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日前,霸王茶姬(NASDAQ:CHA)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总净收入为33.31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2%;公司二季度总GMV达81.031亿元,同比增长15.5%;调整后净利润为6.298亿元人民币,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微增0.1%),对应的调整后净利率为18.9%。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8.4%提升至53.9%,增长了5.5个百分点。
用户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霸王茶姬小程序注册会员用户数已达到2.069亿,环比净增加1455万人,同比增长42.7%。
1、海外GMV同比增长超77% 国内单店月均GMV同比下降23%
财报显示,本季度,霸王茶姬海外GMV为2.352亿元,同比、环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同比大增77.4%,环比增长31.8%,已逐步成为驱动公司整体增长的引擎之一。
截至6月30日,霸王茶姬全球门店共7038家,其中包括海外的208家门店: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度尼西亚8家、泰国5家、美国1家。本季度,霸王茶姬顺利进入印尼市场,连开8家门店。继北美首店5月初在洛杉矶开幕之后,美国的第二家门店也已开始试营业。今年上半年,霸王茶姬海外门店净增52家。
霸王茶姬在亚太市场也交出一些亮眼成绩单。4月11日,霸王茶姬在印尼的首都雅加达成功开设首家门店,正式进军印尼市场。这家店前三天的累计销量突破1万杯,首周获得5000多位注册用户。连同其他新店,印尼首批新店在开业周期吸引了约35000位注册用户,4月份日均销量超2000杯。在泰国,日均杯量在正式开业后比试营业时增长54%,开业三天内即吸引了约15000位注册用户。5月11日,霸王茶姬在北美地区的首店在洛杉矶正式开业,开业首日销售杯数突破5000杯。
此外,霸王茶姬在近期也进入了越南和菲律宾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显示,二季度霸王茶姬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同比下降23%,主要由于2024年同期数据异常强劲及外卖平台价格战影响。这一下降趋势已持续六个季度。从2023年四季度的57.4万元,下降到2024年四季度的45.6万元,再到本季度的40.435万。
霸王茶姬全球CFO黄鸿飞解释了两大因素:一是2024年同期数据异常强劲,业绩基数较高;二是外卖平台价格战加剧,公司选择不参与短期导向的折扣活动,导致部分客源暂时分流。影响了销售表现。
2、霸王茶姬的注册会员规模突破2亿 同比增长42.7%
用户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霸王茶姬小程序注册会员用户数已达到2.069亿,环比净增加1455万人,同比增长42.7%。此外,二季度,霸王茶姬外卖GMV占比逆势提升至52%,73.9%订单来自复购用户。
产品方面,霸王茶姬提到,季度内公司推出了如“一骑红尘”、“夏梦玫珑”回归款等新品,并持续推广“低因系列”产品。此外,还在浙江、江苏、贵州、四川、西藏、广东等地推出了区域限定产品。
创始人张俊杰在本次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将于下半年启动核心原料的升级计划,涵盖茶叶、奶源、糖浆等所有关键原料品类,这可以看作是其健康化战略的延续和深化。霸王茶姬此前就已关注健康化趋势,比如在2023年7月宣布在超2000家门店投入使用全新“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宣称实现“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
3、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坚决不参与价格战”
创始人张俊杰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企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价格战不符合长期发展路径。霸王茶姬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
面对价格战,霸王茶姬坚持三个原则:坚决不盲目跟风卷入价格战;坚持高价值品牌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优化运营效率。
张俊杰表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巨额补贴驱动的竞争态势不具持续性。过度聚焦价格竞争可能对产业链各环节,包括商户运营、服务保障和平台健康发展等等,都带来结构性挑战。
霸王茶姬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全球门店总数达到了7038家。其中,海外市场门店数量已增至208家。
截至美东时间8月28日收盘,霸王茶姬股价报收17.25美元。财报发布后,盘后股价小幅上涨2.3%。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