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体验的设计《简洁的力量》连载19

王詠 2017/08/11 15:00

一款简洁的产品并不是表面上的功能少,而是能够放在特定的场景下,真正帮助到用户解决其最本质需求。

比如,在下雨和下班高峰,根本没有空车经过,好想手握七个龙珠拥有召唤功能,把附近的空的召唤过来,Uber和滴滴打车就拥有这种召唤功能,帮助用户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这就是基于场景的思考。

如同《场景革命》一书中说到的那样,产品即场景。产品是不是足够简单、亲切、透明、好用,关键在于能否进入到主流客户每天非常习惯的生活工作或娱乐场景中去,成为其解决方案,让他获得最真实的“体验”,那么一切就变得简单而且顺其自然。

用户会使用某样产品去解决他们在某个场景中产生的需求,这应该是启动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难发现无论是微信、知乎、大姨妈、滴滴打车、美图秀秀,还是Facebook、Airbnb、Uber,他们就是一个个为场景而生的解决方案。微信解决了人们随时随地聊天对话的需求,大姨妈关注女性生理周期的需求,Airbnb解决的是旅行短租需求的场景等等。

以场景为出发点,贯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甚至包括后期产品维护,会让产品研发思路变得清晰明确,产品功能也会随之明朗,避免顾左右而言他的局面。

比如,对于“手机照明”这个需求,一般设计者可能会这样设计:做一个“手电筒”app可以控制闪光灯,用户必须先按照这个app,在其界面会有一个明显的打开/关闭按钮,点击开关按钮,“手电筒”灯亮起。但在实际中,用户场景事实却是这样的:用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或黑暗楼道里,猴急地需要灯光来照亮眼前的世界!按照这个设计的话,他必须先解锁屏幕,在众多app海洋中找到并打开这个app。

这样的产品显然是复杂且反常识的,同样的场景下,来看看小米手机是怎么设计的:在锁屏状态下长按桌面键即可打开手电筒。采用基于用户场景的产品设计思维能让设计者自觉地带入情景,倾向考虑用户的操作环境,力求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达成用户的需求。就像小米的手电筒设计一样,就是这么简单清晰,场景化思维使产品功能清晰,结构化组件能力更突出。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老罗的T1手机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手机的抢拍功能。手机抢拍的场景很简单:用最快的速度拍下稍纵即逝的某个画面。这个画面可能是流星划过,可能是谁做的鬼脸或者出糗的画面等等,这时候“速度”是最重要的,提分辨率和取景结构都是在耍流氓。iPhone最早的方法是锁屏上有一个快捷进入相机的按钮,确实能瞬间打开相机,并且在有锁屏密码的情况,也能直接进入相机,只是看不到之前拍的照片。并且从开启到对焦到拍照的过程,还是解决不了在紧急场景下要求的急速。T1在这个场景下的解决方案是:掏出手机时长按两侧按键即可进入相机,松手即拍照。不仅省去了点击图标打开相机和点击拍摄的步骤,还省去了对焦,以默认对焦无限远的模式拍照,保证速度的最快,虽然画质会因此大打折扣,但是能够以最快的方式记录下这些瞬间就足够了,总比什么都拍不到好太多了。如果脱离实际场景,这样简单的设计怕是很难想象出来的。

链接的无穷力量

场景解决方案另一个关键词是“链接”,链接可以将更多的需求场景接入,进行整合,形成连锁效应,打通许多过去我们认为无法逾越的行业阻隔,减少经营中的弯路,打开商业经营的新局面。当我们轻而易举地把跨行业的线上线下联合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可以神奇地产生链接作用,也可以如此地亲近,链接也让商业利润增长变得更高效直接,链接带来的简洁经营将引领商业获得不一样的生命力。前面我们所说的钉钉3.0之所以受到更多的关注,主要便是场景的串联接入,它在沟通场景中就不断深入挖掘需求,想出了“智能办公电话”,每家企业都可以申请一个虚拟的总机号码。企业员工利用钉钉向外拨打电话时,会多一个选项——办公电话。此次通话显示在对方手机上时,将是虚拟的总机号码。

如此一来,员工都可以以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对外开展业务往来。但这里面看来也有很多麻烦存在,比如现在智能手机中对于高频呼出电话的拦截,或者别人要回拨电话怎么办呢?其实说它智能,真的就设想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打的是对方公司的座机,对方没有在。对方回拨时,也会打到我方公司的总机,而可能找不到人的情况,这在过去并不少见。在设计解决方案的时候钉钉“智能电话”就能克服这样的问题:如果对方回拨这个总机号码,钉钉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智能识别,可以准确地找到刚才拨号的号码进行呼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虚拟总机号码外拨电话,费用将走公司的账户,不需要个人负担。公司的账户需要充值,钉钉自身不收费,而且话费本身会有打包优惠,提高沟通效率的同时也降低费用成本。

继续“链接”场景,钉钉发现与外部沟通,业务往来信息很重要,如果员工离职了,人工记录的交接信息不全,这是企业最头痛的事情,甚至因为员工离职,后续服务不到位,客户也跟着跑了。为了突破这种企业内部壁垒,实现企业之间的沟通、协同无缝连接,钉钉3.0增加了外部联系人这一功能。此前钉钉的联系人只包括同事和好友,3.0版本在企业组织架构一栏增加了“外部联系人”。专门用来添加业务往来的伙伴,包括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外部联系人信息添加完成后,IM沟通界面会多一个下拉打开的界面,这里能记录双方的业务往来情况,还可以把信息分享给自己的同事。而且这些信息同时可以作为公司的资源和材料留存,即便员工离职,这些也都可以留给接任的同事。

钉钉这种层层突破和打通,如果能够将整个商业链中各中间环节的价值损耗浪费降到最低点,通过每个小环节的场景“链接”积累,势必能形成更强大的集聚效应。

在我看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链接”价值在于连接更多强势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加成,提高经营效率。

基于共同场景需求,链接优质品牌共同满足场景中的不同需求,优质品牌其自身就拥有较多流量资源或数据资源等优势,能够为场景带来自然流量,更容易形成轰动效应。场景中的品牌链接其实和我们在品牌推广中常常使用到的品牌联合推广策略形式类同,而不同之处在于场景的链接,对于需求的精准性更强,而不是传统中为了联合而联合。以京东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为例,在外面看来这是两个强势品牌的联合,但我们从多维度去探究就会发现,他们在共同深挖购物的需求场景,他们打通了双方的大数据系统,腾讯有社交数据,京东有购物数据,社交+购物的数据相结合,被应用到各个产品上,比如京东手机QQ购物这个渠道,他们发现90后甚至95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这和京东其他平台就不一样。所以在获取用户方面,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使京东对于消费群体的覆盖广度、精度都有很大提升。

借力时事热点,高效整合,创造更多营销机会,比如在天猫的双十一,京东的618,年货节,线上这些热点活动中,近年来线下商铺也加入了折扣优惠队伍,这种链接可以说在全中国商圈营造出了一种更强大的购物氛围,给商家带来的利润增加,以及成本的降低效率也是相当可观。比如2016年的双十一,优衣库就在第一时间就占据了朋友圈,许多网友选购的上千元的优衣库商品在购物车,瞬间没货,而整个优衣库电商旗舰店在双十一被搬空了,直到11月13日才陆续重新完成产品补货。可见传统的品牌商在链接电商热点节日同样可以获得二次腾飞,2015年双11,优衣库的成绩为4分钟破亿,整体销售额突破6亿元,据此,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公司的未来目标是将电商占比由目前的5%水平提升至30%,并通过全渠道的方式提升消费体验。

2016年的双11,优衣库通过安索帕集团开展的“2016年双11消费者期待度”调查中,接近4万名消费者在10月21日-10月28日期间通过优衣库数字平台等进行了投票,其中高达99%的消费者希望网店/门店同步优惠,有56%的消费者期待加快双11期间的收货速度。针对收货速度,其中81%的消费者希望可以在就近的门店直接提货。所以今年的双11,优衣库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创造了网上购物,门店提货的场景,一举获得成功,再次刷新电商销售数据。所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抑或是形式各异的销售载体,只要思路足够开阔,链接可以具有无穷力量,世界之大可以任你链接。优衣库就成功进行网上门店和线下门店链接,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还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等待时间成本。

总的来说,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连接,我们经营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效率,整合资源,使资源获得最大化利用,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实现高利润低成本的简洁式经营。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