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亮出“小红卡”加入本地生活争夺赛 小红书不硬刚

唐果 2025/09/29 10:23
唐果 2025/09/29 10:23

邦小白快读

小红书推出本地生活会员服务“小红卡”,年费168元,提供线下精选门店9折优惠及专属活动。

1. 如何参与:免费领取90天体验卡,通过App“个人主页”入口获取,首次需在马路生活节中领取作为“入场券”。

2. 实操建议:活动期间(9月26日-10月12日)消费满30元可获盲盒福利,优先选择咖啡店、西餐吧等“小而美”商户,体验精选逻辑;但用户反馈折扣需多次消费才能回本,建议先用体验卡测试性价比。

小红书“小红卡”聚焦“漂亮饭”餐厅,依托内容生态构建品牌营销闭环。

1. 消费趋势与用户行为:74%用户愿意分享高品质、时尚餐饮店内容,小红卡激励“晒—看—买—晒”循环,提升品牌曝光度;用户偏好小而美门店,如咖啡店、小酒馆,突出时尚精致调性。

2. 品牌渠道建设:平台提供0抽佣优惠,仅收0.6%支付手续费,降低品牌渠道成本;商家通过活动引流,鼓励用户分享真实体验,如马路生活节期间9折权益吸引客流。

小红书以“小红卡”创新本地生活商业模式,强调合作与机会。

1. 最新商业模式与扶持政策:会员制服务通过精选商家提供9折优惠,0抽佣支持;合作方式为邀请制,商家自担折扣成本,吸引用户分享笔记提升流量。

2. 风险提示与机会提示:风险包括商家可能仅视活动为单次营销,用户观望付费卡;机会在于低成本引流(仅0.6%手续费),可学习构建私域社群保复购率,如门店引导顾客加粉丝群应对平台政策变化。

小红卡为产品生产和设计带来商业机会启示,推动电商数字化转型。

1. 商业机会:聚焦“小而美”产品如咖啡、精酿酒,精选门店模式为工厂提供新渠道;案例显示杭州咖啡店参与活动,提升品牌可见度。

2. 电商启示:平台通过内容筛选推荐优质商户,未来将用机制和数据优化选品,启示工厂关注用户偏好与社群分享。

本地生活行业快速发展,小红卡展现新趋势与解决方案痛点。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35.3万亿元,12.6%年复合增长率;平台计划用数据和机制筛选商家,解决人工精选局限。

2. 客户痛点与解决方案:痛点包括用户不愿为168元年费付费、商家合作动力不足;解决方案通过免费体验卡、消费满额得盲盒等活动吸引潮玩用户,构建内容到交易闭环。

小红书推出“小红卡”规避风险,专注差异化运营与招商策略。

1. 平台最新做法与招商运营:以会员付费模式切入,0抽佣招商精选商户;运营中通过马路生活节作为主战场,优先咖啡店等优质商家,规避巨头补贴竞争。

2. 风险管理与风向规避:挑战在于用户付费留存难、商家可能退出;应对策略强调精选逻辑测试用户认可度,聚焦小众市场,避免与美团、抖音硬刚。

小红卡揭示本地生活新动向与商业模式挑战,提出政策启示。

1. 产业新动向与新问题:小红书以付费会员制探索差异化路径,避开烧钱补贴;新问题包括168元付费门槛高,商家合作多为短期活动。

2. 商业模式与政策启示:模式验证用户是否愿为“精选”付费,而非折扣;案例显示平台需解决商家经营痛点以保“精选”价值;市场数据预测2025年渗透率30.8%,启示关注内容生态与交易结合。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持小红卡用户,到店买单最低打9折。”

这个秋天,本地生活赛道打得十分火热,高德以“扫街榜”切入,美团、抖音等平台也纷纷加大补贴投入,拼多多旗下快团团试水餐饮本地零售,就连一向“克制”的小红书也突然开始发力。

9月26日,小红书此前悄然布局的本地生活会员服务业务“小红卡”正式被搬上了台前,并开启免费发放小红卡90天体验卡的限时活动。针对已领卡用户,小红书App端“个人主页”还开放了“小红卡”的快捷入口。

早在今年7月,小红书本地生活账号“土拨薯”就发布了有关小红卡招商的信息,将小红卡定位为“吃喝玩乐一卡通”,持卡用户可以享受线下精选门店推荐、全店通用折扣、专属活动等。该卡为付费会员制,目前售价为168元/年。

马路生活节是小红书最大的线下品牌活动之一,已在上海成功举办两届。今年首次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地同时开启活动,也成为了当下小红书推广小红卡的主战场。据活动介绍,要想参与今年的马路生活节,首先就必须领取被小红书官方定义为“入场券”的小红卡。

很明显,小红书切入本地生活的路径与巨头们的“烧钱补贴”策略截然不同。

通过这种方式,小红卡避开了与巨头在单一商品折扣上的直接比拼,转而围绕用户长期价值进行竞争。但另一方面,付费会员模式的门槛更高,也对平台的供应链整合、用户消费习惯培养提出了更大挑战。

168元/年的小红卡,究竟能不能为本地生活商业模式提供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谁在为小红卡买单

“单纯线下消费的话,我觉得有点不值。”

刚刚使用过小红卡体验卡的小卷简单算了一笔账:目前参与小红卡的商家大多提供9折优惠,但覆盖的商家范围有限,“真要花168元买年卡的话,回本压力不小”。

与淘宝88VIP、京东PLUS等成熟的会员体系相似,小红卡试图通过折扣和权益打通线上决策与线下消费,构建商业闭环。

但正如小卷所言,在价格和福利方面,小红卡似乎并未展现出足够吸引人的优势——淘宝88VIP年费88元,除了购物95折还会赠送饿了么、优酷、网易云等软件会员与退货包运费服务;京东PLUS年费99元,可以享受购物折上95折、免费家政、免费寄快递等服务。

相比之下,小红卡在马路生活节期间(9月26日—10月12日)短期福利仅为开卡即赠价值168元的周边礼盒,线下活动的参与机会、消费得盲盒等。从用户开卡的长期价值来考虑,其核心权益,似乎主要体现为线下精选门店的折扣优惠。

不过,小红书似乎更重视,小红卡背后所凝聚的“精选逻辑”。

小红书交易产品负责人、本地产品负责人莱昂在媒体交流会上公开表示,在小红卡产品落地之前,最开始,平台的想法是要把上海的一些好店“挑选”出来,集中推荐给用户,同时通过9折权益降低消费决策门槛。

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否推荐和提供差异化门店/活动的折扣和福利——争取到那些“非低价换量”、甚少参与价格大战的商家,为热衷于探店的用户“挖掘”好店,才是价值关键。

据界面新闻报道,有参与小红卡项目的小红书人士称,在现阶段,小红卡的精选商家仍然是运营通过社区内容人工挑选出来的,但随着模式的成熟,未来会大部分依靠机制和数据进行筛选。

另一方面,168元的消费门槛,同样也是小红书用来选择认同其“精选逻辑”用户的一种方式。莱昂坦言,设置付费门槛,也是为了测试用户对这个模式的认可度,“验证用户愿意为什么样的价值付费”。

从社区反馈来看,不少用户目前只领取了体验卡,对正式开卡仍持观望态度。不过,小红书通过“消费满30元得盲盒”等特色活动,成功吸引了部分潮玩爱好者和体验卡用户。这种将线上权益与线下场景深度绑定的方式,为小红卡带来了初步的用户触达。

然而,想让用户愿意为“精选”而非“折扣”买单,实现从“体验使用”到“付费留存”的跨越,小红书仍需要在精选门店的独特价值和持续创新的活动运营上,给出更具说服力的方案。

“精选”标签下,商家在追求什么?

在小红卡的精选商户名单中,平台的特色风格尤为鲜明。

以杭州地区为例,入选人气榜单的多为咖啡店、西餐吧、小酒馆等具有典型“小而美”特征的商户,整体调性偏向小众、时尚与精致。相比之下,更为大众化的连锁品牌较少。

事实上,小红书一直都是“漂亮饭”餐厅的流量密码。早在小红卡推出之前,就已有大量商家自发通过小红书内容引流,吸引用户到店打卡消费。2024年5月,小红书官方营销实验室发布《2024小红书餐饮行业方法论》,特别强调要激发“漂亮饭循环”。该报告提及,74%的小红书用户愿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高品质和时尚的餐饮店铺、内容。

小红书营销实验室负责人圣香曾公开阐释“漂亮饭循环”的逻辑——从“晒漂亮饭”出发,平台希望激发用户的购买与分享行为,进而形成“晒—看—买—晒”的消费内容闭环。

“目前小红书实行0抽佣,仅收取0.6%的支付手续费,相比其他平台确实优惠很多,所以我们也愿意尝试。”杭州一家入选小红卡精选门店的咖啡店负责人向「电商在线」透露,他们是受平台邀请参与此次活动的。

据了解,当前小红卡的折扣成本主要由商家自行承担。“如果能通过活动吸引消费者自发分享真实体验,对我们来说就是多了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这位负责人解释。

的确,对于需要做推广的商家而言,在小红书上投放本就需要预留营销费用,如果能通过“小红卡”获得流量扶持的同时,吸引用户自发分享笔记,相当于将这部分费用直接让利给消费者——如果只是换一种路径触达潜在用户,对商家来说,就不会有太高的额外支出。

不过,「电商在线」在探访多家小红卡精选门店时,也有门店工作人员直接表示,门店9折优惠只在马路节活动期间提供。这意味着,商家目前更多只将其视为一种单次营销活动。

这也是所有本地生活业务都会遇到的挑战——热门商户本身不缺客流,缺乏与平台合作的动力;而若未能为中小商家带来预期流量,模式无法跑通,他们也会直接选择退出。

对于想要主打“精选”的小红书而言,这个挑战则更加严峻。若不能真正解决商家的经营痛点,“精选”标签的含金量将面临考验,进而动摇整个产品的价值基础。

更重要的是,对于大部分商家而言,将用户转至私域,似乎仍是最持久的经营方式。

“加入我们的福利群,新品和优惠都会第一时间推送。”记者探访的多家小而美门店,尽管已入驻多个本地生活平台,但不少门店员工仍在积极引导顾客加入门店粉丝群。杭州一家精酿酒馆的工作人员坦言:“平台政策常有变化,建立自己的私域,对保证复购率来说更可靠。”

在这场平台、商家与用户的三角关系中,小红卡怎么持续吸引更多优质“精选”商家,才是小红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不“硬刚”的小红书,更需“补课”

小红书想要探索本地生活,并不稀奇。

早在2021年,小红书就通过增加门店POI(兴趣点)、酒店、民宿预定等功能“试水”本地生活。2023年5月,小红书于上海、广州等五座城市推出以咖啡和茶饮为主的套餐试点,以团购形式再度加码本地生活业务。

然而,相较于其他平台的迅猛攻势,小红书显得格外“不紧不慢”,更像是在循序渐进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今年9月,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升温。9月10日,高德上线“高德扫街榜” 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紧随高德之后,淘宝闪购于9月20日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试点到店团购业务,入口同步覆盖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涉及正餐、茶饮等多品类。抖音则通过9月10日上线的“烟火小店扶持计划”发力到店业务,将进行流量激励、达人探店、门店物料、货品补贴、榜单荣誉等一系列举措。

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小红书以“小红卡”轻量入局,虽难以直接攫取高额利润,却也巧妙地避开了与巨头在外卖、到店补贴等成熟领域的正面交锋。

无论是高举高打,还是轻盈试水,各方都想吃到本地生活这块足够“诱人”的大蛋糕。

据艾瑞咨询公布的相关数据,预计到2025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或将增至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并且随着线上餐饮、线上团购等场景的拓宽,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也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30.8%。

在这片广阔市场中,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出现“通吃”的赢家,更可能形成差异化的分层竞争格局。

正如莱昂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本地生活是小红书肯定会做的事情,谈不上去和友商做怎样的竞争,注意力还是放在自身。推出‘小红卡’,其实更多的是想看用户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度,是否愿意花一点钱,去换取更好的体验。目前,我们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在模式探索和验证的阶段,还没到去思考交易规模(GMV)的时候。”

然而,即便是在小红书最具优势的“漂亮饭”领域,也正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美团大众点评早已推出M Cháo频道,专注挖掘年轻潮人喜爱的新潮去处。这意味着,小红书不能仅依赖内容生态的先天优势,更需打通从内容到交易的顺畅通路,在做深本地生活业务的同时,反哺社区生态。

像过去的许多次探索一样,小红书仍在寻找那条与社区基因契合的增长曲线。不过,体验期的热度终会过去,能否让用户为这张168元的会员卡买单,取决于平台能否在商家拓展与用户运营上构建真正的差异化。小红卡必须构建一个让“精选”不止于概念,而是能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并反哺社区生态的双向滋养闭环。

对小红书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尝试,更是一场关于内容与商业如何平衡的新考题。

注:文/唐果,文章来源:电商在线(公众号ID:dianshangmj),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电商在线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