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双十一背后的隐形战场

陈邓新 2021/11/16 16:19

每年的双十一,堪称剁手党的福音。

2021年11月11日,全网总交易额为9651.2亿元,同比增长12.22%;其中京东的交易额超3491亿元,同比增长28.58%,增速为行业平均的两倍有余。

而上述成绩的背后,则是京东云在扮演了技术基石的角色,成功应对海量并发需求。

据官方数据显示,11月10日晚8点前10分钟,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提升124%;京东智能客服11.11期间累计提供服务超7.4亿次。

毋庸置疑,京东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比海量并发,AI能力更为关键

想当年,每逢双十一零点,伴随消费者购物热情的还有服务器宕机,导致心仪的商品抢不到、抢到的商品付不了,消费体验一言难尽。

如今,上述烦恼早已烟消云散,“断网”成为历史的记忆。

与之相对应的是,双十一的订单量与成交额依然逐年攀升,对电商平台的考验愈发严格。

譬如,这届双十一,京东11.11高潮于11月10日晚8点开始,京东家电成交额5分钟破20亿元,趋势品类娱乐电视、分区洗洗衣机、新风空调、洗地机同比增长均超5倍,高端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60%,婴幼儿食用油和调味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0倍。

事实证明,海量并发需求之下,京东云非但成功接受了持续脉冲式流量高峰的考验,购物体验反而越来越“丝滑”。

之所以如此,与京东云全程助力提升购物体验有莫大的关系。

售前,为用户咨询的高峰期,正是京东智能客服“言犀”大显身手的时刻。

京东双十一开场10分钟,“言犀”累计咨询服务量超181万次,同比提升165%,大大减轻了商家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言犀”并非被动的机械式问答,而是基于京东云全栈式AI技术的全流程协同处理系统,主动感知用户的情绪波动、判断消费的真实意图,从而一站式地解决用户的所有问题,进而为售前、售中、售后、物流提供全链路保障。

售中,京东云扮演C2M神经中枢的角色。

作为京东攻略下沉市场重要抓手的C2M,为用户带来更多个性化并合乎所需的商品之外,也成为助力品牌增长的新路径,推动消费升级与制造业转型。

而C2M依赖京东云的全AI驱动,一方面洞察用户的购物核心需求,另外一方面采集工厂的设计参数,智能撮合之下寻求一个最优解。

换而言之,通过“趋势洞察→反向定制→创意设计→新品仿真→智能生产→试用众筹→新品首发”的路径,令消费者与工厂实现了双赢。

售后,助力京东物流高效送达。

京东物流双十一全链路预测准确率均值达到约95%,这背后京东云功不可没。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并发与低延迟的云计算,可以降低订单的处理成本,提升仓储的吞吐能力,预测送达的准确时间,这才是服务品质的基石。”

此外,用户收货之后还可以通过京东智臻链防伪溯源查询商品的真伪。

京东云打造了“一码到底”的防伪溯源技术,将商品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的重要数据上链,确保全环节流转可查询、可追溯,目前已为生鲜、母婴、美妆、奢侈品、跨境商品、医药等数十个业务场景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丝滑购物体验正是建立在京东云技术底蕴之上的。

智能调度,到底难在哪儿?

那么,京东云的计算能力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先要从京东云的技术底座“云舰”谈起。

前不久,京东云推出了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可以实现复杂设施的统一化管理调度,全面兼容各类基础设施,最大化屏蔽底层差异,支持业务跨区域拓展、多云、多设施统一管理。

毫不夸张地说,集成了京东在云原生领域的全部创新成果,夯实了京东的数字化基础。

据公开数据显示,京东云运营着全世界最大规模的Docker集群、Kubernetes集群,“云舰”在线管理Pod数量超200万、运营容器峰值核数超1000万,如此方能进行高弹性调度,随时应对突发的并发需求,从而平稳应对这届双十一。

更为关键的是,助力京东每笔订单成本同比下降30%,交付效率同比提升150%。

而“云舰”的支点为智能调度系统“阿基米德”,负责撬动京东的全部资源,为每一笔订单分配算力与内存,为每一台容器调度恰当的任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要做到智能调度,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此一名云计算专家向锌刻度表述了其中的关诀。

首先,要对任务进行预测与规划,哪些任务急迫,哪些任务可缓,哪些任务是长期的,哪些任务是临时的,要有效防止急迫任务与可缓任务、长期任务与临时任务之间争夺资源。

其次,不同服务器的性能不同,响应速度也不同,且波峰波谷的需求也不同,这意味着资源的时空不均衡,因此需要进行均衡调度以避免资源浪费,而在此基础之上又要预留一定的资源沉余,以应对突发状况。

再次,离线任务资源占用较多、响应要求较慢,而在线任务则资源占用较少、响应要求较快,那么离在线混合部署共享资源池是一个最优选择,特别适用于购物节这种流量爆涨的场景,这就要求保证离线业务与在线业务之间不能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

经历数年的打磨与淬炼,如今的“阿基米德”在大规模超复杂场景如鱼得水,每日调度百万台容器实例运转,服务履约率高达98.3%。

简而言之,凭借智能预测、均衡调度、离在线混合部署,“云舰”筑高了京东云的商业壁垒、拓宽了其“护城河”。

产业上云,何以共生共赢

双十一之外,京东云还有更大的舞台。

眼下,企业正从信息化逐渐走向数智化,上云成为产业的共识。

此背景下,云平台通过技术输出数智化经验、产业链变革能力,从而赋能企业数实融合发展,推动实体经济释放更大的势能。

对此,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在2021京东云峰会上承诺:“从最懂产业的云出发,京东云要在三年内力争做成最强的产业云、最低碳的云、最开放的云和最增值的云。”

这意味着,京东云渴望掌握更多的行业话语权。

实际上,京东以电商起家,一端连接用户,另外一端连接企业,天生就具备产业基因,再叠加京东云的数智化能力,自然底气十足。

京东云事业群副总裁刘辰在京东11.11媒体开放日上指出:“京东云的经验是对实体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深入洞察,源自于京东集团做自营零售、自营物流的成功经验,是与生俱来的。”

直白地说,企业上云并非仅仅进行数据存储,更为重要的是用好云端的全栈工具以及丰富场景,从数智化中挖掘最大商业价值。

譬如,京东“云鼎”提供会员拉新、复购转化等工具,可以帮助零售品牌精准拓客、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全渠道整合,可以帮助零售品牌加入京东的零售生态体系。

除此之外,京东云还可以为企业进行专属定制。

以为北汽打造的“蓝谷云”为例,其以京东云混合云平台为统一入口,整合北汽19朵私有云以及900台不同SKU的服务器,建立了一套以私有云为基础、公有云为扩展的汽车产业混合云平台。

如此,既达到内部重要数据保存在本地的目的,又满足节约成本的需求,“蓝谷云”2020年1月上线运营,减少服务器等硬件资源采购成本50%,降本增效的效果明显。

以上可见,京东云更懂产业并非虚言。

总而言之,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拥抱数智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边界将逐渐模糊,而京东云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与智能化管理水平,理所当然成为产业数智化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此过程也体现了京东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担当。

毕竟,“云上共生,产业共赢”一直是京东云的夙愿。

注:文/陈邓新,文章来源:锌刻度(公众号ID:znkedu),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锌刻度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