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间,名为“Etam”的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Etam一直都在》的推文。
该文表示,微博所提及店铺,是法国Etam集团于2018年在华售出的女装成衣线,已不在集团现经营范畴内。同时,该文称“成衣线离开,内衣线回归”,Etam从2015年开始,重新专注于内衣业务,且开始研发亚洲版型。
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法国女装品牌艾格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设立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1月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
根据《时尚头条网》报道,艾格在中国采取的是“本土售卖,本土制造”的经营模式,其产品设计和生产均在中国进行,以更好地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加盟的方式,艾格仅用两年时间便再中国市场上开设了723家店,年销售额超过9亿元。
不过,随着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等入华,艾格2012年在中国业务开始放缓,不过其在中国零售点数量仍然高达3460个。
2013年艾格在华业绩开始出现下滑,到了2015年和2016年,艾格集团中国市场的运营亏损达到740万欧元和1940万欧元。
2017年8月,艾格无奈退市,而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艾格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下滑25.6%。
2018年,艾格再次宣布将其中国市场的成衣业务Etam Weekend、ES和E&JOY出售给香港一投资机构,仅保留内衣业务。
今年7月-8月,艾格在公众号上动作频频,先后发文《再见》《Etam去哪了?》《我们都需要新的开始》《一起再次出发》,到了9月3日,艾格官微再次发文《你要的答案》,宣布将延续内衣产品线,并透露正在“筹备实体店”。
11月10日,上海破产法庭公众号发布一则“双11”特辑消息,提及上海艾格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格公司”)破产清算案,将在网店以“全场一折”的特价处置资产。
据民事裁定书信息,上海陆洲针织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陆洲”)曾因加工合同纠纷,与艾格公司对簿公堂。
2018年12月,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由艾格公司支付上海陆洲449.73万元。
然而,艾格公司并未履行相关义务,上海陆洲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9年3月,因艾格公司名下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最终执行程序被终结。
2019年7月,上海陆洲以艾格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同年10月,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债务人艾格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了管理人。
今年3月,破产文书被送达艾格公司。
联商特约专栏作者、资深零售人孙裕隆指出,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的法国品牌,艾格曾经引领了中国时尚女装的潮流,然而在中国本土服装企业还没有品牌化概念的当时,艾格的到来迅速吸引了中国各大百货公司的青睐,作为指标性品牌,能够引进艾格就代表当时百货公司的实力。然而因为经营机制问题,在经历了几次艾格中国的人事变动后,2006年开始,艾格在中国的渠道表现每况愈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本土设计、本土生产”下的不思进取,在2000年前后中国服装行业由大型批发市场批发开始走向部分服装企业转型品牌连锁化经营,同时only、verymode等品牌进入中国后的迅速崛起,在时尚化消费竞争加剧的过程中艾格始终未见做出有效改善,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渠道定位与门店运营。
在他看来,今天的艾格宣布破产表面上是对中国市场未做出有效应对的结果,根本上还是在中国市场没有形成适合的经营机制的结果。
注:文/希文,文章来源:联商网,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