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和记”)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
数据显示,期内,屈臣氏全球销售额为826.2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87.75亿元),同比上涨12%。其中,中国区销售额为115.9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6.55亿元),同比上涨32%。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屈臣氏近5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最大增幅。
这与屈臣氏中国不断提升店铺的数量及质量密不可分。2021年上半年,屈臣氏在中国共计布局4134家线下门店,较去年同期增长5%,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17.8%。
除中国市场外,屈臣氏在亚洲其他地区的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同比上涨5%,达134.9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2.35亿元)。其在欧洲销售额为437.9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64.53亿元),同比上涨18%。
01
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17.8%
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销售额虽未回到疫情前水平,但较去年同期上涨32%。同时,其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也同比增长67%,系近5年来最大增幅。
取得这一成绩,与疫情逐渐稳定、屈臣氏门店布局回归正常节奏不无关系。
去年2月,屈臣氏在内地暂时停业店铺数量最多达2500家,线下业务几近停摆。在此影响下,屈臣氏中国当期销售额同比下滑30%。
而今年上半年,屈臣氏内地所有店铺均保持营业。与此同时,屈臣氏也延续了近年来放缓开店速度、提高店铺销售额的措施。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屈臣氏中国就开始逐步减慢新店开业速度,截至2019年上半年,屈臣氏在内地新增店铺数量同比增幅,由2017年的15%放缓至9%,但同比店铺销售额实现2.2%的增长,扭转此前亏损局势。
去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同比店铺销售额出现大幅下跌至-29.2%,为近年来首次出现的两位数负增长。
2021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在内地布局4134家店铺,较去年同期净增加183家实体门店,同比增幅再次降至5%,为5年来最低,但同比店铺销售额大幅增长了17.8%,是近5年最高水平。
长江和记在报告中表示,“零售部门将继续加快推进其‘线上及线下’平台策略方针,提供线下及线上无缝零售体验、更紧密顾客联系,并按可持续发展基准提高增长及盈利能力”。
而除中国市场外,屈臣氏在欧洲及亚洲的门店由于不时实施封锁措施,导致流量下滑。
02
多重变革下
业绩增长在“意料之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屈臣氏中国能够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亮眼成绩在意料之中。
一方面,零售新物种浪潮下,屈臣氏紧跟市场趋势,率先开启新零售变革。早从2017年开始,就对创意门店进行了布局,截至去年5月,屈臣氏用4年的时间开出了9大创意店铺。这为后疫情时代的屈臣氏快速恢复提供了基础。
在软实力上,屈臣氏也逐步推进了BA变革,在第七代和第八代店铺升级时,尝试推行“去BA”化,通过更生动的场景化陈列来吸引消费者。今年7月,屈臣氏还开启了“静静服务月”,对BA形象进行全新塑造,变身为“有话题、懂产品、懂年轻人、专业” 的导购形象。
另一方面,得益于屈臣氏对于市场数字化趋势的准确判断。
近两年,屈臣氏逐渐加大投入加速数字化转型,布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去年2月,屈臣氏云店2.0版本上线,不仅实现了“门店自提”、“闪电送”等功能,还利用大数据准确抓取目标受众,进一步提升会员黏性。3个月后,其云店销售额就突破了2亿元。
同时,屈臣氏还搭建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平台,无缝链接线下门店及线上平台,形成O+O(线下及线上)闭环。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800万消费者通过添加屈臣氏BA企业微信。
在营销方面,今年2月,屈臣氏官宣蔡徐坤为品牌代言人,利用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艺人,拉动新流量入场。
值得一提的是,已在内地发展32年的屈臣氏,也在不断发挥其社会价值,针对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提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愿景”。
此次业绩报告指出,零售部门知悉客户不断转变之趋势,偏爱更可持续之产品与服务,故推出众多产品线及平台,协助客户轻易辨认可持续产品。
为此,自2018年起,屈臣氏已投资7.5亿元于可持续发展项目,并计划今年8月在香港推出环保补充站。据悉,环保补充站推出的环保补充装所使用的塑胶物料比一般的胶樽少58%。
按照规划,到2025年,屈臣氏独家可持续发展产品塑料包装中的再生塑料含量达到20%,并于2030年全面消除不必要的包装,避免过度包装并逐步淘汰聚氯乙烯(PVC)。
注:文/李静怡,文章来源:化妆品观察(公众号ID:pinguanju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化妆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