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的时候,运营社发现,在小红书分享好用App的博主越来越多了。
光是#实用App这一话题,就有超过4 亿浏览量,384万讨论量,部分热门App种草笔记点赞、收藏量均过万,这个赛道热度可见一斑。
甚至很多大厂也纷纷下场,想抓住这波用户增长密码:
运营社了解到,小象超市通过小红书种草用增,30天 NPS(口碑)上涨44%,领先行业平均水平,订单成本优于行业大盘(数据来源:小红书灵犀平台,2025年 7月 1日-7月 31日);再比如柠檬轻断食App在小红书锚定“生活化减脂”切口,精准种草,实现TI人群提升50倍。(数据来源:小红书灵犀平台,2024年 11月 1日-12月 30日)
为什么这些App都要到小红书做增长?这些互联网企业们又是如何快速拿到结果的?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聊聊。
01
时代变了,用户增长的思路变了!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和操盘手告诉运营社,增长真的太难了!
一方面,行业增长红利正在衰退,随着互联网大盘增长触顶,用增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在竞价逻辑的推动下,移动应用的获客成本从2019年的2 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4.5美元(数据来源:Cost per Install(CPI)Rates(2025) -Business of Apps)。在跑马圈地的旧有模式下,很多企业陷入“高曝光,低转化”的困局。
另一方面,用户行为也在发生转变——和过去相比,用户粘性在持续下降,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从2023年到2025年 Q1,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次数同比双降,有的用户甚至变成“一次性用户”,下载App短暂使用后,很快就不再登录。
行业 + 用户双重变化,都意味着「用户增长」的时代不同了。
企业光靠用户数量实现增长已然不够,想要挖掘出隐藏的增量,还要在用户运营深度上“做功”——将“流量增长”升级为“心智增长”。
什么意思呢?
过去企业只盯着可以直接转化的目标人群做增长,比如健身App做增长,如果仅以直接转化为目标,那只有正在健身,或者有明确健身意向的人,才有触达的价值。显然这部分用户很少,竞争自然也很激烈。
而“心智增长”则指的是,企业通过产出种草内容,细分使用场景,激发潜在用户需求,让他们将来产生需求时,能优先选择自己。比如健身App不仅触达健身用户,还可以结合细分场景找到久坐腰椎酸痛的都市白领,产后需要恢复身材的妈妈,有丰富时间运动的大学生等群体等。
运营社认为,这种通过种草做增长的优势有三:
第一,细分场景下目标用户更丰富,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化利润;第二,通过种草激发用户的需求,从而让用户主动搜索、走向企业,转化成功率+口碑都会更好;第三,心智增长下的用户质量往往更高,建立深度关系后,这种模式也能够为企业带来长周期ROI。
这三大优势背后也正是种草用增的关键量化指标——细分人群渗透率、人群口碑评价、长周期ROI(或者LTV)。通过这三方直观量化的数据,企业能从“流量在哪”转向“用户是谁、为什么买”,通过理解人群需求与消费心理,实现更深层的精细化运营。
可以预见,「种草用增」将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破局的重要抓手。
02
互联网企业如何在小红书做好「种草用增」?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纷纷选择小红书作为种草用增的核心阵地呢?
众多业内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小红书独有的一批用户群体。
在所有的平台中,小红书用户似乎更加主动:他们平均每天主动截存自己感兴趣的笔记1.2亿次,主动在评论区进行6000万次交互评论,产生购买心智后70%+ 的用户还会主动搜索,真正下单后1 亿+用户还会主动分享扩散口碑,进而吸引更多用户截存笔记,进而形成闭环。(数据来源:小红书数据平台,至2024年)
对于想做种草用增的企业来说,这种平台“氛围”可以说好处多多:
一来,主动表达的用户带来了内容生态的繁荣,不仅让存量市场被放大,也让更多新消费需求得以涌现,更多新兴消费场景被激活。小红书最新数据显示,社区内容涵盖37个一级、200+个二级垂类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点亮了用户全兴趣生活场景,也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实现可持续用户增长的土壤。
二来,主动行为的背后,用户画像也能够清晰可见。通过行为背后丰富的需求洞察,企业主看到的人不再只是“易转化人群”,和用户建立的不再是“一次性关系”,而是更多具体的、生动的细分人群和细分品线的增长机会,以此和用户建立更长久的关系。
因此,围绕这种平台“基因优势”,小红书商业互联网行业从理解人、影响人、赢得人三个方面, 给出了全链路解决方案。
1)理解人:锁定核心用户,拓展机会群体
回归用户、理解用户是小红书种草用增的起点,而想要保证触达的用户精准,运营社建议企业使用小红书独有的“人群反漏斗模型”:
先结合人群基础画像、消费偏好、内容偏好、兴趣分别等多维度确定种子人群画像,精准定义目标用户;然后以品牌种子人群为圆心,通过算法拓展机会人群。帮助品牌在垂类赛道之外,又准又广找到万千种生活方式人群;最后通过已转化人群的决策路径,看清用户在转化前的场域触点、决策周期、行为频次等,指导每个投放环节调优提效。
柠檬轻断食就是通过这套组合拳在竞争激烈的减肥赛道突出重围。
减肥减脂赛道本身相对小众,核心用户数量有限,头部品牌又垄断用户心智,柠檬轻断食一度扩量受阻。
于是该App围绕核心用户,深挖与“健康减脂”相关的细分人群,最终锁定美丽女大、奢品人群、精致妈妈、易碎打工人、二次元玩家、潮流男士、干净饮食家这7 大机会人群,同时借助差异化的内容策略进行针对性种草。
比如易碎打工人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具有缺少锻炼时间、久坐不动、压力大、外卖成疾等标签,他们对碎片化的锻炼,改善身体有高需求,于是柠檬轻断食针对他们的需求定向投放3210周循环减肥法等内容。
最后,柠檬轻断食还深度还原用户付费路径,发现“搜索场域”对其决策影响更重,于是优化投放策略与目标,保证搜索占比至少达到50%,从而将TI人群提升50倍。(数据来源:小红书灵犀平台,2024年 11月 1日-12月 30日)
2)影响人:产出优质内容,激励UGC主动分享
作为种草用增最核心的一环,内容是链接用户与产品的枢纽,也是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
想要产出能够影响人的内容,企业要把产品卖点翻译成用户可感知、很向往的买点,并通过场景聚焦买点与人群的精准匹配,简单来说就是内容公式「产品X 买点X 人群」。
以小象超市为例,商家根据五大细分人群画像,分析不同群体多元的美食场景需求,然后结合自家产品卖点进行高效种草,实现30天 NPS上涨+44%。(数据来源:小红书灵犀平台,2025年 7月 1日-7月 31日)
比如小象超市发现“ 精致妈妈群体”需要给宝宝准备早午餐,这部分群体对健康食谱+新鲜食材有需求,于是商家将自己的生鲜食品买点“鲜美营养又下饭”,穿插到「宝宝餐食谱」等利他型笔记中触达目标用户。
再比如“独处自愈群体”喜欢下班后宅家微醺,渴望快速放松情绪,于是商家将产品自营酒的买点提炼为“放松解压”、“营造氛围”,植入到「打工人解压方式」等攻略型笔记中,强化种草效果。
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想要激发出更强大的传播效果,还可以通过“晒点”让站内海量UGC自发分享笔记,每一个用户真情实感的分享笔记,都是绝佳的企业种草场景。
想要成功激励用户“晒”,离不开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需要找到用户既有“买点”又有“晒点” 的人生时刻,比如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晒求职新技能;旅行者在特殊的日子里住进人生酒店等。第二,产品本身提供有超越用户预期的App功能,让“晒”变得值得。第三,商家针对好的数据晒点进行加热助推 + 话题经营,让一时的晒点,最终变成爆点。比如天猫超市借助14周年庆节点在小红书发起 #春天生日会话题,用宠粉大礼包激励用户参与话题挑战活动,同时聚合优质笔记,助推品牌内容资产持续扩容,最终极大提高了品牌曝光度。
3)赢得人:遵循原生行为,整合多条链路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通过激励(如红包、新人礼)过度追求下载激活,很容易催生一次性用户或低意向用户转化。
而小红书种草用增的思路是将转化链路嵌入用户原生行为路径中,经历“兴趣激发-信息比对-信任建立”的多层心智渗透,才完成转化闭环。
其营销链路更加丰富,不局限于下载与唤端:
一种是企业直接通过种草内容渗透用户心智,满足用户需求,然后借助种草链路和口碑通链路,无需外链引导自然触发用户主动搜索、比价等深层行为。
另一种是,企业先投放优质种草内容,择优加热,然后在优质内容下挂链接,通过下载链路和唤端链路辅助企业用户增长。
03
「种草用增」开始进入“技术”红利期
当然,想要做好「种草用增」光有运营策略还不够。
同样的动作可能有的企业增长很快,有的企业却效果一般,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策略背后是否有适配的技术进行支撑。
而运营社发现,小红书「种草用增」已经进入技术红利期,其中最典型的技术叠加策略的成功打法就是「奥利奥模式」叠加「产品X 买点X 人群」。
不同于过去大水漫灌的投放模式,小红书找到了一种“先人感,后算法,再人感”的动态放量模型——奥利奥模式。
在冷启期进行白盒投放,企业针对目标受众进行自定义投放,人群洞察交叉验证优势品类;在成长期,企业结合前面验证的优势品类进行黑盒智能投放,通过算法调优放量,获取最大LTV;在成熟期,企业则回归“手动挡”,针对已转化人群进行再洞察,搭配「产品 * 买点 *人群」的内容策略拓展种草机会带,提高新赛道人群渗透率。
在「奥利奥模式」的推动下,品牌能够从确定性品类向机会品类稳步拓展递进,持续打开增长天花板。
以热门案例闲鱼为例。
为了在小红书快速打开增长天花板,闲鱼先结合用洞察,找到用户众多兴趣锚点(比如摄影、科技、出行),然后进行小范围内容测试,验证到优势品类——CCD,同时通过小范围测试找到确定的内容-兴趣组合;
然后借助平台算法,针对CCD(数码卡片机)等优势品类进行调优放量,让这个“时代的眼泪”重新焕发生机,提升用户LTV;
最后在收获初始转化人群后,闲鱼针对该群体进行二次洞察,寻找可拓展的种草机会,然后发现CCD用户们也喜欢外出露营拍照,于是通过投放“闲鱼可以买卖露营停车券”,闲鱼成功将用户拓到露营、探店群体,拓宽拿量空间。
最终,闲鱼借助小红书这套种草用增操作,成功将自己的口碑由负转正,实现高质的付费转化。
可以看到小红书种草用增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完整精细的策略+技术体系,也正是这种能力,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的内容种草效果,让企业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04
结语
在了解众多案例后,运营社想说,现在的用增营销早已不仅仅看转化率、获客量等短期指标,而是要看LTV、用户渗透率以及口碑等长期指标,让企业实现高价值、可持续增长。
这显然不是个人就能完成的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品牌从组织层面真正重视起来。
运营社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成立专责于“种草用增”一体化战略的独立部门——它既是传统市场部的简单延伸,还是用户增长部的翻版,既能兼顾短期拉新和转化,还能兼顾长期品牌和口碑影响LTV。
至此,从组织,到策略,到工具,到社区土壤,全方位推动品牌种草增长。
注:文/April,文章来源:运营研究社(公众号ID:U_qua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运营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