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阿里巴巴成立以来,最戏剧性的一次创始人回归。
科技媒体36氪旗下账号“智能涌现”在3月31日晚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拟收购陈航创办的“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原钉钉CEO叶军(花名:不穷)将回归阿里集团。
这一消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陈航作为钉钉的创始人,其回归不仅意味着钉钉这家中国最大企业协作平台之一的舵手更换,更可能代表着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战略调整和组织变革。
陈航是阿里toB业务的灵魂人物,2015年在阿里从零到一创立了企业服务应用“钉钉”,2021年离开之时,职级为M6/P11。经过10年发展,如今,钉钉已经成为全国用户数最大的企业应用——用户数超过7亿;生态伙伴总数超过5600家,覆盖了20个国民经济行业,遍布135个城市。
在这样一家已经成熟的企业服务巨头背后,创始人的回归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更深层的命题是,无招能否用AI再创钉钉奇迹?
1.无招的钉钉之路:从创业到离开
陈航,花名“无招”,是阿里创业元老级人物。1999年,他就曾在阿里巴巴实习,但因为后来选择赴日工作11年,错过了成为阿里创始团队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陈航与马云、吴泳铭在内的阿里创始成员始终保持紧密联系。2010年,陈航回到淘宝,就是因为彼时吴泳铭的邀请。
回归淘宝之后,陈航一直专心于产品中。他先后在阿里体系中做过一淘、来往,但以失败告终。2015年,他带着团队再次出手打造的钉钉上线,最终成为阿里体系内的一个标志性企业服务产品。
钉钉的诞生有其特殊背景。据知情人透露,当时阿里内部有一个创业应用,被陈航挤了出来,这个被挤出来的应用就是钉钉。陈航表示,遵从用户需求是钉钉一以贯之的开发理念,钉钉的代表性功能“钉”便是与某公司老板聊天时发现的用户刚需。
但钉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组织架构上,钉钉曾经历过多次调整:
2019年,马云正式宣布退休后,时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的张勇(花名:逍遥子)主导了一次组织升级,宣布钉钉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而陈航从钉钉调任到集团,向张建锋(花名:行癫)汇报。
到了2020年,一次更剧烈的调整来临:阿里正式宣布“云钉一体”战略,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并与阿里云全面融合,由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直接管理。作为调整的一部分,陈航被调离钉钉CEO职位,转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助理。
有分析认为,陈航卸任钉钉CEO的直接原因在于,阿里“云钉一体”的核心战略目标是通过钉钉为阿里云获取企业客户资源,提升云计算收入。然而,陈航更希望钉钉保持独立性并发展壮大,甚至推动上市,这与阿里云以收入为导向的目标产生冲突。这种战略分歧最终导致陈航被调离一线岗位。
2021年,陈航正式宣布从阿里巴巴离职创业。
2.“云钉分立”
其实,当时阿里集团内部支持陈航的声音并不少,并且很多人非常认可彼时陈航对钉钉独立发展的战略构想。而且阿里云随后的业务战略调整,也确实印证了陈航当年的判断。
事实上,“云钉一体”战略并没有持续太久,2023年8月,钉钉正式脱离阿里云智能集团,结束为期四年的组织隶属关系(2019年并入至2023年拆分),“云钉一体”也随之终止。
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看似很简单,因为“云钉一体”初衷是通过钉钉为阿里云导流(企业先用钉钉再上云),但实际协同效果未达预期。尽管钉钉大客户数量增长,但转化为云收入的效率其实并不高。
但背后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AI已经成为未来千行百业的确定趋势的今天,阿里开始大力投入AI建设。自张勇离任后,吴泳铭主导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阿里云战略转型,要求业务聚焦核心领域。
尤其是2025年,阿里在AI应用领域已经开始重点发力。3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在C端用户侧引发了巨大反响。阿里显然不能让钉钉在toB侧落后于人。
3月20日,钉钉在2025春季发布会上公开招募AI开发者,钉钉副总裁王铭甚至表示“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要客户给客户”,就是要让大家都到AI上创办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阿里云的钉钉,必然会更灵活、更开放的依托AI技术重塑自身产品。其在2024年开放接入包括通义、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等7个大模型产品(内部被称为“集齐七龙珠”)就是最好的印证。
3.为何钉钉需要无招回归?
尽管钉钉目前坐拥7亿用户,已经成为全国用户数最大的企业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钉钉可以高枕无忧。
从行业视角看,国内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增速正在逐渐放缓,飞书、企业微信、百度如流、华为WeLink等竞争对手不断进场,这些都给钉钉造成了直接的市场压力。
但一个更重要的难点是:AI技术已然开始对传统办公软件提出挑战,如何让已经存在10年的钉钉找到新的PMF,这或许是一道更难解答的问题。
当然,在叶军的带领下,钉钉在AI方面也做过不少探索,例如在产品中先后推出过“/”(魔法棒)、AI助理、Agent数字员工等等。
只是从今天陈航回归的消息来看,钉钉在AI产品上的探索或许只是停留在堆叠产品功能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达到阿里集团对它的预期。
与叶军相比,陈航显然对于钉钉来说更重要。毕竟陈航是钉钉的创始人。
钉钉从产品层面探索PMF并不容易,其难度不亚于再从零到一进行一次创业,钉钉需要创始人的视野。作为钉钉的创始人,陈航对产品和用户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洞察力。在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AI技术变革的情况下,钉钉需要创始人的回归来重新激发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陈航对于钉钉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来自技术层面。
2021年,陈航带着一批钉钉核心骨干出走,创办“两氢一氧”(HHO)公司,探索数字化与智能化产品。而这些在创业期间积累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经验,或许对钉钉在AI时代的转型有所帮助。
当然,出走创业之后的回归,也让陈航在创业期间可能对钉钉的发展有着新的思考。
事实上在2023年8月22日的钉钉生态大会上,陈航就以创业者的身份发表了开场演讲。彼时陈航就表示:“以前做钉钉,现在做HHO两氢一氧,感受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以前是‘富二代’,现在是‘创一代’。以前在阿里平台可以享受到非常多的好处与便利,只是自己当时觉得理所当然,感受不到这些。”
毋庸置疑,作为钉钉创始人的陈航,在出走阿里创业的两年,对数字化、智能化、产品PMF、技术TMF等方面都必然有着新的思考,并且陈航还具有了抽身于钉钉之外的外部视角,更能够从外部看出钉钉目前所处的境遇和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不同于内部思路的解决方式。
4.回归钉钉,无招会出什么招?
在「甲子光年」看来,陈航的回归是钉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战略调整的体现。作为钉钉的创始人,陈航对产品和用户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洞察力,他的回归可能会为钉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那么陈航此次回归钉钉,最有可能在哪些方面给钉钉带来新的惊喜?
从产品层面看,陈航回归之后,钉钉的产品战略必然会有所调整。
作为创始团队的核心成员,陈航对钉钉的定位和使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表示,钉钉的使命一直是为中小企业而生的。也正因此,他的回归可能会使得钉钉重新调整战略方向,更加专注于服务中小微企业。
从行业视角看,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的统计,2023年4月协同办公App的MAU(月活跃用户数)情况显示,钉钉以1.99亿的数据拿下第一,企业微信以1.02亿位居第二,飞书为第三。而陈航的回归可能会使得钉钉在竞争中更加积极主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或者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改变竞争格局。
当然,在开源和生态建设方面,钉钉的投入也必然会增加。
在陈航时期,钉钉就一直致力于构建开放的生态,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更加繁荣的生态系统。而此次陈航回归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吸引更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无论如何,在市场竞争加剧和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钉钉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陈航的回归可能会在产品创新、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新的变化,推动钉钉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更大的突破。
未来,钉钉可能会在AI应用、国际化战略、商业化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应对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陈航的回归,或许正是钉钉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新鲜血液”,让我们拭目以待钉钉在陈航的领导下会带来哪些新的惊喜和变革。
文章来源:甲子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