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全球市场从未像今天一样,静听中国品牌的声音。当我们谈论“出海”,早已不是“把货卖到海外”的故事,而是中国品牌如何用全球语言讲述产品哲学,如何真正理解世界、融入世界。每一个成功产品背后,都藏着对需求的洞察、对文化的尊重、对体验的坚持,以及一群敢想敢干的人。“EBRUN全球好物-对话100位品牌创始人”系列,是亿邦动力记录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故事的深度专栏。愿他们的实践,为你提供启发;愿他们的声音,让你更靠近市场脉搏。
CAYE咖爷科技创始人 吴鹏
一台国产家用咖啡机漂洋过海,出口价仅100-200美元;而一台欧洲商用咖啡机登陆中国,标价却高达1万欧元。这背后,是数十倍的价格鸿沟,也是长达数十年的技术认知差。
欧洲老牌们躺在“瑞士精密”、“意大利工艺”的品牌温床上,迭代缓慢、效率低下、定价傲慢——行业沉疴积弊,却鲜有挑战者。可以说,这个行业已经太久没有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了。
直到一家中国公司决定亮出“手术刀”,将机器彻底拆开。
在不久前的一场国际顶级展会上,CAYE咖爷科技创始人吴鹏做了一件让欧洲同行瞠目的事:他将自家售价过万欧元的商用咖啡机当场拆解,所有核心零部件与模组一字排开,一览无余。
“我们是全场唯一敢这么做的。”吴鹏说。他的底气,源自公司成立以来积累的200多项专利,以及他口中“超越欧洲同行五年的技术实力”。
吴鹏是商用全自动咖啡机品牌“CAYE咖爷科技”(以下简称“CAYE咖爷”)的创始人,也曾是追觅科技联合创始人。如今,他再次创业,集结了高瓴创投、美团龙珠、苏创投等一众头部投资机构。
他将“守正”奉为圭臬——专注内功,死磕技术。在他看来,中国品牌正处于爆发初期,已经出现了华为、小米、比亚迪、大疆等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中国的供应链与工程师红利,或许也能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高端咖啡机品牌。
“为下一个中国品牌而战,吾辈当躬身入局。”吴鹏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
01
“拆机”背后:用“微米级”精度做一杯咖啡
这次对话在CAYE咖爷的会议室进行。吴鹏随手拿起桌上一对灰白色的圆环器件——它看上去其貌不扬。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一个核心零部件,陶瓷刀盘。这个坯料直径是79.5毫米,这里头是有讲究的。”吴鹏说,“烧成之后是64毫米,研磨出来的咖啡粉精细度控制在微米级。”
陶瓷刀盘是咖啡研磨的核心部件,其难点在于极高的工艺要求。
但相比市面上更常见的金属刀盘,陶瓷刀盘有几个核心优势:譬如金属刀盘在连续研磨时会明显发热,热胀冷缩会导致咖啡粉变细,容易堵塞通道,影响咖啡品质。而陶瓷刀盘硬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相较于金属刀盘,热量堆积更少,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咖啡风味。
此外,陶瓷刀盘的硬度是金属的2倍,但使用寿命可达金属的4倍。并且,从整个使用周期来看,由于金属刀盘需要更频繁地更换,其长期综合成本也会更高,陶瓷刀盘反而更经济。
除了陶瓷刀盘,CAYE咖爷还自主研发了电磁阀。吴鹏指出:“我们会和医疗器械公司合作研发,因为世界上很多体外循环血液设备对精度要求极高,而技术是相通的。”在吴鹏看来,很多行业的高端技术其实可以复用。“他们不做咖啡机,只是因为咖啡机领域太垂直。”
02
创新与追赶:颠覆“瑞士神话”,中国制造也可以遥遥领先
商用全自动咖啡机属于咖啡上游产业,过去以海外老牌厂商主导,包括雪莱、Franke、Thermoplan、WMF等。相比之下,本土品牌厂商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为什么大家总觉得瑞士制造的咖啡机领先?吴鹏认为,这是因为30年前中国制造水平相对较低,而大家心里刻下了“瑞士精密”的烙印。“但这30年来,我们追赶的速度其实非常快。”
在技术路径与产品理念上,中外品牌展现出不同的思路。
吴鹏以机器的线路设计和模块化结构为例介绍了CAYE咖爷的工艺:“我们采用车规级线束带固定线路,每一颗螺丝都实行两遍拧紧和100%检查,每个零件设有二维码,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另外,在模块化设计上,其商用咖啡机采用外骨骼结构,接口唯一化,支持正面抽拉式维修(整台机器可以模块化的拆机和组装),这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售后服务的效率。
“中国制造在技术和工艺上已经领先欧洲至少5年,”吴鹏总结道,“只是在品牌上还落后,没有欧洲人会讲故事。”
此外,针对商用咖啡机的实际使用痛点,吴鹏提到,目前仍有大量传统设备在进行参数调整时依赖人工操作。“假设你有2万家门店,调一次就得派师傅上门,一台机器调三四个小时,2万家店要调多久?一家店收500元,2万家店调一次就要花1000万。你换一次豆子成本就这么高。”而咖爷推出的远程调试功能,可将类似操作压缩至半小时内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连锁门店的运营成本。
在材质选择方面,部分国际品牌机型会使用塑料的部件。譬如,某些型号的冲泡器——相当于咖啡机的“心脏”——如果采用塑料组件,这可能在某些条件下影响风味。”但他也强调,行业整体正在向更优的材质与更高的标准演进。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CAYE咖爷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地区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在一些海外市场,我们反而卖得好。”其产品在欧洲能卖到数万欧元,比一部分欧洲本土品牌还贵。“只要用户看了机器,比较一下,立刻就会选我们。”吴鹏表示,“我问当地合作伙伴是怎么做到比欧洲咖啡机卖的还贵的?他们说产品实在太好,值这个价。”
反观国内市场,他感到部分企业仍倾向于选择国际品牌。“这可能与一代人的品牌认知有关——就像曾经大家认为日本家电最好一样,很多To B的决策者仍对国外品牌存在路径依赖。”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接受度显著提高,“只是他们还未成为采购决策的主力”。
03
“守正”的底气:用“跨界思维”重塑咖啡机,花重金建“寿命实验室”
在对产品的打磨上,品牌也做了很多来自“跨界借鉴”的技术创新,这些灵感往往源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却在实际应用中有了新的生命力。
咖啡机的“牛奶打发系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传统蒸汽管依靠高温蒸汽将空气强行打入牛奶,这种方式产生的气泡大小不一、稳定性差,放置片刻就容易分层塌陷。
CAYE咖爷则借鉴了流体力学中的“向心挤压”原理,通过特殊结构设计使牛奶与空气在旋涡中充分混合,形成细腻、均匀的微湍流,从而打出更具绵密感和持久性的奶泡。吴鹏解释,“这技术让我们打出的奶泡更稳定,外卖送餐不会塌。”
另一个创新是咖啡机的“布粉系统”。在萃取环节中,传统手工压粉方式容易导致咖啡粉饼密度不均——中间紧实、边缘疏松,热水流过时会产生“通道效应”,导致萃取不足或过度,影响风味。
品牌则通过二次落粉的设计,让咖啡粉在重力作用下平整,同时模拟专业咖啡师轻敲手柄的动作、通过垂直振动使粉饼更加均匀;随后再通过填压让粉饼更加紧实。“我们从下往上萃取,让萃取更充分。从上往下萃容易堵网。”除了布粉更加平整均匀之外,反重力萃取的设计也能明显提升萃取均匀度,来保证制作出来的咖啡口感。
“这就像戴森发明多锥旋风分离器,借鉴农场谷仓分离稻谷和大米的原理。”吴鹏说,这种打破行业边界的融合思维,正是CAYE咖爷能够在看似传统的咖啡机领域实现快速迭代和技术领先的关键。
此外,为了证明产品的可靠性,品牌还投入重金建立了多个测试实验室。“每台咖啡机,连续出杯不间断工作,一天测试10小时。”吴鹏说,“只有愿意投入资源到这些细节上,才能叫守正。我不做初级的事,守正之后才敢说我们做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咖啡机。”
这种对“守正”的执着,让吴鹏敢于采取极其大胆的市场策略。“针对优先考虑进口品牌的大连锁客户,我们现在最简单的BD(销售)方式是先免费提供一些机器,放门店里和进口的对比。公平对比下,我们比进口好很多。”
与此同时,吴鹏的底气还来自于供应链的深度整合。“我们零部件都自己造。就像王永庆(台塑集团创办人)说的,要打三份工赚一份钱,而我们公司现在是给客户打十份工赚一份钱。”但这也意味着CAYE咖爷在每道环节都有利润控制权,综合成本远低于单纯组装的企业。
在交流的最后,吴鹏也分享了CAYE咖爷的愿景——“用科技创造更美好的咖啡时光”。
“这不是一句空话。”吴鹏说,“我们希望用科技替代重复性劳动,让咖啡师有时间和人交流,让喝咖啡成为享受。”
目前,CAYE咖爷已经与Peet’s Coffee等咖啡连锁品牌、头部餐饮连锁品牌、顶级高奢酒店等开展多场景业态的合作。除本土业务外,CAYE咖爷也在积极开发全球市场。据吴鹏透露,目前CAYE咖爷已经进入马来西亚、印尼、澳大利亚、英国等九个国家,直接与当地咖啡连锁客户合作,同时通过当地服务商,间接服务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
CAYE咖爷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咖啡机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中国制造如何从“代工”走向“品牌”、从“追随”走向“引领”的缩影。
这条转型之路注定不易,但破局者的剑已出鞘。
在吴鹏看来,商用咖啡机的品牌成长得益于中国独特的四大红利:工程师红利、人才红利、供应链红利与创新红利。“我们有全球规模最大、也最勤奋的工程师群体。”他说。
他也特别强调了国内供应链的深厚积累:“在无数细分领域,中国都有‘隐形冠军’。比如为我们提供线束(咖啡机零部件)的苏州企业,就是全球细分第一。这些优秀的供应链企业是我们能起来的支撑。”
在一个被传统巨头垄断、迭代缓慢的行业里,CAYE咖爷选择用“现场拆机”这种方式,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底气与实力。从陶瓷刀盘到电磁阀,从模块化设计到智能系统,一步步重写了商用咖啡机的技术语言。
“中国制造已经低调了很多年。”吴鹏总结道,“如今我们拥有全球最强的供应链集成能力。基本功扎实之后,创新更像一种水到渠成。”
并且,他认为,“守正”比追逐奇招更为重要。“‘守正’不是保守,而是把基本功做到极致。这是道,不是术。”这句话,他在交流中重复了三遍。
正如CAYE咖爷正在实践的:将每一个部件打磨至微米级精度,将每一次萃取推向科学化的精准,将咖啡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这一切,都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之上。
而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更便捷、也更美好的一杯咖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