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试探般被推出的AWS如今引领并成长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和生态。以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公司都选择张开双臂去拥抱云,毫无疑问,云服务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标配。
如今的云服务已经进入发展的深水区,不同基因、不同体量企业对云的选择折射出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同时,也吹响了群雄逐鹿的云服务赛道洗牌号角。
倒逼式改革下的殊途同归:起点各异,但终点一定是混合云
通常情况下,当一种行为成为行业共识时,其实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趋势。
2016年惠普宣布关闭公有云平台Helion转向混合云,2017年3月,思科关闭公有云平台Intercloud转向混合云。
去年10月,托管私有云领域的“巨鳄”IBM和红帽达成协议,前者要在今年以340亿美元收购红帽,这已经是IBM市值的四分之一,同时,也是科技史上第二大的交易。而如此大手笔的背后只有一个理由:混合云。
而公有云曾经最忠实的“什维克”,亚马逊在去年年末也做出了调整,发布了Outposts,将AWS基础架构引入客户本地数据中心,开始进军混合云。
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IBV)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85%的受访企业已经在多云环境中运营,而98%的企业计划在3年内使用混合、多云的服务。而IDC报也指出,到2020年,超过90%的企业将会使用多种云服务和云平台,超过1/3的机构将会建立多云管理机制。
可以说,混合云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似乎成为一种行业正确。
需求决定供给,任何跳出需求的产品设计都是空中楼阁,云服务厂商对混合云的重视其实也是基于企业级用户实际使用变化进行的倒逼式改革。
传统企业上云:
V=f(效率提升、C端数据、灾备方案)
传统企业对云的诉求是什么?答案是效率提升,即通过云服务的运用来提高自己产业链的协调运作能力,并加速创新业务的发生。对于传统企业上云,通常从非核心系统开始,从一些对敏捷性要求高的业务开始用云,对数据敏感性高的业务会选择私有云,解决传统IT本身能力不具备的弹性问题,积累云上的经验,逐步过渡到核心系统的上云,这是传统企业典型的上云套路。混合云架构无疑是最佳选择。当然,不同企业,云化的迫切性和深度不同,这跟自身的IT规模、IT现状、和信息化水平有关。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零售、金融、制造、交通、医疗……各行各业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连接消费者,营销、物流、服务等核心业务流程正经历着深刻的改造。大量传统企业开始具备互联网业务特征,需要应对互联网高并发、海量数据快速增长等新挑战。敏态业务让传统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入到公有云,开始利用公有云弹性可扩展的特点应对难以预计的业务峰谷变化,实现应用的快速访问与响应。
除此之外,业务中断、数据丢失是传统企业非常担心的问题,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业务高可用的重要性快速提高,成为关键要素。通过公有云构建一套灾备系统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利用公有云可快速扩容的特点,可以实现更具性价比、最小化运维投入的灾备方案。
“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架构无疑是最佳“生机”。
(图:一套典型的传统企业混合云架构)
互联网企业:
V(初期)=f(成本、敏捷)
V(发展阶段)=f(成本、敏捷、高可用)
公有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相伴兴起,互相成就。无数互联网初创公司借助公有云实现了“轻装”创业和快速增长,云服务和云模式也因此得到磨练、验证并深入人心。然而“all in公有云”真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完美之选么?
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其“用云量”突飞猛进的同时会产生巨额成本,“公有云便宜”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象。企业开始算账,随着业务规模增长,“订阅式”服务费和自建的“投资+折旧+运维”两条成本曲线将在某一时刻交叉,产生一个TCO阈值。达到阈值的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开始考虑逃离公有云,其中最知名的案例莫过于Dropbox离开AWS,自建数据中心一事,此举为Dropbox节省了数千万美元的成本。
于此同时,还有很多对安全性、合规性要求非常高的互联网企业(如互联网金融行业),迫于合规的要求,也不得不将核心业务负载和数据运行在本地环境中。
然而自建数据中心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痛苦的选择,Dropbox花了数年时间才完成业务迁移。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之重,也有违互联网企业追求“轻”和“快”的初衷。
随着私有云和托管云的兴起,企业发现“公有云+托管云”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平衡成本和敏捷性这两大诉求。将大数据等离线计算业务或者敏感业务部署在托管云私有环境,以降低成本、满足合规、减少运维压力,同时采用公有云支持web端负载,以满足在线业务对快速响应和高并发的需求。
业务规模越大,高可用的压力越大。不少互联网企业CTO都在考虑通过跨可用区部署多活架构或者构建混合云甚至多云来实现业务灾备。然而跨可用区部署多活架构需要云服务商建立足够的可用区,以及具备跨可用区多活能力的Region服务,技术难度很高。即便在现在,真正具备该能力的公有云服务商也是凤毛麟角。而混合云和多云则必须要面对基础设施差异性带来的业务开发、部署和迁移的隐形成本。
因此,对于互联网公司或者创业公司而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V(初期)=f(成本、敏捷)
V(发展阶段)=f(低成本、敏捷、高可用)
在这一类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考虑业务规模和成本等因素,会选择公有云。但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大,它也会面临平衡TCO与敏捷性的挑战,进而面对不同云平台之间的应用部署问题,便于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也需要考虑业务迁移的隐性成本、灾备方案等各种复杂因素。
总的来看,基因不同,但不同企业上云的考虑因子其实很相似,都会考虑哪些系统可以先迁移,哪些后迁移,如何解决迁移后和周边的系统协同等问题,是否具备足够的可容性,能否做好私有云、公有云、托管云的集成管理。
因为从业务发展层面来看,未来企业的业务更加复杂多样,无论是从经济利益还是安全利益,或者从一些管理场景的角度,都要求企业拥有前瞻的洞见,选择最优的云战略。目前看来,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会更青睐于多元化解决方案,即多个云或者混合云。
由此可见,透过不同企业“上云”后的成长路径,混合云成为云服务商们的发力共识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一家云厂商的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的架构是一样的,那么这个“迁移困境”不就“无缝解决”了嘛?纵观国内外的云厂商,青云QingCloud是唯一能够做到以完全一致的架构交付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的原生云厂商,在混合云市场具有天生优势。因为从API设计上来讲,私有云和公有云资源的操作分属不同的API。
同一片“云彩”,优劣明显的产品:赛道洗牌期将至?
虽然混合云渐成共识,然而“混合”之路谈何容易。
不同厂商的云代码是不一样的,各自的解决方案也大不相同。即便同一企业旗下,从公有云到私有云/托管云,大多不是一套架构,甚至技术栈都不统一。如果云服务商没有天然打通公有云与托管云之间的“隔阂”,企业自己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云服务商认识到企业对于混合云架构的需求,它们也陆续开始推出自己能够满足企业管控多架构的IT资源系统平台。也有不少公有云厂商和私有云厂商联合起来交付混合云解决方案,两朵明显不一样的云,也要打通接口“混”起来。
虽说都在同一片“云彩”下,不同企业产品之间比较起来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毕竟技术创新不是模式创新,靠跟风copy就能搞定。投入力度布局时间不同,对混合云结构的相关技术沉淀自然也就有所差异。
不少云服务企业只是单纯的认为混合云就是不同IT形态、不同技术类型、不同架构之间简单的拼接与堆砌,这样其实无法催生出创新型应用。真正可落地并带来业务价值的混合云解决方案,需要经过系统化的架构设计,并经过工程化的交付实践验证的。
混合云的发展方向从宏观视角来看主要分为“一体化”架构、“一致性”用户体验、“统一”运维管理这三个维度。
一体化“架构”:混合云的目标不是连接(不同平台的连接),而是提供最优的业务支撑能力(充分满足复杂多元的业务需求),能够帮助用户接管跨云、跨地域的IT基础设施,把用户花在底层实现上的精力和资金解放出来,以一致的架构、直通的网络确保业务支撑能力的连续和数据的自由流动。
“一致性”用户体验:从用户端来看,云服务商应该交付“公”、“私”一致的API、一致的功能组件、一致的运行环境,从而避免应用层对不同基础设施的适配和重复开发,帮助用户实现应用的无差别部署和统一的调度策略,并实现最低的学习和使用成本。
“统一”运维管理:运维与管理是另一种视角的用户体验,割裂的运维不仅降低整体效率,长期看也不符合一体化架构的要求。实现跨平台统一资源调度、监控、管理与部署,从而构建全局视角,以更有效的支持业务需求。
对于业务真正友好的混合云是私有云环境和公有云环境的无缝结合,好的无缝体验,应该是让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资源面向应用和人交付一致的使用体验,它们的操作内在逻辑是完全一致,而非相互割裂,这会是一种稀缺性优势。实现跨平台统一资源调度、监控、管理与部署,从而构建全局视角,以更有效的支持业务需求。企业选择时也会考虑管理、使用的统一性。具备打通闭环的能力的玩家优势更明显。从架构到功能都是自己开发的系统,在软件的升级、扩充、优化方面灵活性极高,也是产业一体化的要求。
以云计算厂商青云QingCloud为例,在混合云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无论是技术架构还是落地实践都走在国内云服务厂商的前列,也是唯一一家拥有公私混托一体的架构的企业,提供具备一致使用体验并可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混合云解决方案。
此外,青云QingCloud将自主运营的SD-WAN服务与各形态的云平台进行了深度整合优化,云网的深度一体化融合,为构建混合云提供强大的网络能力支撑,同时为进一步实现数据及业务迁移等高级场景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QingStor NeonSAN的远程数据同步能力,青云QingCloud混合云将可以实现数据的跨平台迁移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基于混合云的灾备体系,在支持业务弹性伸缩、业务高可用的同时,满足云灾备、以及数据安全合规等场景需求。
就目前来看,“一体化”架构、“一致性”用户体验、“统一”运维管理已然成为云服务厂商真正稀缺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开始向企业实际需求看齐,玩家们也逐渐归于理性。但不得不说,混合云的落地过程也会加速赛道的洗牌,因为IT最重要的是“落地”与可靠,云计算显然是一场广告战和价格战不能替代的持久战。
除产品因素以外,“中立性”将是企业级用户选择云服务商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
以阿里云为例,虽然它的技术也很厉害,但它做得再好,腾讯投资背景的企业不会使用,而阿里投资背景企业的竞争对手也不会使用。同样的,华为也以技术见长,但oppo和vivo会用华为云吗?它们都是手机制造商,是竞争对手,用对手的技术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面会有很大顾虑。这时候,类似青云QingCloud这样专注于工具平台,有技术优势且自主可控,纯粹的中立云计算厂商会是企业更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由青云QingCloud举办的Cloud Insight Conference 2019云计算峰会将于7月25日举办,就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基于混合云架构的数据迁移和云上灾备将是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为大家展现如何以全维统一平台和众多独立产品线构建的超级混合云能力,共同探讨真正迎合企业当下实际需求和应对未来变化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尾声:
云服务已然成为现代企业的标配,国内企业轰轰烈烈的上云潮还在进行中,大部分企业经过几年的云建设,已经意识到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需要互补共同存在,混合云大势所趋。然而时间与市场不等人,过去无数个产业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从来没有追风口追成功的,因为风口是追不上的,一旦在最初“打地基”的时候决策失误,那么未来付出多少努力都追不平缺乏远见的落差,尤其是对于技术导向型的产业而言更是如此。对于那些真正懂得云计算和企业需求本质的云服务商,在构建云服务之初便是以“云”的理念且富有前瞻意识地来做云,与企业需求共同成长,共同进化。
技术端的不足使得很多企业在混合云爆发之际缺乏竞争力,而在此之前一直默默深耕技术和企业需求的云服务商也终将一鸣惊人,问鼎混合云市场宝座。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