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众所周知,移动端是未来,不管是国内电商还是跨境电商都在使劲儿奔向这个风口。在进口电商方面,移动端的发展更是供不应求。因此,各大平台争先恐后布局移动业务。无论成功与否,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少不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构和颠覆。
洋码头的海淘App——“海外扫货神器”是移动端做进口电商的典范。它上线于2013年下半年,基本业务模式是组织海外华人,将海外零售店的线下折扣商品拍照上传到App端,用户通过委托洋码头进行配送来购买这些海外折扣商品。
洋码头CEO曾碧波向亿邦动力网透露,目前,“海外扫货神器”的反响非常好,转化率达到20%,新客回头率达到67%,远远超过了PC端。而这是在其不花一分钱做推广的基础上实现的,足以见得移动端需求之大。
一个“神器”圈定一批忠实用户
曾碧波指出,移动端的一个特色就是,产品种类很丰富,各种款式的衣服、箱包、手表都有,国内不一定能找到同一个款式,这个时候替代性相对就没那么强了。
据介绍,洋码头并没有针对的“海外扫货神器”做专门的推广,投入更多的是在买手的培养方面。但从去年上线到现在,移动App的用户已积累达到百万级别。其中,仅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用户和PC端重合,而另外百分之七八十的移动用户主要是通过口碑传播所获取的。
“如果我们去推广的话,应该可以走得更快一点。我们也在观察这种产业链长久的可持续性问题,但对这种做法还有疑惑,不敢冒进。”曾碧波谈道,“扫货神器的用户黏性非常强,而且很多新用户都是老用户推荐过来的。洋码头早期有一批种子用户,这些种子用户带来一群一群的新用户。”
而问及原因,曾碧波告诉亿邦动力网,对于移动端的主流用户(年轻女性)来说,一个小小的App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新款东西,欧洲、日本、澳洲、美国的产品都有,让她们感觉一下子大开眼界。
不过,据曾碧波介绍,洋码头的扫货神器也存在一些用户不满意的地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到货慢。消费者付了钱后,可能要等两至三个星期才能收到货,那时购物的兴奋感就消失了不少,毕竟是跨境购物,比不上国内的网购速度。对此,洋码头主要通过自建物流来解决。目前,其在美国的物流体系已比较健全,但欧洲和日本的物流还没有完全顺利疏通。
移动化的痛点是招募人才
曾碧波向亿邦动力网表示,向移动端发展是进口电商的大趋势,大部分玩家都在布局移动端,包括做内容的、做信息整合的、社区以及导购。
“电商往下产业链沉,以前做内容的,飘在上面,转的过程不容易。现在,移动端是好的趋势,进口也因为有了移动互联网会更快一点,用不了十年,可能三五年就结束了。转型的过程会淘汰掉原来传统电商体系的运营发展,但反正都是创业者,机会还是有的。”
据悉,进口电商做移动端最大的难点是整合供应链。目前几个做移动端的进口电商,大部分是做产品、社区或内容出身的,其在供应链整合能力上相对欠缺。
对进口电商来说,把重心从PC端转至移动端,痛点是人才的招募。因为移动互联网属于新兴行业,没有成熟的人才,移动业务团队很难建起来。
“我觉得移动端太激进了,没有一两百个人不行。但洋码头招了半年才招揽到三十几个移动端人才。市场上是空的,只能内部培养,把原来传统PC端的人适当的往移动端转,但转的过程也是挺痛苦的。”曾碧波谈道。
PC端为何干不过移动端?
根据曾碧波的观点,移动电商是对传统电商的重构和颠覆,而不仅仅是传统电商往前端的一种展示,就像当年的传统零售业,电商是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呈现和延伸。因为它的形态改变了用户的行为,解决了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
对于如何把控PC端和移动端的投入力度,曾碧波认为,移动端是必须加大投资的,PC端则可以采取保守策略。未来两到三年,PC端做官网,展示企业形象,而大部分交互、购买都在移动端进行。
“很多人一开始认为,移动端只是获取用户的流量入口,因此,都基于PC端进行用户的推送、管理、促销,提高老用户的黏性。其实这个想法完全是错误的。PC端是完全没办法沉淀用户的,因为用户已经不在PC端了。”曾碧波指出,“无论是用户获取还是用户沉淀,移动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PC端更多的是一种品牌建立的过程。”
他告诉亿邦动力网,移动端对跨境电商产业来讲,有两个关键的地方:一是通过移动端能够破除信息壁垒,二是移动端能够帮助跨境电商产业获得新的机会。目前,进口电商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压力有两种,一种是做水货的,一种是国内的传统电商(比如天猫、唯品会)。当重心迁转到移动端时,进口电商面对传统电商是可以有机会的,至少在破除流量瓶颈上有机会。
“整体的互联网都在往移动端走,大趋势在那里,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据曾碧波估计,未来三五年,如果进口电商的规模在五千亿到八千亿之间,那么进口电商的移动端做到四五千亿不会是悬念,大约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