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医药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根据统计,2021年的跨境药品交易额达到了55亿元,而从2021年到2023年,电商平台的年增长率在40%至50%之间,预计到2023年,该行业的规模将达到110亿元。到2023年,国内主要的电商平台的跨境药品订单总数超过了1亿,跨境药品的消费者人数超过了2000万。
2019年年底,全国首个跨境医药电商试点在北京落地。经过几年的试点,北京的跨境医药电商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安全、便捷地购买进口药品。
然而,目前跨境药品的网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供需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在京东健康进行的日常消费者调研中,大约有32%的消费者反馈说海外药品的种类不够丰富/无法购买。在主动咨询客服的消费者中,大约有44%的消费者反馈说他们想找某些药品但是找不到,这主要集中在眼科、皮肤科、儿科等品类。
目前,正面清单中的药品种类较少,品种和试点口岸的扩充步伐较慢。曹鹏表示,以北京市为例,自2019年北京市开始进行“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以来,四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两次扩品,2021年扩充了6个品牌,2023年扩充了4个品牌,两次加起来新增了10个品牌。目前,正面清单内可以经营的医药品牌累计有12个,覆盖了大约150个品种,只占到活跃的跨境药品品牌的3%,药械品类的经营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举例来说,2023年全年,北京天竺保税仓在跨境医药品类上只扩充了4个SKU进入白名单,相比之下,京东健康目前经营的跨境药品SKU超过2000个,不足1%。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从过去几年上海、广州等地的保税仓的白名单申报来看,很少有能突破北京现有白名单的,因此过去几年的保税仓和保税白名单的突破,并没有跟上整个跨境医药大盘的发展速度。
此外,跨境医药行业仍需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购买渠道上仍存在灰色地带,另一方面,跨境医药电商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在模式上,国内跨境医药电商进口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2018年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的“486号通知”中正面清单所列的医药健康产品,通过跨境电商保税模式进入国内,供消费者在在线平台上购买。另一种是个人行邮模式,由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提供信息展示服务和跳转链接,方便消费者在境外平台上购买个人自用的跨境药品,由境外主体通过境外平台向消费者个人邮寄满足海关“少量自用”要求的医药健康商品。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还有很多消费者通过海外代购等灰色渠道获取海外药品,而这些灰色渠道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