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在勇哥直播间看人创业 成了打工人的新乐子

黄瓜汽水 2025/11/14 11:07
黄瓜汽水 2025/11/14 11:07

邦小白快读

EN
全文速览

文章揭示盲目创业的惨痛教训和实际避险方法。

1.风险案例显示,创业失败主因包括不做市场调研:如大姐在学校旁开奶茶店却不知学生人数,导致日均亏160元。

2.快招公司诈骗套路:假冒大品牌子品牌(如谎称蜜雪冰城饱和)、高额加盟费(大姐支付32万元)、虚假选址和物料骗局(如汉堡胚不值8万元)。

实操干货强调创业前必备步骤:

1.验证品牌真伪,通过官网或第三方确认;勇哥建议开店前咨询专业人士。

2.基础逻辑不可缺:估算竞品营业额、做商圈人流分析;大姐忽略这些,盲目梭哈积蓄。

文章探讨品牌营销和消费趋势的关键启示。

1.品牌营销受假冒威胁:快招公司盗用正规品牌名号(如称蜜雪子品牌),案例中蜜雪冰城排长队而杂牌无人,显示消费者只认大牌,需加强防侵权措施。

2.消费趋势被滥用:健康和新中式元素被虚假炒作(如中药奶茶或古法奶茶),结果无人买单;用户行为观察表明,学生偏好低价正规品(蜜雪5元柠檬水),拒绝荒诞概念。

品牌定价和产品研发启示:

1.避免高价低质:杂牌加盟费虚高,品牌应透明定价;产品需匹配真实需求,不搞虚假融合(如中药奶茶)。

2.消费趋势洞察:健康虽热门,但需落地执行,快招滥用导致失败。

政策解读和风险提示为核心干货。

1.政策法规:警方破获快招诈骗案(如上海亿元案件),法律认定为虚假宣传和合同诈骗;可学习点:加盟合同审核,勇哥建议找法务。

2.风险高发:加盟陷阱(大姐支付50万后倒闭)、选址骗局(私下交易失3万);事件应对措施:关店止损、起诉追费。

增长市场机会和正面影响:

1.消费需求变化:算法推送创业神话,但实际饱和市场;机会在转型(如改卖猪脚饭回本)。

2.扶持政策缺失:卖家可探索合作方式,如平台真实招商。

文章提供产品生产和商业机会的实用参考。

1.产品设计需求:案例显示物料劣质(如预制汉堡胚不值价),启示工厂匹配市场质量,避免快招虚假订单。

2.推进数字化启示:杂牌宣称AI系统却无实效,工厂应推动真实数字化(如智能设备)。

商业机会分析:

1.创业项目需求仍存:但需可靠供应链;可结合电商避免线下骗局。

2.从失败学生产:大姐投资40万开奶茶店失败,工厂可助优化成本控制。

行业趋势和客户痛点成为焦点。

1.行业发展趋势:奶茶闭店率高、大品牌垄断,小品牌难进;新技术滥用(如AI宣传虚假)。

2.客户痛点:加盟商缺乏认知被快招骗(如大姐坐火车交费)、痛点包括信息滞后。

解决方案启示:

1.教育服务:服务商可提供市场分析工具;勇哥建议数人头估营业额。

2.风险规避方案:帮助客户审核合同、识别真假总部。

平台需求和风控管理是关键。

1.商业对平台需求:抖音等推广平台易播虚假招商广告(大姐被刷到加盟),平台需严控广告真实。

2.平台最新做法:真实品牌审核机制(蜜雪拒绝不符合者);招商问题如快招截流。

运营管理和风控启示:

1.加强监督机制:防止选址老师骗局;平台可建立反馈系统。

2.风规避策:蜜雪冰城案例显示,平台需防截流信息。

产业新动向和政策启示提供深度分析。

1.产业新动向:快招公司产业链蔓延(如2019年起亿元诈骗)、新问题经济遗民现象(信息滞后导致盲目创业)。

2.政策法规建议:警方打击快招案启示强化监管;商业模式失败原因如高杠杆。

问题研究和启示:

1.商业启示:正规品牌垄断(蜜雪4万家店),杂牌难生存;研究者可探模式根源。

2.社会影响:创业悲剧频发,建议加强政策引导。

返回默认

声明:快读内容全程由AI生成,请注意甄别信息。如您发现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run@ebrun.com 。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Quick Summary

The article exposes the painful lessons of bli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actical risk-avoidance methods.

1. Risk case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startup failure include skipping market research: for example, a woman opened a bubble tea shop next to a school without knowing the student population, leading to a daily loss of 160 yuan.

2. Scams by quick-investment companies: impersonating sub-brands of major chains (e.g., falsely claiming that Mixue Bingcheng is saturated), charging high franchise fees (the woman paid 320,000 yuan), and using fake site selection and material supply scams (e.g., burger buns not worth 80,000 yuan).

Practical advice emphasizes essential pre-launch steps:

1. Verify brand authenticity through official websites or third parties; an expert, Yongge, recommends consulting professionals before opening a shop.

2. Foundational logic is indispensable: estimate competitor revenue and analyze foot traffic in the business district; the woman ignored these steps and blindly invested her savings.

The article explores key insights for brand marketing and consumer trends.

1. Brand marketing faces threats from counterfeits: quick-investment companies misuse legitimate brand names (e.g., claiming to be a Mixue sub-brand). A case shows Mixue Bingcheng with long queues while generic brands attract no customers, indicating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established brands and the need for stronger anti-infringement measures.

2. Consumer trends are exploited: health and neo-Chinese elements are falsely hyped (e.g., herbal tea or ancient-recipe milk tea), but fail to attract buyers; user behavior observations reveal students prefer affordable, authentic products (e.g., Mixue’s 5-yuan lemon water) and reject absurd concepts.

Insights for brand pricing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1. Avoid high prices for low quality: generic brands charge inflated franchise fees; brands should adopt transparent pricing. Products must align with real demand, not gimmicky fusion (e.g., herbal milk tea).

2. Trend insights: health trends are popular but require practical execution; misuse by quick-investment firms leads to failure.

Policy interpretations and risk warnings form the core takeaways.

1.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police have cracked down on quick-investment scams (e.g., a Shanghai case involving 100 million yuan), legally defined as false advertising and contract fraud; key lesson: review franchise contracts, with Yongge advising legal consultation.

2. High-risk scenarios: franchise traps (a woman paid 500,000 yuan before closure), site selection scams (losing 30,000 yuan in private deals); response measures: close shops to cut losses and sue to recover fees.

Growth 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positive impacts:

1. Shifting consumer demand: algorithms push entrepreneurial myths, but markets are saturated; opportunities lie in pivoting (e.g., switching to selling trotter rice to break even).

2. Lack of support policies: sellers can explore collaborations, such as platforms offering genuin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The article offers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product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1. Product design needs: cases reveal substandard materials (e.g., frozen burger buns overpriced),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factories to align with market quality and avoid fake orders from quick-investment firms.

2. Digitalization insights: generic brands claim AI systems but deliver no results; factories should pursue genuine digital upgrades (e.g., smart equipment).

Business opportunity analysis:

1. Entrepreneurial demand persists but requires reliable supply chains; combining with e-commerce can avoid offline scams.

2. Learning from failure: a woman lost 400,000 yuan on a bubble tea shop; factories can help optimize cost control.

Industry trends and client pain points are the focus.

1. Industry trends: high closure rates for bubble tea shops, major brand monopolies, and barriers for small brands; misuse of new tech (e.g., false AI claims).

2. Client pain points: franchisees lack awareness and fall for quick-investment scams (e.g., a woman traveling by train to pay fees), including issues like information delays.

Solution insights:

1. Educational services: providers can offer market analysis tools; Yongge suggests estimating revenue by counting foot traffic.

2. Risk mitigation: help clients review contracts and identify fake headquarters.

Platform demands and risk control are key.

1. Business demands on platforms: platforms like Douyin easily spread false investment ads (e.g., a woman targeted with franchise offers), requiring stricter ad authenticity controls.

2. Platform practices: authentic brand verification mechanisms (e.g., Mixue rejecting unqualified applicants); challenges like quick-investment firms hijacking traffic.

Operational and risk management insights:

1. Strengthen oversight: prevent scams like "site selection experts"; platforms can build feedback systems.

2. Risk avoidance: the Mixue Bingcheng case shows platforms must prevent traffic hijacking.

The article provides in-depth analysis of industry tren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1. Industry trends: quick-investment firm networks expanding (e.g., billion-yuan frauds since 2019); new issues like "economic leftover" phenomena (blind entrepreneurship due to information gaps).

2. Policy recommendations: police crackdowns on quick-investment case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stronger regulation; business model failures, such as over-leverag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1. Business insights: established brands dominate (e.g., Mixue’s 40,000 stores), leaving little room for generics; researchers can explore root causes.

2. Social impact: frequent entrepreneurial tragedies call for enhanced policy guidance.

Disclaimer: The "Quick Summary" content is entirely generated by AI. Please exercise discretion when interpreting the information. For issues or corrections, please email run@ebrun.com .

I am a Brand Seller Factory Service Provider Marketplace Seller Researcher Read it again.

如果你的生活不如意,不妨来看看正在负债创业的孤勇者。

在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充满智慧的创业仙人。他们宁可负债几十万,也要在知名奶茶店隔壁开一家杂牌奶茶店,立志拳打蜜雪,脚踢瑞幸。

看完餐饮创业视频才明白,原来上班领工资是一件多么朴素幸福的事。

创业连麦直播间变成了年轻人的新型解压乐子视频,每天下班之后来上这么一集,真是惬意极了。

1、创业笑传

@勇哥餐饮创业说,一个付费咨询创业信息的直播间,愣是变成了全网乐子人的春晚。

勇哥教人创业的课程无人在意,但连线创业神人的视频期期爆款。明明是教人创业的老师,摇身一变,成了拦着普通人盲目创业的神医。

正所谓创业笑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你能看到国服目前最全版本的创业英雄。

奶茶店和汉堡店是重灾区,中招套路几乎全国一致——

从加盟装修开业大吉,到连线勇哥“360度转一圈”,再到收拾收拾准备倒闭,拍摄视频“那就好好告个别吧”。整套过程连一个月都用不上,短短20天就能体会倾家荡产的快感。

50万在戒赌吧或许是个大数目,但在勇哥的直播间,只能算是小亏一把。

几乎每一个走投无路的连线学员,都有着让人听了就生出一股无名火的声线。这种类似于熊大熊二混沌音色,被围观网友称为“智慧之声”。

这些县城中年创业人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当一个人拥有了与他不匹配的财富后,钱会以各种方式流回社会。

在勇哥的直播间里,抽象创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派。

一是贷款杠杆创业流。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贷款上西天。

杂牌加盟就像一块有毒的大饼,普通人闻见味道就冲上去,咬下第一口就知道大事不妙。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不说,甚至还要贷款上杠杆,刚创业就喜提负债。

一位35岁离异带娃的大姐,哭着连麦求勇哥救救自己。大姐借了7万元开了一家中药奶茶店,但每天至少要亏160多元,干了一个多月支撑不下去了。

加盟的品牌是在抖音刷到的。生意不好,总部就甩锅大姐经营不善。大姐带着哭腔抱怨:“我早上9点开到晚上11点,我不懒呀。”

远看觉得可怜,细问才发现,这些县城创业的中年人连基本的市场调查都没做。大姐除了坐在店里刷抖音,连对面学校有多少学生、学生放学走哪个门都不清楚,隔壁的商铺的营业额也从来没估算过。

甚至连中药奶茶的定位也异常荒诞。年轻人不喝中药,老年人不喝奶茶,这二者融合,生意一定很好吧?

守着小学门口的位置,随便摆摊卖个火鸡面辣条也能糊口,但他们非要借钱实现自己的奶茶店老板梦。

最极端的案例是一位来自宁夏银川的大姐。

她瞒着家人在6天内赔光90万,赔光了父亲的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金,结算画面喜提负债50万。

位于市中心商场中央的店铺,顶着紫色的招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内衣店。明明开什么都能赚,大姐偏偏加盟了一家杂牌汉堡店,甚至还开在一家塔斯汀的对面。

公司给的理由是:“塔斯汀能做起来咱们也可以”。

店开下来一共花了90多万元,资金足够开1.5个蜜雪冰城,但发财有路大姐偏不走。

大姐称这家汉堡店是在上海加盟的,加盟费高达32万元,物料花了8万元,设备花了18万元,租金每个月2.4万元,光是给总部就交出去了58万元。大姐甚至还拿下了当地的代理权,因为对方承诺后续会在当地再开几家分店,总代理可以分到利润。好久没见过如此标准的庞氏骗局了。

而所谓的8万元的“物料”,其实就是放在四个冰柜里的预制汉堡胚,打开冰柜门勇哥也傻眼了。

大姐开到第6天,发现情况不对,开始二手转卖物料和设备。讽刺的是,开业花篮还在门口摆着,玻璃门就贴上了“转让”两个大字。

勇哥问了几句就发现,大姐中的还是那套经典的“快招公司截胡”连招。

大姐想在当地开一家德克士,打开搜索引擎没找到官网,泄露了联系方式,快招公司闻着味就找来了,告诉大姐“德克士已经饱和了”,他们声称自己是德克士的子公司,目前有一个新品牌,只需要50-60万就能开起来。

勇哥问她是否去过总部考察,大姐答案和大多数创业仙人一样:“没有线下店,看了一眼写字楼里的样板间就签约了”。

除了加盟被骗的钱,大姐还一无所知被“选址老师”骗走了3万元的商铺转让费。骗子特意避开商场招商人员,诱导大姐私下交易,没有任何风险意识的大姐,专门被骗子骗到了没有监控的死角现金交易,几天后“选址老师”跑路消失,而大姐全程连对方的微信都没加过。

套中套中套,局中局中局。大姐全程保持着懵懂无知的状态,贷款惊艳全家人,丈夫一觉睡醒负债50万,父亲用最后的波纹化作了冰冷的杂牌汉堡店。

最诡异的是,长达50分钟的连麦视频,配乐一直是隔壁的雪王在吟唱“快来雪王喝咖啡啦”。一边是被快招公司骗到倾家荡产的普通人,一边是他们怎么都加盟不到的正规门店。所谓顶级的“乐景衬哀情”不过如此。

后续我们找到该汉堡品牌如同AI生成的官网主页,网站基本获取不到有效信息。所谓的主厨也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人。未来规划写着“首店还未开业”,但已经“开发AI智能烤制系统”。

这些高端词汇端上来,或许能撼动许多个普通家庭的积蓄。

还有一个流派,是“九层妖塔”狂野流。

一位大哥在广东东莞的县城边上,打造了一幢造价100万的六层奶茶大楼,星巴克旗舰店看了都要退避三舍,谁看了都要说一句“我这碉楼易守难攻”。

这座商业航母的一楼和二楼是不知名杂牌奶茶店,三楼和四楼是棋牌室,六楼是网红打卡点,还需要手脚并用爬上去。幽默的是,老板还打算在五楼开一家零食店,路人想消费,还得先坐电梯上楼。

在每天亏损的情况下,大哥坚持雇用7个员工,贯彻落实一层一个楼长。每天营业额800元,光是人工费用就得掏出去900元。不敢想象这家店的员工有多幸福,渴了下楼喝杯奶茶,再上五楼吃点零食,下班到楼顶网红打卡点吹吹风,再下来搓两把麻将。

这家杂牌奶茶店使用的也是经典加盟套路。大哥一开始想开蜜雪冰城,打了一个网上找的“官方电话”,一个自称蜜雪招商部的人告诉大哥,“蜜雪的水太深了”,所以推荐了一家“蜜雪的子品牌”。大哥去所谓的总部写字楼样板间尝了一下,觉得味道不错,就签约了。

大哥表示,自己的积蓄投了30万元,又去网上贷款60万元,还是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出去做的贷款。

想必老观众都会抢答了,这100万资金都足够开3家正规奶茶店了,野路子割韭菜,都是在赌对面有多好骗。快招公司的总部加起来,恐怕都没有大哥的这座奶茶碉楼雄伟。

后续网友发现,这家奶茶店非但没有关门,反而拿勇哥起号当抖加用,雇了几个年轻人天天在门口跳舞拍段视频,借着“奶茶大厦”的流量招揽生意。

最常见的流派,是“赶英超美”流。

他们看不上正规的大品牌,并且坚信自己加盟的杂牌会在三年以内取代瑞幸和蜜雪,拳打麦当劳肯德基。

一位连麦的大哥,投资45万,开了一家“第四代汉堡店”。

相信所有人都没听过“第四代汉堡”的概念,因为这压根就是虚构的。所谓的第一代汉堡是麦当劳的肯德基,第二代汉堡是德克士,第三代汉堡是华莱士和塔斯汀,第四代汉堡就是快招公司力荐的杂牌。

在小小的门脸旁边,突然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大哥选择把自己的杂牌汉堡店开在华莱士隔壁。

如此另辟蹊径的选址技巧,竟然是品牌总部派来的“选址老师”的杰作。对方告诉大哥,该品牌会在未来干倒华莱士。这里不止有一家华莱士,甚至街对面还有肯德基和塔斯汀,群龙环伺。

加盟费花了15万8,物料7万元,累计交给快招公司20万元,总计投入45万元。这45万,是大哥北漂打工攒下来的积蓄,哪怕后半辈子放在余额宝里也够活了。

但这次他一把梭哈,结果就是一个月怒赔16770元。而他选择加盟,甚至拿下区域代理的原因也简单到令人心疼:去他们公司吃了,自己觉得很好吃。

经典环节当然必不可少。勇哥问:“有这个钱为什么不在旁边直接开个塔斯汀呢?”

大哥回答:“当时我也想加盟塔斯汀,结果电话不知道怎么就打到这里去了。他们说塔斯汀饱和了,这个是塔斯汀的高管出来单干的品牌,是第四代汉堡。”

没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麦当劳和肯德基未来一定会被冉冉升起的新品牌打回美国老家。

听多了创业仙人连麦,感觉自己都被影响得不自觉流哈喇子。同时也让人忍不住羡慕,缺乏认知的人却有运气拥有一笔拿来创业的横财。

甚至在勇哥劝他们收手的时候,仍然天真烂漫地说“我开这个店就觉得好玩”。

有人想和瑞幸蜜雪打价格战,有人想几天内干倒麦当劳。

有人投资5万开“烤肠店”,想要三年赚15亿,门面装修得像五金店,生肉冻在冰柜里等着客人上门来买。

有人看不上瑞幸咖啡,非要投资160万元加盟不知名咖啡品牌,愣是赔进去一辆迈巴赫。店面窄得像商场过道,最后品牌跑路,自己把自己干成全国只此一家的总部。

有人远在新疆阿拉尔,也要加盟远在山东济南的易拉罐奶茶,把店开在荒芜的商场边上,连大牌奶茶都岌岌可危的地方,她非要挑战自我。

连麦的时候急得嚎啕大哭,签约的时候比谁都精。

创业仙人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总幻想着自己一定是下一个干倒大品牌、收获财富自由、以小搏大的幸运儿。

他们脑海里的消费者画像是这样的:我穿过星巴克,无视了瑞幸,对蜜雪冰城置若罔闻,平时宠幸的益禾堂、茶百道和沪上阿姨都因为我的冷漠而哭泣。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翻山越岭也要去喝一杯xx仙饮。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首悲情的bgm响起,画面是打包的物料,二手贱卖的设备,转让的门面,抹泪的老板。

开卷答案只剩下最后一个——把店铺改成“半自助猪脚饭”或许还能回本。

2、智慧仙人

创业仙人看多了,你会发现,勇哥的问诊过程可以用一套公式总结:

“你好哥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开之前认识我吗?开之前为什么不先问一下我呢?店开下来总共花费多少?哎哟我滴妈!这都26万了,你在想啥啊?公司总部哪里的?济南?你去总部了吗。总部有店吗。就是个样板间是吗?然后你就把钱交了?来360度转一圈,我看看商圈,看下有没有挽救的机会。干不了哥们,这根本就没有人流啊,关了吧,一天就卖个100块钱你请四个人干嘛?今天就关,现在就去把那四个员工开了。该起诉起诉,让他们把加盟费退回来。我让法务整理一个流程给你。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行,那就这样,拜拜。”

所有人的中招过程也可以用一套公式总结:

本来想加盟蜜雪冰城→刷抖音看到了这家→他们说自己是蜜雪的子品牌→选址老师跑了3天选的→营业额怎么一直上不去啊→来360度转一圈→那就好好告个别吧(破产的小曲响起)

作为“中年破产四件套”的汉堡、奶茶、咖啡和烘焙,头部效应非常明显,消费者只认正规军,市场饱和,杂牌早就挤不进去了。

在快招公司大面积爆雷的情况下,他们在社交平台仍然更新着自己负隅顽抗的励志视频。

似乎旁人越劝他们止损,他们越要干出点名堂,证明自己是对的。口号就是“我还要赌一把”“要么富要么死”“00后宝妈挑战花光积蓄开一家自己的小店”,一天到晚不知道在燃什么。

盲目创业比真正的赌狗还惨,至少赌狗不需要起早贪黑。

其中有一位网友津津乐道的重磅人物,是江西赣州某县城经营鲜榨果汁店的智慧大姐。

昏暗的门面房,半掩着的绿色卷帘门,色彩鲜艳的老式牌匾。很难想象如此古早破败的店铺,还能卖出日均50元的营业额。

这家所谓的鲜榨果汁店,在一家临街门面房里摆了几件老式家具,台面上赫然放着两个塑料洗脚盆和不锈钢烧水壶。当勇哥对着洗脚盆大惊失色的时候,大姐掀开脚盆,里面盛放着制作鲜榨果汁的工具。

环境只是这家店的其中一个亮点罢了。这段连麦流传千古的爆点,是智慧大姐的反驳型人格。

明明街对面就是一家高中,但果汁店仍然无人光顾。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上,在镜头一闪而过的角落里,一家红色的蜜雪冰城排起了长队。

原来果汁店就开在蜜雪冰城旁边。勇哥问她为何要和雪王硬碰硬,一场神级对话诞生了:

“你凭什么觉得你能干得过旁边的蜜雪呢?”

“他们那个也不怎么样嘛,他那个都是便宜没好货啊,我从来没喝过”

“人家上市公司全球4万家店,你觉得不怎么样?”

“现在肯定是要以健康为主啊。”

勇哥直言,这是他连麦三年来目睹过最震撼的一次创业。

学生们放着蜜雪5元一杯的柠檬水不喝,一定会绕路来到一家昏暗的不知名小店,花6元喝一杯用洗脚盆做出来的鲜榨果汁。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后续勇哥了解到,大姐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了某酸奶的加盟推广,愣是从江西赣州坐了8个小时火车前往山东济南,给总部交了两万元加盟费。

对方先出一个效果图,下一步就是买设备和物料,到时候万事俱备,十万块钱就搭进去了。勇哥直言:“到时候一天只能卖几十块钱,你拿着一堆酸奶的料,每天以泪洗面,边哭边喝你的酸奶。”

但大姐并不在意,并展现出惊人的乐观主义:“人家被割十几二十万的也有啊,我这两万也不算多啊。”

如此开阔的格局,是因为大姐资产雄厚吗?并不是。

开店之前她也只有三千多块的工资,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工。但大姐的盲目创业,很可能将普通家庭的积蓄全砸进去。

围观的人并不想可怜这位智慧大姐。守着学校门口这么高的人流量,花两万块钱进货开小卖部都能赚到钱,但大姐愣是走出了一条最不可能赚钱的路。

由于这次连麦过于离谱,大姐的脚盆果汁店竟然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点。根据前方线报,这家店目前已经变成了麻辣烫,果汁店早就关门大吉了。

大家都想亲自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用两个洗脚盆向蜜雪冰城宣战。

在勇哥的直播间徜徉两小时,你会发现智慧仙人遍布全国各地。

一位南京的大姐,选择在几家知名奶茶店中间开一家不知名古法中式奶茶,堪称全网最不尊重蜜雪冰城和一点点的创业者。绿色的门头和死板的字体,让人想到曾经在街上出现过的保健品智商税商店。

隔壁是一点点,马路对面是蜜雪冰城,可谓是王不见王。能够和奶茶元老中门对狙,古法大姐自然有备而来。

光是投资就砸进去40万元,其中20万还是贷款。不知名品牌的加盟费高达3万元,除了房租的16万元,其余的钱全都被品牌卷走。不出所料,这位大姐的门店也是快招公司的杰作。

即便这家古法奶茶每天的营业额只有300元,大姐仍然坚持雇用4个店员,把服务员当管培生栽培。

这可能是大学生梦想中的暑期工了。刷抖音刷到无聊,可以去隔壁买了一杯蜜雪,回来继续刷抖音。反正一天下来也做不了3杯奶茶。

当勇哥问到大姐“一天的毛利率有多少”的时候,大姐再一次用智慧之声回答:我不懂怎么算。勇哥追问对方,能不能估算周边的竞品店铺销售额是多少,大姐略带愠色地回答:人家肯定不会告诉我自己卖多少钱啊。“数人头”这么简单的操作,对于大姐来说也是知识盲区。

后来才知道,这位大姐只有初中学历,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是一个带孩子的宝妈,把自己的古法奶茶开在蜜雪冰城和一点点中间,是因为她坚信“全国都在提倡养生”“现在新中式很流行”。

所有人听完都释怀地笑了。

还有一位大姐,投入40万开了一家“哪吒x饮”奶茶店,刚创业就喜迎倒闭。

光是杂牌加盟费就花了14万,大姐还顺手拿下了成都市郫都区的代理权。装修花了10多万,加上物料,一共交给总部25万。总成本算下来将近40万元。

根据大姐描述,哪吒x饮的总部在杭州,对方宣称有直营店,但她并未亲眼见到。后来根据勇哥的推测,这其实是快招公司的老套路,展示的不过是公司样板间罢了。

所谓的总部“选址老师”,给大姐精挑细选了一个仿佛梦核后室的废弃古老商场,周边商铺空无一人。“选址老师”告诉大姐,楼上写字楼打工的人就是客源。但凡稍微思考一下也知道,哪个上班族会拎着一杯哪吒x饮闪亮登场?

面对这样空无一人的商铺,大姐竟然还额外支付了3万元的转让费,才勉强拿下。

也许有人要问,有40万元为什么不直接加盟蜜雪冰城?经典套路再次出现了。

大姐先是找到蜜雪冰城官网,奈何蜜雪冰城是良心企业,没有通过大姐的资料审核。大姐不甘心,遂在抖音找到了另一种加盟渠道,对方声称自己是新一代奶茶品牌,并且还和哪吒电影IP深度捆绑。

“我就觉得哪吒这个IP好啊,这几年很火啊,对方说哪吒3要上映了,上映后要抓住这波流量。”

其实在下沉短视频创业圈里,一直流传着“谁第一个玩转哪吒元素,谁就能抢到流量”的创业秘籍。无论是川菜馆还是奶茶店,“创业老师”们建议商家一定要和哪吒IP强行捆绑,哪怕卖臭豆腐也要蹭上“灵珠魔丸”的元素。

只是信息严重滞后的普通人还没有意识到,哪吒这个IP早就变味儿了,现在反而变成了“破产速通卡”。

大姐没抓住的流量,被一系列快招公司抓得稳稳的。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该品牌,你会发现它活跃在十八线小城市,菜单里的“魔丸汁”看了让人两眼一黑,仿佛是魔童尿在了奶茶杯里。

目前,哪吒x饮的现状就是,谁活到最后谁就是总部,这位连麦大姐也算是该品牌的“区长”了。

各地留子们也在评论区玩梗:等我回国一下飞机,就去喝一杯哪吒x饮。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他们不仅缺乏对经济环境的基本认知,还不具备最基础的逻辑思维,最擅长的是答非所问和嘴硬狡辩——算不清楚毛利率,搞不清楚团购套餐内容,学不会估算竞品的营业额。快招公司说一句“稳赚不赔”,他们立刻就签约了。

勇哥问几个基本问题都快要问力竭了,观众也听得气喘吁吁。勇哥的直播间常备氧气瓶,血压仿佛跳楼机。

学不明白的就不学了,干不明白就先抻着,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活着,但却莫名其妙相信自己创业一定会赚钱。他们眼中的创业就像手机里的美味披萨店小游戏,输了大不了看30秒广告复活。

就像另一个26岁的小伙,在村口国道附近开了一家酒吧,只因为这是“选址老师”手里捧着罗盘挑的地址。

这种戏剧效果,不亚于在高速服务区开酒吧,让开车累了的司机喝一杯放松一下;在工地门口开个健身房,工人下了班可以来撸铁减肥;在田间地头开个咖啡店,大爷大妈早上起来种地先来一杯美式咖啡提提神,毕竟老人能吃苦。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宛如恶魔低语般在评论区嘲笑创业仙人——

“蜜雪冰城只是网上火,现实中谁不想来一杯xx仙饮。”

“真想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贷款去喝一顿xx仙饮。”

“你要记住,可口可乐第一年也才卖出了25瓶。”

“父母的养老金和孩子的学费也是你翻身的资本。”

更好笑的是,这些杂牌奶茶店老板真的信了。

3、经济上行期的遗民

普通人对餐饮市场的认知不足只是表层原因。在这些民间创业仙人背后,隐藏着快招公司的巨大利益链。

如果没有快招公司的敲骨吸髓,就不会有大众在直播间看到的“乐子”。每一个“乐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半辈子的积蓄。

快招公司,也就是快速招商公司,其中有很多是以短期包装虚构品牌、虚假承诺扶持政策等手段吸引加盟商实施诈骗的非法商业机构。通过竞价广告推广、冒用知名品牌关联名义、签订合同后拒不履约等手法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据2024年警方通报,上海青浦分局侦破涉案超亿元的团伙诈骗案,该团伙自2019年起累计骗取全国多地加盟商资金。同类案件中,“茶芝兰”奶茶诈骗案涉及金额达7亿元,“抖茶控”案件追回赃款1020万元。法律界认定此类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及合同诈骗罪。

深耕餐饮行业多年的从业者许先生告诉我,“快招套路”是餐饮创业圈见怪不怪的老现象。

想加盟正规餐饮品牌,孙悟空来了都得先过“快招公司”这一关。

曾经想加盟奶茶店的许先生也差点失足踏入陷阱:“加盟公司会在中间拦截你的客户信息,假如我要加盟,我的资料就会被泄露,其实我根本就没找到真正的总部电话。”

他们先在搜索引擎引流,让创业者在第一步就栽跟头。如果一不小心点进了杂牌官网,再一不小心留下了联系方式,千里之外的快招公司就准备起锅烧油了。“我是xx招商部的”“xx在你们市已经饱和了”“这是公司开发的子品牌”“包赚不赔,公司负责运营”。

如果你被忽悠到了线下的公司总部一探究竟,对方会立刻安排专车接送,热情的商务经理一顿输出,培训场地现场制作饮品给你品鉴。然而许多产品有可能是对方提前点好的大牌茶饮,原封不动灌进了自家杯子。最后再来一句“再不签就签不到了”精准收网。

第一笔是加盟费,第二笔是区域代理费,第三笔是装修费,第四笔是联合二房东收割的租金或转让费,有人恶意提高转让价格,从而赚取差价。

许先生告诉我,奶茶被资本市场垄断后,已经和普通老百姓创业糊口没关系了:“现在奶茶加盟基本是重灾区,全国奶茶品牌闭店率非常高,基本没法干了,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太高,小品牌基本挤不进去。大品牌咱们个体经营者又加盟不了,小品牌干一个倒一个。”

在向上变得阻力重重的状态下,普通人只能盲目迷信创业造富的神话。

“奶茶咖啡汉堡烘焙”之所以被称作县城中产破产四件套,正是因为在算法、流量、信息茧房的多重包裹下,他们只看到了光鲜的那一面:这几个品类不会弄脏双手,站着也能赚钱,财富自由就能改写命运。

短视频平台精准投放打击,把快招公司的推广视频砸到创业者的手机里。本就苦于加盟大品牌无门的普通人,顺理成章被快招公司捞走。

再进一步讲,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想创业,他们只是在宴请年少时梦想成为大老板的自己。

哪怕每天亏损也要超额雇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当老板的愿望,让他们裁掉几个服务员自己摇奶茶,立刻不同意了:“我自己忙不过来的”。

让他们把店改成早餐店,挨着学校可以翻身回本,他们要么是早上起不来,要么嫌早餐利润低。

每个人都坐在原地等着财神亲自下凡,真需要劳动的时候又东挑西拣。几乎所有早期创业的人都逃不过吃苦,这是一个简单但有理解门槛的道理。

还是那句老话,普通人无法掌控他们认知以外的财富。

在勇哥的直播间里,汇集了两大韭菜群体:挣辛苦钱的力工和长期脱产的宝妈。他们都是在社会结构或家庭结构中丧失话语权的人,迫切渴望通过一次创业找回主体性。他们在手机里看到了阶级跃迁的神话,于是像期盼着中彩票一般,掏出全部身家以表诚意。

人很难控制人性里的贪欲,所以我们总能看到上杠杆也要拿下地区总代理的创业受害者,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未来躺着收代理费的光明未来。

然而,他们的信息严重滞后,甚至很久没有接触真正的社会。被熟人忽悠,被快招画饼,热血澎湃地梭哈之后,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发现不对劲。

平时买菜几块几毛钱都要计较,创业的时候几十万当卫生纸随便扔。

中老年创业仙人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换一个不智能的老年机,远离短视频和搜索引擎;青年创业仙人的主要任务,是把店转让出去,出去好好找个班上。

昨天可能是卤菜摊、街头牛排和黄河大鲤鱼,今天可能是杂牌奶茶和汉堡,下一把镰刀会是什么,谁也猜不到。

社交媒体让人看到了更多神话,同时也让人们变得更加狭隘固执。人们总是无条件相信,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一看到商业热词,就摩拳擦掌,生怕自己错过下一个风口。

他们是经济上行期的遗民,刻舟求剑地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翻身时刻。

有一个词叫做“错失恐惧”(FOMO),是一种对可能错过有意义经历或信息的持续性焦虑。社交媒体的普及加剧了这种现象,因为它让人们可以随时了解别人的生活动态,从而更容易产生比较和“被落下”的感觉。

很多本就活得浑浑噩噩的普通人,苦于为他人打工的平凡生活,看到了金色的橄榄枝就抓上去,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上面附满了锋利的倒刺。

我们看不到的创业悲剧,随着一张张“转让”重复上演。

注:文/黄瓜汽水,文章来源:那個NG(公众号ID:huxiu4youth),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那個NG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