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抖音连出4记重拳打击第三方引流

见实 2025/09/26 15:05
见实 2025/09/26 15:05

邦小白快读

抖音电商在短时间内发布四次公告,严厉整治商家诱导用户到第三方平台的行为,此举旨在保护消费者安全和权益。

1. 平台在9月19日打击投资理财诈骗,清退179家店铺和334名达人;9月22日公示新规提高罚金和惩戒范围;9月24日针对提货卡引流实施治理;9月25日重点处理售后环节的隐蔽诱导。

2. 这些违规操作常以“赠送福利”“售后服务”为名,引导用户扫码或添加联系方式,最终导致用户下载非法App或被诱至线下交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信任危机。

3. 用户需警惕此类诈骗手段,避免非官方交易;商家应停止违规引流,否则面临封禁清退风险。

实操干货是了解平台动态并及时调整策略,保持合规可减少损失并确保可持续经营。

抖音本轮打击措施显著收紧了过去品牌常用的引流手段,需转向合规运营以维护品牌形象。

1. 品牌营销不能再依赖包裹卡扫码、加群返现或售后福利等诱导方式,这些正被平台严控;必须利用抖音内建工具提升用户复购和留存。

2. 渠道建设方面强调平台信任体系优先,避免因违规导致封禁风险;用户行为观察显示消费者更倾向安全透明交易,趋势是减少外部引流依赖。

3. 产品研发需规避设计易诱导元素,如扫描卡设计;品牌商可关注官方工具开发复购机制构建用户资产基于生态健康。

消费趋势是透明化交易成为核心,品牌应系统化运营合规路径以应对市场变化。

抖音新政策解读显示高增长市场但需规避违规风险,此轮专项治理带来重大警示和合规机会。

1. 政策解读:新规显著提高诱导第三方的处罚力度如高罚金和清退,惩戒范围扩大覆盖订单服务等;风险提示:类似9月25日案例,商家被封禁信息同步相关部门造成直接损失。

2. 消费需求变化:用户对安全交易更敏感提供机会利用平台工具促进复购;可学习点是转向内建增长策略如留存活动而非外部引流捷径。

3. 事件应对措施包括停止售后诱导,把握扶持政策如平台合作机制;负面和正面影响并存短期收紧引流长期保生态稳定。

最新商业模式和合作方式需基于合规框架,卖家可聚焦内生态协作实现可持续增长。

抖音治理行动启示产品生产和电商推进需强化合规设计,避免灰色操作。

1. 产品设计和生产需求:避免如包裹卡或扫码产品等诱导性元素以防违规;注重安全交易导向设计可减少商业风险并满足平台规则。

2. 商业机会在于生产合规电商支持工具,推进数字化协作利用平台内机制提升供应链效率;启示是电商生态优先安全减少外部依赖。

推进数字化需强化平台合作启示工厂减少低风险短平快设计转而关注长期合规产品提升市场适应力。

行业发展趋势显平台监管加强服务商可提供解决方案应对客户痛点。

1. 发展趋势:抖音治理行动显示电商强监管成常态强调安全闭环行业需更多合规工具;新技术或方案可聚焦内生态留存机制开发。

2. 客户痛点:商家被违规引流失控导致封禁痛如案例中涉事商家损失;服务商提供官方工具支持用户运营解决痛点规避风险。

3. 解决方案推荐开发平台内留存复购系统替代第三方引导提升服务价值匹配生态需求。

服务趋势是整合安全技术减少灰色链路服务商应提前布局相关产品支持客户转型。

商业需求和平台最新做法聚焦生态保护抖音案例展示治理模式升级。

1. 商业对平台的需求:商家需避免第三方引流风险平台需强化规则如新规提高罚金;招商与运营管理通过封禁如179家店铺案例维护公平市场。

2. 平台最新做法:一周四次公告制度化打击协同部门跨场景治理如提货卡线下延伸彰显风向规避能力。

3. 问题解决方案包括联合部门处理引流诈骗实现全链路管控保障信任体系安全。

运营管理需持续优化平台招商门槛确保入驻商家合规减少生态危害并促进良性竞争。

产业新动向揭露第三方引流问题政策建议强化监管启示商业模式转变。

1. 新动向:抖音行动显示灰色链路如“公转私”诈骗成新问题需跨部门解决;政策法规建议加强合作治理并优化交易秩序以保护用户权益。

2. 商业模式启示:平台内工具成用户留存核心减少外部依赖;可持续模式建立在安全交易上推动产业透明化发展。

新问题涉及线下线上联动研究者可分析案例如提货卡利益链提出优化建议推动法规完善并规范商业模式创新。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抖音对“引流第三方”的新一轮整治,已从个案处理升级为全链路围剿。

就在昨天(9月25日),抖音电商发布了最新一期《严打引流欺诈,守护电商交易安全》公告。这已经是短短一周内,平台第4次针对“第三方引流”的公开“亮剑”。

公告显示,近期平台巡查中发现部分商家、达人依然存在通过商品订单、服务承诺等手段诱导用户跳转第三方的情况。抖音明确表态:这类行为严重破坏了用户体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将持续保持高压治理。

在这次披露的典型案例中,违规商家多以“赠送福利”“售后服务”为由,引导用户扫码或添加第三方联系方式。一旦用户进入链路,往往被要求下载陌生App,或被诱导至线下交易。最终,消费者不但享受不到承诺的权益,还可能面临财产损失。

图片

抖音已对涉事商家采取清退、封禁等措施,并将信息同步至相关部门。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最近一周抖音对“引流”灰色地带的整治节奏明显加快:

9月19日,抖音发布《严打投资理财类引流诈骗》公告,重点打击利用低价商品为诱饵,诱导用户下载“投资理财”App的行为。9月已有179家店铺、334名达人被清退或封禁,治理力度相当猛烈。(延展阅读:骗子也开始盯上了包裹卡?)

9月22日,平台进行了新规公示——商家/创作者-诱导第三方细则,将违规成本整体抬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如罚金显著提高,惩戒范围更广。(延展阅读:抖音引流第三方处罚力度加大)

9月24日,抖音又公布了《打击提货卡引流诈骗》的阶段性进展。这一类黑产通过“线下提货卡+扫码兑换”的方式,将用户引至非法网站,形成线下到线上的灰色利益链。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展开治理,标志着官方已将战线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9月25日,即昨天发布的最新“第二期”公告,则聚焦于更隐蔽的售后引流环节等更具迷惑性的诱导方式。

一周内抖音连续4次发声,抖音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平台对“引流第三方”的治理进入制度化、强监管阶段。打击第三方引流也不是临时行动,而是一次全链路、跨场景的专项治理。

那么抖音本轮打击对象为何频繁集中在“引流第三方”?

从披露的案例看,多数违规链路都瞄准“公转私”环节:

-先用低价商品或“包裹卡”“扫码送礼”诱导下单;

-再通过扫码或客服对话,将用户引导至第三方App或第三方联系方式;

-最终进行投资理财诈骗、返利套现,或线下非法交易。

这类行为不仅让消费者蒙受损失,也破坏了平台的交易秩序与信任体系。因此平台此举,就在于“保护用户安全”以及保护平台生态。一旦消费者在平台内频繁遭遇欺诈,不仅会对商家失去信任,更会动摇对整个平台的信任基础。此外,违规引流的短期套利,也会挤压合规商家的生存空间。

不过,对于大量依赖私域增长的正规品牌而言,这轮治理带来的最大冲击是:

包裹卡扫码、加群返现、售后福利,这些曾经被视为“有效引流手段”的动作,正在被快速收紧。

这意味着,未来品牌在抖音电商的运营,需更加依赖平台内的官方工具和正当路径。如何在合规边界内提升留存与复购,考验的是操盘手的系统化能力,而非简单的“引流捷径”。

对于品牌来说,长期可持续的用户资产沉淀,也必须建立在透明和安全的交易秩序之上。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一起留言交流。

注:文/见实,文章来源:见实(公众号ID:jianshishijie),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见实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