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二手餐饮设备回收:餐饮摆渡人

王峰 2025/09/01 08:30
王峰 2025/09/01 08:30

邦小白快读

二手餐饮设备回收行业为餐饮创业生态提供关键的资源循环通道,聚焦重点信息和实操干货。

1. 回收过程包括拆除设备、分类搬运和定价策略,如老白团队从杭州中餐馆回收冰柜后贴标签,考虑成色、品牌和搬运成本;具体案例如150元收的电磁炉可卖500元。

2. 实操省钱技巧:创业者如龚老师用半价买二手冰柜降低初始投入50%;林小姐开咖啡店省10万元用于热门地点试错,2024年新开店中30%使用二手设备。

3. 行业作为气象站指示趋势:年初旺季创业入场易省成本,岁尾淡季回收机会多;设备状态检测通过强光手电检查,并提供报告注明维修记录。

4. 信任建立实操:老白免费更换故障设备换得回头客,老李抖音直播回收过程公开定价以解决消费者疑虑。

二手设备回收市场反映出消费趋势和用户行为变化,为品牌商提供营销和研发启示。

1. 消费趋势观察:如老李指出地摊手推车设备热销反映当前小龙虾品类流行;老白见证天水麻辣烫热潮后设备库存积压,显示消费者热点快速变迁。

2. 用户行为数据:30%新餐饮创业者选择二手设备,使她们更敢在热门地点开店(如林小姐案例),导致需求向食材和服务转移。

3. 品牌定价与竞争:回收设备折扣策略(原价1.5万冰柜二手半价)影响新设备市场竞争;代表观点中老李提到二手回收帮创业者回血,间接提升品牌忠诚度。

4. 代表企业案例:浣熊食堂共享模式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老刀合作经验显示品牌需关注耐用性和成本。

二手设备回收行业揭示增长市场机会和潜在风险,提供卖家可学习的商业模式。

1. 市场机会:年初旺季创业者涌入需求高(老刀经验),设备如小摊手推车好卖;龚老师通过省30万成本支付一年房租,存活率高17%。

2. 风险提示:老李分析生意遇冷因直播卖货冲击(手机直播直接出售设备)、竞争加剧和餐饮低迷;2024年上半年餐饮注销企业达105.6万家,显示行业波动风险。

3. 合作与商业模式创新:老白向共享厨房供货高性价比设备,老刀跨界合作总结维修经验;卖家可学习检测报告(贴标签注明维修记录)建立客户信任。

4. 政策启示:事件应对如免费更换故障设备,正面影响创业者心态(敢于试错);扶持政策缺失下卖家自主透明化运营减风险。

二手设备回收为工厂提供生产设计和电商化机会,启示数字化推进。

1. 产品生产需求:回收设备检测与维护如万能烤箱更换加热管,确保状态如新;老白标签系统指定压缩机运行正常,满足设计耐用标准。

2. 商业机会:服务共享厨房模式(老白供货高频更换设备),需求增加如奶茶店设备回收;维修经验(如更换压缩机)可优化新设备设计。

3. 数字化电商启示:老李抖音直播回收过程展示电商推广潜力;检测报告数字归档提高流程效率。

4. 代表案例:老刀仓库贴标系统数据化设备流转,提供低成本设备来源模型。

行业发展趋势指向信任建设和客户痛点解决,为服务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 行业新动向:从“收尸人”到“摆渡人”定位转变,跨界合作增多(如老刀与共享厨房);2024年数据显示二手设备使用率升,形成资源循环生态。

2. 客户痛点:餐饮创业失败设备回收率高(绵阳奶茶店案例),导致信任缺失和质量问题;直播卖货冲击货源减少(老李手机案例)。

3. 解决方案:检测报告系统(如注明使用时长和维修记录)透明化质量;老李直播回收过程建立定价信任。

4. 新技术应用:抖音直播作为推广工具,解决信息不对称痛点;仓库管理优化设备流转效率。

二手设备回收对平台需求突出管理和透明度,启示最新平台做法。

1. 商业对平台需求:共享厨房平台需高频更换设备,老白供货高性价比二手货;平台招商需解决来源不稳问题(如直播卖货冲击)。

2. 平台最新做法:抖音直播展示回收过程(老李经验),透明化运营减少风险;检测报告系统管理设备流转(标签注明维修记录)。

3. 运营管理:处理旺季淡季波动(年初销售旺岁尾回收旺),优化仓储如2000平米仓库贴标;风险管理如免费更换设备维护用户忠诚。

4. 风向规避:竞争加剧需差异化(老白专注检测质量),减少外部冲击影响货源;代表企业案例共享厨房合作模式提供招商灵感。

产业新动向揭示商业模式进化和政策启示,聚焦研究价值。

1. 新问题:直播卖货导致货源减少和竞争激化(老李分析);餐饮行业捆绑状态影响回收生意波动(繁荣好低迷差)。

2. 商业模式分析:收卖循环依赖成色定价(如原价7.8万烤箱回收8000元),作为创业“缓冲垫”提升存活率17%;跨界合作如共享厨房显示模式创新。

3. 政策法规启示:标准化检测报告系统可减风险;信任机制(如直播)建议纳入行业规范提升良性发展。

4. 数据与案例:2024年上半年注销105.6万家餐饮企业,新开30%店用二手设备;代表观点老李反思行业角色转换,提供理论坐标。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餐饮行业的生态图谱中,二手设备回收商常被认为是“秃鹫式”的存在——专门盯着倒闭的店铺收割利益。但事实上,这个游走于开张与关店之间的特殊行业,早已成为餐饮创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2024年上半年注销的105.6万家餐饮企业,到每月新增的数万名餐饮创业者,二手设备回收商如同“生态清道夫”,既为失败者止损,又为入局者铺路,构建起餐饮行业的资源循环通道。

关店≠终局

杭州一家商厦的中餐馆已经歇业半年,三百平的门面角落结着蜘蛛网。老白的工人们正用电钻切割玻璃隔板,试图将饮料冷藏柜从吧台内搬出。“这些灯买来贵,现在没人要的,只能当废品卖。”老白指着错落的灯具唏嘘道。

隔壁火锅店也是老白的工人们在进行设备回收工作,孤零零的餐桌上放着的宣传单还写着“暑期自助季,无限畅吃59元/位”,两家相邻的店铺同时黯然出场,让空气里的氛围带着淡淡忧伤。

这是老白团队今天的工作。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四名固定工加两名临时工分工明确:拆电路、卸设备、分类搬运。中餐馆的打荷台、火锅店的电磁炉被有序装上货车,那些桌椅回收商不要的木桌和椅子,老白随手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很快有人以30元一张桌子,10元一把椅子的价格收去了。

“150元收的电磁炉,大概能卖500元。”老白一边记着账,嘴里一边嘟囔着,但眼神里没有商人的精明,更多是对行业轮回的熟稔。

绵阳的老刀则对奶茶店的“猝死”印象深刻。那些开业仅三个月的店铺里,茶桶整齐排列在操作台,冷冻柜的铁皮光洁如新,成箱的塑料杯和吸管堆在门后,仿佛下一秒就能响起点单声。

“最可惜的是那家冰激凌店,倒闭时机器上的保护膜都没撕。”他通常在凌晨三点进场,用强光手电检查设备状态,“这时候人少,可以好好检查设备细节,不同状态设备的价格差别很大。”

在2 000平方米的仓库里,老白的团队正在给新收的设备贴标签。一台万能烤箱的标签上写着:“2023年产,原价7.8万,回收价8 000元,检测报告:压缩机运行正常,加热管更换3根”。这台烤箱卖出去能赚一两万。

老白翻着手机里的报价单,“设备卖多少得看成色。去年收过一家倒闭火锅店的顶级品牌冰柜,几乎全新,最后3折出手,比卖三台旧冰柜赚得多。”他的定价公式里,除了品牌和成色,还得算上搬运成本:路边店货车能直接停靠,搬运费省30%;巷子深处的店铺要额外加200元人工,这些都会反映在报价里。

“我不觉得在‘吸血’,相反,我这个行业算是在帮人。”重庆的老李谈到二手设备的价格时这样说。在老李看来,因为有了二手设备回收这个行业,可以给失败的创业者一个最后“回血”的机会,哪怕不多,但好过一无所有。而对于新加入的餐饮创业者,购买二手设备,是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办法。

“都说天使投资人,说起来我们也算‘天使’吧。”老李嬉笑着说。至于赚钱、利润的问题,老李看得很透彻,说得很直白:“就算是‘天使’也得吃饭,不赚钱的生意没人做。”

省出来的生存空间

老李的观点早已得到众多餐饮从业者的认可。

龚老师是开连锁快餐店的,他的省钱秘诀是“核心设备买新,辅助设备淘二手”。在二手设备回收商那里,他以半价买了三台冰柜,“原价1.5万的设备用两年再卖3 000元,折算下来比租设备还划算。”他算过一笔账:全用新设备要80万元,掺一半二手设备能压到50万元,“省下的30万元足够支付一年房租,这就是中小餐饮的生存空间。”

林小姐开咖啡店时,整套设备几乎都来自二手市场。“意式咖啡机、磨豆机、冷藏柜都是二手的,总共省了近10万元。”她坦言如果全买新设备,根本不敢在热门地点开店,“二手设备让我有底气试错,就算失败也赔得起。”这种心态很普遍,据统计,2024年新开的餐饮店里,30%会选择二手设备降低初期投入。

二手设备的成本优势被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多数二手设备的买家会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食材升级、服务培训和房租中。

这种成本转移产生了奇妙的蝴蝶效应。有数据显示,使用二手设备的初创企业,其第一年的存活率比全用新设备的企业高出17%,二手设备成为创业者抵御风险的“缓冲垫”。

二手设备是“缓冲垫”,更是“气象站”。市面上什么餐饮最火,什么时候最适合创业,什么时候该退出,二手设备回收商比一般人更清楚。

当和老李聊到什么设备最好卖时,他一指仓库里一对老夫妻正往外推的地摊手推车说:“现在就是这种小摊的(设备)最好卖,最近特别是做小龙虾的东西,在我这根本放不了几天。”

老刀总结出的规律对餐饮创业有着很好的提示作用:“年初是我们的销售旺季,创业者带着年终奖涌进来,这时候没有好的产品最好别着急入场;岁尾是回收旺季,撑不下去的老板赶着关店回家。这时候入场,有时能省一大笔钱。”

老白则见证了餐饮的品类轮换:“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火的时候,设备根本不愁卖,可热潮一过,这些设备就成了库存。”但最近,他也发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往年到了夏天,奶茶店设备的需求会激增,今年却少得多。”

老李也在感叹,最近的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以前,他的设备可以销往云南、贵州、四川、湖南这些重庆的周边省,但今年到目前一单都还没有,连销往重庆区县的设备都比往年少。

在老李看来,生意不好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二手设备回收行业是和餐饮行业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不只要收,还得卖,因此当餐饮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时,有更多的创业者愿意加入这个行业,那么,二手设备市场也会发展良好;当餐饮行业低迷时,二手设备也会遇冷。

二是对二手设备“暴利”的误解,让许多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以重庆为例,目前南岸、江北、渝北等区都有二手设备市场,从业人员也比以前多,导致大家的客户都比以前少了。

三是直播卖货的冲击,有的餐饮企业倒闭后直接用直播卖货的方式出售设备,这些设备中很大一部分不能流转到二手设备回收商手中,减少了货源。

老李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手机,屏幕上有人正在歇业的餐厅中出售冰柜。

从“收尸人”到“摆渡人”

以前二手设备回收商被称为餐饮行业的“收尸人”,当时代进步,更多新概念出现,二手设备回收商对自己的角色也有了新的理解。

“浣熊食堂”在北京落地时,大多数消费者欢呼的是多了一个放心的食堂,但很多二手设备回收商却嗅到了熟悉的味道。“本质上和我们做的事一样,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老刀评价道,他最近也开始和共享厨房合作。

这种跨界合作正在增多。老白给杭州某共享厨房供货,“他们需要高频更换设备,二手设备性价比最高。”甚至出现了专门服务共享厨房的二手设备回收商,“他们知道哪种咖啡机最耐用,哪个品牌的冰柜维修成本低,这些都是从无数次回收中总结的经验。”

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手设备回收商在更新自己定位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关于行业的想法。

老白的每台设备都贴有检测报告,注明使用时长、维修记录。“去年有个客户买了二手冰柜,三个月后压缩机坏了,我们免费换了台,现在他成了老主顾。”老李也学着在抖音直播回收过程,“让大家看看我们怎么检测设备,为什么定这个价,信任建立起来生意就好做了。”

行业正在形成共识:二手设备不是“劣质品”的代名词,二手设备回收商也不是“收尸人”。

在仓库里,老李对着满架的设备发呆。这些来自倒闭餐厅的冰柜、烤箱,即将流向新的厨房,支撑起一个个创业梦。“别人看我们像‘吸血鬼’,其实我们在帮餐饮人渡劫。”他掏出手机,给明天要来看设备的95后创业者发定位,那条消息里写着:“放心,都试过,保你少‘交学费’。”

阳光透过仓库的窗户,照在那些冰冷的金属上,反射出坚定的光。这光芒里,有失败者的止损,有创业者的希望,更有一个行业在自我定位中找到的价值坐标。

注:文/王峰,文章来源:商界杂志,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商界杂志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