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一帮中国人去印尼卖雪糕 年收入30亿 排名第一

赵晓晓 2024/09/23 08:30

钻出雅加达一条七弯八拐的小巷子,对面的繁华喧嚣扑面而来,来往的车辆、明亮的大楼、高档的小区,与狭长、逼仄、阴暗的小巷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真实的雅加达,贫民窟和富人区比邻,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

刘子盛一行十几人,在这样的小巷里,走街串巷地卖了一年冰淇淋。他们抱着近 20 公斤的泡沫箱,里面装着冰淇淋,泡沫箱里插着冰板,外面再盖上一条小棉被,防止冰淇淋过快融化。

十几人都不会说印尼语,也没有翻译,他们就在泡沫箱上贴上冰淇淋的袋子,巷子里的孩子指哪个他们就卖哪个,半个小时能卖完。

那是 2015年,印尼农村的人均收入在 1 千元人民币左右,但印尼的冰淇淋很贵,外资品牌贵,本地冰淇淋也贵,沿街叫卖的小贩刨冰块卖,用模具把刨碎的冰压一个苹果或者香蕉形状,上面撒些糖精,也能卖到 2 元。

刘子盛他们卖的价格在 1-3 元人民币,最便宜的一款只要2000印尼盾(约0.9元人民币)。是全印尼最便宜的冰淇淋,种类多、包装好看、还好吃。

第一年靠地推,刘子盛和团队卖了5000 万元。第二年,他们免费给农村的小商店铺冰柜、补贴电费,“突然就卖到2 个亿。”刘子盛说,“然后5 个亿,7 个亿,到现在近 30 亿营收。”

刘子盛和团队背后是一个叫艾雪的冰淇淋品牌,中国团队,在新加坡成立,在印尼做大,2021 年被蒙牛收购,现在是印尼排名第一的冰淇淋品牌。

入场

艾雪是一家有蒙牛基因的公司。

2014年5 月,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去印尼考察了两个月,回来后成立了艾雪,决心做印尼的冰淇淋市场。2015 年 3 月,由老蒙牛人王嘉成带队,十几个人去了印尼,再次从“一无所有”做起。

25 年前牛根生出走伊利,成立了蒙牛,在一无奶源、二无工厂的境况下,他带着十个人用 4 年时间把蒙牛做上市。2009 年和2011 年,牛根生先后辞任蒙牛董事长、董事会主席,2021 年完全退出蒙牛。

艾雪算是牛根生在乳品行业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他一手搭建了艾雪的战略架构,蒙牛创始团队成员孙先红和孙玉斌也参与了艾雪早期的品牌运营。

艾雪的初创团队也大多是蒙牛的前核心员工。刘子盛 2008 年加入蒙牛,2015 年 3 月加入艾雪初创团队,任职营销管理副总裁,主要负责艾雪战略制定、产品开发及品牌营销。

艾雪是国内最早出海到东南亚的冰淇淋品牌,其总裁王嘉成在FBIF2024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对外分享,公司当时决定出海的思路是,中国有制造能力、好产品太多;东南亚没有,但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团队有实力,在蒙牛打过胜仗。

首站选印尼有几个原因,人口多、消费力强;地跨赤道,温度常年在25- 33 度;资源丰富,有巧克力咖啡豆、各种水果;港口多、海运发达,方便原材料进口;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印尼的冰淇淋市场远不够成熟。

印尼人很喜欢吃冰淇淋,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宁可没有洗发水,也不能没有冰淇淋。”印尼常年湿热,当地人每天都会洗澡、洗头发,因此洗发水是存在感很高的日常用品。

这中间存在巨大的消费断层,因为冰淇淋贵,印尼农村很多小孩一个月才吃一次。2015 年的前后两年,外资品牌如和路雪只铺设中高端商超。冰淇淋生产工艺复杂,全印尼没有几个大工厂,本土品牌卖的也贵,口感也不好。

这些品牌也很少进印尼农村的小商店,因为这里的小商店极少有冰柜,他们买不起冰柜,也付不起电费。沿街叫卖成为巷子里的印尼人买冰淇淋的主要渠道。

蒙牛有完善的供应链,成熟的创新技术和运营管理,牛根生带领的创始团队过去在蒙牛打过硬仗,“我们能把成本压到最低,把价格打下来。”刘子盛。

农村,无主之地,总人数却超过 70%,成为艾雪的突破点,避开巨头的渠道,择优而战。

雅加达,印尼的首都,刘子盛和团队选择在这里起步。2015 年,艾雪的第一座工厂在雅加达竣工投产。

这里的贫民窟靠近繁华的市中心,聚集着各色的印尼人,有本土人、华人,有远道而来的当地租户,也有每天打小面的过来摆摊的六年级小学生。

搭桥,打开市场

尽管已经做过调研,落地后才发现之前讨论的困难“翻了两番”。

冰淇淋市场不成熟、人均消费很低,没有冷柜、冷库、冷藏车,没有公路、高铁,交通不便利,软硬件基础设施超出想象的不完善。有人觉得在这个地方卖冰淇淋“根本不可能”,转身就回国了。

留下的人,要去解决这些问题。

刘子盛他们把不足15平米的地下车库改造成办公室,房间小,两个人就挤在一张上睡觉。

没有冰柜,他们招来一批当地人,带头抱着泡沫箱在巷子、学校门口,甚至公园推销,或者骑着三轮车卖,更多时候是自行车摩托车,因为巷子过窄。

不会印尼语,他们就在泡沫箱外贴上冰淇淋的袋子,把价格写在袋子下面,小朋友指哪个就卖哪个。后来他们把广告贴纸升级成扩音喇叭,找印尼当地人录一句广告,小孩一出来,就用喇叭喊有哪几个口味。

为了推广,他们有时候会睡在荒郊野外的厂房里。王嘉成回忆,“最惊险的事就是睡着觉,蛇爬到被窝。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满墙壁虎,小菜蛇在床下游来游去,毛骨悚然。"

刘子盛他们是被这样传播开的:“外国人骑着自行车串巷子,卖有包装的冰淇淋”。

一年时间,他们走街串巷叫卖,是为了打开市场,也为了做试销,确定当地人喜欢吃哪类冰淇淋。

印尼有 300 年的殖民地历史,口味经过国际大牌洗礼,品质要求相对严格,“不是随便拿一个老冰棍就可以打动他们。”刘子盛说。他们卖的产品以巧克力、水果和牛乳类为主,巧克力类卖的最火。

为了更精准地了解其饮食和生活习惯,刘子盛几人住到当地人家里,一住就是一年,根据当地人喜欢的甜度、口感,再对产品进行修正。

第一年销售额5000 万元人民币。第二年,艾雪把7万台冰柜铺进了印尼79个城市最贫困的社区,另外提供电费补贴。一台 3000 多元的艾雪冰柜,成为小店里最值钱的东西。他们还给冰柜装上LED灯带,“艾雪的定位要是最亮的。”

第一批冰淇淋免费供给,很多长到 7 岁、8 岁,甚至 10几岁的印尼孩童,因为免费,才有机会第一次吃到冰淇淋。在印尼农村,冰淇淋属于成人零食,对小孩来说是奢侈品。

艾雪去之前,没人注意到巷子里的消费需求,也没有冰柜制造商在这里铺冷柜,只有可口可乐会在农村的沿街小店铺少量的冷藏柜。

“巷子里冰淇淋的销量更好,因为沿街路上车多、不安全,社区里的人大多不太愿意出来。”刘子盛说。

艾雪和当地经销商合作,完全从零搭建印尼的冷链设施,艾雪提供资金、服务,经销商负责冷链的部建,包括建冷库、冰柜的投放、冷藏车的购买。

极致地投入,是因为艾雪想成就更大的事业。“我们的愿景是让印尼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吃到冰淇淋。” 刘子盛说,“把快乐输送到老百姓的生活里。”

刘子盛他们很少搞终端促销,更多是和当地村长、长老合作,搞一些体育公益活动;参与到传统节日里,比如和当地人一起庆祝开斋节,给小店带来流量,冰淇淋卖的多,就摊销了电费成本。

冰柜还带动了小店的零售生意,刘子盛他们会帮店主做一些生意规划,包括产品陈列、指导店主补充缺失品项等,店主有了做生意的思维,又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家庭收入增加。

冷链基础设施就这样跑通了。2016 年,艾雪销售额2 个亿,到2018 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冰柜投放近 20 万台。

转型

2018 年,第十八届亚运会在雅加达举办,艾雪被选为亚运会唯一冰激凌品牌。亚运会现场,几家冰淇淋零售商里,排队艾雪的消费者最多。

亚运会的这一年,伊利进入印尼,和路雪推出中低端品牌,铺进农村,不过只在沿街道路卖冰淇淋。艾雪则转身进入现代流通渠道——大卖场、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高档超市。?

亚运会上品牌名声出去后,很多连锁便利店找到艾雪寻求合作,艾雪另外开发中高端产品,去适配这些渠道,部分原材料进口,比如意大利的饼干、新西兰的牛奶,价格区间在1.5~20元,与传统渠道形成差异化打法。

“印尼经济增长快,未来消费会升级。”刘子盛说,提前布局中高端品牌成为公司战略,“未来要进行形象切换。”

艾雪现在有金牌艾雪和mooochii两个子品牌,前者是中高端品牌,主要布局现代流通渠道,后者是艾雪的糯米糍系列产品,做的是细分品类市场。刘子盛说,未来还会开发一些冰品类、常温类和儿童类的产品,去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消费层次的消费者。

核心战略不会变,传统渠道是艾雪的长期战略,占比在 85%以上。艾雪目前有近 40 万家传统渠道,不到 3 万家的现代渠道,冰柜投放近百万台,网点占到印尼所有渠道的50%以上。

“在印尼的最东端,巴布亚的原始人都能吃到艾雪的冰淇淋。”刘子盛说,“他们生活的山上都有艾雪的冰柜。”

印尼之外,艾雪还卖到了菲律宾、越南、泰国、东帝汶等东南亚国家。据刘子盛透露,在菲律宾,艾雪已经是排名第二的冰淇淋品牌。

支撑艾雪业务扩张的是极致的供应链。艾雪有四家工厂,三家在印尼,一家在菲律宾,平均每两年建一个新工厂。在艾雪的工业区,聚齐了来自中国的供应链,包材厂、纸箱厂、香精厂、巧克力厂等。

“9 年前去印尼的时候,我们是带着包材公司和香精公司一起去的。”刘子盛说,“做大的前提是,先解决在海外获取核心资源的问题。”

过去几年,艾雪以 70% 的复合增长率、34%的市占率,成长为印尼排名第一的冰淇淋品牌。2020 年艾雪年销售额 20 亿元,2021 年被蒙牛收购,成为蒙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刘子盛说,艾雪今年营收能做到 30 亿元。

竞争也更激烈,伊利的冰淇淋在东南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蜜雪冰城、甜啦啦等餐饮品牌都去了印尼,艾雪的团队竞争意识被激发出来。刘子盛清楚艾雪在渠道上的薄弱环节,中国餐饮品牌去的地方,有很强的消费需求,艾雪的配套也要跟得上。

出海成为艾雪的新战略。艾雪刚在巴基斯坦注册了子公司,巴西已经开始售卖,最近也启动了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业务。大战略是,“绕着赤道上的国家卖一圈。”

赤道以外的国家,艾雪以to b 的贸易形式去做,前段时间刚和俄罗斯进口贸易商签合作。据刘子盛透露,法国、日本、韩国的进出口贸易商今年也来找过艾雪,希望以产品贸易的形式出口到这些国家。

9 年前,艾雪只有十几个人,现在艾雪有2.5万多名员工,20万名经销商和覆盖全印尼的分销网络,公司成长为一个大集团。

去年,艾雪进入第三个4 年战略实施年,目标是到 2026 年,年销售额做到 60 亿元,业务覆盖到全球三十个国家。再往远了看,艾雪想做成百亿规模的公司。

注:文/赵晓晓,文章来源:创业邦(公众号ID:ichuangyebang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创业邦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