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如果死后有粉色的骨灰盒,那我想,死亡真的不是让人恐惧的事情了。”
“来到归丛,让我觉得死亡是一件平常的事,平常到可以在我渺小的一生中正常规划的事。”
“在我死的时候,希望你们还开着,我会想要一款有趣、不那么端正的骨灰盒。”
……
从来没有一家店的留言本,会像品牌归丛三里屯店里的一样,写满了“死亡”。因为这就是一家售卖殡仪产品的丧葬店。留言的人中,有刚满22岁的年轻人,有高校教师......
传统殡葬店,往往开在医院周边或街角,招牌上赫然写着“花圈店”“寿衣寿盒”等字样。不到十平的空间里,堆满了东西。
但归丛的店不一样,如果你是在夏日午后偶然路过,匆匆一瞥之下,或许会以为它是一家颇有设计感的“普通小店”。据透露,归丛之所以把店开在三里屯,是因为“如果开在医院门口的话,不会有人愿意去跟我们聊一聊,来逛一逛。”另一方面,他们也遇到了愿意支持的房东。
据归丛设计师李昱描述,三里屯店的配色多为浅黄色、白色、浅木色,门头则采用了简洁的黑白设计。这样一来,顾客进店后,既不会感受到死亡带来的黑暗、可怕,也不会像进入重奢店,被精致复杂的装修“吓到”。
“它的整体风格介于两者之间,轻松、温暖、明亮。让人愿意走进去,哪怕是闲逛也可以。”她补充道,归丛希望把一楼打造成一个商品琳琅满目,大家能随手买的地方,二楼则售卖归丛自主设计的丧葬用品,如骨灰盒、寿衣。“真的有需求找来的客人,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去看产品、聊服务。”
这是归丛第一家直营门店,从去年春天就开始筹备。彼时,归丛的产品主要在线上销售。
“网络销售其实离人还是比较远。但客户对于人生最后一件产品重视度还是很高,是希望能看到实物的。”归丛线下渠道负责人赵鸣补充道,品牌所表达的新的丧葬美学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还在于店铺整体设计装修、礼仪师所提供的一体化服务等。
在归丛看来,门店既是销售空间,“首先我们要先活下去,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同时也承载生命体验的意义。比如,归丛还会在这里举办与宠物告别、学会急救课等主题沙龙活动。
据了解,刚开业的第一个月,进店的客人中有85%都了解过归丛、来打卡,15%是路过顺便逛一逛。而这个月开始,大概60%的消费者都是有需求才进店的。
最初,归丛已经做好了亏损半年的准备。但现在看来,情况比想象的好,这家店基本上可以实现盈亏平衡。8月,归丛还会在西安开出第二家门店。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