要花费多少年,也可以争论这个过程中谁胜谁负。但这一切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如此显而易见。”

(PS:李奇为化名)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