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9月9日消息,字节跳动的企业办公平台Lark近日正式对国内用户开放。
早在今年4月,Lark就已经在海外市场上线——其在新加坡成立了公司,并在美国设立起支持团队。经过半年左右的试水和打磨,Lark终于以“飞书”的名字向国内市场开放。有业内人士猜测,飞书的到来是否会对钉钉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移动办公平台造成冲击?
亿邦动力第一时间对飞书进行了试用,并就飞书的使用体验与字节跳动员工进行了交流。仅从目前飞书呈现的产品状态来看,飞书似乎并非是一款设计为对标钉钉的数字化办公间,而更倾向于通过企业办公协作提升员工效率。
初窥飞书
飞书的首页底部栏分别是消息、日历、应用中心、云空间和联系人五大版块,并无钉钉或企业微信均有的“工作”或“工作台”版块,而“工作台”往往是打卡、审批等OA功能的存放位置。目前,飞书仅仅以外部应用的形式上线了打卡这一基础功能,且须管理员主动开通。
功能的优先级透露着飞书与钉钉等有着完全不同的侧重方向:飞书更倾向于做企业内办公协作产品,侧重通过协作提升效率;而钉钉等则侧重做企业管理,致力于将办公流程“搬上网”。
飞书的PC端版块也与移动端一致,增加了一个查看“收藏”的功能版块。
在消息管理场景,Lark借鉴了国外协同办公产品Slack等的工作流引擎思路,重要消息可以“Pin”到侧栏中,方便团队成员把握重点。
在聊天场景,飞书可以针对单条消息进行回复,方便工作群内同时讨论多个话题。同时,针对某条回复的快捷表情直接显示在该条消息下方,避免了快捷表情刷屏导致给他人带来干扰。有字节跳动员工向亿邦动力表示,在飞书上线该功能后不久,钉钉即上线了类似的功能。这位字节跳动员工认为,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同业对该功能的认同。
此外,新进入群聊的用户可以直接看到进群前的群聊记录,方便信息的及时同步。
事实上,飞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完备的“云空间”服务。
据了解,飞书的云空间服务支持多人同时编辑一篇文档,还可以在文档内@同事或对细节进行评论、对文档点赞、在文档内投票,使得同文档的共同工作方获得充分沟。此外,文档中支持插入文本、图片、表格、文件、视频、任务列表、Markdown等多种类型的内容。
在线表格方面,飞书同样支持实时协同编辑。据悉,飞书的在线表格可以为组织提供灵活的权限管理和丰富的计算功能,在数据源上,其既可与Excel一键互转,也可以直接导入第三方数据或插入在线文档,为办公场景下的数据统计、分析等多方需求创造环境。
此外,飞书的大纲笔记工具支持一键生成思维导图,方便团队梳理工作计划、写作框架、会议纪要、项目方案等整理型工作。
最后,飞书的云空间服务资源均由企业云盘提供支撑,不同小组的协作资源可以共同组成企业资源库,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端查看,使得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字节跳动员工向亿邦动力表示,其曾在手机丢失、无法登录微信、飞书等应用的失联状态下,通过云文档上的@功能实现了工作沟通。
据亿邦动力了解,在对外开发的飞书基础上,字节跳动内部的飞书应用还接入了字节跳动的人力资源系统people,以方便字节跳动的日常组织活动。
飞书的办公协同逻辑
“如果一个团队的文档分散在一大堆写作应用程序和交流平台上,没有人可以完成任何事情。”Quip联合创始人兼CEO凯文·吉布斯(Kevin Gibbs)这样指出。
Quip是一款国外的支持团队协作的文档处理工具,允许多人同时在一个文档里编辑。和其它文档工具相比,Quip有两大特色功能:一是它有即时通讯功能,在多人协作编辑时如果有问题需要沟通,可以直接与其他协作者在线交流;二是支持离线编辑,连网之后内容会自动同步。
事实上,国内用户更为熟悉的石墨文档在最早融资阶段即被称为中国的“Quip”。
之所以介绍Quip,是因为从业务逻辑上来说,飞书和凯文·吉布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时代企业用户习惯“All in One”类型的产品,而市面上同类型产品的缺位给了飞书创造可能性的机会。
作为综合性办公协同软件的代表,微软推出的在线文档产品Office 365使得微软实现了从一个贩卖License的软件公司,成功转型性用户支付订阅费用的公司。
根据公开数据,微软2018年财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业务板块贡献了36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同比增长20%,是微软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业务,其中的大头来自于Office 365。根据Gartner的数据,微软的Office套件控制了近88%的办公协同市场。
不过,市场的变化依然领先于Office 365的速度,以Slack为首的一系列新型产品逐渐在蚕食Office 365的市场。
有互联网从业人士向亿邦动力表示,飞书最大的特点正是融合了包括IM(即时通讯)、共享日历、文档在线协作在内的各类基础企业协作功能,且在功能之间实现了无缝切换,可以有效提高沟通协作效率。这也是它能从Office 365虎口拔牙的基础。
有意思的是,钉钉也在去年年底发布了钉钉智能文档功能,可以通过云端在线存储,在线编辑,把文件协同升级为“一个云端文件,多人实时在线编辑”。
到底是贯彻简单协同的先行者飞书,还是拥有着深厚to B基础的钉钉能在企业办公协同的赛道里杀出一条路来,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一路to B
字节跳动切入企业服务,除了企业自身的需求,还来自B端业务广阔市场的吸引。
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曾经分享过一组数据:私募市场上,企业服务类公司融资总额超过100亿美金,这些公司的估值总和达到千亿美金量级。
以C端业务为主的国内互联网巨头如腾讯、百度等纷纷加注B端——在它们看来,企业服务是一个可以诞生持续增长的超巨级企业的领域。
消费互联网红利期过去,企业对于用户的挖掘从量上的增长过渡到了粘性与厚度。在继续运营好C端产品的同时,“持续增长”所要求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来到了更为广阔的B端。
张一鸣曾这样谈及他对to B业务的理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也是我对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比较期待的。过去我们做to C的业务,其实更有难度的是B端业务,to C端的产品用的数据库、云计算还是芯片、支付系统,其实是ICT产业的更底层,如果C端做完可以往上游进入B端基础设施,如果能做成,是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提高。无论是获取用户红利,还是市场营销,还是社交传播,更多要打全球化,才能够进入上游更有难度的工作。”
根据外媒报道,字节跳动给予了飞书非同一般的战略定位。亿邦动力了解到,飞书是目前字节跳动旗下唯一一个自带产品研发和商业化变现(monetization)配置的部门——几乎是类似子公司的配置。
字节跳动向B端发力早有端倪。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字节跳动陆续投资并购了一批专注于企业协作的创业公司,其中包括文档协作软件公司石墨文档,企业云盘产品坚果云,以及被收购的朝夕日历、思维概要整理工具幕布。
字节跳动对自己的定位是“我们打造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企业协作业务完美符合其业务调性。从某种意义上看,飞书似乎充当了字节跳动在新用户红利消失的下半场重新探索增量的敲门砖。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