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卧底”AI作图群 我发现了他们日赚千元的秘密

运营社编辑部 2022/10/27 11:44

2022年,AI绘画可能是最让人上头的事物了。

短短的半年,AI绘画从海外风靡到国内;2月初,你还在笑AI绘画是人工智障,出来的图“歪瓜裂枣”;10月末,你已经一边惊叹AI绘画的学习能力,一边感慨AI绘画可能会让原画师下岗。

AI绘画的进化是迅速且恐怖的,最开始的模糊且抽象,而现在已经变得赏心还悦目,甚至已经稳稳拿捏住了人类的“兴趣”。

比如,你“投喂”(学习)美羊羊,居然可以输出一位二次元美女。

而“投喂”真人实景,也能输出二次元帅哥。

总之,现在的AI作画,是一个功能强大到离谱的“新物种”,蕴含了无数新的生意机会。

今天运营社就带你扒一扒什么是AI绘画?短短时间里,ta是怎么进化到拥有这么强大的功能的?ta有哪些离谱的操作?又有哪些新的生意机会?

01

AI作图突然爆火,

这到底是个啥?

2022年 8月,一张AI绘画拿下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比赛第一名,引起巨大争议。很多人是因为这个新闻,才开始对AI绘画有所耳闻。

其实AI绘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15年 Google就曾经为其旗下的图像工具深梦(Deep Dream)策划了一场AI画展。

但是算法的升级难题和AI模型的训练成本一直困扰着AI绘画,进步缓慢。

直到今年,AI绘画才厚积薄发,实现飞跃。(以下是三大主流AI绘画软件,可以自行搜索教程)

2月份Disco Diffusion,实现了通过文本描述输出图像,是算法上的巨大突破。

8月份,功能强大的Stable Diffusion宣布开源,降低了训练成本,把AI绘画带入了千家万户。

10月份第二周,更适合中国人审美的Novel AI火爆国内,大基数的国人开始参与二次元风格的AI绘画。

那么什么是AI绘画呢?简单来说,就是用文本关键词来模拟输出,主要分为“训练”和“输出”两个部分。

训练是指,让AI模型学习大量图形,就像人要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后,才能有更好的思维模型应对社会工作。

而“输出”的效果,则直接来源于,用户对关键词的描述。

Novel AI就是一个比较知名的AI绘画工具,训练和输出功能比较强大。比如,将实景图通过AI训练生成“二次元”风格,就非常受欢迎。强哥(下图华强买瓜)看了都不得不服。

AI绘图的强大学习功能,也让网友们脑洞大开,迅速将互联网上的各种梗图喂给AI模型。最后生成的,让人捧腹大笑。

除了搞笑外,AI作图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生成,堪比精致壁纸的美图。

只能说,在日均超200多万次的绘画训练中,AI已经进化得难以想象。而大家也总结了AI进步的关键因素——它是真的学呀!

AI绘画的热度,从8 月获奖开始,一直持续活跃在热搜上,各主流媒体、网络大V的下场讨论,更是让这个话题更加炙手可热。

绘画的、玩梗的、看乐的,共同把这场AI绘画的技术革命,带成了人们的乐趣狂欢和焦虑的狂潮。

02

“卧底”社群1 个月,

我发现了AI作图竟让人如此疯狂

出于学习“技术”的考虑,运营社潜入了一个Novel AI绘图群,“卧底”一个月,技术没学到,新姿势倒是学了不少。

1)AI作图圈的“黑魔法”

Novel AI原本是个用AI写文章的网站,今年AI作图取得技术突破后,Novel AI开始用一些二次元图库(如pixiv)上的图训练AI作图。

由于Novel AI生成的图质量不错,用得人越来越多,Novel AI开始在国内火起来。大量二次元爱好者开始涌入Novel AI作图圈,使得AI绘画圈部分二次元化。

而他们,也用了不少行业“黑话”,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运营社编撰了一张黑话翻译表。

例如,他们把精通AI绘画关键词的创作者,称为「霍格沃斯程序员」,类比“魔法师”;作图的神奇代码关键词,被称为“元素魔法、召唤魔咒”;批量用AI绘画生成图,被称作“AI炼丹”;奥数构成是标签权重的详细说明等等。

更骚的是,热爱AI绘画的用户们还组建了各种交流群,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社交圈:

所谓AI绘画的「魔法」交流群,是用户用来交流作图的关键词的;「炼丹」交流群,则是大家分享成品图的。想学技术的,记得去“魔法部”;想看的,记得去“炼丹房”。

而国内玩家,很认真地搜集整理了关键词,自发做成了一本名叫“元素法典”的共享文档,现在这份法典广传天下,是很多人接触AI绘图的第一必修课。

这个国内设立的法典,甚至被日本网友翻译学习并发到了Twitter上,有1.1w人喜欢、5000+ 多次转发,成为热门话题。

2)AI创作就像开盲盒,让人上瘾

很多用户玩AI绘画,最开始只是图个乐,玩一玩,结果越玩越上瘾。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想出一张心仪的好图并不容易。

跑图(生成的过程),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最后生成的是怎样。

在炼丹群(成品图分享群),将的质量按游戏里SSR、SR、R进行评级。

炼出SSR级别的“大法师”,也会获得万人膜拜,群呼“大佬”,这种爽感,成了一种极强的驱动力,让用户沉迷炼丹。而生成SSR级别的,也成为现下流行的社交货币。

当然,也有些用户,单纯是因为想要炼出自己想要的,偷偷“炼丹”(懂得都懂.)。玩家“上瘾”也就算了,有的玩家简直是“着迷中毒”。

比如,一些用户的跑图操作过于离谱,一夜跑200张,比特币矿场都自叹不如。

而过度跑图会伤害显卡,炼丹群里,就有成员说,自己跑图跑了7 天七夜,烧坏了3 张显卡,现在就等着新款RTX4090来救命。

上瘾让人疯狂,烧卡的风险,和显卡的成本,让很多用户,甚至开始把主意打到了云端(在线云服务)上。

最为离谱的是,直接开始用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在跑图,谁能料到,超级电脑的用途有一天竟会是AI作图。

03

有人还不懂AI作图,

但有人已经赚到钱了……

2018年的时候,佳士得就曾以43.25万美元拍出一副AI画作。而不久前,Stable Diffusion(8 月将AI开源的绘图工具)的母公司也获得1.01亿美元投资,且估值将达10亿美元。

AI绘画的平民化,让更多人动起了商业化的脑筋。

在海外,AI作图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

一种是卖作图关键词,根据创业邦报道,一名驻扎在PromptBase平台(作图关键词交易平台)上的设计师,他每天会在PromptBase平台销售3-5个关键词,平均每个关键词每个月会被售卖2-3次,扣除平台抽成后,每月获利238.8美元。

另一种是出售版权,比如将上传到redbubble之类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售卖网站,平台自带流量,创作者享受售卖的分成。

而在国内,因为AI绘画刚刚兴起,赚钱的形式五花八门,运营社简单介绍几个。

首先是通过提供「代跑图」和「分拣」服务进行变现。

很多国人不太会用海外的AI作图工具,而请画师的成本又比较高,所以根据用户需求,帮忙用软件跑图的业务在闲鱼上大量出现。

另一边,上瘾的玩家,每天生成了数以万计的AI,但是AI并不具备审美能力,想要识别好图还是需要人工,于是,很多人开始招募分拣师来帮忙。

除了服务变现外,另一种则是流量变现。不少人将做好的图,和AI作图的教程发布到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上获得流量。

在B站上,一款教程甚至高达195W的播放。

还有在B站上分享自己AI作图作品的,播放量高达103W、5.4W赞、4.4W收藏。

除了B站外,也有人在抖音图文上用AI作图,轻松获得百万赞,成为平台最新流量黑马。

在Novel AI爆火之前流量变现的主要路径是,通过引流,引入私域,售卖AI绘画知识付费课程。但是Novel AI火了后,国人自制的元素法典,便捷易学,已经很少有人再买付费课程了。

面对这种变化,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现在变成了用壁纸号(在抖音、公众号等内容平台上发壁纸的账号)来变现。

他们会先注册变现平台,设置一个专属口令。接下来将AI上传内容平台获得流量,然后在评论区或主页下引导去变现平台下载壁纸原图。

而用户根据指引,搜索小程序输入口令后,发现需要看一段广告才能下载原图。

当用户观看广告后,AI作者就可以获得一定收益。

在微博用户@宏哥说创业 的后台分享中,他靠壁纸号,日赚1000块。抖音、快手、微信、QQ等平台均有接入渠道。

另外,AI作图这项技能,也不仅仅能够网赚,它也是新职业的开端。

现在有些公司已经挂出了AI绘图师的招聘,门槛很低,不需要学几年的手绘,只要学习几周的AI就能熟练上手。

然而,热闹归热闹,根据数据统计,国内超过90% 的用户尚未通过AI绘图获利,纯属在玩儿。

毕竟AI作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赚钱的终究还是少数,这片蓝海还存在无限的可能,等人来挖掘。


图片

04

AI作图有何影响?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AI作图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是看得见的。

它大大拉低了绘图的基础要求,甚至比得过一些画师的十年技术积累。从没画过图的新手小白,也能画出不错的。

对于行业来说,其带来的一大影响就是成本的下降。动漫配图、游戏配图、漫画配图成本大降,不少公司可能会节省美术方面的开支。

此外,AI作图还可以提高产业效率。比如游戏策划也可以用AI生成氛围图,再给美术提需求,降低沟通成本。

对于个人创作者,则得到了简单方便的创作助手,尤其是剧情类创作者,包括、游戏、漫画、小说的创作者,都可以通过AI绘图,让作品更好地表达呈现。

对大厂来说,AI绘画也是一大技术突破方向。此前,TikTok就曾经在自己的产品上,搭载了AI作图功能。通过输入文字,可以生成竖版画作,用作短视频的背景。

而百度也开放AI绘画工具“文心一格”,全中文界面,有中国画的风格选项,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更加友好。

在大厂的积极加入下,这项技术商用落地或许指日可待。

目前AI绘画面临的主要难题还是在版权问题上。

学习了顶级画师画风后生成的AI究竟版权属于谁呢?毕加索和达芬奇倒是不会反对,但是还活跃着的画师们可就不那么开心了。

平台方作为参与方,选择了顺应潮流,逐步制定相应规则。海外知名插画平台pixiv面对突然兴起的AI作图,就制定了全新的应对方案,先将AI绘画和人工绘画区别隔离开。或许之后,会逐步推进AI作图更细致的版权规则。

目前看来,当版权的问题达成共识后,AI作图便有可能成为划时代的辅助工具。

AI作图已经确定为一股不可阻的潮流,其平民化,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AI作图的红利。

目前一片蓝海的环境,还待人去挖掘更多的价值。

注:文/运营社编辑部,文章来源:运营研究社(公众号ID:U_qua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运营研究社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