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跨境电商 新手入行还有戏不?

天巫 2025/09/03 09:54
天巫 2025/09/03 09:54

邦小白快读

跨境电商新手入行实操干货和重点信息。

1. 行业仍有增长空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在2024年突破2.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2025年预计达1.03万亿元;行业新增企业注册增速最快,创业背景包括大厂离职员工、设计师等。

2. 实操入行指南:新手需先明确自身优势避免盲目跟风,可从小成本测试入手,如林鹏翔建议用公共货盘测试流程;祥子认为资源不足时靠技能(如设计)取胜;李李推荐POD定制模式降低囤货成本。

3. 成功案例启示:刘世奇仅用5万元创业,通过个性化产品(如布灵布灵拖鞋)达到年入3000万;其他例子如莆田卖家利用AI生成产品图,上架后由POD平台代发货。

未来机会与注意点:跨境电商不再普涨,但借助POD柔性供应链和AI技术可降低创业门槛;专家建议新手精确定位并尝试双平台(如货架电商亚马逊和内容电商TikTok)互补布局。

品牌营销与产品研发相关干货,关注消费趋势和用户行为。

1. 消费趋势:美国消费者追求个性化表达,如祥子提到设计感拖鞋满足个性需求,推动产品定制化;POD定制模式兴起因关税变化和需求增长,可避开同质化竞争带来溢价。

2. 产品研发启示:李李分析POD定制助力品牌开发,卖家可提供模版选择(如纪念品),提升创意设计能力;案例包括安克品牌半年盈利11亿,显示高端定位潜力。

用户行为与品牌渠道:内容电商(如TikTok)通过种草内容吸引用户,需品牌具有想象力和创意;跨境电商增长虽放缓(2025年同比增4.7%),但渠道多元化如线上泛商业群体扩大,代表企业如赛维等可借鉴。

政策解读、市场机会及风险提示,关注可学习点和合作方式。

1. 政策变化与增长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出口达2.15万亿元,增速16.9%,但增速放缓至2025年4.7%;消费需求层面,个性化产品(如定制拖鞋)和POD模式上升为机会,可吸引业外新卖家。

2. 风险与应对措施:行业洗牌内卷加剧(如赛维少赚6000万),专家林鹏翔建议避免跟风;正负影响包括成本上升,祥子提示专注全职避免兼职分散精力;机会如小成本冷启动(刘世奇5万元案例)。

可学习点与商业模式:林鹏翔强调精益创业,如选轻量产品(如按摩球)控制启动成本在2-5万元;最新模式包括POD定制无货源(李李推荐)和双平台互补(亚马逊与TikTok);合作方式如POD平台代生产发货降低风险。

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干货,强调商业机会和数字化启示。

1. 生产与设计需求:POD柔性供应链需求增长,李李指出卖家选择POD定制以降低囤货成本,需工厂提供设计模版和生产服务;产品如拖鞋和纪念品定制需求上升,满足海外个性表达。

2. 商业机会:为卖家提供代工解决方案,如紫蔚科技合作案例(莆田卖家使用AI设计);案例中海外工厂兴起,相互成就关税优化机会。

数字化和电商启示:推进数字化如AI生成图片减少设计投入;李李建议工厂服务新卖家小成本测试流程,增强竞争力;行业增长带来机会(2024年出口规模数据),但需适应精益模式避免内卷。

行业趋势、新技术和客户痛点解决方案干货。

1. 发展趋势:行业规模高速增长(2024年2.15万亿元出口),但进入洗牌期,企业新增量级提升;风向如内容电商(如TikTok)崛起,祥子视为新流量解决方案。

2. 新技术应用:AI工具用于产品设计(如李李提到的莆田卖家生成产品图),提升效率;POD定制供应链降低创业硬投入,解决冷启动痛点。

客户痛点与方案:卖家痛点如低成本启动需求(资源不足),林鹏翔提出小成本测试方法(如公共货盘测试);解决方案包括提供POD平台服务(李李合作案例)和流量问题优化(祥子切入TikTok赛道);案例刘世奇显示服务空间大。

平台需求、最新做法及运营管理干货,关注招商风向规避。

1. 商户需求与平台做法:卖家对高性价比流量需求强,祥子分析TikTok作为内容平台提供解决方案;最新做法如POD平台为卖家代生产和发货(李李案例),降低启动门槛。

2. 招商与管理建议:鼓励卖家小规模测试(林鹏翔的2-5万启动),吸引新手;运营需风向规避,专家林鹏翔提醒避免重产品投资,优先轻量运营;合作方式如双平台互补(亚马逊和TikTok)增强稳定性。

平台最新启示:内容电商(TikTok)不稳定但上限高,货架电商(亚马逊)需精细控制成本;案例如安克平台成功,平台应提供AI等工具支持卖家降低风险。

产业新动向、新问题及商业模式干货,关注政策依据。

1. 产业动向与问题:行业快速增长(2024年出口2.15万亿元)但重构洗牌(如傲基只赚一亿);新问题包括低成本创业可行性(刘世奇5万元案例争议),引发讨论创业门槛。

2. 商业模式与建议:李李介绍POD定制模式兴起,推动精铺方向;林鹏翔提出精益创业模型,强调资源优化;祥子论团队能力组合双平台互补(理科生货架电商+文科生内容电商)。

政策与案例依据:海关出口数据(16.9%增长)可作为政策研究基础;代表企业如赛维内卷问题,商业模式创新启发法规建议需关注柔性供应链发展。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傲基忙了半年,只赚一个亿》

《通拓忙了半年,只赚280万》

《赛维忙了半年,少赚6000万》

到了上市公司发半年度财报的日子,跨境工厂佬儿的毛Sir整了“赚”字辈系列文章,俨然开启了群嘲模式。

不过即便大佬们比起去年同期少赚了不少,但在很多人眼中,跨境电商依然是当下还有逆袭可能性的行业之一。

在另外一篇跨境大佬Moss写的推文里,他感慨地说道,“跨境电商行业虽然和之前比(纵向比较),已经非常“烂”了,但是一旦横向和其他行业比,算是最好的行业之一了。”

这不,毛Sir“赚”字备系列最新一篇,就来了篇正能量向上的《安克忙了半年,大赚11亿》。

跨境电商究竟在上演怎样的罗生门呢?

跨境电商依然是高增长行业

尽管跨境电商早已不是遍地黄金的阶段,但根据企查查数据,跨境电商依然是国内企业新增注册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当然,企查查仅统计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品牌名称包含关键词“跨境电商、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而实际上现在跨境电商企业已经有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的卖家指的是纯线上贸易商,而广义的卖家则是将所有采用线上渠道开拓海外市场的泛商业群体,包含品牌商、工贸一体等企业。如果按照广义跨境电商企业的口径来统计,那么跨境电商行业新增企业的数量估计要多几个量级。

与之相对应,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创业者出身越来越多元化。根据笔者观察,早期跨境电商卖家以草根创业者为主,如今则有互联网大厂离职员工、设计师、厂二代、留学生、海外华人等不同背景的创业者不断加入卖家新手村。

在多方力量的参与下,跨境出口电商行业规模依然在飞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对外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2025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约1.03万亿元,同比增长4.7%.

当然,跨境电商现在也不再是“大河水满小河涨”的普涨时代了,正在进入激烈的洗牌和重构。

很多老卖家都在喊卷不动了,但也有很多如刘世奇这样的黑马横空出世。毛Sir的“赚”系列文章也在直观展示行业内的悲喜并不相同。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

那么跨境电商究竟还能不能干?怎么干?还有低成本冷启动的机会吗?

8月12日,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与贸行四海联合打造的实战对话直播栏目【跨透社直播】上,针对这个充满讨论性的痛点话题,邀请了三位嘉宾,展开分享:

MoonSees创始人,亚马逊广告明星卖家讲师 林鹏翔

跨境无疆创始人,TK研学社的主理人,TK实战派专家黄康祥

福建紫蔚信息科技的SDS定制选品的市场总监李李

三位嘉宾所深耕的赛道,分别是被年轻人曾视为藏着逆天改命机会的亚马逊、TikTok电商,还有正被视为当红炸子鸡的POD定制。

三位嘉宾在“跨境电商能不能干”这个话题上,观点十分统一,新手要先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不要抱着别人能成我也能成的心态跟风入局。

林鹏翔:

Ø我不认为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每个人的能力、资源都不一样,创业一定是找到了自己有优势的地方,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Ø如果创业者对自己优势没有认知,只是看到身边有谁从事跨境电商赚钱了,觉得别人能成功自己也行,跟风入行,那么大概率会踩坑。

祥子:

Ø从我自己的创业经历来看,创业者要注意横轴和纵轴。横轴就是选赛道,去挖掘有机遇的市场。纵轴就是立足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Ø我们国人非常擅长的就是跟,在跨境电商上就体现为跟卖。看到别人成功,也觉得自己进入也能赚钱。但其实这里面有幸存者偏差,别人能成功可能有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

Ø我创业时,已经是跨境电商的后来者,我不想在货上面跟老卖家去卷。我判断,卖家们接下来肯定会面临如何获取高性价比流量的问题,而TikTok是优质的社媒和内容平台,所以我选择切入TikTok赛道,为卖家们解决流量问题。

Ø我经常劝退带着兼职想法来做跨境电商的朋友。我们做全职还经常遍体鳞伤,做兼职的朋友相较于全职来说,你的优势在哪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把一个事情打穿打透。所以我给朋友们的建议,都是不要三心二意,看好跨境电商,就专心认真地做。

李李:

ØPOD这个行业在海外其实已经火了挺久了,我们公司是从2018年开始筹备,2019年正式上线。

Ø今年POD之所以火热,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相较于其他行业,跨境电商行业整体依然在增长,很多业外的朋友关注到跨境赛道,希望入行之初能借助POD,走通无货源模式,降低成本。二是关税的原因,自发货卖家寻找新的无货源供应链方案,POD海外工厂也同时在海外兴起,相互成就。

Ø目前,很多卖家选择POD,主流打法还是做铺货。单纯的铺货现在也已经开始卷了。我们看到新卖家也都会提建议,希望卖家做好自己的定位,选择好模式和平台,尝试往精铺,或者定制的方向突破。

Ø不同的模式对卖家的能力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样的。铺货要求卖家对流量有一定敏感性,定制则需要卖家有一定创意和设计能力。

跨境电商还有低成本创业的机会吗?

直播中,三位嘉宾还以一名叫刘世奇的跨境电商卖家的成功案例为切入口,讨论了今后跨境电商是否还有低成本冷启动的方式。

这位内蒙古小伙子2021年参加了首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后,毅然决定带着5万块钱和1只猫,来到拖之都-泉州开启自己的跨境电商创业之路。2024年,他和他只有6个人的公司,做到了年入3000万。

在跨境电商早期很多打法被颠覆的当下,刘世奇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几万块钱,还能跨山越海吗?

林鹏翔:

Ø这让我想起了我创业的时候,我当时也是带着5万块钱。比起低成本创业,也许用精益创业来定义更合适,就是创业者把有限的资源能够融在一起,做一件相对确定性的事情。

Ø有些人就说一提亚马逊,听别人讲没有百万不能启动,其实这个是错误的认知,这真的跟你选择的赛道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你资金有限,那你在选择产品的时候的话,你一般来说不敢去选那些特别重就特别重的,或者资金撬动要特别厉害的产品。

Ø要花2万块钱起步还是5万块起步是可以算出来的,得了解亚马逊的费用结构,进行精细化运营。以按摩球这个产品为例,市场上有很多现货,采购成本为9块钱左右,卖家一次性备1000个到海外,采购加物流成本也不会花太多钱。留个14个左右的回款周期,再加上广告的投入,两三万的本钱就足够卖家启动了。

Ø今天的主题叫小成本创业,对于很多新卖家来说,起步之初更需要做的是小成本测试。,比如说能不能拿一些公共的货盘等等,就是先把流程走一走,你看一看里面的道理跟你想象的是不是一样的?你先躬身入局一下,但是一开始不要重拳出击。

祥子:

Ø刘世奇入行时也不是啥都不懂,带着5万块钱和一只猫勇闯跨境电商就成功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他是有设计感的创业者,他抓住了美国消费者个性表达的需求,设计出来符合他们需求的布灵布灵的拖鞋。

Ø当资源不够的时候,技能来凑。如果新卖家起步之初没有太多的资源,我会建议信卖家认真思考下自己有什么技能。

Ø打个比喻,亚马逊为代表的货架电商很像理科生,就像林校长介绍的精益创业,在货架电商平台上,卖家选品、控制成本、运营都要精益求精。

Ø以TikTok电商为代表的内容电商则很像文科生。内容电商上,大家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实际上要通过大量的优质内容和种草来实现的。这要求内容电商卖家要非常有想象力,思维是跳跃的,能拿出让消费者觉得非常好玩的东西,通过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带来交易。

Ø内容电商有一个优点是上限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有一个缺点是不稳定。未来的跨境电商,最好双剑合璧,理科生和文科生一起搭班子。团队互补,能力组合,这应该也是未来跨境电商新团队低成本创业的机会。

李李:

Ø我们服务的客户里面有个莆田的卖家,他就自己一个人创业,也没有很多的启动资金。他就是用AI来生成图片,直接生成产品图,然后上架。上架出单后,再交给我们美国工厂,帮他生产发货。

ØPOD能为卖家省掉囤货成本。对于新卖家来说,前期只要在自己选定的平台,准备好店铺,生产和物流的问题就可以交给POD平台。校长刚才介绍了小成本测试的方法,POD也是新卖家低成本跑通流程的好选择。

Ø我们还有一个合作卖家,他会做好设计,给海外客户提供很多模版选择,让客户可以更好地定制自己的纪念品。这样的产品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溢价,能避开同质化内卷的问题。

跨境电商一直在进步,其实一直在迭代,一直在更新,所以都有机会。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正如本期三位嘉宾所分享的,大家要抓住新机会,首先要明了自己的优势,进行精益创业。如果资源不足,就能力来凑,也可以搭班子进行能力组合,来降低创业的门槛和不确定性。

同时,POD柔性定制供应链、AI等技术的进步,也为卖家们降低了很多创业硬性投入。今后跨透社访谈间,也将专项针对这些新技术新工具,邀请业界实战派进行分享。

注:文/天巫,文章来源:贸行四海,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贸行四海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