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滴滴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并没有小米那样惹人注意,但是作为一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拼杀中存活下来的企业依然让人艳羡不已。要知道可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经过8轮融资,获得超200亿美元的,也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打车市场的混战当中能够生存下来的。
此番滴滴被爆将于下半年赴港上市无疑再次将滴滴的发展拉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说国内打车市场的格局已定,以美团、高德为代表的新竞争者的杀入无疑将会再次点燃国内打车市场竞争的战火。
一场段位更高的打车大战或将开启
移动互联网时代刚刚开启那会儿的打车大战可以被视作跑马圈地的过程,而现在这个时期的打车大战更像是各大互联网巨头拓展自我生态链条的过程。不管如何,当下的市场和之前的市场似乎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这个相似之处就是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大家都有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滴滴上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一个什么样板呢?一个新生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奋力搏杀,从而突出重围的样板。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有些野蛮,甚至有些简单,但是我们并不能够否认这种模式的优越性。
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格局,比起情怀和梦想,或许活下去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单纯地靠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是市场地位确定之后对于用户的收割以及这些收割带来的恶果。这种先撒种再收割的做法尽管能够缓解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某些困境,但是仅仅依靠这种模式必然无法走得长远。
打车市场走到了一个全新的节点
首先,面对单一的市场参与主体,人们呼唤新的参与者加入,并带来新的气息。尽管当前的打车市场依然有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的参与,但是滴滴在打车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已经无可撼动。对于单个的用户来讲,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一头巨大海豚的海洋公园。因此,他们的目光首先聚焦在的是这个海豚身上,而不会是那些尽管色彩艳丽,但体量却非常小的鱼类身上。
尽管他们在当下的打车市场上能够获得一些便利,比如减少等待时间、各种优惠券等,但是这些看似的便利在强大的成本付出面前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呼唤新的竞争者的加入,这样可以重新搅动当前平静的打车市场,重现移动互联网时期的生机与活力。
而美团、高德或许正是看准了市场的状态,用户的心理,选择在这个时刻加入到打车市场的大战当中。尽管他们的加入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滴滴在打车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但是它至少反映了当下市场的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们热切地期盼新的竞争者加入,终结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从而进入到一种活跃的竞争状态里,增加他们的选择度,最大程度上获得便利。
其次,单纯地收割用户,不匹配相对应的创新,这种发展路子必然无法长久。尽管经过前期的烧钱才确立了市场地位,后期理所当然地要进行收割,但是如果把收割用户当作主业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创新,无论如何都是无法长久的。而当前人们对于滴滴的一个很大的印象是用滴滴打车越来越贵了,有些时候索性不再选择滴滴,而是会继续选择打出租车出行。这种想法正是单纯地进行用户收割,而忽略了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可能有人会说,滴滴也进行了创新。但是,这些创新相对于收割来讲并不太惹人注意,所以才会导致如此多的诟病。因此,单纯地进行收割,而不进行相匹配的创新,这样的收割必然无法长久,一旦有新的竞争者加入,无论是平台上的司机还是用户,他们将会在第一时间选择用脚投票。
因此,目前这种发展路子必然不能长久。第一,平台上的司机和用户不给机会;第二,外部的竞争者也不给机会。所以,对于当前的打车市场来讲,必须进行与收割相互匹配的创新才让用户买账,甚至才能继续维持自身的地位。
第三,打车市场的竞争思维已经从简单的烧钱圈地转变成为构建生态圈,盲目地单点出拳不一定能起到真正的效果。移动互联网时代,打车市场的竞争是点对点的,即打车VS打车,这种竞争的精准度比较高,作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只要把对手的打车业务击溃,对手便不再有还手之力。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过这么多轮竞争之后,滴滴能够以快刀斩乱麻的势头生存下来的关键所在。
尽管打车市场还有曹操专车、神州专车等企业存在,但是滴滴在打车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已经确定。竞争者的减少尽管规避掉同质化的风险,但是它同样将打车市场的竞争引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后互联网时代,打车市场的竞争是面对面的,即多元业务VS多元业务。如果还是用打车VS多元业务,势必无法起到真正的作用和效果。
我们看当下滴滴与美团的打车之战,其实正是上面所提到的那种状态。滴滴是在拿“打车”这个点来对抗美团的“多元业务”的那个面,所以,尽管滴滴进行了反击,但是并不会产生如同移动互联网时期那种竞争状态下的效果。
因此,打车市场的竞争思维已经从简单的烧钱圈地转变成了生态圈的竞争,从单一业务向多元业务的竞争。可以预计的是,尽管滴滴会对美团、高德等新的竞争者进行反击,但是效果并不会太明显,而滴滴进军外卖市场也仅仅只是“礼节性”的动作,并不会有太多建树。
第四,做打车一定要做好打车,做好打车的同时也不能只做打车。打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深度竞争的时刻,想要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做打车的企业一定要做好打车。做好打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只是靠补贴,靠烧钱的方式显然是难以为继的,必须要从技术、体验、业务拓展等方向着手进行。
如果仅仅只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做打车的公司,而不去做好打车,那么,等到新的竞争者涌入,平台上的参与个体便会选择用脚投票,这种竞争模式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因此,必须要做好打车。做好打车不仅要优化用户体验,升级技术,而且要让用户满意,让用户愿意为“做好打车”买单,这样才会正确的。
同时,打车企业又不能埋头只做“做好打车”这一件事情,还要从拓展业务形态,强化业务创新上做文章。只有这样,在打车市场进入到深度竞争的时候,才不会用拳头抵挡盾牌,才能真正实现多点出击,生态化作战。
滴滴即将赴港上市在说明自身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同时,也说明了打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尽管从表面上看,市场的总体格局已定,但是市场内部的竞争进行得更加隐蔽,更加兵不血刃。而滴滴想要走得长远,或许上市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