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在生机盎然的三里屯谈论“死亡”是一种什么体验?| 门店复兴

亿邦动力 2025/08/10 19:32
亿邦动力 2025/08/10 19:32

邦小白快读

归丛丧葬店创新开店模式,打破传统形象,通过设计、销售和客户数据展示了行业变革和实操经验。

1.选址三里屯吸引广泛访问,最初85%客户来打卡,15%路过;现在60%是真实需求客户,显示从好奇到实用需求的转变。

2.店铺设计采用浅黄色、白色、浅木色风格,营造轻松温暖氛围,缓解死亡恐惧,一楼商品丰富便于闲逛,二楼私密空间售卖自主产品如骨灰盒和寿衣。

3.销售策略从线上转向线下实体门店,客户重视实物查看,实现基本盈亏平衡,远快于预期亏损半年。

4.扩展计划包括8月在西安开设第二家门店,证明商业模式可行和增长潜力。

此案例强调门店位置、设计美学和需求监控的实操干货。

归丛的品牌革新案例启示丧葬行业的营销、渠道建设和消费趋势洞察。

1.品牌营销通过选址三里屯而非医院周边,提升访问率和好感度,获得房东支持,颠覆传统压抑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如22岁青年留言讨论死亡。

2.品牌渠道建设从线上电商拓展到线下直营店,强化客户体验,店铺设计结合温暖美学(浅色调),礼仪师提供一体化服务,满足实物查看需求。

3.产品研发体现在自主设计骨灰盒、寿衣等,注重美学创新,改变产品包装和功能。

4.消费趋势观察显示年轻人对死亡话题的开放态度,通过主题沙龙如宠物告别和急救课增强用户互动,揭示新兴需求。

此举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维度策略转变行业格局。

丧葬行业新商业模式提供增长机会、风险管理要点和可学习策略。

1.增长市场和消费需求:抓住丧葬美学新兴市场,客户行为从打卡(85%)转向实际购买(60%),需求变化提示空间扩张如西安新店计划。

2.机会提示和事件应对:举办主题沙龙活动如宠物告别,增加附加收入;选址三里屯减少风险,避免医院周边负面感知;房东合作展示外部支持机遇。

3.可学习点和商业模式:门店设计分区域(一楼闲逛、二楼私密)优化体验,实现快速盈亏平衡;一体化服务模型是创新点。

4.风险提示:初期准备亏损半年,实际比预期好,提示谨慎规划缓冲期。

该案例强调选址、需求转换和多维盈利。

文章启示丧葬产品设计新需求、工厂机会和电商融合启示。

1.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需结合美学元素如浅色调、现代造型的骨灰盒和寿衣,满足功能性同时提升温暖感;产品开发注重私密空间展示需求。

2.商业机会:为丧葬品牌提供定制化产品支持,如归丛自主设计品,工厂可参与设计制造链条;主题沙龙活动如急救课带来多元化产品需求。

3.推进数字化和电商启示:品牌曾线上销售,但客户高度依赖实物查看,强调实体与线上互补的重要性;门店作为补充电商的启示,推动产业数字化平衡。

此模式突出产品美观和实体体验的融合。

丧葬行业发展趋势转向人性化服务,提供客户痛点解决方案和新动向洞察。

1.行业发展趋势:从传统冷冰冰模式转向温暖、开放式服务,通过现代设计(浅木色装修)和生活化活动重塑行业。

2.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解决死亡恐惧和访问不便问题,归丛通过店铺布局(一、二楼分区)减少恐惧,礼仪师一体化服务提供人性化支持;主题沙龙如急救课针对生命教育痛点。

3.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未提具体技术,但服务模型强调设计美学与活动整合,强化整体体验。

该案例启示如何以服务缓解社会话题痛点。

门店作为实体平台启示商业需求、运营管理和风险规避策略。

1.商业对平台需求和问题:品牌对实物展示空间的需求强烈,客户无法单靠线上满足查看需求;问题包括位置选择和访客管理。

2.平台最新做法和运营管理:选址三里屯避开高危区域(医院),监控客户比例(打卡vs真实需求)优化运营;设计分区管理流量,一楼开放一楼私密。

3.风向规避:避免传统地点减少负面影响;招商中未提,但运营显示快速盈亏平衡支持扩展。

此举强调位置选择和数据驱动管理。

丧葬产业新动向和商业模式提出研究问题、政策启示和模型创新。

1.产业新动向:丧葬融入美学和生活场景兴起,如归丛在三里屯开店吸引年轻人,反映社会对死亡话题接受度提升;主题沙龙显示产业教育化趋势。

2.新问题和政策法规启示:问题是如何提升公开讨论度;模式启示政策支持创新选址(避免限制区)和服务一体化立法建议。

3.商业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型(线上为基础、实体补充),门店兼具销售和生命体验功能,提供多触点收入源。

该案例为产业创新提供实证基础。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如果死后有粉色的骨灰盒,那我想,死亡真的不是让人恐惧的事情了。”

“来到归丛,让我觉得死亡是一件平常的事,平常到可以在我渺小的一生中正常规划的事。”

“在我死的时候,希望你们还开着,我会想要一款有趣、不那么端正的骨灰盒。”

……

从来没有一家店的留言本,会像品牌归丛三里屯店里的一样,写满了“死亡”。因为这就是一家售卖殡仪产品的丧葬店。留言的人中,有刚满22岁的年轻人,有高校教师......

传统殡葬店,往往开在医院周边或街角,招牌上赫然写着“花圈店”“寿衣寿盒”等字样。不到十平的空间里,堆满了东西。

但归丛的店不一样,如果你是在夏日午后偶然路过,匆匆一瞥之下,或许会以为它是一家颇有设计感的“普通小店”。据透露,归丛之所以把店开在三里屯,是因为“如果开在医院门口的话,不会有人愿意去跟我们聊一聊,来逛一逛。”另一方面,他们也遇到了愿意支持的房东。

据归丛设计师李昱描述,三里屯店的配色多为浅黄色、白色、浅木色,门头则采用了简洁的黑白设计。这样一来,顾客进店后,既不会感受到死亡带来的黑暗、可怕,也不会像进入重奢店,被精致复杂的装修“吓到”。

“它的整体风格介于两者之间,轻松、温暖、明亮。让人愿意走进去,哪怕是闲逛也可以。”她补充道,归丛希望把一楼打造成一个商品琳琅满目,大家能随手买的地方,二楼则售卖归丛自主设计的丧葬用品,如骨灰盒、寿衣。“真的有需求找来的客人,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去看产品、聊服务。”

这是归丛第一家直营门店,从去年春天就开始筹备。彼时,归丛的产品主要在线上销售。

“网络销售其实离人还是比较远。但客户对于人生最后一件产品重视度还是很高,是希望能看到实物的。”归丛线下渠道负责人赵鸣补充道,品牌所表达的新的丧葬美学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还在于店铺整体设计装修、礼仪师所提供的一体化服务等。

在归丛看来,门店既是销售空间,“首先我们要先活下去,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同时也承载生命体验的意义。比如,归丛还会在这里举办与宠物告别、学会急救课等主题沙龙活动。

据了解,刚开业的第一个月,进店的客人中有85%都了解过归丛、来打卡,15%是路过顺便逛一逛。而这个月开始,大概60%的消费者都是有需求才进店的。

最初,归丛已经做好了亏损半年的准备。但现在看来,情况比想象的好,这家店基本上可以实现盈亏平衡。8月,归丛还会在西安开出第二家门店。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