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15时许,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截至8月15日,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事发地龙漕沟是成都周边的“网红耍水地”,但现场警示牌显示,龙漕沟其实是一条承担泄洪任务的沟渠,并非景区。
这一突发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野游”景点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另外一个问题:龙漕沟是如何变成了网红“景点”的?
夏日炎炎,到郊区或山中避暑,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度假选择。近几年,多地开始流行去河道溯溪纳凉,在社交和短视频平台,很多有山有水的地方,不管危险与否,都会被打上“小众宝藏景区”“逃离城市喧嚣”等标签。尤其今年,格外火爆的露营风潮,带起了一波沉浸式溪流野餐体验群体。一些社交平台的网红,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推出了许多野生“网红打卡地”热帖,此次事发地龙漕沟便是其中之一。
但事实上,龙漕沟一直是当地防范山洪的重点区域。早在2021年8月,龙门山镇政府就曾发文提醒:由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热议,龙漕沟等成为了“网红打卡耍水地”,实际上汛期沟内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也就是说,这里存有安全隐患,不适合打卡。
山洪发生前,某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过多篇关于龙漕沟露营的攻略文章。事发当天,龙漕沟河道内驻扎有许多帐篷和天幕,人潮涌动犹如“下饺子”。倏然不知,危险亦在埋伏,山洪、泥石流、落石等灾害随时可能突袭。
此前,龙漕沟已经发生过两次山洪。一方面,当地政府多次发文劝阻游客不要前往;另一方面,龙漕沟沿途也一直用铁丝网围着,附近禁止下河的警示牌上,甚至用了河道的两张灾前灾后对比照片来警示风险。但这些“打直球”的操作,仍然没能劝返看了热帖与短视频纷纷涌来的游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社交平台被打上“网红打卡地”标签,龙漕沟还被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等标注成了“景区”,大众点评搜索“龙漕沟”,显示的也为“龙槽(漕)沟风景区”。类似于龙漕沟这样“耍不得”的网红打卡地,正成为酝酿危险的温池。科普和警示年年有,但疏忽、无视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是时候管管野生“网红打卡地”了,类似声音日渐响亮。其中,关于平台各方是否需要担责的话题更是引发争议。
有观点认为,平台应该对网红的推介或笔记内容做出安全提醒;推荐者和平台应对内容审核和风险提醒担责。但也有观点认为,成年人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平台只是内容载体。
近年来,网红打卡泛滥成灾。一些社交媒体的网红博主打着冷门、小众或时兴的旗号,为网友和粉丝推介打卡目的地。借由粉丝流量加持,他们的影响力相比专业科普平台大很多,不少普通游客外出游玩时,都会参考网红攻略。
可很多网红只看到了景色美,并不清楚所推荐的野游地潜藏着的风险。在精心摆拍和滤镜加持下的“美丽”之外,很多打卡地的安全性无法保障。龙漕沟也不例外。据网友爆料,有博主称,由于山里天气不稳定,龙漕沟在当地被禁止进入,“我只有走野路,翻山越河才进去的”。
实际上,发生类似事件后,对社区平台的追责是一个模糊地带。
正如知名法律博主吴向东在其社交平台所言:平台不当推荐,有部分责任。平台会说他们只是一个内容载体,但却因为算法对某些内容进行了定向匹配和推荐,对于成年人前往某地起到了推广和宣传作用,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怂恿和促进作用。
“从侵权角度来说,这个行为和生命健康权被损害是有一定因果联系的,基于成年人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决定,判令平台方承担一定责任是可以的,但举证非常困难。”吴向东表示。
事发后,平台方面也正在做出调整。目前,一些平台已经对此类荒野“景点”“网红打卡地”作出风险提醒。
小红书上关于龙漕沟的相关游玩攻略已被下架,搜索“龙漕沟”,显示的为“旅游出行,安全第一”字样,但搜索“野游”,依然有不少野外玩水、溯溪目的地攻略;抖音亦下架了龙漕沟相关推荐视频,搜索“龙漕沟”,出现一条温馨提示:“临水游玩,请注意风险提示,保护好自身安全”,输入“野游”字样,也会出现这则提示;高德地图上的“龙槽(漕)沟景区”已无法定位,点击后会显示附近其他正规景区。
内容社区的丰富性与规则性具有天然冲突,社区要成为一片肥沃的草原,必须有一定的创作自由度和价值多元性,而社区如果要健康,尽量避免连带责任,则必须有底线规则,而且规则需要随着所遇到的问题不断进化。规则既要明晰,又不能过于刚性,小红书、抖音、快手、知乎、B站等都陷入过类似困境,并尝试用类似《社区公约》之类方式来解决。
这次灾难,给所有相关方敲了一次警钟。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整治存在潜在危险的“野生网红打卡地”,做好安全保障——如果属地有更坚决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也许打卡地就无法打卡;另一方面,平台方在推荐旅游胜地和规范网红内容时,也不能算法至上,一推了之。
当然,毕竟命是自己的,游客本身要随时绷紧“安全”这根弦。
首先,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加强对山地灾害专业知识的学习,远离危险点。尽管人们会选择平坦宽阔的区域戏水,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山里的河道情况非常复杂。更重要的是,像龙漕沟这种地区属于未开发景区,无任何旅游设施配套,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其次,事发时迅速响应,尽快撤离现场,不要留恋财物、对风险掉以轻心。在关于龙漕沟区域山洪的视频里可以看到,河道内撤离的人群中仍有一些不慌不忙的身影,有的游客忙着去拿财物,更有甚者听到有人喊“山上涨水了”时,还放不下手中的麻将。
在一则龙漕沟山洪的视频中,一些人站立在河道中间无法迈步,有网友评论:“立在那干嘛,为啥他们不走啊?”其实,并非是他们不想走,而是根本走不了。即使是看上去不过膝盖的水流,都有非常大的牵引力,也能轻易将人冲倒。而据专家所言,当人一旦倒在山洪里,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
面对视频中突发的自然灾害,目睹被山洪卷走的大人和孩子,屏幕前的我们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说到底,安全问题需要多方参与、配合与维护,很多灾难也本可以避免。
“水火无情”并非一句空话,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一生的课题。
注:文/李艳艳,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ID:iceo-com-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