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财报解析丨“断腕”也难掩颓势?联合利华Q3业务全线下滑

张从容 2025/10/25 15:12
张从容 2025/10/25 15:12

邦小白快读

总:联合利华Q3整体销售额下滑显著

1. Q3销售额同比下滑3.29%,达147亿欧元;从2022年至2025年Q3持续下滑趋势。

2. 所有业务板块均未实现增长,美容与健康持平,个人护理下跌2.94%,家庭护理下跌6.67%,食品与饮料下跌3.13%,冰激凌下跌4.17%。

总:战略收缩和品牌聚焦

1. 集团过去18个月裁减18%白领员工,计划更换50名高管,并将品牌数量从400个缩减至200个,专注于贡献营收75%的30个核心品牌。

2. 部分品牌如多芬、凡士林实现两位数增长;宝拉珍选和德美乐嘉恢复低个位数增长;但TRESemmé增长受限,舒雅和清雅销售额下滑。

总:地区表现与业务行动

1. 仅欧洲市场增长3.13%,达33亿欧元;亚太下跌4.62%,美洲下跌5.45%;中国市场低个位数增长。

2. 冰激凌业务计划拆分成立新公司(TMICC),但受美国政府关闭延迟实施,集团保留19.9%股份至多五年。

总:品牌表现与市场影响

1. 增长品牌如多芬发用产品、凡士林、Nutrafol等实现两位数增长;宝拉珍选和德美乐嘉在上半年下滑后Q3恢复增长;但TRESemmé低个位数增长受美国销量下降抵消,力士增长受限。

2. 下滑品牌如舒雅和清雅销售额降低,主要受巴西和中国市场疲软影响。

总:品牌战略与消费趋势

1. 集团计划到2026年提升美容与个护业务占比之和至51%(当前44.22%),家庭护理提升至24%(当前19.05%)。

2. 市场趋势显示巴西和中国需求萎缩,欧洲法国和英国良好增长;但中国市场低个位数基础销售增长反映波动。

总:渠道和定位启示

1. 资源集中到24个核心市场(贡献85%营收),如美国和印度为重点;并购资金限于这些市场,凸显区域专注策略。

总:增长市场与机会提示

1. 北美基础销售额增长5.5%,印度增长2%;印尼实现12%增长,非洲中等个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低个位数增长提示亚洲机会。

2. 欧洲整体增长3.13%(法国和英国良好),可作为潜力市场;并购限于美国和印度,合作机会集中于这些区域。

总:风险提示与应对措施

1. 风险包括亚太连续三年下跌4.62%,美洲下跌5.45%;舒雅品牌因巴西疲软下滑,冰激凌业务拆分延迟可能影响收益。

2. 应对策略如集团裁员、聚焦核心品牌以提升效率;事件应对包括恢复宝拉珍选低增长,通过价格调整缓解原材料成本上涨。

总:可学习商业模式

1. 联合利华战略收缩缩减品牌数量,集中资源至30个主力品牌;最新模式如冰激凌业务独立拆分(TMICC),提供合作案例。

总:产品需求与商业机会

1. 集团计划提升美容与个护业务占比之和至51%(Q3占44.22%),提示美容健康和个人护理产品生产需求增加;家庭护理占比目标24%(当前19.05%)反映相应产能调整需求。

2. 增长市场如印尼(12%增长)、非洲中等增长和印度(2%增长)显示新兴区域机会;欧洲稳定增长(法国和英国良好)提供出口方向。

总:推进启示与设计需求

1. 产品设计需求体现在增长品牌如多芬和凡士林;商业机会来自区域专注策略,如85%营收靠24个市场(美国印度为重点),并购限于这些区域。

2. 数字化启示:集团战略聚焦资源优化供应链,可通过类似方式提升效率应对市场疲软如巴西。

总:行业发展趋势

1. 联合利华销售额持续下滑(Q3跌3.29%),所有业务板块未增长,美容与健康持平但家庭护理跌幅超6%;冰激凌业务拆分延迟反映整体市场挑战。

2. 趋势包括战略收缩如裁减18%白领员工和缩减品牌数量;区域分化,仅欧洲增长(3.13%),亚太和美洲连年下跌。

总:客户痛点与解决方案

1. 痛点如巴西和中国市场疲软导致品牌下滑(如舒雅),原材料成本上涨抑制力士增长;客户面临渠道建设问题,区域需求波动明显。

2. 解决方案启示:集团聚焦24个核心市场(贡献85%营收),集中资源应对问题;可应用类似模式优化服务。

总:新技术与应对启示

1. 虽无直接新技术,集团数据如北美5.5%增长通过策略调整;解决方案包括品牌占比提升计划(到2026年美容个护51%),提供案例。

总:商业需求与平台启示

1. 集团需求专注24个核心市场(如美国印度),85%营收来源;对平台招商建议集中资源在增长区域(如北美增长5.5%,印度2%)。

2. 风险规避策略如不向美国印度以外市场投入并购资金;平台运营需关注区域差异(欧洲增长,亚太连跌)。

总:最新做法与问题提示

1. 问题包括冰激凌业务拆分延迟因外部因素;提示平台管理需规避类似风险如市场集中导致挑战。

2. 最新做法如集团计划成立TMICC独立公司,招商可参考;运营启示从裁员和品牌缩减优化效率。

总:风险规避措施

1. 市场疲软影响如舒雅下滑;平台需监测区域波动(巴西和中国疲软);运营管理启示从集中资源提升占比目标(美容个护到51%)。

总:产业新动向

1. 联合利华战略转型(2022-2025Q3下滑),实施收缩如裁减员工、品牌数量从400减至200个;业务动向包括冰激凌分拆成立TMICC,但延迟实施。

2. 占比目标2026年美容与个护51%,家庭护理24%,反映产业调整;区域动向如北美增长5.5%与印尼12%增长对比亚太连年下跌。

总:新问题与政策启示

1. 问题包括销售额连续下滑各业务未增(如家庭护理-6.67%);巴西和中国市场疲软暴露消费波动问题;拆分延迟因美国政府关闭显示外部法规挑战。

2. 政策建议启示:资源集中24个核心市场(美国印度重点)应针对区域策略;商业模式从核心品牌聚焦(贡献75%营收)提供创新案例。

总:商业模式研究

1. 拆分冰激凌业务独立上市(TMICC)保留19.9%股份案例;观点如通过数据增长案例(印度2%)优化产业动向分析。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10月23日,联合利华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Q3销售额同比下降3.29%,至147亿欧元。2022年至2025年第三季度,集团销售额整体呈下滑趋势。

从业务板块来看,五项主营业务销售额均未实现增长。其中,美容与健康业务与去年同期持平,为32亿欧元;个人护理业务同比下跌2.94%,至33亿欧元;家庭护理业务同比下跌6.67%,至28亿欧元;食品与饮料业务同比下降3.13%,至31亿欧元;冰激凌业务同比下降4.17%,至23亿欧元。

目前,联合利华正处于战略收缩和转型阶段。在9月的巴克莱全球消费品行业大会上,联合利华CEO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表示,集团已在过去18个月内削减了18%的白领员工,计划更换50名高管,并将品牌数量从400个缩减至200个,同时将资源集中到贡献公司营收75%的30个核心品牌上。

财报显示,集团旗下部分主要品牌实现了可观增长。例如,多芬发用产品、凡士林、Nutrafol、Hourglass、K18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宝拉珍选、德美乐嘉在上半年下滑后,于第三季度恢复低个位数增长。TRESemmé仅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其增长部分被美国市场的销量下降所抵消。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产品提价,力士销量增长受挫,仅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然而,舒雅和清雅两大品牌销售额均出现下滑,原因均为“受巴西和中国市场疲软影响”。

此外,集团计划到2026年,将美容与个护两项业务的合计占比提升至51%,家庭护理业务占比提升至24%。而2025年第三季度,美容与个护业务的销售额占比之和为44.22%,为近四年最高;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占比为19.05%,为近四年最低。

从地区表现来看,只有欧洲市场保持增长,同比增长3.13%至33亿欧元。其中,法国和英国增长良好,而德国在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后出现下滑。亚太地区同比下跌4.62%至62亿欧元,并已连续三年下降。美洲地区同比下降5.45%至52亿欧元。

据悉,联合利华85%的营业额来自24个主要市场,集团计划将资源集中于此,其中美国和印度是重点。集团中期目标是将这两个市场的营收占比之和提高至45%以上,未来将不再向美国和印度以外的市场投入任何并购资金。事实上,2025年联合利华收购或投资的品牌,也主要以欧美及印度的个护品牌为主。

上述改革措施的效果已在财报中有所体现:北美地区基础销售额增长率为5.5%,印度基础销售额增长率为2%。然而,印尼和非洲地区的增长同样亮眼,分别实现了12%和中等个位数的增长率。中国市场则实现了低个位数的基础销售额增长。

今年2月中旬,联合利华宣布计划拆分冰激凌业务,并将其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上市。根据联合利华官网信息,将成立一家新的冰激凌公司:马格努姆冰激凌公司(TMICC)。分拆完成后,集团将保留TMICC 19.9%的股份,期限最长为五年,未来将逐步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关闭,联合利华对冰激凌业务的拆分将延迟。联合利华官网在证实此事属实的同时,表示“所有准备工作仍在按计划顺利进行,我们仍致力于并有信心在2025年实施拆分”。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