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名创优品要将潮玩业务分拆上市:TOP TOY上半年营收超13亿

亿邦动力 2025/09/28 14:24
亿邦动力 2025/09/28 14:24

邦小白快读

TOP TOY分拆上市计划关键进展,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目标是在3年内实现独立上市。

财务数据方面:营收呈现显著增长,2022年为6.79亿元,2024年达19.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0亿元,占名创优品总收入7.90%。盈利能力持续优化,2023年扭亏为盈后,2024年净利润2.94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80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32.7%,2025年上半年保持在32.4%。

经营指标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门店总数293家,半年净增17家;交易总量同比增长53.19%至约720万次,平均客单价同比减少2.7元至56.1元,GMV同比增长52.59%至7.95亿元(加海外总GMV达10.48亿元)。自研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接近50%,市场份额2.2%,在中国潮玩行业排名第三。

增长趋势包括:会员超1000万注册用户;海外扩张启动,截至2025年9月19日有15家海外门店,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0.6%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9%;未来目标包括门店净增50-60家,业绩增长目标70%-80%。

品牌营销与产品研发策略中,TOP TOY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店,核心在自研产品,2024年自研收入占比达50%,拥有17个自有IP和43个授权IP(如迪士尼、三丽鸥),增强品牌独特性。

品牌渠道建设体现于门店扩张,截至2025年6月底有293家门店,海外已进入泰国、日本等市场;同店销售额同比优化至低个位数增长,显示渠道管理有效。

品牌定价和价格竞争方面,平均客单价同比减少2.7元至56.1元,但GMV和交易量显著增长,反映了性价比策略成功;毛利率持续提升至32.4%,优化产品组合。

消费趋势与用户行为观察:搪胶毛绒产品增长最快,收入从2023年百万元级跃至2025年上半年1.46亿元,显示消费者偏好;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对应全球化消费潮流;会员超1000万,强化用户粘性。

政策解读显示TOP TOY分拆上市旨在提升独立业务价值,优化融资平台,利好潮玩赛道投资者;此政策有助于吸引特定资本,加强治理。

增长市场和消费需求变化:潮玩行业高增长,TOP TOY营收复合增,市场份额2.2%排名第三;需求体现为交易量增53.19%但客单价减,抓住大众消费机遇。

机会提示包括海外扩张,门店数升至299家(15家海外),收入占比升至3.9%;可学习点为自研产品策略和会员体系,超1000万用户支撑GMV增52.59%。

风险提示:36%-54%收入依赖名创优品体系;正面影响是扭亏为盈后利润持续,但门店净增放缓(2025上半年17家 vs 2024年47家)。事件应对措施在优化同店销售,增长率改善;最新商业模式为潮玩集合店模式,合作方式通过IP授权和自有开发。

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强烈:TOP TOY聚焦手办、3D拼装模型和搪胶毛绒三大核心品类,后者增长迅猛(2025上半年收入1.46亿元);生产导向为高质量IP玩具,50%收入来自自研产品,拥有17个自有IP,机会在原创设计和供应链合作。

商业机会:潮玩行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2.2%,增长最快,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0亿元显示市场需求旺盛;工厂可参与支持快速品类如搪胶毛绒。

推进数字化和电商启示:分拆上市旨在提升运营和财务透明度,强化数据驱动生产优化;会员系统超1000万用户,提供用户行为分析基础。

行业发展趋势:潮玩赛道高速增长,TOP TOY零售额复合增,市场份额2.2%排名第三;门店数增长最快,显示行业扩张潜力。客户痛点在收入依赖名创优品体系(36%-54%)和门店净增放缓(2025上半年17家);解决方案为自研产品策略提升独立性。新技术和服务焦点:无直接技术提及,但运营管理如同店销售改善,提供数据服务机会;会员超1000万系统支持用户分析。

商业对平台需求和问题:TOP TOY分拆独立以优化融资平台,需求在吸引资本;问题点包括收入依赖名创优品体系(36%-54%)。平台的最新做法:门店扩展策略,293家门店运营,GMV增长52.59%;招商通过新开50-60家目标门店;运营管理如同店销售额优化。风险规避提示收入依赖风险,需强化供应链独立;扶持政策包括自研产品占比50%提升竞争力。

产业新动向:TOP TOY分拆上市计划推进,展示潮玩业成熟;零售额复合增,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0亿元,市场份额2.2%排名第三。

新问题:收入依赖名创优品体系(36%-54%),门店净增放缓(2025上半年17家 vs 2024年47家)。政策法规建议:分拆理由为提升透明度和融资,启示独立治理优化;商业模式分析为潮玩集合店成功,自研产品占50%,IP整合(17自有、43授权)提供可复制模式。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名创优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创优品”)分拆旗下潮玩业务上市计划取得关键进展。

2025年9月26日,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以下简称“TOP TOY”)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和中信证券。名创优品在同日发布的公告中确认了此次分拆上市建议。

根据公告,建议分拆将通过全球发售及向名创优品合资格股东进行实物分派TOP TOY股份的方式进行。分拆完成后,TOP TOY仍将为名创优品的附属公司。此次分拆的最终细节,包括全球发售规模等,尚未最终确定。

公告阐述了分拆的主要理由:使TOP TOY的独立业务价值得到更准确反映,提升其运营和财务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单独评估;吸引特定资本:独立的TOP TOY更能吸引专注于潮玩赛道高增长机遇的投资者群体;优化治理与融资:有助于TOP TOY建立独立的资本市场形象和融资平台,并使其管理团队利益与公司表现更紧密绑定。

TOP TOY品牌创立于2020年12月,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店,主要售卖授权IP玩具、自有IP玩具和第三方品牌玩具等,今年8月,TOP TOY宣布完成了由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2022年,名创优品在港股美股双重上市时,叶国富就表示,会聚焦精力打造名创优品和TOP TOY两个品牌,“希望可以在3年内让TOP TOY实现单独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招股书首次详细披露了TOP TOY的经营数据:

营收业绩方面。TOP TOY营收从2022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显著。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60亿元,占名创优品总体收入的比例为7.90%,2024年同期8.58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TOP TOY于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12亿元,2024年增长至2.94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80亿元。

毛利率上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从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32.7%,2025年上半年为32.4%。

门店经营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TOP TOY门店数为293家,半年净增加门店17家,净增加门店数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TOP TOY较年初净增加门店47家,2024年全年其净增加门店128家。

今年上半年,TOP TOY在中国内地门店的交易总量同比增长53.19%至约720万,平均客单价同比减少2.7元至56.1元,TOP TOY中国内地门店GMV同比增长52.59%至7.95亿元。加上海外市场,TOP TOY上半年总GMV为10.48亿元。

名创优品在财报中称,今年第二季度,TOP TOY的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已经有所改善,同比优化至低个位数的增长率。

公告显示,TOP TOY定位为“潮玩集合品牌”,其核心是“自研产品”。2024年,其自研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接近50%。按2024年零售额计,TOP TOY在中国潮玩行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2.2%,并且在主要参与者中实现了最快的零售额和门店数量增长。

截至2025年9月19日,TOP TOY拥有17个自有IP和43个授权IP(如三丽鸥、迪士尼),以及超过600个他牌IP。

产品品类上聚焦手办、3D拼装模型和搪胶毛绒三大核心品类。其中,搪胶毛绒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收入从2023年的百万元级别迅猛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亿元。

海外市场方面,截至2025年9月19日,TOP TOY门店总数达299家,其中海外门店15家。公司自2024年末启动海外扩张,已进入泰国、日本等多个市场。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0.6%快速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9%。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超过1000万注册会员。

此外,在2025年7月完成由淡马锡领投的A轮融资后,名创优品仍持有TOP TOY 86.9%的股份。招股书也披露,TOP TOY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名创优品体系,在过往记录期间,相关收入占比在36%至54%之间。

此前据媒体报道,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称:“TOP TOY今年的业绩增长目标是70%-80%,门店数量的净增长将是50到60家。”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