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号

总以为卖空气是个噱头,场景实验室分析完,才知道这关乎生死

曾响铃

12-25 17:04
+ 关注

图片18.png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时至今日,欧美等地区依旧在饱受疫情的袭扰。有报告显示,在疫情之下,世界各地的城市居民隔离在家、室外活动被史无前例地限制,全球空气污染水平急速下降了30%-60%。

这本该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今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以工作、财富和人类生命为代价。

显然,对空气质量的追求,我们需要更好的方法。

“空气经济”是刚需,市场在选择好空气

还记得“空气罐头”吗?有个80后小伙靠着卖“空气罐头”年入400万。来自呼伦贝尔的空气罐头,曾走进李佳琦的直播间。

早在2007年国内首家“FLOWmarket心灵超市”就短暂地在上海新天地开张,出售各种各样的空瓶空罐,其中就包括“清新空气”。

其实,人们对于“优质空气”的追求从未间断。

前不久“场景实验室”围绕“空气”这个话题进行了一个系列解剖,提出“空气商业”一词。什么叫“空气商业”?从1902年第一台空调问世以来,“空气”就已经变成可感知、量化、记录的商品。然而是开始也是结束,没有科技创新的空气罐头,只能算作“空气商业”的投机取巧。

图片19.png

就像“场景实验室”所认为,在数字化融合愈发丝丝入扣的今天,越是细小、未被定义的真实场景,越需要系统捕捉与创新。而“空气与场景的交互”才应该是“空气商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时至今日,随着海尔空调推出「空调下一代品类」——洗空气空气机为契机,海尔空调正尝试着走出这第一步。为什么说海尔“空气机”能成为“空气商业”的代表?因为在疫情的大环境下,用户需要的是“好空气”。

而海尔“空气机”融合了包括空调、净化器、清新机等6种产品能力,做到了需求全面满足的集成与有效联动,尝试定义全场景、全时段的空气解决方案。

海尔空调走出了传统空调厂商没有走出的那一步,场景实验室将其归结为“从产品定义的空气,到平台定义的空气,再到生态定义的空气——「洗空气空气机」作为空气场景中枢式的新物种,重要的是「造空气」而不是造空调。”

重构产品从场景开始,海尔“空气机”的降维打击

如何理解“从产品定义的空气,到平台定义的空气,再到生态定义的空气。”以前,是由功能定义空气;数字时代,空调硬件逐渐平台化,则开始变成由平台定义空气;现如今,一个个细分场景的出现,将需求集成为一个个生态,空气最终就被生态或者说场景所定义。

1、以需求为动能,在家感受大自然

“空气商业”是不是噱头?这个问题只有当你切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答案。

都知道一台数千元的传统空调,除了每年那一两月的制冷制热,其余长达8个月都在吃灰。

场景实验室认为“新商业观念的聚焦、定义到开发,空气商业从新潮涌动,从粗颗粒度到更高像素,围绕极致个体化场景的不断满足,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战场转移」。”那么显然,现在则是空调产品的又一次“战场转移”。

首先,在海尔空调将净化、加湿、消毒等六大功能融入空气机,填补传统空调长达8个月的闲置期;其次,海尔“空气机”其核心技术正是“生态水幕水洗空气”和“3D除菌舱科技”,模仿大自然雨水洗刷空气,能有效去除家庭空气中常见的7类空气污染物,同时释放2类空气健康因子;最后,AI语音技术的提升,让海尔“空气机”真正实现了听声辨位,实现风随声动。

海尔“空气机”为家庭场景下的空气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样本。

2、以场景为起点,海尔空调的降维打击

未来任何的商业逻辑都将建立在场景需求之上,场景能力将成为起点也是终点,当然“空气商业”也将是其中之一。

图片20.png

海尔空气机将“传统空调”升级到“空气机”绝不只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在满足居民家庭场景的基础需求后,对室内健康呼吸场景的升级,可以看成是由“产品”到“空间”的升级。

现阶段,其他玩家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点,大都还是在以产品功能为出发点,无形之中,海尔空调已经形成了对硬件思维的降维打击,这也正符合“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将被生态覆盖”。

无论如何,传统空调产品正被重构已是事实。当场景成为新的商业规则中心,谁更愿意深入洞察数字用户新标签,就更能够定义场景、开发场景、占据场景。

总结

未来的空气商业谁来定义?场景实验室看来“可能未必是「空调制造商」,但一定是深刻理解Air IoT的商业隐喻,最懂空气与人交互的解决方案新参数的平台。”而这一高地显然已经被海尔空调所占据。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1
收藏 +1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点击上面的就可以分享啦
收藏成功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