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夸克“C计划”浮出水面:AI搜索融合对话助手 “塞入”豆包补齐阿里C端版图

朱俊熹 2025/10/27 14:59
朱俊熹 2025/10/27 14:59

邦小白快读

EN
全文速览

夸克“C计划”正式上线AI对话助手功能,整合搜索与对话于同一App,为普通用户提供便捷AI工具。

1. 实操亮点:用户可在不同窗口进行网页搜索(返回结果)和AI助手互动(生成回答),并可调用写作、拍照搜题等具体功能,无需切换界面提升效率。

2. 市场对比:9月MAU数据显示夸克以1.51亿领先豆包(1.5亿)、百度网盘(1.48亿)和腾讯元宝(6420万),反映C端AI应用用户需求旺盛。

3. 使用体验:类似谷歌Gemini集成,而非OpenAI Atlas模式,体现差异化策略;夸克作为阿里旗舰应用获资源倾斜,尝试通过功能创新满足工作、学习和生活需求。

阿里借夸克“C计划”强化品牌营销,聚焦用户行为与产品研发。

1. 品牌建设:夸克升级为阿里AI旗舰应用,由集团副总裁吴嘉直接管理,响应市场趋势;集成通义千问Qwen3-Max模型优化专业内容可信度,通过实时搜索缓解AI幻觉问题。

2. 消费趋势:文章指出大厂主导C端AI市场(如夸克1.51亿MAU),用户倾向综合功能产品而非原生应用;豆包等接入抖音商城生态,显示用户追求一体化的行为模式。

3. 产品研发:夸克从“搜索+工具”定位出发,创新整合对话助手,区别于豆包对话型设计,折射应对需求变化的战略调整。

4. 代表企业:字节豆包与阿里夸克数据接近,品牌商可分析竞争差异,以研发适应融合场景的产品。

AI C端市场提供增长机会,但竞争带来风险,夸克案例揭示可学习点。

1. 增长市场:国内AI应用MAU前五被大厂垄断(夸克1.51亿、豆包1.5亿等),显示用户需求强劲;字节打通C端生态(豆包接入抖音商城),带来跨平台销售机遇。

2. 机会提示:夸克尝试“塞入”对话功能到现有平台,类似谷歌Gemini模式,卖家可借鉴此商业模式融合新旧渠道。

3. 风险规避:阿里通义App仅696万MAU落后,表明功能创新易被复制(如模型迭代难领先),需持续差异化;夸克承载破局重任但竞争加剧,卖家应关注扶持政策变化。

4. 事件应对:阿里投入超3800亿AI研发,开源策略在B端成功但C端缺爆款,提示卖家平衡资源分配以应对市场动态。

夸克“C计划”启示商业机会与数字化推进方向。

1. 商业机会:C端AI如夸克积累1.51亿用户,揭示AI产品制造需求上升,工厂可瞄准辅助工具(如写作、搜题功能)的设计生产。

2. 数字化启示:夸克在原有浏览器叠加AI能力,非原生应用(类似百度网盘),显示传统产品数字化升级路径;此模式降低用户迁移成本,工厂可借鉴嵌入AI技术。

3. 设计需求:强调“搜索+工具”定位缓解幻觉问题,工厂需关注功能性设计与用户体验结合,如实时检索机制提升产品可靠性。

4. 电商联动:字节豆包接入抖音商城案例,暗示工厂探索C端与电商生态融合,推动数字化生产流程优化。

行业趋势突出新技术融合,客户痛点的解决方案成焦点。

1. 新技术动态:夸克采用通义Qwen3-Max闭源模型,与通义实验室合作搜索推理技术;类似OpenAI Atlas和谷歌Gemini的浏览器集成AI助手,显示C端向平台化发展。

2. 客户痛点:AI助手常见幻觉问题(如生成错误内容),夸克以实时检索能力缓解,服务商可基于此开发可信生成方案。

3. 解决方案:功能层整合(如夸克将助手“塞入”现有App)易于用户操作,避免窗口切换;阿里夸克案例揭示服务商可提供优化技术栈的支持方案。

4. 发展趋势:大厂主导AI应用市场(如夸克、豆包MAU领先),服务商需关注合作伙伴平台(如阿里云)的协同需求。

平台最新做法聚焦用户需求与风险规避。

1. 平台做法:夸克上线对话助手整合到搜索App中,用户可在两个窗口并行操作;升级为阿里旗舰应用,设CEO职位强化管理结构,目标满足多样AI需求。

2. 平台需求:用户场景差异(夸克“搜索+工具” vs 豆包对话型)要求平台定位精准;阿里通义App仅696万MAU反映用户对融合产品的偏好,平台需避免单一功能。

3. 风险规避:竞争加剧(字节豆包生态打通抖音),夸克MAU虽领先但差距微小,需持续创新抵御风险;内部资源倾斜(如夸克获支持)可能引发分配不均问题。

4. 运营管理:文章提及夸克由吴嘉统一负责,平台可优化招商策略,如整合新技术吸引合作方加入C端生态。

产业新动向暴露商业模式问题与启示。

1. 新动向:夸克“C计划”引入对话助手融合搜索功能,类似谷歌Gemini模式;C端AI竞争呈现大厂主导趋势(夸克1.51亿MAU领先),非原生应用如夸克更易积累用户。

2. 新问题:阿里开源通义模型在B端成功但C端原生应用通义App仅696万MAU落后,显示模型迭代难成壁垒;功能创新易被复制(豆包追赶快),引发如何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疑问。

3. 政策启示:文章讨论AI幻觉问题,夸克以搜索能力缓解,提示监管需关注可信AI生成法规;字节生态打通案例(豆包接入抖音)启发政策支持跨平台创新。

4. 商业模式:夸克与豆包模式对比(搜索整合 vs 对话原生),研究者可分析哪种路径更有效破局,推动产业建议优化C端战略。

返回默认

声明:快读内容全程由AI生成,请注意甄别信息。如您发现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run@ebrun.com 。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市场颇为关注的阿里夸克“C计划”终于浮出水面。10月23日,阿里旗下AI旗舰应用夸克正式上线对话助手,将AI搜索与对话功能整合进同一个App中。

蓝鲸科技了解到,在技术层面,夸克对话助手采用了通义千问最新闭源模型Qwen3-Max。夸克算法团队与通义实验室成立了联合研发小组,专注于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以确保生成内容的专业度。夸克希望依托其AI搜索的实时检索能力,缓解AI助手的幻觉问题。

就在前一天,OpenAI发布了以ChatGPT为核心打造的AI浏览器Atlas。OpenAI指出,浏览器才是所有工作、工具和上下文汇聚的地方,一个与ChatGPT深度融合的浏览器会更接近真正的超级助手。“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希望ChatGPT进化为生活的‘操作系统’,一个全面互联的中心。”OpenAI应用部门首席执行官Fidji Simo表示。

从使用体验上看,新增对话助手的夸克与ChatGPT Atlas并不相同,而是更接近谷歌在Chrome浏览器中加入AI助手Gemini的最新尝试。记者实测发现,夸克中“搜索”与“助手”分属两个不同窗口:搜索返回网页结果,助手生成的是AI回答。用户还可以在对话中调用AI写作、拍照搜题等夸克功能。而通过ChatGPT Atlas浏览网页时,用户能够直接在侧边栏与ChatGPT互动,无需切换窗口。

有行业人士指出,“C计划”更像是把字节豆包这类的AI对话助手“塞进”夸克里。其称,阿里和字节在模型能力上相差不大,AI产品很难通过模型迭代来吸引用户,而功能层面的创新又容易被迅速“拉齐”。夸克当前的核心定位是“搜索+工具”,与豆包等对话型助手在用户使用场景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C计划”折射出的是夸克希望容纳更多用户需求的发展战略。

国内C端AI应用正演变为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战争。AI产品榜9月数据显示,月活跃用户数排名前五的AI应用中,除DeepSeek外都来自大厂旗下。其中,夸克以1.51亿MAU的数据位列第一,字节豆包、百度网盘以1.5亿、1.48亿的微小差异紧追其后,腾讯元宝以6420万MAU排在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与豆包、DeepSeek、元宝等AI原生应用不同,夸克和百度网盘属于在原有场景上叠加AI能力的互联网产品,此前就已积累庞大的用户基础。除夸克外,阿里也拥有另一款To C AI应用“通义”。但在前述产品榜单上,通义App的MAU仅为696万,已跌出十名之外。

夸克与通义同属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由阿里集团副总裁、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统一负责。今年3月,夸克设立CEO一职并由吴嘉出任,直接向阿里集团CEO吴泳铭汇报。同时,夸克也升级为阿里AI旗舰应用,基于通义模型构建“AI超级框”,旨在满足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类AI需求。

对于豪掷超3800亿元投入AI的阿里而言,通义模型采取的开源路线让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较高知名度,一定程度上也为阿里云的B端业务提供了品牌背书和技术信任。然而在面向C端的场景中,阿里仍缺乏一个像豆包那样承载通义品牌、真正出圈的AI应用。而字节已然在进一步打通C端与其他业务的生态,如在豆包App中接入抖音商城。

在原生AI应用通义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获得更多资源倾斜的夸克能否成为阿里“AI To C”的代表,担起破局的重任呢?“C计划”或许正是夸克在C端发力的又一关键落子。

注:文/朱俊熹,文章来源:蓝鲸新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