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强于1999年入行,在商超领域拥有25年的丰富经验。他曾是福建冠超市的董事长,用二十年时间将冠超市做到了20亿左右的规模。
2023年,林永强决心二次创业,告别了原有传统超市业务和团队,全力投入运营硬折扣超市品牌“冠派客”。2023年4月,首家冠派客超市在福州开业。在林永强的带领下,冠派客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其已经在福建、浙江等地布局了33家门店。
为什么在关键董事会上,林永强毅然宣布放下以往的所有,转身踏入竞争白热化的硬折扣超市领域?是什么让他做出如此大胆的抉择?转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策略?又将给商超行业带来哪些新思路?我们一起走进冠派客创始人林永强,一探究竟。
以下为《联商网》与林永强的对话:
01
为何放下传统存量,转型硬折扣?
联商网:为什么2023年决定放下做了20多年的商超行业,投身做硬折扣冠派客?当时是如何做创业决策的?
林永强:超市这个业务,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中,应该有一个红利期。但是从线上到现在的到家业务,原有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在这几年,我发现超市整个流通效率非常低下,环节跟渠道太多,加价率太高,快消品从出厂到消费者环节,至少要加一倍或者两倍的价格。只要从供应链路上做一些改造,硬折扣就有很大的机会,折扣化的转型实际上是把品类进行优化。
我在国外进行了很多学习,这个时期大家消费会比较理性,这是折扣业务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果断放弃掉原来的存量,然后带一批新的团队成员来开始创业。我们研究折扣店的起点,就来自于德国的ALDI和LIDL,它们门店的收银员就是理货员。所以我们冠派客门店里面,收银员也就是理货员。当时我们去看它们一家店6个人,现在我们也做到了一家店5个人。
联商网:因为有之前(传统商超)的积累和认知,您认为进入硬折扣赛道会有哪些便利?
林永强:我们是优于新进入者的,经验这个东西一定是有帮助的,但也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团队很大一部分成员是新人,组合成为我们现在的买手。我们不希望他们有原来的这种惯性思维。品类组合上面完全不一样,做超商的时候是供应链导向,供应商告诉你,你要卖哪些产品。
现在我们完全不是,我们先判断谁是我们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顾客熟悉的品牌才是大牌。所以供应链路完全也突破了,我们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是用到原来的供应链路。
02
做硬折扣的核心理念与竞争壁垒
联商网:做硬折扣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林永强:我所有的业务动作就三个字:“做简单”!“做简单”就会有很多的机会,我这几年特别迷恋第一性原理,所有的事情都从根刨起来,重点要看解决什么问题,能不能从最根本上去满足需求。“做简单”这个理念,在所有的运营采购、供应链组合上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完全破除掉了原来的方法。
折扣这个词虽然非常火,但是“火”不一定对行业有很大帮助,最后做下来可能会一地鸡毛。我们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有自己的逻辑和主张。实际上,硬折扣业务需要有自有品牌,这样才能做出更多折扣。当品牌心智还没有完全出来的时候,我希望是用消费者熟悉的品牌,来建立我的价格心智、性价比心智。
我们的一些经营主张,是贴在店铺墙上的,也不断通过广播去传播。很有意思的是,我们的顾客会跟另外的顾客说:“他们家就是用自助收银,就是把人都省下来,把成本都节省下来,所以才会这么便宜。”顾客现在都会讲我们这样的故事。
我们有一家店生意特别好,但是现场特别凌乱,顾客也会这样讲:“他们之所以那么乱,是因为东西卖得很快,我们的货架是空的,顾客反而有购买的欲望”。“你看价格牌都褪色了”。
联商网:为什么褪色了?感觉价格牌真的好久都没动过。
林永强:对,我们一直都卖这个价。现场的商品动销很快,这种磁场顾客也能感受得到,反而觉得在这样的卖场里面购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虽然我的门店投入很简单,但是在购物中心里面,大家都认为我们是一个很有品质感的门店。
所以,我们有着比较特别的能力,那就是通过设计来弥补投入的不足。比如说我们的购物袋,对标的是免税店用的材质,设计感、质感很好,而且很耐用,给消费者传达出来的心智是,我们是有品质感的。我在福建三明上高铁的时候,看到有十几个人拎着冠派客的袋子,感到特别激动和骄傲。
联商网:怎样才能通过价格传达给消费者非常好的心智?
林永强:其实不只是价格,应该叫性价比。硬折扣业务肯定先从破价开始,如果没有这个动作,实际上很难去打动消费者。在流转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在流转效率和订货量周转环节,都可以把成本降下来。这个跟第一性原理类似,周转效率快,加价率可以不需要很高。快速把产品流转出去,这样的做法是更有效率的。
联商网:大家都在讲低价、做折扣破价,破到最后不可能再破到成本价,因为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您觉得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林永强:实际上,硬折扣的价格空间肯定是有限的,破价的机会也有,但是不多,要看最终你的价格能不能比别人低。其实我觉得比较难的还是在运营这一端。实际上,我们现在把所有的事情做简单,把成本做低,运营成本的降低才是你最高的那个壁垒。
假如说,我们现在的设计是在18-20个点的毛利,那我的成本就必须控制在10个点之内。需要把所有的流程重新打破,进行设计,同时要进行供应链改造。硬折扣最终谁能胜出,关键还是在运营,在所有的流程设计上。
联商网:运营流程的设计需要很多细节和时机把控,您都要亲自抓、亲自看?
林永强:本身我对这个事情有兴趣,每天早上我到办公室,会跟买手团队进行简单交流碰撞。因为我们要求快,这个产品到底是优化了原来的产品,还是补充了原来类目的空缺?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些产品是留存,还是给试的机会。
我上午在办公室,如果不出差的话,下午的时间我就在卖场跟员工和顾客交流,很多信息都是我在一线收集反馈回来,这些对我们调整业务有相当大的帮助。我会把购物中心所有的零售业态看一遍,做折扣业务的不同品牌、玩家都看一遍。别人一天走一万步是运动,对我来说就是工作状态。
但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还是偏主观的,我要求我们的团队在数字化上要更深一步,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去强化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录。经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后,我们做决定会更加理性、客观与高效。比如,我们开一家新店,需要用数字化工具将一家店的棚格表一键生成,然后买手再去做调校,整个效率就会高很多。
03
商超如何做折扣化转型?
联商网:你觉得传统商超如何做折扣化转型?
林永强:我们现在也在帮助一些区域零售商去做折扣化转型。朋友找到我们,但又达不到冠派客那么极致的要求,我们就帮助他去做折扣化转型,进行一些设计,现场规划以及商品布局等,更需要用到数字化工具。当然,有一些产品还是需要在地化解决,所以我们大概能解决他们70%的供应问题。
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他们一旦具备这样的能力,也很容易去驾驭经营。这些伙伴们也希望冠派客的店能开到他们的区域。当我们的区域密度达到一定的状态,且运营能力具备时,我们也可能会开到那个市场的。
联商网:对于加盟,有市场声音称,加盟是割韭菜,做直营和货的管控,才能更好地做出好品质,您这么看待?
林永强:我个人对品牌还是有情怀的,对自己的品牌要求比较高,想要把品牌的标准和心智传递给消费者。
小店大连锁,加盟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每个店如果都需要我们去管理的话,精细化程度反而不如加盟业者,他们在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上,会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会把精力跟能力放在后端供应链和系统化建设上,包括运营方式的不断迭代。
第一,选址我一定要把关;第二,对参与业务的人,是否有精力运营好也很重要。我还是希望未来品牌能够呈现出更多的张力,带给加盟商一些回报。但实际上,我们还在测试过程中,通过一年多的测试,我觉得是能够跑通的,基础也不错,团队也在成长,所以我们在福建区域需要不断加密。零售区域核心的扩张也很重要,我们周边一些区域,比如浙江、广东等,同业在跟我们做协同。我们也会把自有品牌逐渐呈现出来,不断渐入佳境。
联商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了,您怎么样更好地生活呢?
林永强:我对折扣零售工作很有兴趣,它是我生活一部分,没有冲突的。
写在最后
整个采访中,林永强在谈到第一性原理,以及在路上看到顾客背着冠派客袋子时,眼中充满了光芒。从传统商超到转型硬折扣,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个人事业的突破,更是为零售行业点亮了新的灯塔。
冠派客的硬折扣实践,鼓励着更多零售从业者勇敢突破传统,在变革中寻找生机,共同推动零售行业迈向更高效的未来,让商业的价值真正回归到满足大众需求的本质上。
最后祝福林总所愿皆成,依旧保持热爱与激情!
注:文/韵凝,文章来源:联商网(公众号ID:linkshop2012),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