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关于koc营销的13条深度思考和建议

晏涛 2024/05/23 10:27

今天下午给客户的用户运营团队做了半天KOC营销的内训,现场讨论和交流也很激烈。

一方面之前帮咨询客户做过KOC营销,有体感,这次在备课中也深度分析了一些案例,就冒出很多深度的思考,先写了13条分享给大家。

1、koc本质上就是影响力营销,依托“强关系引发行为,弱关系促进传播”的社交原理达到营销目的。小红书把它称为人帮人(Human2Human)。

图片

源自《如何做好KOC营销》

2、koc和kol是区别的。KOL是兼具影响力和知名度,而koc更多的是利用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源自不来自权威,而是“身份共鸣”,用户信任用户

3、在KOC营销中,必须意识到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影响力是指能影响别人行为改变的能力;而知名度是指被多少人知道,识别出来。有知名度并不一定有影响力。正如你知道某个人,但他推荐某个产品,你并不会去买。

4、企业做KOC营销要搞清楚,是想扩大品牌曝光,还是想影响更多转化行为(包含销量,转发,评价等)。这就决定你选择KOL,还是KOC,以及进行预算分配。

5、koc营销实际上是"反漏斗传播模式",先通过KOC人群切入,容易找到精准潜在人群,转化率高,预算少,容易控制,缺点是一开始覆盖面不够广。而传统广告投放和传播就是“漏斗模式”,一开始就是大海捞针,泛流量,不精准,看着影响面大,转化不高,预算动辄几十万,百万,千万的。二者各有利弊,不是取代,而是协同

6、koc,我总体上把它分为员工koc,用户koc和达人koc。企业最好是这3种都要有,效果好,可持续。毕竟在今天,每家公司首先都应该是一家媒体公司。

7、koc营销的内容方式要多样化,除了小红书种草笔记,抖音短视频,还可以通过产品测评,购买评价,直播方式种草。数据表明,内容种草形式越多样化,效果越好

8、做koc营销,建议兼顾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有时候koc种草效果有滞后性,所以再找koc时,可以找一部分带货型KOC,在找一部分种草型koc。

9、一些新消费品牌聪明的做法是,先通过koc营销找到精准用户,再通过私域运营摸清楚精准人群的用户画像,最后拿着人群画像通过公域投放扩大,这样保证做到品效兼顾。

10、品牌跟koc的合作方式有很多种,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但是那种单一的“付费种草”的合作不长久,且未必符合所有koc诉求。这一点lululemon很厉害,开放,共赢,包容,超越简单利益合作。我在课程中深度拆解了。它是在文化理念认同的基础上,跟员工KOC,用户KOC,达人KOC建立起共生关系。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图片

源自《如何做好KOC营销》

11、目前私域已经陷入套路营销中,遭人厌烦,所以吸粉成本越来越高,转化越来越差。反而koc营销受重视,效果好,成本低,这预示着一种趋势。随着中国商业成熟度越来越高,基于关系的营销会越来越重要。

12、让员工做koc种草,绝对不能是行政命令,而要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兴趣引导来激发员工参与。这一点,宝岛眼镜的员工KOC是成功的,他们在大众点评上有7000+账号,有的员工点评账号粉丝就有3000多。

13、koc营销要做好,本质上是怎么让员工,用户,达人愿意参与,分享,传播。说到底,核心是企业要会搞人的"关系",最后还是取决于企业,你是产品导向还是用户导向,有没有用户思维,愿不愿意真诚建立用户关系。

注:文/晏涛,文章来源:晏涛三寿(公众号ID:yantao-219),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晏涛三寿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