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号

二级资本市场从热捧到观望,拼多多迎来了艰难时刻?

土妖

10-10 21:36
+ 关注

“业务我们能理解;有持续发展的潜质;有可信赖有能力的管理层;一个诱人的标价。”这是巴菲特在2007年致股东信中提到的,选择投资标的的四大原则。

在这四大原则里面,“持续发展的潜质”无疑是最难以保有的。而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二级资本市场尤其是类似美国这种以机构交易为主的二级资本市场,资本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一切。

具体点讲,当一个行业的主流公司在同一段时间段内,都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有个别公司恰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那么这家公司的“持续性”,自然就会引发人们的重新思考。

如果放眼电商行业,拼多多就是这种逆行业而动的例子。在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包括东南亚的Sea都一片“整体方向普涨”的情况下,拼多多却跌跌不休。从8月5日的97.46美元,到10月5日的72.07美元,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拼多多市值跌去了26%左右。

拼多多到底怎么了?

行业普涨拼多多走弱,二级资本市场为啥从热捧到观望?

为了便于横向比较,我们同样选取8月5日至10月5日这一时间段,也分别测算一下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Sea在这两个月期间,在二级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亚马逊股价是从3205.03美元微微降到3199.20美元,跌幅0.18%;阿里巴巴股价是从264.91美元涨到了288.27美元,涨幅8.82%;京东是从65.52美元涨到76.40美元,涨幅16.61%;而Sea则是从145.47美元涨到了157.58美元,涨幅8.32%。

同样的时间段,拼多多26%的跌幅格外扎眼。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许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当全行业都呈现势头向上势头并获得市场充分认可之时,某一家却被集体看衰,背后必有蹊跷。

实际上,在今年8月底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的时候,财报的数字就已经透露出了拼多多的隐忧。

在第二季度中,拼多多虽然营收仍然保持较高的涨幅;亏损也大幅收窄;而且无论是季度月活用户数还是平台年活跃买家数,也处于增长的态势。

然而,在电商行业最核心的指标GMV方面,按照腾讯新闻《潜望》的测算,今年Q2拼多多GMV同比仅仅增长了45.3%左右。要知道由近及远往前数的3个季度,拼多多GMV的增速分别大体是:99.0%、87.1%、109.4%,拼多多GMV在2020年Q2增速的降幅可见一斑。

必须强调的是,拼多多在财报中所公布GMV,口径定义是当期财报截止日期往前追溯的12个月。Q2拼多多的财报中,前溯12个月的GMV为12687亿元,环比Q1仅仅增长9.6%,远远低于之前的环比增速。

GMV增速放缓的同时,另一个数字却在蹊跷上行。同样是在第二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了5.688亿,较去年同期的3.66亿大幅增长了55%,较今年第一季度净增8140万,单季净增月度活跃用户数创造了历史新高。

一边是季度平均月活用户数仍旧在快速增长;另外一边却是季度GMV增速大幅下降,溯前的年度GMV环比增速更是跌到了个位数以内。这对于拼多多来说,至少意味着两种可能的严峻现实:

其一,是有可能很多所谓的新增月活用户数,其往往只是“好奇浏览”而已,并没有真正形成“购买行动”,而如果没有真正购买,这样的活跃用户数,其实价值并不大;

其二,则是有可能新增的月活用户因为拼多多的补贴战略,来薅大宗商品比如电子产品的“羊毛”,这种情况其对GMV的贡献是超过普通用户的。但是拼多多在GMV的增速方面又跑不过新增用户数的增速,这种情况只能是原有的用户的贡献价值在下降。

所以,无论是这两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对于拼多多来说,都是相当棘手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拼多多的活跃用户人均消费已经接近0增长了。根据财报,在大量百亿补贴活动加持下,拼多多二季度活跃用户人均消费额仅仅从一季度的1842.4元上升到1857元,增幅接近于0。

作为对比,阿里平台上的年消费者平均消费额约为9000元,京东约为5000多元,人均消费增长停滞的拼多多正距离竞争对手越来越远。

这或许也是财报公布的当天,拼多多股价大跌13.52%的另一大原因所在。

电商巨头“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拼多多何去何从?

被资本市场观望的背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逼近拼多多。

同样在2007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强调,“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一道‘护城河’来保护投资获得很好的回报。但资本主义的‘动力学’,使得任何能赚得高额回报的生意‘城堡’,都会受到竞争者重复不断的攻击……因此,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才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的根本。”

对于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就是那些“不断攻击”的竞争者。可惜的是,拼多多在下沉市场那些属于“术式范畴”的产品和运营策略,并不是巴菲特口中“难以逾越”的屏障。没有自己的“护城河”,正让拼多多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

各方开始围猎拼多多。在拼多多对下沉市场进行前期教育之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幅发力,大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比如,如今各大电商企业在下沉市场主打的模式之一是“C2M”。

在这方面,拼多多祭出的是“新品牌计划”;苏宁则不局限于品牌,而是直接上升到了制造源头,推出了“拼拼工厂”;而京东不仅推出了“C2M五步工作法”,更是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新品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当然,对于C2M理解最为深刻的还当属阿里巴巴,对于如何最大化的提升连接C端用户和M端制造商的效率,阿里巴巴祭出的是整合了“淘宝特价版+超级工厂计划+百亿数字化厂区”的三大支柱战略,在此基础上还加载了阿里云、菜鸟物流等电商基础设施,由此共同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C2M系统。

在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新鲜企业开拓市场,老牌巨头收割市场”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从8月5日到10月5日,拼多多的市值跌去了26%左右,但是其仍旧是一个有着900亿美元市值的中型企业。然而即使如此,当拼多多在下沉市场面对阿里巴巴、京东甚至是市值不如其的苏宁的集体反攻时,仍旧显示出了积淀不够的颓势。这其实是由三大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逻辑反转。拼多多此前在电商行业的一切先行逻辑是“新”,即在下沉市场提出了新的运营思路……而当这种“新鲜”,迅速成为了全行业的“标配”时,拼多多所有推演的逻辑基础就不复存在了。不仅如此,当各家厂商还在凭借自己的行业积淀进一步进行迭代创新时,还在困守旧模式的拼多多就“从新到旧”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逻辑就发生了反转。

第二,是故事老化。对于资本市场,一直以来“高速增长”是拼多多故事最核心的卖点。然而,从2020年Q2财报来看,至少在GMV这个最核心的数字上,相比于体量更大的阿里巴巴和京东,并没有太过亮眼的表现。换句话说,拼多多讲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一故事,已经老化了。

第三,是战局变化。当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没有开始发力下沉市场时,拼多多可以凭借着先发优势,暂时性地获得一城一池之利。但是当整个行业都开始下沉时,就像高手过招一样,这时候比拼的往往不是外力而是内功;这时候的战争也不是局地战争,而是全局战争、系统战争;这个时候也不是速战速决,而是长期持久战。所有这些,对于在技术、物流、资源、财力等各方面均不占优的拼多多来说,自然是挑战重重。

如何连接赋能B端和M端,仍是拼多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或许正是看到了自身在全局、全域、系统方面的整体领先优势,使得淘宝特价版宣布在拼多多10月10日“店庆日”当天,将联合平台上的百万工厂正式推出“一元更香节”,淘宝特价版和拼多多贴身肉搏的硬刚态势,已然十分明显。

自家店庆日,竞争对手却以“全场过亿件商品全部1元包邮”这种方式搏命砸场,这道难题已经摆在拼多多眼前。

其实,这就是前面说的,在互联网的全局、系统、长期战中,先发不是关键,关键是谁能够更深刻的洞察用户和消费者,并用更极致的手段留住他们,“1元购”这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无疑为淘宝特价版狙击和反攻拼多多,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路径。

对于淘宝特价版一系列的运营、促销行为,国金证券相当看好。在国金证券看来,整个电商行业“淘宝特价版的供应端资源优势最强。超级甩卖、超值量贩、货源直供等将线上和线下进行了链接,并通过供应端直卖或甩卖打造低价。”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特价版自从上线以来的一系列疯狂行为,也在数字上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馈赠”。Trustdata的相关数据显示,淘宝特价版上线后,用户日均启动次数最高达到了5.5次,次均使用时长为199秒,日均使用时长最高达23分钟,月均留存最高达77.8%,在这几个指标中,都是高于行业其它同类应用的。

对于下沉市场和C2M,普华永道中国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认为,“用数字化手段把制造商与渠道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个模式将会持续增长。”其表示,“对于制造商而言,透过C2M技术平台可以更贴近它的消费者及去品牌化;而于品牌商而言,则可以通过C2M打造一个更有弹性的供应链,直接去库存。”

无独有偶,浦银国际证券也认为,背靠阿里巴巴的淘宝特价版可利用其庞大的用户数据、云计算服务,并结合阿里供应链和蚂蚁集团的金融服务,有效提高工厂的经营效率并降低其经营成本,以成本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

当然,互联网行业永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边是国际顶级会计师事务所、顶级投资机构纷纷看好淘宝特价版,另一边拼多多却面临着和一些品牌厂商的不和谐、甚至是紧张的关系。

包括创维、都市丽人、芭菲、苏泊尔、美的、九阳、索泰、LAMER、戴森、三只松鼠等等不少知名品牌厂商,都和拼多多发生过各种大大小小的不甚愉快的经历。而前段时间,拼多多和特斯拉因为“补贴买车”而导致的各种扯皮、交锋,更是让围观的网友深刻感受到了销售渠道的各种“水深”。

“缺少朋友”,正成为拼多多在行业内的新常态。而电商零售从来都是一个生态生意,博的正是各方多赢,拼多多似乎并不明白这一点。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拼多多处理好和知名品牌厂商、以及更多不知名的白牌商家的关系,连接赋能好B端(品牌厂商)和M端(制造厂商),一定程度上,比处理好和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的竞争关系,更为紧迫、甚至更加重要。雷军的人生哲学——“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用到拼多多的身上,也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放眼下沉市场和C2M,低劣商品、秩序混乱、追求短期利益、不顾全行业良性发展、没有大的格局和长远的眼观,成为了整个市场的沉疴痼疾。相信随着淘宝特价版的不断发力,其将和广大的品牌厂商、制造商、分销商、白牌厂商等一起,在更具创意和创新的产品、技术、模式、运营、营销、服务、乃至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加持和推动下,把此前偏航的下沉市场,逐步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为广大下沉市场的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广大用户的互联网购物体验和数字时代生活品质。

写在最后

巴菲特说,“商业史中充斥着‘罗马烟火筒’般光彩炫目的公司,它们所谓的‘长沟深堑’最终被证明只是幻觉,很快就被对手跨越。”在“百年老店”的时光长河里,几年的高光时刻仍旧在“罗马烟花筒”的“照射”范围内,但愿每一家“高开”的公司,都能高开高走而不是高开低走、最终成为“罗马烟花筒”。


+1
收藏 +1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点击上面的就可以分享啦
收藏成功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