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9月11日,2025电子商务大会——跨境电商专场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易税通创始合伙人詹卫旻作为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表题为《全球跨境财税解决方案》的分享。
他指出跨境电商的财税问题主要包括六个要素——资金、银行、外汇、财务、税务、海关,介绍了跨境企业常见的合规框架,并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跨境卖家如何完成合规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焦点,一场全行业性的整顿即将来临。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北京市商务局和亿邦动力邀请我参加此次会议。我简要自我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成立于2018年,创立之初即瞄准跨境电商作为核心目标客户。我本人具备丰富的跨境行业经验,同时在海外获得了多份会计师执照。过去几年中,我们处理了大量实际案例,今天我将利用一点时间与各位分享相关内容。
1.跨境电商财税六要素:资金、银行、外汇、财务、税务、海关
每次演讲时,我都会展示一幅漫画:美国人行事风格直接,画中人物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后面是他的打手美国联邦税务局。他们很直接,税局就是我的打手,跟我去收账的。我每次都会问卖家一个问题,你赚到的钱到底是不是你的钱。
这是前段时间逃避缴纳税款的一个案例,就在上周五,中国税务局发布了一个新案件,一家已注销的中国出口企业被追缴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税款。另一则美国新闻显示,亚马逊与州政府正就其销售税纠纷展开诉讼,仅一季度的销售税金额就高达1200多万美元。
今天我将聚焦于跨境电商整体合规架构主题,并与各位分享过去几年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架构模式。其实一般来说跨境电商面对的就是这六个因素,核心在于解决货物出口与资金回流中产生的问题。
首要因素为资金管理,受外汇管制影响,跨境电商如何将海外收入顺利汇回国内一直是痛点之一。当然,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健康的第三方支付体系。过去五至十年间,国家已发放相关牌照,允许第三方支付机构合规操作资金回流、兑换人民币,从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国家长期倡导银行与税务系统联网,并在过去五至十年推进了众多基础工作。外汇方面始终是跨境电商的难点之一。财务领域中,各地区均设有优惠政策以支持企业获得发展补贴,诸如减税降费措施、简化海关流程并提升透明度等系列政策,都为国家过去数年的扶持性举措。
为何合规仍对多数跨境电商构成主要挑战?2018年至2019年,说起跨境电商概念时,别人可能会问是否是在天猫或京东平台运营,当时行业认知集中于跨境进口电商而非如今的跨境出口电商模式。从业者常面临诸多问题,我标注红色的部分是多数企业的普遍困扰,比如许多店铺注册公司长期零申报,所有资金往来均在境外进行。
2.跨境电商合规架构:境内母公司+香港子公司
基础架构可参考已上市企业及传统B2B贸易模式。以前的B2B贸易其实一直以来都会利用香港的子公司、独立公司作为贸易的环节,打通整个货物出口和资金回笼的架构,这是基础的架构。具体方式是境内的中国公司作为母公司来控制香港一个公司和大陆的所有子公司,再让香港公司签一些协议控制,还有一些店铺账号,用这种方式来完成整个合规的架构。
架构搭建完成后,财务合规方向如何落实?大家可以看得到,架构里面分别有国内的公司,也有境外的公司。国内的公司从供应商拿到货了之后,一般就用母公司采购的方式卖给香港的子公司。当从B2C领域收到的钱,再用香港服务出口、货物出口的方式把钱回到母公司,母公司去支付境内的供应商,这一套在B2B已经运用得更广泛了。
所谓境外公司主要指香港实体,当前多数跨境电商资金并非均在境内统计,资金周转主要在海外完成。比如说跨境公司本身在香港或者在别的离岸中心有一个公司,它的供应商是国内的供应商,国内的服务商,都会在境外有公司。其实很多费用在境外已经完成了,跨境公司现金流的流量远超大家的想象,因为那部分的统计不会在国家统计局上出现,甚至香港统计局也统计不出来这样的数据。
境外公司合规相对简便:香港子公司可出具有效形式发票,因为那边没有增值税发票,没有数电发票,还是形式发票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大部分交易跨境电商都选择在境外完成。
业内常称“三流合一”原则——即货物流、资金流与合同流协调统一。一旦知道货物流向和资金流向之后就需要合同合约,符合不同地方的法规合约,让货物和资金流进流出。
所有跨境电商都很注重的是资金。最底层包括亚马逊支付,收到钱之后会到支付公司的总账号,在境外就很容易了,境外说的其实是香港,香港就会支付给香港的个人,香港的公司完成境外这部分的资金。境内就要利用各种合约服务出口,资金回到境内,付含税的采购。一旦不含税,没有票的,大部分是跨境电商比较烦恼的问题。
大家可参考安克创新架构:红框标注的AnkerHK实体控股所有境外公司,利润回流至AnkerHK后再根据交易情形分配到境内资金,这仅为股权结构。出口也会有相对应的,需配合货物流与合同流完成出口。再如江苏康力源,它是作为A股上市公司,上市的时候美国合规报告我也有参与。架构可见主体公司控制美国子公司。赛维时代案例更为特殊,我们公司一直倡导其转型历程:从铺货向精品化发展,慢慢变成可以上市的架构。他们搭这个架构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是现在跨境电商的共性问题,它的架构与招股书值得深入研究。
3.跨境电商变局将至:如何在新规下完成合规化转型?
显然,上述操作并非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实际执行中挑战众多:第一,B2B转型存在陷阱,传统大贸企业转向B2C时常沿用旧模式,原0110出口体系未必适配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的场景,在中国的税务系统很可能是违规的,特别是在增值税方面。
第二,国家提供了0110、9610、9710、9810等多种出口方式,到底如何选择?跨境电商远非单一公司资金回流那般简单,企业需同时运营多个平台——包括商城、建站服务商等,注册主体含中国、香港或美国公司,店铺体量也不同,如何确保货物安全出口是核心问题。
第三,2025年7月出台了15号文与17号文新规:15号文要求跨境平台数据报送,此前如亚马逊等平台不会将数据提交中国税务局,但新规迫使企业加速合规。以前的跨境电商是相对安全的,但是今年的15号文要求这些平台把数据交回来。过去三个月,我们客户频繁收到税务提醒,发现你的店铺零申报,公司零申报,但是你公司有境外收入。
17号文禁止了以前不合规的出口模式。有一种出口叫买单出口,出口报关的公司不是自己的公司,它用物流公司的公司名义出口。之后国家是严抓这一部分的,有部分合规的物流商已经把真正的货主名单交给国税局。
现在整个行业比较关心的是怎么帮卖家完成这一次在15号文、17号文合规要求下的转型。其实到了这个阶段,税务上的合规是可以进一步增强业务的可持续性。在跨境行业里有很多没有合规习惯的卖家,就会用不合规的竞争方式竞争,一旦在税务上合规之后,的确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会减少一些不愿意为这些税务合规付出成本的不合规的卖家。
我们已经预测到一些行业会因为这两个文件出现一次大型的整顿,就像国内的电商一样,跨境电商也会有一次整顿的发生。我们做了那么久,就是这个时刻,我们要帮真正想合规的跨境电商顺利完成历史使命,过去那么多年你学到的东西,现在派上用场了。
我们之后会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各种课程来教跨境企业。因为很多跨境电商并没有很大的规模,可能是一亿营业额以下的规模,不可能付几十万的合规费用来完成他们的合规,但是他们可以自己去学习,用合适自己的方式。再次感谢大家。
关于本次会议:
据悉,电子商务大会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五届,跨境电商专场以“数智出海新机遇”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众多精英,围绕跨境电商领域的前沿趋势、创新实践与发展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与智慧支撑。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