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学胖东来调改要谨防五大误区

林平 2025/10/28 15:50
林平 2025/10/28 15:50

邦小白快读

EN
全文速览

超市自主调改需避免五大误区,聚焦实操干货实现健康经营。

1.能力误区:评估财务能力,避免高估资产和低估债务;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2.文化误区:文化落地需知、信、行三步,避免标语形式主义。

3.团队误区:成就员工但需解决管理层领导力滞后问题;合理规划员工编制,控制人事成本。

4.商品误区:坚持商品品质提升和长期维护;商品汰换以保障民生和引领时尚,保持品项稳定。

5.环境误区:硬件投入量力而行;注重后期维护以保证顾客舒适和员工体验。

强调调改是系统工程,需循序渐进持续优化。

调改中品牌营销和产品研发启示聚焦商品信任和消费者需求。

1.品牌信任:通过商品品质提升和报损承诺(如不过夜商品报损),重建顾客信任;案例如胖东来帮扶其他企业重塑品牌形象。

2.产品研发:商品迭代以引领时尚为目标,淘汰老品引进新品,支持消费趋势追求品质;长期维护商品标准。

3.用户行为观察:顾客因商品劣质远离,调改后客流回升;商品试吃试用培养忠诚。

观点包括商品是企业与消费者关系载体,胖东来代表企业模式可学。

调改机遇与风险并存,需把握可学习点和应对策略。

1.风险提示:盲目学胖东来可能加速企业死亡;事件应对如门店关闭无望店是调改部分。

2.机会提示:商品优化提升客流和销售;消费需求变化推动商品汰换机会。

3.可学习点:文化落地知信行方法;团队管理五要素(尊重、信任、认可、鼓励、帮助)。

最新商业模式案例有胖东来帮扶步步高、永辉;扶持政策启示是量力投入和员工编制规划。

调改中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提供商业机会启示。

1.产品生产需求:商品品质需持久维护,避免开业后下滑;生产标准如对标世界前三。

2.商业机会:商品汰换迭代创造新品空间;案例中加工品类更新机会。

3.数字化和电商启示:虽少直接提及,但供应链整合(如围绕商品优化)支持生产稳定性;观点强调长期投入市场培育。

行业趋势和客户痛点揭示解决方案方向。

1.行业发展趋势:超市调改热潮持续,但需系统化优化;案例胖东来引领风潮。

2.客户痛点:硬件后期维护能力不足导致环境恶化;团队专业能力缺乏引发商品断货。

3.解决方案:量力投入硬件以建立长效机制;提倡标准化流程解决痛点;案例如动线人性化无需高成本。

门店运营和商业需求管理启示平台做法。

1.商业对平台需求和问题:需围绕商品、团队、环境优化;平台招商如关闭无望门店策略。

2.平台最新做法:员工编制规划避免成本过高;运营管理如小时工机制灵活用工。

3.风向规避:盲目效仿风险;观点强调文化理念和供应链整合支持安全经营。

产业动向和政策建议提炼商业模式启示。

1.产业新动向:学胖东来调改成行业热潮;新问题如文化落地误区导致员工不满。

2.政策法规建议和启示:企业聚焦健康经营、成就团队和社会认可;倡导理性文化标准。

商业模式:系统化调改螺旋式上升;观点如胖东来模式可研究知信行框架。

返回默认

声明:快读内容全程由AI生成,请注意甄别信息。如您发现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run@ebrun.com 。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10月11日,在联商网主办,永辉超市协办的2025中国超市调改大会上,联商东来商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程相民表示,向胖东来学习自主调改要量力而行,首先要成就团队,让员工知、信和行,并从能力、文化、团队、商品和环境五大方面分析调改误区。

他表示,调改既不能跨越也急不得,要持之以恒地优化企业经营中的点、线、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螺旋式上升。

以下为程相民演讲全文(经联商网编辑):

联商东来商业研究院成立三年来为推动商业进步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东来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带领胖东来团队对步步高、永辉的大爱帮扶,掀起了超市行业的调改热潮。当然“调改”这个词被行业高频率使用,如果用“改革”“提升”“改变”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企业为了自身未来更好所做的一切行为,目标是为了企业更健康,更美好!

因为“调改”这个词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用,“学胖东来”这个旗号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打,就导致了当下社会上打着“学胖东来自主调改”的旗号的企业非常多,但实际上这类企业从操作到理念,再到经营都不得要领,纯粹博流量,更是加速了自己企业的死亡。这类企业也引起了很多人对“调改”的错误解读。

结合我在跟进学员企业和调研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下简单汇报:

一、能力

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定是东来哥说的:“欲望不要大于能力”。所以,这个能力到底是涵盖了哪些内容?

第一个是我们的财务能力。因为我们给自己企业盘账,总会觉得自己的利润情况很好,净资产很多。实际上,东来哥走进企业复盘的时候,总会复盘出这个结果与大家不一样。

原因是我们喜欢对自己的资产“就高不就低”估值,我们把对外的欠账喜欢“就低不就高”来预估。超市作为现金流比较好的业态,我们很多企业把对顾客的预付卡、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当成我们自己的钱,很容易让企业产生很有钱的“幻觉”,然后盲目地去开店。

另外,很多企业看似账目上有些利润,你会发现它税务不规范、员工薪水极低,实际上企业是很不健康的,但我们的企业老板并不清楚。

第二个是我们团队的专业能力。胖东来把自己的经营标准定为“世界一流”。为什么定为“世界一流”?大家今天看到胖东来,会认为胖东来现在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东来哥会要求他的团队,对标每个品类的世界前三,通过对照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进步。

我们的调改就是基于这两个能力:财务能力和团队能力,所以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调改就是只是改门店,然后就非常错误的把钱投到装修上。我们要基于了解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去做投入,也就是说要量力而行。同时,我们的调改不只是对门店的改造,站在企业的层面上,关闭没有希望的门店也是调改。

调改,从企业的层面是:文化理念、供应链、门店,从门店的层面是:团队、商品、环境。

我们不能再狭隘地认为,调改仅仅是怎么成就团队,怎么样净化商品,怎么样优化环境……调改是围绕着企业文化、围绕着供应链、围绕着门店进行。当然在门店层面,我们是围绕着商品、围绕着团队、围绕着环境,关店也是我们调改的重要的一部分。

对调改,一定是立体的,系统化的,是为了让老板卸掉包袱更轻松,让企业安全健康经营,团队幸福、顾客满意、社会认可。

二、文化

我们要真正坚定文化理念落地。没有科学理性的文化理念引领,调改注定很难成功。这两年,我们在调改中关于文化落地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的企业在瞎折腾。

一方面是在折腾我们的墙。墙上挂的都是胖东来的标语,挂胖东来的标语没问题,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真正理解胖东来倡导的文化理念,有没有把胖东来的文化理念内化吸收,并且转化为建立在我们企业实际上的文化理念。

另一方面是折腾我们的员工。文化落地是自上而下建立的一套体系,而不是说老板不践行,高管不践行,管理人员不践行,我们天天折腾员工。早晨上班之前10分钟,让员工先读《美好之路》,这不是文化落地,这是瞎折腾,你知道员工都在骂我们吗?

文化落地的第一步是让员工“知”。文化是一个很实的东西,文化是展现在我们身边的员工的状态、言行举止、专业度,我们的商品、环境、售后等各个环节。我们不要说我们的企业没有文化,每个企业都有文化。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样在美好商业理念的基础上,让文化理念在我们企业具象化。具象化靠什么?靠我们的标准、流程、制度。这些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呈现和承载。我们的企业建设是需要持久地去做的,文化要自上而下地传达,要让员工知道。

第二个怎么让员工“信”。员工知道了,员工信不信呢?给员工加薪,其实就是让员工相信,我们不能天天给员工来承诺,来画饼。画饼叫什么?叫利用。东来哥的理念叫什么?叫成就。成就什么?就是让员工信。相信了,员工才对企业有感觉,才愿意留下来,我们的文化才能沉淀,专业技术才能积累和提升。

第三个要建立“行”,就是要知、信、行。这个行是靠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说的靠标准、流程、制度。这个工作很慢也很难,从老板开始就要带头践行,是这么一个文化落地的事情。

三、团队

我们要坚定地成就团队。我们很多老板学习到东来哥理念之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了,愿意成就团队,给员工加薪,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设置了员工之家,又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包括压缩了营业时间。这好不好?好,员工也知道感恩,但我们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在带团队的时候,就是领导力出了问题,管理层的观念没转变,管理模式没转变,对员工还是大呼小叫,还是以权力来指挥自己的下属,就是命令型的、权力型的思维。

你想想,老板花了那么多的真心,想让员工对企业有信心,最终会发现被一些管理层给打的一干二净。所以,为什么哥讲管理五要素:“尊重、信任、认可、鼓励、帮助”,为什么在调改的时候强调管理五要素?其实就是怕企业给员工加完薪之后,给员工那么好的待遇之后,我们的管理层没有去践行。

当下出现调改人事成本过高,这种高并不是来自加薪,而是员工编制不科学。所以要坚决做好员工编制规划,我们不能盲目地高估自己调改后的销售额,从而增加了很多的编制,增加了很多的员工,最后发现我们的人事成本很高。所以,我们要基于一个实际情况,谨慎地、客观地预估我们的销售额。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人员编制。完善小时工用工机制,通过小时工的利用,实现员工规划和成长更科学合理。

四、商品

我们要坚持不断地提升商品品质。商品是我们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载体,过去因为我们杂牌劣质商品,深深的伤害了我们的顾客,顾客对我们的不信任从而远离我们,我们的这轮调改是建立在商品品质基础上的调改,目标是重塑顾客信任。

我们对商品的投入和培养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现在观察我们的门店,都是开业的时候标准非常高。开业之后,因为我们团队的专业能力不够,开业因为劳动强度大,很多员工流失,然后导致我们很多的商品出现断货,特别是我们的加工品类开始出现品质下降、陈列数量萎缩,然后门店客流和销售开始出现下滑。

对于商品,我们增加试吃试用,承诺不过夜的商品晚上必须报损,把它当作市场培育的费用,也当成这次调改的投入,通过3个月、6个月要养成消费者对我们的这种信任。

另外一个就是说到商品的汰换、商品的优化。我们的商品要不断地迭代,东来哥说商品是:“保障民生、引领时尚”。你靠什么引领时尚?我们的引领时尚不是靠我们的装修,大家千万不要有这个误区,我们是靠商品引领时尚。

很多企业的调改,都压缩了商品品项。大卖场原来SKU一万八,现在一万四;原来一万八,现在一万二。但是它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不是说压缩到一万二,让顾客认为我们的品相少了。而是因为我们通过每个月的商品汰换,是让顾客认为我们的商品多了。就是我们本身是有一万八的品相,压缩完之后还有一万二,但是我们每个月都在不断地淘汰老品、引进新品。

五、环境

重点说下环境。当下我们很多企业的财务并不乐观,利润也不乐观,那怎么办?所以在环境上面,我们一直没有强调说要做重大的投入。东来哥说,要建立极简长效的硬件投入。就是他一直倡导大家在这些投入上尽可能地节省。

比方说,我们在调改中的动线人性化,动线人性化需要投入吗?不需要吧。我们的通道加宽,货架降低,增加卖场的舒适度,这个需要投入吗?也不需要吧。很多原有的货架设备可以通过利旧二次使用都可以,我们很多东西不是说要靠钱投入的,当我们理念转变的时候,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硬件投入要量力而行。

还有一点是,我们的调改门店后期维护能力没跟上。刚开业的时候搞得很好,再过三个月再去看,坏了。硬件的维护各方面达不到,硬件的后续维护工作一定要做好。

我们的前场一定要实现让我们的顾客更舒服,后场是一定要实现让我们的员工更舒服。所以,持续调改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不断精进的。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一直在变化,我们周围的竞争对手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也会不断地出现,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

调改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要一步一步来的,既不能跨越也急不得。总之,调改就是持续性地去优化我们企业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线、每一个面。零售你面面做到了,不一定好。但是你有一个点做不到,你一定好不了。调改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其实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螺旋式上升。

注:文/林平,文章来源:联商网(公众号ID:linkshop2012),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