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跨境电商生态圈明显感受到政策不确定性,对生意带来的影响。
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收紧关税政策。“取消800美金跨境邮政小包免税额+加征10%关税”组合,相当于断了跨境电商平台及商家快速生长的土壤。随后,美国邮政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对跨境电商生态圈的玩家而言,这无异于“夺命三连击”。
不过,这几个政策的生命周期相当短。在关税政策发布一周后,特朗普签署新的行政命令,称“暂时将继续允许来自中国的低成本产品包裹免关税进入美国”,而美国邮政的停收政策更是没有超过12小时。
虽然“暂时”松绑,但这也给2025年的中美跨境电商市场定调: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直接体现在物流企业的反应中。
政策发出后,菜鸟、燕文、云途、递四方等多家中国跨境小包物流服务商相继发布调价通知。
关税与物流成本的上涨,可能会快速杀死一部分跨境电商商家的生意模型。
跨境电商及物流
或告别翻倍式增长
关税优惠与物流发展,是跨境电商过去两年倍数级增长的关键。
其中,与关税及清关相关的“T86”,是美国海关针对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裹给与关税豁免的T86清关条款。那么,过去几年,T86关税豁免政策催生了什么?
1)全托管模式兴起。
从疫情开始,在国内物流增速放缓、竞争内卷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及物流作为一个倍数级增长的细分赛道,吸引着一批批从业者前赴后继。
也是这个时期,TEMU、SHEIN、TikTok shop、速卖通组成的“跨境四小龙”进入高速增长期,并高频地出现在电商人、物流人的口中。
其中,类似TEMU这样的玩家,甚至跑出了一年10倍的高增速。而其背后便是依托低价小包裹的关税豁免,快速搭建起来的全托管模式,即卖家负责供货,平台负责定价、销售、履约和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在TEMU推出全托管模式后,几大跨境电商平台也相继跟进。
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商家参与到跨境电商中的门槛,同时,盘活了大批量的生产性商家,使得跨境电商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造低价爆品。
而也是在全托管模式下,低价爆品对市场的渗透使得跨境电商平台能够在过去几年快速在全球市场完成跑马圈地。
这一模式的战斗力如何?正如白宫官员所描述的,过去十年间,T86清关使得进入美国的低价商品从约1.4亿件激增至超过10亿件。
因此,从去年开始,美国就曾提案对TB6政策进行限制,就在今年特朗普围绕T86政策做文章时,欧盟同样拟取消对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
2)直邮模式升级。
正如上面所描述的,T86政策+全托管模式快速推动了低价爆品的规模化增长。而这种模式带动下的中小商家其实更倾向于用相对轻的物流模式做生意,因此直邮模式在这一阶段开始升级。
据业内人士分析,跨境小包的发展至少有几个关键节点:
一是,2016年以前。彼时,跨境电商物流95%以上的订单是通过UPU网络出货,即各个国家之间的邮政网络。由于跨境电商物流履约链条长、关键节点协同效率低,当时跨境电商物流与之前国内快递行业一样,一到大促活动期间就爆仓。
二是,2016-2020年期间。亚马逊、UPU提价,以菜鸟为代表的商业跨境网络相继布局海外节点、跨境专线,这段时间是UPU网络和跨境专线并行的时代,订单呈五五开的态势。
三是,2020-2024年。疫情因素下,海外的UPU网络熔断,商业跨境网络爆发,跨境电商物流去UPU化。
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几大航司依托跨境电商的增长也开始分拆物流业务,东航物流、国货航相继上市,南航物流也已递交招股书。(点击查看深度解读《航空货运三巨头业绩大比拼,东航物流、南航物流、国货航谁更值1000亿元?》)
海运、海外仓
迎来利好
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形下,跨境电商的物流变革要分短期和长期来看。
1)短期来看,调整发货逻辑。
类似美国邮政这样的停收政策,打的是揽货端。
事实上,美国快递市场主要集中在UPS、Fedex和USPS三家企业,合计件量份额占比超90%。USPS类似于中国邮政,具有国营性质,快递服务上对美国城市覆盖的颗粒度更细,价格上主打性价比,但时效上较UPS和FedEx稍慢。
也就是说,USPS性价比的特征,正好契合低价爆品的成本敏感度、客户覆盖颗粒度。这也使得中美跨境电商卖家无论是通过直邮模式,还是海外末端配送模式,USPS都是经济性快递的选择。
在中美跨境电商包裹已经上升到数十亿票的规模的情况下,停收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即便是接下来政策继续摇摆,停收政策更多打的是发货端,但可以通过干线用跨境专线,末端继续选用几大快递的组合调整发货逻辑。
2)从长期来看,跨境领域资深专家K姐认为,过去跨境电商物流更多是轻资产的模式,接下来则要做轻重资产的搭配,做多种运营模式的组合。据K姐分析,基于不同的商家优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发货模式:
一是,直邮模式。
过去几年直邮模式的发展,其实是建立在中小商家试图通过轻资产的方式入门的基础上的。随着欧美对小包裹免税政策的收紧,对于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特征的直邮模式,无疑会大幅增加通关成本与时效。这意味着如果单调直邮模式,商家需要综合考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利润率等。
二是,海运集拼+海外仓模式。
随着亚马逊政策的持续变动以及贸易战的加剧,行业内热议的话题也逐渐从FBA头程、专线、直邮小包转向了海外仓。在K姐看来,“海运集拼+海外仓”的模式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流。
过去,海外仓模式的客户大多集中在类似家居、汽配等大件、异形件产品等行业,同时,对商家的资金实力、运营能力、产品能力以及SKU等是多重考验。
而随着关税政策的收紧,要想追赶成本、时效与消费者体验,一方面要求商家要从过去的低价爆品策略转型为高性价比产品,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则需要在不同商家产品的集拼中,寻找规模效应。
三是,东南亚生产+海运集拼+海外仓。
这一波跨境电商的红利,盘活了国内产业带的大批生产型商家。对于这样具备产品与生产能力的商家而言,K姐认为“东南亚生产+海运集拼+海外仓”这样组合,拥有更多机会。
据K姐在印度尼西亚多个专业市场的调研发现,通过这样的模式,商家在享受海运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可以吃到东南亚劳动力的红利。
而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会催生一批新的跨境物流企业。
比如,前端会出现一批从国内发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末端方,头部企业则会围绕海外仓建立壁垒。如百世集团从2015年便开始在美国市场布局海外仓,并围绕海外仓升级跨国干线、清关、末端配送等服务;菜鸟近日也升级了位于美洲的四个大型分拨中心;干线上,过去直邮模式对空运的依赖会逐步在海运中常态化释放。
玩家大洗牌
供应链决高下
从上述的供应链模式趋势来看,跨境电商商家及物流圈,将迎来一波大洗牌。
事实上,过去几年里随着跨境电商物流对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提升,疫情期间靠信息差投机的一波货代逐步被淘汰,而新一轮大洗牌,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
此前,递四方副总裁戴彬也针对T86清关政策提出几个判断:
1)合规成本上升。
对于跨境电商商家及物流企业而言,清关政策以及关税政策的摇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本上升、时效变慢及合规要求更高。
2)玩家大洗牌。
过去“跨境电商四小龙”快速跑马圈地下,通过全托管模式降低门槛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的从业者入行;而随着这种政策的摇摆,其实也意味着恶性低价竞争成为过去,合理有序竞争成为必然。
3)供应链决高下。
一方面,靠产品力。对于商家而言,可以靠低价爆品打市场,但留住客户的一定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力。也就是说,商家要更加重视产品的运营与迭代,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又要提供具备竞争力的价格。
另一方面,靠供应链。就像戴彬此前提到的,递四方经历了小包直发时代、小包直发+海外仓时代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时代。但现在,光提供应链解决方案在跨境物流也不够了,还是要回到柔性供应链的时代。接下来,跨境电商的竞争是产品功能的独特性,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敏捷性竞争。
跨境电商经历过去几年的野蛮式增长之后,国际政策变动这样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也在提醒我们,跨境电商生态是一门要用更长期主义的维度去思考的生意。
就像直邮模式在过去几年中的飞速发展一样,这个转型过程也在催生创新的新物种出现。
注:文/贾艺超,文章来源:运联智库(公众号ID:tucmedia),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运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