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饿了么新增到店用户评价规则 禁发“引导式好评”及谋利的恶意评价

亿邦动力 2025/10/14 11:06
亿邦动力 2025/10/14 11:06

邦小白快读

全文速览
EN

饿了么新增到店用户评价规则,旨在提升评价真实性。

1.用户需基于真实交易订单进行评价,时间限制在交易成功后1年内。

2.差评(1-2分)需提交原因,帮助商家改进服务。

3.禁止12类内容:包括虚假评价、引导式好评以谋利、灌水信息和广告链接等,确保评价可靠。

商家可申诉不合理差评。

1.平台审核依据包括订单信息、聊天记录等证明材料。

美团大众点评同步更新。

1.违规邀评如“写评价送小吃”将被处罚,包括诚信分扣减等。

平台面临挑战。

1.评价失真问题普遍,审核真实性和界定恶意评价需技术投入。

2.执行难在平衡“误杀”和“漏放”,让评价成为用户决策参考。

品牌商可从评价规则变化中获得消费趋势和用户行为启示。

1.用户行为观察:平台要求真实消费后才能评价,反映用户反馈更可靠,影响品牌口碑建立。

2.消费趋势:饿了么和美团一致行动,强调真实评价需求,突出用户决策依赖诚实反馈。

品牌营销启示。

1.评价系统强调可信度,品牌可基于真实反馈调整产品研发和服务策略。

2.渠道建设:通过平台评价机制,品牌能监控用户满意度,优化品牌定价以应对竞争。

行业动向提供学习点。

1.恶意评价界定规则,帮助品牌规避风险,强化品牌形象维护。

2.美团案例显示行业同步,表明消费环境正朝透明化发展。

卖家需关注政策解读,把握机会和规避风险。

1.政策解读:饿了么规则新增禁止虚假评价和申诉机制,用户评价需真实体验。

2.风险提示:恶意评价如谋利差评可能被处罚;商家面临同行竞争威胁。

增长市场和机会提示。

1.消费需求变化:真实评价生态兴起,提供机会提升商家信誉,吸引更多用户。

2.事件应对措施:商家可通过申诉方式应对不合理差评,提交订单信息等证明。

3.可学习点:平台如美团处罚违规邀评,商家应避免“送礼物引好评”,专注于好服务。

最新商业模式启示。

1.评价系统优化可提升用户决策参考,助力商家业务增长。

2.平台合作方式:饿了么团购业务扩展,卖家需适应规则变化以把握本地生活市场。

工厂可从评价规则变化中获得商业机会和数字化启示。

1.推进数字化和电商启示:平台如饿了么推动真实评价系统,启示工厂重视用户反馈真实性。

2.商业机会:解决评价失真问题后,产品需求反馈更准确,可指导产品优化。

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

1.用户真实评价(如口味、环境指标)提供数据,工厂可据此改进产品质量设计。

2.电商启示:规则强调交易后评价,工厂需在渠道建设中考虑用户直接体验。

机遇与挑战。

1.平台技术投入需求,工厂可借鉴开发真实反馈机制。

2.饿了么案例显示行业变化,提供风险提示:避免产品与服务与评价不符。

服务商可聚焦行业趋势、技术方案和客户痛点。

1.行业发展趋势:饿了么与美团一致行动打造真实评价生态,反映本地生活领域规范化需求。

2.客户痛点:商家面临恶意评价困扰,如虚假差评影响信誉。

3.解决方案:平台申诉机制提供方向,服务商可开发类似技术工具。

新技术关注。

1.审核真实性和界定恶意评价需大数据和AI投入,是服务切入点。

2.服务机会:提供申诉支持系统或审核工具,应对平台“误杀”与“漏放”挑战。

商业模式联动。

1.评价失真问题普遍,服务商可基于美团案例创新解决方案。

2.平台规则为服务提供启示,帮助商家提升评价可信度。

平台商需关注自身最新做法和运营管理。

1.平台最新做法:饿了么新增12项禁止评价内容,包括引导式好评和恶意谋利评价。

2.商业需求:评价作为用户决策参考,平台需确保可信度以吸引商户和用户。

3.运营管理:建立申诉处理机制,依据订单信息审核差评;违规处罚包括内容删除。

平台招商与风向规避。

1.规则变化可提升平台信誉,利于招商;美团行动说明行业同步趋势。

2.风向规避:处理恶意评价降低商户风险,避免排序降权或公示处罚。

挑战与对策。

1.审核真实性和界定恶意评价依赖技术投入,是平台运营核心。

2.执行平衡点寻找,需持续优化机制以应对评价失真问题。

研究者可分析产业新动向和政策法规启示。

1.产业新动向:饿了么与美团更改评价规则,同步打造真实评价生态,揭示消费领域问题。

2.新问题:评价失真普遍;界定恶意评价(如谋利行为)难度大,平台执行挑战重重。

政策法规建议。

1.规则细节提供法规案例(如禁止12类内容),启示如何制定公平评价标准。

2.商业模式启示:评价系统重要性凸显;执行依赖技术和人力投入,平衡公平性。

未来方向和研究点。

1.平台政策(如申诉机制)为法规优化提供参考。

2.挑战包括避免新规成“一纸空文”,需探索监管与成本平衡。

返回默认

声明:快读内容全程由AI生成,请注意甄别信息。如您发现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run@ebrun.com 。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亿邦动力独家获悉,从10月14日起,饿了么将新增到店用户评价规则。此前,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上线到店团购业务,主打餐饮团购。

平台规定,饿了么用户可基于真实有效的交易订单,在交易成功后1年内,有权对交易的商户进行评价。其中,订单交易成功,是指同一笔订单中全部有效凭证均已核销,且订单未全额退款。

饿了么用户可基于真实的到店体验,使用评价工具对商户进行评价。当用户给商家打分为差评(差评为评分1~2分)时,需提交差评原因,便于平台和商家进行提升和优化。

商家评分由用户对商家做出,包括对商品/服务的整体满意度、以及根据品类不同下设的包括但不限于口味、效果、环境、服务等方面的评分指标构成。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规则,平台对用户禁止发布的内容做出了详细说明:

1、包含暴力恐怖、犯罪、赌博、毒品等相关违法违规信息;

2、包含政治敏感、反政府言论、宣传宗教迷信等相关信息;

3、非真实到店(消费)体验的评价或与被评价商家、商品或服务无直接关系的评价;

4、仅包含纯数字、无规则字母、乱码、标点符号、表情、无意义的灌水等信息;

5、包含淫秽、色情等低俗或其他有违公序良俗等相关信息的评价;

6、过激言论,出现人身攻击、恶意诋毁、辱骂、泄露个人信息等相关评价;

7、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人格权、肖像权等内容,以及内容重复超过60%以上,无参考意义的评价;

8、非本平台上的其他商品、商家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店铺、联系信息等;

9、网址链接、二维码等广告宣传信息内容的;

10、图片非本商品/服务相关或图片不清晰的;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涉及盗用他人文字、图片并编辑后发布的;

11、以物质或金钱承诺为条件鼓励、引导用户进行“好评”所写的评价。物质或金钱承诺包括:接受金钱、免费餐食、饮料、礼品、折扣、抽奖等

12、以给予中评、差评、负面评论内容等方式牟取额外财物或其它不当利益的恶意评价

当用户、商家同行竞争者等评价人被发现以给予与事实不符的差评、负面评论等方式牟取额外财物或其它不当利益的恶意评价行为,饿了么将处理该违规评价。

商家可针对用户不合理差评向平台发起申诉。平台将根据商家提供的证明材料,如申诉内容、订单信息、在线聊天记录、匿名电话通话记录等信息,作为审核依据。

不难看出,此次规范到店用户评价,饿了么意在打造一个更真实、可靠的评价生态。

与此同时,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也将于10月17日开始更改星级计算体系,与饿了么新规异曲同工:商家若持续进行高强度“店内邀评”,出现“写真实评价送小吃”、桌面摆放“15字+3图评价送饮料”提示牌、替代用户撰写评论等行为,将被判定违规,并面临诚信分扣减、禁止上榜、排序降权、星级扣减乃至商户页公示等处罚。

在本地生活行业,评价失真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现在,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深入,平台们的动作也越来越同步:试图重塑评价内容的可信度,让评价重新成为用户决策的有效参考。

但评价真实性如何审核?恶意评价在监管过程中如何界定?构建一个更公平、真实的评价生态,其成功与否,高度依赖于平台的执行与监管能力,挑战依然重重。

如果不想新规成为“一纸空文”,就需要平台持续投入巨大的技术和人力成本,在“误杀”和“漏放”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点。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