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2020年新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亿邦动力网 2021/02/04 17:00

02月04日消息,河南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新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有效地推动了生产生活恢复。总体看,全年国民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经济保持稳步回升,整体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14.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3.36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4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368.7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7:44.9:45.4。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生猪生产较快增长

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0.36亿元,同比增长1.9%,较前三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97.18亿斤,增产2.1%;生猪存栏量233.96万头,增长84.5%;牛羊禽肉产量10.95万吨,增长4.2%;牛奶产量15.01万吨,增长14%。

二、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效益好转质量提升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较前三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9.1%,中型企业下降1%,小微型企业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34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61.8%。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6%。这三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快速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6.2%,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较快增长

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较前三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工业投资增长6.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9%,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50.7%。亿元及以上项目拉动作用突出,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增长17.6%,高于全省水平1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

四、消费需求持续回暖,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53亿元,同比下降3%,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2.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限额以上单位情况显示,文化办公用品和书报杂志类零售额继续改善,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8%,书报杂志类增长12.7%。人工智能产品零售额增长较快,智能手机增长34.4%,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164.8%。

五、税收质量优于全省,金融信贷较快增长

2020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03亿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省水平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其中,税收收入137.84亿元,增长3%,居全省第5位;税占比71%,优于全省水平4.5个百分点。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3.12亿元,增长1.8%。

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58.07亿元,比年初增加541.06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省水平7.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44.01亿元,比年初增加316.23亿元,增长15.6%,高于全省水平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

六、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7元,同比增长3.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97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1元,增长6.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稳增长。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从消费类别看,总体呈现“四升四降”,“四升”即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分别同比增长7.7%、7.1%、3.3%、1.9%。“四降”即交通和通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同比下降2.2%、1.7%、0.3%、0.1%。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增速好于预期,“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下一阶段,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此外,河南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9+2”工作布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五提”行动,全市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调整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生产总值512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比前三季度回升1.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1.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同比增长2.7 %;第二产业增加值2312.2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   2562.1亿元,增长2.3%。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51.9万吨,同比增长5.9%其中夏粮产量121.7万吨,增长10.2%;秋粮产量130.2万吨,增长2.2%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经济类作物稳步增长,油料产量13.7万吨,同比增长3.1%;食用菌产量9.8万吨,同比增长3.5%;果产量21.6万吨,增长3.5%;中药材产量8.6万吨,增长28.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5.9%;禽蛋产量16.2万吨,增长10.4%;牛奶产量16.3万吨,增长3.8%。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进,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前三季度回升1.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制造业增长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3%。行业看,增长面持续扩大。39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17个行业增速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重点企业看,6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值(现价)同比增长5.4%,其中40家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从效益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10.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高于全省20.0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民间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比前三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0和1.6个百分点。其中在建项目2041个,完成投资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分领域看,全年民间投资增长9.6%,工业投资下降3.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48.0亿元,同比增长22.2%,比前三季度加快6.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 103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1和11.9个百分点。

四、市场销售持续回暖,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5.6亿元,同比下降3.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和1.1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25.7亿元,下降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9.9亿元,下降3.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11.6亿元,下降21.5%;商品零售1794.0亿元,增长1.1%。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来看,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6%20.4%18.1%。在消费升级类商品中,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4.8%19.6%14.0%网上零售持续增加,2020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5%,高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增速9.8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3.08.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2.4亿元,增长29.4%;进口20.6亿元,下降3.3%。

五、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价格涨幅符合预期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664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8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86人,分别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20.8%151.5%148.1%。城镇登记失业率3.67%,低于省定目标0.8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较全0.1个百分点,符合3%左右的预期控制目标。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一平二降”,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4%医疗保健类上涨4.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8.0%,居住类价格持平,衣着类下降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3%

六、财政收支运行稳健,金融信贷总体稳定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383.9亿元,同比增3.8%,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0.1%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8.1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和为11936.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各项存款余额644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0.0亿元,增长4.9%;各项贷款余额548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36.6亿元,增长13.1%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96元,比上年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87元,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2元,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47,比上年缩小0.11。

、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新兴领域动能增强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4.9:45.1:50.0“三产超二产”更加巩固。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势较好,全年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6%,贡献率达20.6%。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年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8%,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0%,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5.3和9.5个百分点;1-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0%,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27.9个百分点。新动能持续增强,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7倍,占工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1.2个百分点微观主体活力不断壮大,全年各类市场主体新开业登记9.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55万户,比上年增长12.0%。

总的来看,2020年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同时应看到,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与疫情对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影响交织,经济复苏过程中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大力实施“五提”行动,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注:

1.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洛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50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数与分项合计数不等的情况,未做机械调整。



-------------------------------------------------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生产稳中有升,需求持续回暖,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300.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9.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08.3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52.9亿元,增长2.8%。

    一、粮食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

    2020年,全市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383.8万吨,比上年增长2.1%,增产7.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07.3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169.6万吨,增长4.1%。肉蛋奶产量实现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3.7万吨,比上年增长5.9%;禽蛋产量19.9万吨,增长16.4%;牛奶产量10.6万吨,增长20.4%。生猪产能快速恢复。2020年末,生猪存栏143.25万头,增长39.9%;能繁殖母猪存栏14.22万头,增长50.9%。

    二、工业生产企稳,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较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6%,制造业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3.8%,集体企业增长13.4%,股份制企业增长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4%;非公有制企业增长5.1%。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看,传统产业增长5.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0.7%,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50.4%、生物产业增长24.4%、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3.4%、新能源产业增长9.3%、新材料产业增长4.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5.2%。

    从企业盈利情况看,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2.5亿元,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五个行业实现利润36.5亿元,占全市利润的比重为69.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75%,成本费用利润率2.9%,同比分别提高1.5、1.6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逐步恢复,贸易降幅明显收窄

    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6.4亿元,比上年下降4.8%,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46.6亿元,下降4.7%,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1%。行业类型分,批发业增长10.9%,零售业下降1.7%、住宿业下降17.4%、餐饮业下降19.7%。按商品类值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7.6%、19.5%、13.2%、10.7%、3%,中西药品类增长11.4%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较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9.1%,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1.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4%。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2.9%。从投资项目数量看,2020年全市在建项目比上年增加7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增加41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8个,比上年增加32个。

    五、居民消费价格逐步走稳,涨幅明显回落

    2020年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9%,低于去年3.2%的增速,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较前三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3%,衣着下降0.8%,居住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2.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1%,医疗保健上涨4.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6.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9%,鲜菜价格上涨13.8%,畜肉价格上涨38.6%。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环比上涨1.1%。

     六、服务业实现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较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2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5.8%。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分别增长28.6%、4.8%,分别快于三产增速25.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逐月回升,自8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正增长,2020年增长5.4%。从传统行业看,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3.8%、2.3%、7.2%、2.2%,住宿餐饮业下降12.2%。从服务业重点导向指标看,多数指标增速进一步提升,2020年全市邮政业务量增长54.9%,电信业务量增长33.6%,商品销售额增长4.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2.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4%。

七、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

   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0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44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6元,比上年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08,比上年缩小0.09。 

  总体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同时也应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内外部环境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较大。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克服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一季度探底、上半年反弹回暖、前三季度回升转正、全年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信阳市生产总值280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1%,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位列第二方阵。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6.95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999.30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269.43亿元,增长1.5%,分别位列全省第13、11、15位。

(一)农业生产稳定,粮食喜获丰收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20年,信阳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喜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114.9亿斤,连续10年超过110亿斤,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持续夯实。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效益不断提升,茶叶、蔬菜、油菜、瓜果、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平稳。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升6.7和2.0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不断恢复,高新产业快速增长

2020年,全市工业生产不断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于7月份实现转正,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8%,全年同比增长4.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居第12位,位次由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倒数前进到第二方阵。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10.9%和15.4%,较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快7.1、6.9和11.4个百分点,有力助推工业生产恢复增长。全市工业用电量5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居全省前列

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除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下降5.8%外,上半年、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3.8%、5.1%,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全年同比增长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持续居于全省前列。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房地产投资409.31亿元,位列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9%和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5.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0%和6.8%,投资结构为5.5:24.8:69.7,第一产业投资比重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0.8和0.6个百分点。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负增长,降幅不断收窄

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响,消费需求有所下降,尤其是上半年服务类消费大幅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在下降通道运行,但降幅不断收窄。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下降23.9%、12.4%、7.5%。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0.23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下降4.4%,居全省第12位。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38.8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2%,同比下降4.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0.81亿元,同比下降0.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23.51亿元,同比下降4.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7.22亿元,同比下降9.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8.69亿元,同比下降4.8%。按消费形态分,实现餐饮收入345.62亿元,同比下降5.2%,实现商品零售814.61亿元,同比下降4.1%。全市货物进出口57.5亿元,同比增长14.3%,在全省排名第8位。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增速基本一致,财政收支均衡发展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35亿元,居全省第14位,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其中,税收收入84.01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7.93亿元,在全省排名第6位,同比增长2.0%,增速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平,财政收支发展速度相对均衡。

(六)金融存款余额较快增长,增速快于贷款余额

2020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900.48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2.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其中,住户存款3083.96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14.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55.32亿元,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长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从总量对比来看,存款余额比贷款余额多1845.2亿元;从增速对比来看,存款快于贷款4.3个百分点。由于增速上的差异,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2.7%,全省第17位,比2019年末的54.8%下降2.1个百分点。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回落,物价基本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市场供求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呈现高位开启、逐月回落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8%,物价基本稳定。从分类情况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升二降”态势,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一直处于领涨地位,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则小幅下降,其他各类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从类别来看,与上年相比,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6.6%,居住价格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8%,衣着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食品价格涨幅较高,拉动CPI上涨2.17个百分点,是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八)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全省排名第三位

2020年,信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0.7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7个百分点,排名第3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2.4元,同比增长1.7%,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1个百分点,排名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8.4元,同比增长7.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0个百分点,排名第2位。

(九)“四上”企业及五千万以上在建项目入库大幅增加

2020年度全市通过国家终审单位701家,通过个数比去年同期多133家,增幅达23.4%,其中年度通过329家,月度通过372家。分行业看,工业企业223家,占比31.8%;建筑业51家,占比7.3%;房地产企业89家,占比12.7%;批零业企业211家,占比30.1%;住餐业企业58家,占比8.3%;服务业企业69家,占比9.8%。工业、批零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入库数量居前三位。成功申报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427家,占全部企业个数的60.9%。五千万以上在建项目374项。截止2021年1月底,全市在库“四上”企业法人单位总数达3821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9家,增幅6.08%;五千万以上在建项目增加88家,增幅12.3%。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在加快老区振兴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总体完成。下一步,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两个更好”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良好开局。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