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年营收14.6亿 探秘帆软的内生增长力

崔牛会 2024/06/30 20:58

帆软创始人薛宝说:做决策时思考“你的决策对客户是否长期有利”,可以解决 80% 的难题。以大家质疑的帆软选址为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公司选址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距离客户近,二是距离原材料近。

行政、财务这些部门需要距离客户近吗?答案是“不需要”。一线人员才需要距离客户近,所以帆软的销售人员都不在总部无锡,而是散落在有客户的地方。

第二,原材料,对于软件企业来说,这代表着宝贵的研发人才,招到人才很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我们在南京和成都保留了研发中心,因为这里研发人才更多”。

而提及如何留住人才,帆软分享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就像谈恋爱,要想同学认可你,你要做到两点,第一,做对他最好的人,第二,努力提高自己,让他找不到比你更好的人,这才是底层逻辑”。

帆软之所以看起来架构“分散”,也是这个原因,把客户需要的人才放到前线去,把需要埋头深耕产品和服务的同学留在后方,并给他们足够好的待遇,保证能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与选址的逻辑一致,帆软内部的产品战略和组织设置也把“客户是否需要”这一条为作为重要考量。“我们在 2017 年开通了同事吧,允许同学匿名如实发出不同的声音,随时骂公司里不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种流程和制度,以及骂定制度的人”,基于这个功能,我们对公司制度和战略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优化。

比如“产品战略”。帆软创始人薛宝说,“我十分抵触‘多元化’这个词”,To B 厂商做产品一定不要考虑我有什么,而是要考虑客户需要什么?强制推只会适得其反。成立十七年,帆软只推了三款核心产品:FineReport、FineBI、简道云,前两款属于 BI 赛道,后一款属于零代码赛道。

再比如“组织战略”。帆软有几条原则,这既是帆软招聘的标准,也是帆软留人的关键,帆软主张“和一群底层逻辑相似的人一起工作,既简单又高效”。

- 人员在精不在多:帆软不搞人海战术,在帆软,双一流院校毕业的同学占比 80% 以上,且会有相关考核。“我们有一个基础判断,对于一个技术问题,实施技术人员到客户现场可以自己解决,不会甩给后方来处理,那将会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

- 人员低离职不轮岗:帆软前方同学大多是在客户当地招聘,不搞异地轮岗,保证客户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对应同学。在定这个战略时,我们咨询过很多机构和业内大厂,他们都会劝我们企业做大一定要设置轮岗制,规避组织风险,但对于帆软,这个没必要。

- 一线团队直接做决策:让听到炮火的团队做决策,不仅准确率高,而且速度快。在帆软,创始团队不会参与各业务线的具体决策,如果一线团队需要支持,则参与支持,服从一线安排。“能放权到什么程度,就放出去,不要认为其他人就没你做得好”。

- 关注投诉核心版块:2017 年到 2022 年初,帆软的投诉电话都会打到一个固定的手机号上,这个号的接听人是帆软创始人薛宝。去年,这个号码才交出去,给到一个专职人员,并赋予其无限调用团队的权力,比如直接要求客户投诉所涉及的团队负责人 10 分钟内给客户回电话。

从选址、产品到组织架构设置,帆软基于 “客户” 这个出发点,成功地把组织体系搭建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让很多人感慨“帆软没法学”。

“生意的本质就是让你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价值,然后将酬劳分给更多同学”,“企服赛道只有自己简单化,才能长久陪伴客户,股市和房地产很容易会干扰到你决策”。

市场的新定位:客户口碑自留地

市场营销只是公司里一个做文案宣传、推广的部门吗?帆软不认为,与简单化的整体组织架构不同,帆软的市场在做“加法”。

帆软的市场部分为七大模块,不仅负责内容营销和品牌建设,还需要负责数据人才培训、社区运营、产学合作内容。“这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除了要告诉客户 BI 是什么、怎么用 BI,还要去帮助企业进行数据人才培训,把 BI 用好,同时搭建超 200W 粉丝的社区和各类型大赛、会议,给企业提供同行交流的平台以及职业资格认证”。

比如帆软用户社区,目前累计注册用户 226 万,日活 UV 超 1.5 万,这是帆软用户的学习“大本营”。在这里,有文档中心、问答、论坛、线上培训课、职业资格认证和招聘。

在这个用户社区,目前已产生文档数 55196 个,有 13752 人参与完善,获得了 59030 万次浏览量。这里的文档,用户都能参与编辑,由此可以让内容足够细、足够实用,也能减少服务压力。

“User help users! ”在帆软用户社区被发挥的淋漓尽致,16W+个提问,42W+个回答,12W+个最佳答案。遇到问题,除了直接求助技术支持,用户也能在社区“广发英雄帖”,通过有偿 (F 币) 问答的方式,找到最佳答案。

再比如帆软智数大会,高投入自办大会的企业很少,帆软不一样。帆软智数大会定位中国数字化智慧管理的顶级交流盛会,议程三天,每届大会报名的企业多达 1000 家。关于大会初衷,帆软认为企业缺的不是数据,而是数据落地的场景”。而最好的场景就是同行业客户的实际应用,这也是智数大会举办的原因,“让客户带着问题来,领着答案走”。

提到 To B 市场营销,帆软袁华杰说:营销是挺朴素的事情,不需要对理论死记硬背,需要“体悟”身边的场景和案例,把营销任务一个个执行下去。

专注自己所长,其他的交给生态伙伴

“干自己擅长的,做对客户有利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帆软也是如此。“把我们 BI 核心竞争力提升,其他的依托生态合作”。

在帆软,生态合作需要评估“是否有效”,本着对客户和生态伙伴负责的原则,只有能构建出真正有目标客户的、被客户所需要的联合解决方案的厂商,帆软才可能开展公司层面的合作。

依托于生态伙伴体系的构建,帆软最早完成了自研核心产品和国内主流数据库、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信息/网络安全、云厂商的全栈适配,发布了 BI 领域首个信创产品,支撑起公司内部的国产化战略。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一片叶子,每个公司也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因此,现在看到的帆软成功路径,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契合点,不可复制,也难以复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组织打造,还是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或者是生态的助力,都少不了这家企业创始团队的创业初心与定力。

2015 年,帆软也有过融资的念头,但当薛宝在深入了解企业融资这件事之后,他们放弃了融资的想法,后来有了“永不上市 利润共享”的承诺。薛宝说他和帆软 CEO 陈炎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想做一家自己毕业后愿意加入的理想公司。

至于这个“理想公司”是什么样?大概是能让每位成员安居乐业,并且也能让这个组织可以持续为客户产生价值吧。

文章来源:牛透社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