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亿市场,“包”罗万“箱”
近年来,箱包行业不断发展,已成为兼具时尚与实用性的关键消费品。其不仅是日常储物的必备工具,也是个人身份和时尚品味的象征。
据义乌指数监测,2024年我国的箱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64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箱包市场(仅次于美国,其2024年箱包市场规模约为2070亿元)。
2024-2029年中国箱包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义乌指数
(一)箱包市场为何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箱包行业的市场规模和产业价值同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消费需求场景愈发细分。当前,“一包走天下”的通用型产品已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在传统商务出行需求之外,如母婴群体专用的多功能“妈咪包”、宠物出行便携航空箱、摄影相机包等垂直类目快速崛起,差异化的产品需求催生出大量新兴细分市场,箱包行业的边界不断拓宽。
二是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复苏。一方面,旅游市场活力持续提升,有效刺激箱包消费需求。2024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56.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8%;旅游总消费达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另一方面,高铁、飞机和自驾等出行方式日益便捷普及,“说走就走的旅行”逐渐成为常态,短途游、周末游等高频出行方式大幅增加,进一步带动了箱包产品的消费需求。
箱包行业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市场竞争格局呈现显著分层特征。当前我国的箱包市场长期由白牌主导,品牌产品仅占比36%,中高端市场尤其是奢侈品和高端箱包领域则以海外品牌为主。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众国产新锐中高端品牌崛起并获得市场认可,国产品牌将抢占更多中高端箱包市场份额。
02
箱包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制造”畅销全球
如今,在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需求差异化的双重驱动下,箱包产品在设计、时尚和实用性方面不断创新。
(一)箱包品类不断扩容
箱包的品类划分随着消费需求的改变而日益精细化,按照款式、功能、材质、箱体可划分为以下品类:
按款式分:手袋、单肩包、斜背包、手提包、钱包、背包等;
按功能分:公文包、电脑包、摄像包、医用包、旅行包、化妆箱等;
按材质分:真皮包、pu包、pvc包、帆布包、布包等;
按箱体分:拉杆包、工具包、行李箱、手提箱等。
从细分品类规模来看,手提包、行李箱、斜挎包、双肩包在全球箱包行业零售规模中分别占据46%、14%、11%和10%的份额。
(二)国内市场:告别低价竞争,国货加速突围
国内箱包产品能够快速崛起,靠的不是低价策略,而是通过创新设计、品牌塑造和品质提升等方式实现产业逐步升级。
品牌化进程显著提速。过去两年,全球奢侈品消费者减少了约5000万,年轻一代对非必需消费愈发审慎。在奢侈品品牌和高性价比爆款商品主导的消费两极分化背景下,国产箱包正逐步占据中间层品牌和产品优势地位。根据蝉魔方数据,2025年天猫千元以上女包品牌销售额TOP15中,有7个国货品牌上榜,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同感在持续提升。
产品加速向智能化迈进。智能箱包正从概念产品走向大众市场。国产箱包品牌通过推出集成GPS定位、指纹解锁、自动称重和USB充电功能的智能行李箱,精准解决了行李追踪、安全防护、超重提醒和移动充电等现代出行中的核心痛点。
箱包电商市场崛起,线上线下协同发展。2024年,我国箱包电商市场规模约为125亿美元,占整体市场的60%左右。以山下有松、古良吉吉、裘真为代表的国产轻奢品牌通过微电影、小红书种草、抖音内容直播等营销方式加强用户粘性。同时,线下渠道已成为国产中高端品牌实现差异化、建立长期用户关系与品牌认同的重要突破口。
(三)国外市场:地区增长各有千秋
我国是全球箱包的第一制造大国。数据显示,我国生产的箱包已占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额为345亿美元,出口前两大市场分别是欧盟和美国。
从全球箱包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整体规模约为1902亿美元,未来五年将以5.5%的年均复合率不断增长。
从消费偏好来看,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
亚太地区2024年箱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23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箱包消费市场,占据全球箱包市场约38%的份额。亚太地区消费者,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大多青睐多功能与高性价比的箱包产品。
欧洲地区2024年箱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9亿美元,占据全球箱包市场约20.5%的份额。欧洲地区的消费者对箱包产品的审美要求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尤其看重品牌历史、工艺传承和创新设计。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奢侈品及定制化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北美地区2024年箱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0亿美元,占据全球箱包市场约18.9%的份额。北美地区的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耐用性,尤其是对旅行箱包和商务包的需求较高。并且北美消费者对箱包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偏爱知名品牌的箱包产品。
拉美地区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25年箱包市场规模为254.4亿美元,未来五年将以9.95%的年均复合率快速增长,高出全球平均增速3.38%。拉美地区的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较高,功能强的商务包和设计感十足的休闲包颇受欢迎。
03
“箱”聚义乌,“包”揽全球
义乌市场的箱包行业起步于2004年,作为义乌市场早期发展的传统特色行业之一,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箱包产品的重要集散中心。在当前国内箱包产业链高度完善,形成以广东狮岭、浙江平湖、河北白沟等地为代表的上游产业基地的背景下,义乌市场依托强大的商贸流通体系和销售窗口优势,吸引了众多来自河北白沟、浙江平湖等箱包产业带的企业入驻,并与这些地区形成了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产销联动,买卖全球”。
(一)义乌市场箱包行业概况
义乌市场箱包行业相关商户集中分布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一楼、四楼。现有场内商位共1600余间,经营主体近1500户。从品类结构来看,场内主营品类包括背包、男包、女包、书包、拉杆箱、袋和其他箱包。其中,背包品类在义乌市场的经营主体数量最多,占比约为31%。
从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内外贸销售比例约为2:8,出口主要销往非洲、中东、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市箱包行业商会柳会长表示:“我们的箱包卖向全世界,特别是中东、非洲、南美等义乌传统优势市场。未来,得益于义乌市场的商贸枢纽优势,增长空间还很广阔。”
据义乌指数监测,自2020年以来,箱包类景气指数整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1002.91点攀升至2024年的1246.33点,涨幅为24.27%,2025年前8个月箱包类平均景气指数为1383.34点。未来,受中秋、国庆假期影响,预计仍延续上涨趋势。
(二)假期效应显著,箱包迎出货高峰
作为出行“刚需”品类,义乌市场箱包行业采销旺季一般集中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前夕。义乌市场某箱包经营户表示:“最近拉杆箱、双肩包、旅行袋订单明显增加,很多老客户都提前备货,尤其是轻便耐用、适合多天出游的产品特别走俏。”据义乌指数数据监测,箱包细分品类中旅行箱品类景气指数自年初就一直保持快速上涨趋势,5月旅行箱品类的景气指数为1637.99点,相较1月,涨幅达8.11%。
2024年11月-2025年5月旅行箱品类景气指数
数据来源:义乌指数
(三)智能箱包成爆款,创新设计产品走俏
高端化、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义乌市场箱包产品紧跟消费趋势,推出多款智能创新产品。其中,智能骑行箱作为义乌市场箱包行业的代表性爆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该产品采用轻量化材质打造,自重仅6.8公斤,具备智能控制功能,据义乌市场经营户介绍:“这款智能电动行李箱,能够通过手机App控制,直观查看电量、车速、里程,轻松调节灯光、灯效等,目前是义乌市场最受欢迎的‘代步工具’。”作为店里的热销款,这款智能骑行旅行箱的年销售额已超4000万元。
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增多。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标准化产品,转而追求符合自身审美和功能需求的专属箱包。义乌市场箱包行业经营户表示:“现在定制的单子明显比以前多了,好多外商都会自己带设计图或者提出需求,让我们设计生产。”同时,国潮新中式风格的包袋也大放异彩,窗棂纹、水墨渐变、盘扣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包型巧妙融合,市场热度攀升,受女性消费者青睐。
总结
行业趋势:箱包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发展,国潮设计、科技融合与定制化需求显著增长,产品从“实用功能”转向“体验与情感价值”并重。
产业格局:中国箱包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品牌化进程加速。目前中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品牌主导,但国产品牌在大众市场持续崛起,竞争力不断增强。
销售渠道:电商成为主流销售渠道,义乌作为全国重要的产销窗口,箱包类景气指数持续上升,假期消费成为箱包行业增长的关键动力。
市场表现:国内旅游复苏及消费需求场景多元化有效带动箱包销量增长。在全球市场中,“中国制造”的箱包占比已接近40%,出口覆盖欧美、亚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注:文/义乌指数,文章来源:义乌指数,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义乌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